持殊路基处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持殊路基处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殊路基处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于路基基底的岩溶泉和冒水洞设置集水明沟或渗沟将水排出路基。
2)、对于稳定路堑边坡上的干溶洞,洞内采用干砌片石填塞。
3)、位于路基基底的开口干溶洞,当洞的体积不大,深度较浅时,予以回填夯实;
当洞的体积较大或深度较深时宜采用构造物跨越。
对于有顶板但顶板强度不足的干溶洞,可炸除顶板后进行回填,或设构造物跨越。
5路基边坡及路基整修施工
5.1路堤整修
(1)施工工序
路基全面检查编制整修方案和计划路堤顶面整修路堤边坡整修路基排水沟整修线外排水系统连通其他相关工程整修路堤交验
(2)施工方法与工艺要求
做好施工期间的中线桩、水平桩、边桩的测设、保护和复测是整修达到标准的重要环节。
路基的边坡和路面整修分粗整修和整修两次进行。
粗整修是在机械施工期间配备一定人工,随机进行,把机械未压到的土或流入边坡的土按设计边坡粗略收整余土回填,粗整修除了做出路基边坡的轮廓线外,更重要的是及时将余土运走,避免剩余大量土方增加运输困难。
路基整修分段分级进行,人工整修。
当路基填土完成一段或一级平台后紧接进行整修,为下一工序防护工程施工做好准备。
路基面整修待填土全部完成后进行,先测量中线桩然后抄平,将整修高度标出据以修铺至设计标高后,然后用平地机刮平。
石质路面则用石屑补平,并及时填筑土路肩。
做好维修工作。
余土、石及时运走。
5.2路堑整修
路基全面检查编制整修方案和计划截水沟整修路堑边坡整修路床顶层整修路基排水沟整修线外排水系统连通路堑交验
路堑边坡整修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不可用土贴补;
在整修需防护加固的坡面,应预留足够的加固位置。
路堑边坡如出现过量超挖,使用浆砌片石填补超挖坑槽。
整修坡面上的松石、危石,在过程中及时清除。
各种水沟的纵坡、断面尺寸用仪器工具控制,不可随意用土填补沟面缺损或坑洼,沟底凸出部分,人工修平。
石质路基表层采用石屑嵌缝紧密、平整,不得有坑槽;
表层15cm以内范围,清除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10cm的石块,并按规定填平压实。
6路基土石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控制目标
6.1路基土石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充分做好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做好基准点、标高、轴线的校核放样工作,保护、校核放样尺寸;
2路基用地和取土范围内,认真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对基底按规范要求进行压实;
3不得采用设计或规范规定的不适用土料作为路基填料,路基填料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
4修筑石方路堤认真进行地表清理,逐层水平填筑石块,摆放平稳,填筑层厚度及石块尺寸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填石空隙用石碴、石屑嵌压稳定。
5路基必须选择合适填料分层填筑压实,保证路基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6路基边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路基顶层,采用平地机精细作业,采用拉线检查或埋砖法控制高程,保证路基顶层的各项技术要求。
7组织专门从事桥头填方的队伍。
选择适当的填料分层填筑碾压,确保回填的质量。
8施工临时排水系统与设计排水系统相结合,勿使路基附近积水,避免冲刷边坡;
搞好路基的排水工作,严防因雨季施工而出现质量问题。
7.路基土石方施工质量控制目标:
路基挖填施工完全成后,要求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轴线、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实测项目符合规范要求。
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曲线圆滑。
各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杆)防护施工
施工准备测放开挖线边坡开挖边坡整修锚孔钻造锚筋制作与安装锚孔灌浆框架梁钢筋制作与安装框架梁砼浇注锚孔钢束张拉锁定验收封锚
高边坡开挖及防护工程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上报总监办审查后报业主审批。
高边坡(包括不良地质路段边坡)防护施工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设置专门的施工小组进行施工,全程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合同段共有三处高边坡锚索、杆。
2.1高边坡开挖
a)路堑挖方采取左右分段分级开挖,切实做到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严禁以往一挖到底再搞防护的习惯性做法。
b)路堑每一级挖方同步刷坡到位,为边坡防护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c)路堑开挖过程中,对已开挖边坡岩性特征对照鉴别,发现可能危及边坡稳定情况时,及时提出。
2.2锚孔钻
a)钻机就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孔位、倾角和方位准确就位,采用测角量具控制角度,钻机导轨倾角误差不超过±
1º
,方位误差不超过±
2º
。
b)锚孔钻进应采用无水干钻,禁用开水钻进,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防止钻孔偏斜、扭曲或变形。
c)在钻进过程中认真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钻压、钻速、地层和地下水情况等。
d)锚孔成造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锚筋安全工艺。
2.3锚筋制作与安装
a)钢筋下材要求整齐准确,误差不大于±
50mm,预留张拉段钢绞线长度1.5m,明确不同单元标记,一律采用机械切割下材。
b)要求保证承载体组装定位准确,承载板、挤压头和限位片栓接牢固,防腐油漆涂刷均匀。
c)要求注浆管穿索安装准确定位,绑扎结实稳固。
d)锚筋体安装要求按设计倾角和方位平顺推进,严禁抖动、扭转和串动,防止中除散束和卡阻。
安装完成后,不得随意敲击或悬挂重物。
2.4锚孔灌浆
a)锚孔钻造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锚筋体安装和锚孔注浆,原则上不得超过24不时。
b)注浆浆液应严格按照配合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注浆浆体强度不低于40#,并按批次备制试件。
c)当采用二次劈裂注浆提高地层锚固力时,要求以浆体强度控制开始劈注时间(一次浆体强度为5)并在二次浆管之锚固段内设花孔和封塞。
d)注浆作业应认真做好现场施工注浆记录,每批次注浆都有应进行浆体强度试验,且不得小于两组。
浆体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不得在锚筋体端头悬挂重物和拉绑碰撞。
2.5钢筋制作与安装
a)钢筋进场时,应及时取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b)钢筋加工的形态、尺雨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在相关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c)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之要求;
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
d)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安装位置应准确稳固,并确保保护层厚度,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之要求。
2.6浇注砼
a)混凝土所用水泥、粗、细骨料质量与规格应按规定进行抽检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b)拌制混凝土用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应进行水质试验,并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和要求。
c)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始前,应进行配合比设计与试验,且要求试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d)混凝土振捣应均匀充分,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应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e)锚斜托浇筑应设专用模具,确保结构强度和工程效果。
f)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用有效地养护措施。
2.7锚筋张拉锁定
a)锚固体与台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方可进行张拉锁定作业。
如为抽检锚孔,应在达到设计强度的条件下,待验收试验结束后进行。
b)锚筋的张拉必须采用专用设备,并在张拉作业前对张拉机具设备进行标定,且保证锚具、夹片等检验合格。
c)锚斜托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筋的轴线方向垂直。
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筋体轴同轴一线,确保承载均匀。
d)锚索正式张拉前,应取10-2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其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钢绞线完全平直。
e)锚索张拉应按设计次序分单元采用差异分步张拉,根据设计荷载和锚筋长度计算确定差异荷载。
2.8验收封锚
a)验收试验锚索数量不少于工作锚索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
b)验收试验应分级加荷,起始荷载宜为锚索拉力设计值的30%,分级加荷值分别为设计拉力值的0.5、0.75、1.0、1.2、1.33和1.5倍,但最大荷载不能大于锚索承载力标准值的0.8倍。
c)验收试验中,从50%拉力值到最大试验荷载之间所测得的总位移量,应当超过该荷载范围内锚筋自内段长度预应力筋的理论弹性伸长量的80%,且小于自由段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预应力的理论弹性伸长值。
d)在全部工作锚索经抽样进行验收试验并符合上述有关规定和要求条件合格后,方可按照有关设计要求张拉锁定程序进行张拉锁定和封锚工作。
e)在封锚作业前,应对锚头空隙进行补充注浆充填密实,然后进行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封锚作业。
3.1抗滑桩施工
在K41+191~K41+400段右幅左侧填方路基设置抗滑桩桩板路肩墙,抗滑桩共计19根,其中K41+252~K41+282段6根抗滑桩顶部设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断面尺寸为3×
2m,中心间距为6m。
施工准备基坑开挖终孔检查绑扎桩板钢筋吊装桩板钢筋安装桩身模板浇注桩板砼成桩检测
3.2施工准备
平整场地,孔口四周挖排水沟,作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不使增加孔壁压力和影响施工。
井口用型钢制成框架予以围护,高出地面20~3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
3.3.开挖
挖掘按每节0.6~2.0m从两端向中间间隔桩开挖,开挖一节立即支护一节,待上一节砼强度达到80%时然后再开挖下一节,护壁砼采用C20砼,壁厚20cm,孔口地面下挖至2.18m用双层φ12钢筋砼进行锁口。
提升采用小卷扬机。
挖掘时孔壁必须修成光面,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须满足规范要求。
挖掘时,孔内渗水量不大,可用铁皮桶盛水,提升排走;
渗水量大,可用小水泵排走。
3.3终孔检查
挖孔达到设计高度后,必须作到平整,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
嵌入岩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4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按全筋在附近场地上分节制作绑扎成形。
钢筋笼顶部焊有4根Φ20定位筋(挂钩),用于控制笼顶标高及中心位置。
所有钢筋间焊接均按设计要求采用双面焊,对于直径大于25毫米的所有钢筋接头采用机械对接连接。
同时特别注意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数量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需进行超声波质量检测的桩基须预埋检测管,检测管采用套管接长。
3.5模板支设
模板采用1.2×
1.5m钢模,钢模背后采用钢管加固,间距500mm×
500mm。
钢模用对拉螺栓加固,螺栓用φ12圆钢加工两端套丝,用蝴蝶卡和钢管加固,间距500mm×
500mm。
对拉螺杆支模时采用塑料管套管,将制作好的锚索φ160钢套管预埋在模板中。
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涂有脱模剂。
模板安装应符合结构设计的位置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3.6灌注砼
(1)抗滑桩从孔底及附近孔壁渗入的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小(每分钟小于6毫米)时,砼按干孔灌注,砼坍落度宜为7~9厘米,在导管中自由坠落,导管对准孔中心,桩底以上2米内灌注的砼可依靠自由坠落捣实,在此线以上灌注的砼应以振捣器捣实。
(2)抗滑桩桩从孔底及附近孔壁渗入的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大时,砼灌注采用水下砼灌注。
根据孔深计算好导管长度,导管采用丝扣导管。
导管分段下完后用测锤进行孔底沉渣测定,满足规范要求后即可进行水下砼的浇筑。
(3)抗滑桩桩身砼浇筑至桩板底部标高时,桩身和桩板一同浇筑。
(4)抗滑桩桩头与横系梁应整体浇筑,在整体浇注时,应预埋锚索孔通道。
3.7成桩检测
14天后开挖基础,凿除桩头多余砼,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桩基无破损(或超声波)质量检测。
4.路基排水、防护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路基排水质量控制要点
1所用石料规格和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永久性边沟在路基预压完成后施工,防止路基沉浆边沟开裂。
3所使用砂浆的配合比符合试验规定,
4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砌体坚实牢固,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
4.2防护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4.2.1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杆)
1)路堑施工前,先做好堑顶截水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
路堑开挖过程中,每一施工层都设有排水坡度和通道,防止雨水浸泡边坡坡脚和下渗。
对地下水的出露采取引流措施往外引排。
2)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并超钻20-50cm,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3-5分钟,防止孔底尖灭,并且及时进行锚孔清理。
3)严格控制钢绞线挤压工艺,要求挤压套、挤压簧配装定位准确,挤压顶推进均匀充分,并抽样5%进行检测,确保单根挤压强度不低于200KN。
4)锚孔注浆必须采用孔底返浆方法(注浆压力一般为2.0左右),直至孔口溢浆,严禁抽拔注浆管或孔口注浆,如发现孔口浆面回落,应在30分钟内进行孔底压注补浆2-3次,确保孔口浆体充满。
5)灌注混凝土前,必须将锚具中的螺旋钢筋、波纹管和锚垫板按设计要求绑接固定的地梁或立肋地钢筋上,方向与锚孔方向一致,且摆放平整稳固。
6)锚索的预应力在补足差异荷载后分5级按有关规范或规定施加,即设计荷载的25%,50%,75%,100%,110%。
锚索锁定后48小时内,若发现明显的预应力损失现象,则应及时进行补偿张拉。
4.2.2抗滑桩
1.人工开挖抗滑桩桩孔时,应从两端向中间隔桩开挖。
2.所有抗滑桩在开挖过程中必须详细记录地层岩性、含水量、接触面等情况,如若发现与地质资料有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或现场设计代表。
3.人工挖孔进入基岩时,施工过程中不得破坏桩孔周围的岩石结构。
4.所有抗滑桩桩身受力主筋焊接接长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办理。
5.在进行浇筑时,当上一节护壁混凝土达到设计标号的80%时再行开挖下一节桩孔及浇筑护壁混凝土。
护壁中上一节竖向钢筋必须与下一节竖向钢筋连接牢固,并浇筑成整体。
6.桩身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不得间断,并震捣密实。
7.人工挖孔时应注意排水和施工安全,当挖至设计高程后尽快浇筑桩身混凝土,禁止长期浸泡基坑。
8.抗滑桩桩头与横系梁应整体浇筑,在整体浇注时,应预埋锚索孔通道。
4.2.3路基排水、防护施工质量控制目标路基排水、防护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高墩施工
1施工工艺和方法
高墩占全标段下部结构的比例较大,由两个桥梁工区的下部施工队伍分别施工。
由于最大墩高为曹家院子2号大桥2#、3#墩柱为方形墩,最高48m。
施工机械拟投入一台50T履带吊车(带加长扒杆),2台16T汽车吊车,施工中以曹家院子2号大桥、詹家湾1号特大桥为控制重点,科学安排,合理组织施工,其他桥梁根据施工进度需要,统筹安排,争取尽快完成下部结构的施工,为上部结构的施工创造条件。
高墩柱施工采用翻模施工,将墩身施工分为若干节(每节3m),利用已浇好砼的模板为支承,在其上进行下一节工序的施工,再进行翻模浇筑砼的过程。
翻模施工系自承法体系,即用已完结构承受上部施工荷载,利用高强拉杆固定模板,组成刚性体系,并以上级模板作为下级模板的悬吊挂架。
翻模施工分三级为一个循环,每级高3m,当上级砼强度达到2.5MPa时,将下级模板拆除翻至上一级,依次循环,一般二天可完成一级,只需二级模板。
2施工技术与工艺控制要求
(1)采用冷挤压技术接长主筋
冷挤压连接是将两根带肋钢筋插入钢套筒,用压钳筒钢套筒径向加压,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依靠变形后的钢套筒与被连接钢筋紧密结合成整体的钢筋连接方法,其施工步骤可分为:
a.钢筋就位。
将钢筋插入钢套简内,其插入深度应按钢筋定位标志确定,当钢筋纵肋过高影响插入时,允许进行打磨,但钢筋的横肋严禁打磨。
b.压钳就位,调整压钳,使压模对准钢套筒表面的压痕标志,并使压模压接方向与钢套筒轴线垂直。
c.进行挤压连接,操作超高压泵站,达到预定压力并使压痕达到规定深度后即可卸压退模。
(2)墩身垂直度的控制
主墩施工高度超过20m时,墩身垂直度的控制尤为重要,按照规范,如以墩高20m计算,墩身倾斜度≤士20/3000=0.7cm,针对翻模施工工艺,在施工中必须采用全站仪的极坐标法和激光铅直仪的投影法对墩身进行了控制。
a.全站仪的极坐标法:
该方法是根据控制网上的控制点以及墩身平面位置的设计坐标反算出距离和方向角,利用控制点直接可进行墩身平面位置的控制。
b.激光铅直仪的投影法
主墩离控制点稍远一点,视线模糊和视线长直接会影响墩身平面位置的测设精度,所以主墩的平面位置的控制采用了激光铅直仪的投影法。
激光铅直仪的标称精度为H/万(H为施工高度),它的具体控制方法是在墩身四周制作固定平台,要求稳定坚实。
然后用全站仪的极坐标法在墩身四周测设几点作观测标志,在此标志上安置激光铅直仪,即可校核每一节墩身的倾斜度,为了防止外界因素对固定平台上点位的影响,施工期间要定期检核固定点位。
(3)翻模的施工
每一墩身需2套墩身模板,墩身模板采用大面钢模板,其主要结构为面板,纵模肋和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分为上操作平台和下操作平台。
上操作平台供人员作钢筋的接长,绑扎及堆放一些施工机具(如电焊机、挤压机等)用,下操作平台供施工人员穿、拆拉杆用,翻模时必须用塔吊协助,具体的操作过程为:
a)、.绑扎好第一节钢筋后,支第一套模板,浇注砼。
b)、以第一套模板为支承,进行第二节的工序施工。
c)、支第二套模板,浇注砼。
d)、将第1套模板按块用手拉葫芦悬挂于第2套模板对应的下操作平台支架,卸掉模板的拼缝螺栓,抽掉对拉拉杆,待第3节钢筋绑扎完后将第一套模板依次翻上,整体拼装再穿对拉拉杆,调模校位后,浇注砼。
e)、重复第一阶段。
(4).墩身外观质量的控制
墩身外观质量取决于模板的质量、砼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缝的处理质量。
a.模板的质量:
采用大面钢模板,涂涮高效脱模剂,保持模板清洁,模板的上、下拼缝间无鼓包、焊疤,光滑平整,浇筑砼前检查拉杆的塑料套管是否完好,以便保证拉杆的顺利抽出。
b.砼的施工质量:
砼施工要求振捣密实,严禁漏振。
c.施工缝的处理质量:
在每节砼施工时,要求砼注满且将砼中掺入粉煤灰而带来的孔状悬浮物挤出仓外,此外,在覆盖新的砼前凿毛去除浮浆,露出新鲜砼;
设计模板时必须考虑施工缝处模板涨模因素,并采取措施,不产生接头漏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