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螺剂的市场概况Word文件下载.docx
《杀螺剂的市场概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杀螺剂的市场概况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蛞蝓
蔬菜、农作物、食用菌等
网纹蛞蝓
蔬菜、农作物、花卉
高突足襞蛞蝓
足襞蛞蝓科
蔬菜
田螺
福寿螺
金宝螺、苹果螺
瓶螺科
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
琥珀螺
琥珀螺科
蔬菜、花卉
细钻螺
长寿螺、细长钻螺
钻头螺科
白菜、甘蓝等蔬菜和花卉
椭圆萝卜螺
锥实螺科
水生蔬菜、水稻幼苗
钉螺
湖北钉螺
圆口螺科
传播血吸虫病,长江以南地区
三、软体动物危害
软体动物发生量大,食性贪婪,咬食作物的幼芽、嫩叶、嫩茎,受害作物茎部断裂,叶片被刮食成孔洞;
并可导致根部、茎部和叶片出现大量伤口,利于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病原菌的侵入,使作物危害程度加重,更为严重的是钉螺、福寿螺是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
四、杀软体动物剂的发展历程
㈠、无机杀软体动物剂
1.概述
早在1913年,日本就开始用氰氨化钙灭杀钉螺。
1922年哈利尔报道的硫酸铜制剂可有效防治水坑中的钉螺。
直到50年代,人们发现砷酸钙和亚砷酸钙对钉螺有很好的灭杀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用硼镁石粉和偏磷酸亚铁防治软体动物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2.主要特性
无机杀软体动物剂多为天然矿物质,使用量大,使用效果较有机杀软体动物剂差,性质稳定,使用后对土壤性质和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生物活性与应用
3.1生物活性
氰氨化钙和硼镁石粉为目前国内外广泛推广使用的灭螺药剂,主要用于粮食、蔬菜和花卉等作物,钉螺接触后可直接导致其失水死亡。
这两种无机杀螺剂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无“三致”作用,对鱼、蚌低毒,克服了多数有机杀螺剂对鱼、虾等水生生物高毒而被限制使用的难题,因此该类药剂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安全杀软体动物剂。
偏磷酸亚铁为近年来正在开发的一种新的杀软体动物剂,可有效防治种植草坪、观赏植物、蔬菜、浆果等区域内的蛞蝓和蜗牛。
该产品对水生生物安全,对高等动物和人低毒。
3.2
应用
无机杀软体动物剂常通过撒施的使用方式防治软体动物,一般在作物播种前或作物收割后施用,作物敏感期易对作物造成危害,在鱼塘等水生动物养殖区域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到药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应选择对水生生物危害较小的药剂使用。
㈡、有机杀软体动物剂
其研究始自于1934年吉明哈姆在南非开始用四聚乙醛饵剂防治蜗牛和蛞蝓试验,并于1938年在美国出现四聚乙醛饵剂商品(蜗牛敌饵剂)。
50年代初人们发现五氯酚钠的灭螺效果优于以往所有的杀螺药剂,被大面积推广使用,在防治钉螺灭血吸虫病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之后于1958
年在第6届国际热带医学及疟疾会议上首次报道了氯硝柳胺(杀螺胺)的灭螺活性。
该药剂为1972
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唯一推荐使用的杀螺剂。
60年代发现氧化双三丁锡(丁蜗锡)可有效灭杀软体生物幼体。
同期发现三苯甲基吗啉
(蜗螺杀)也具有明显的杀螺活性。
70年代日本发现B-2具有很好的灭螺效果,且该药剂在环境中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
198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发现溴乙酰胺具有很好的杀螺作用,且对鱼低毒。
2.
有机杀软体动物剂的分类
2.1酚类杀软体动物剂
主要品种有五氯酚钠、杀螺胺(氯硝柳胺)和杀螺胺乙醇胺盐(氯硝柳乙醇胺盐),其中五氯酚钠(有难闻恶臭的刺激气味,会刺激皮肤,眼睛,造成伤害,威胁人体的健康。
五氯酚钠进入土壤中后会残留在土壤里,对后茬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使后茬作物生长不良,还会渗入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源。
所以,农业部果断撤销高毒、剧毒、高残留的五氯酚钠的登记证)已被停止生产使用。
特点:
此类药剂对成螺、幼螺和螺卵均有很好的灭杀活性,持效期长,作用方式以触杀和胃毒为主,对鱼类毒性很强,在有效灭螺浓度下,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不宜在鱼、蟹等养殖地区使用。
应用技术:
主要使用方法为浸杀法和喷洒法。
在水产养殖区域内用药时,应注意药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同时,施药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发生人员中毒事故。
另外,在利用氯硝柳胺进行灭螺时,为避免钉螺离水上爬,可在氯硝柳胺中适当加入一些增效剂(如槟榔生物碱和O,O'—二乙基—O'
'
—(邻氯苯乙腈肟)硫代磷酸酯)来提高防治效果。
2.2吗啉类杀软体动物剂
主要品种为蜗螺杀。
该药剂因毒性问题于2002年11月20日在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发布的欧盟第2076/2002号法规中被禁止使用。
生物活性与应用:
蜗螺杀在农业上主要用于灭杀湖泊、蓄水池、水槽和水坝等处的蜗牛和钉螺,该药剂对鱼类毒性大,对植物无害,对高等动物和人毒性较大。
该药剂主要使用方法为施撒法,在大面积灭螺时,可用低剂量于雨后塘水满溢时处理塘水,钉螺大量繁殖时可进行活水处理。
2.3有机锡类杀软体动物剂
主要品种有氧化双三丁锡(丁蜗锡)、三苯基乙酸锡(百螺敌)。
生物活性:
百螺敌(目前国内仅有浙江禾本一家登记甜菜褐斑病,08年之前曾经登记水稻福寿螺,估计是因为水生生物高毒而未能续展登记,详情参见下面的摘要)是一种高效杀螺剂,尤其对水稻福寿螺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其作用方式为触杀和胃毒。
百螺敌通过接触和吸食进入害螺体内,导致其失水死亡。
使用技术:
有机锡类杀软体动物剂目前仅有百螺敌应用于水稻防治福寿螺,但该药剂作用相对缓慢,须在苗前施用。
使用方法为撒施和喷施,施药后3d内不要排水出田。
值得注意的是,百螺敌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影响药效;
百螺敌对鱼、虾、蟹有毒,使用时应注意避免污染水源。
摘要进行了几种常用杀螺剂对泥鳅和黄鳝的杀伤性试验结果表明:
6%四聚乙醛颗粒剂和5%四聚乙醛颗粒剂对泥鳅的杀伤率很低对黄鳝有一定的杀伤率;
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对泥鳅和黄鳝杀伤力较强药后7d内达到100%。
...
2.4沙蚕毒素类杀软体动物剂
主要品种为杀虫环(国内仅有三家企业登记水稻螟虫,由于对鱼类高毒,水稻福寿螺登记无望)和杀虫丁(由于高毒国内已经撤销登记)。
沙蚕毒素类杀软体动物剂为一种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灭螺药剂,其灭螺效果与氯硝柳胺相似,但浸泡灭螺时钉螺上爬率较氯硝柳胺低,作用方式为触杀和胃毒作用,对鱼类毒性较大,不宜在鱼塘等水生动物养殖场内使用。
沙蚕毒素类杀软体动物剂主要使用方法为浸杀法和喷洒法,毒杀作用表现较为缓慢,一般3d后才能表现出明显的灭螺效果。
同时,气温、泥土含水量、作用时间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对杀螺作用影响较大,使用时应注意实际应用条件,避免阳光爆晒。
在水源附近用药时,应注意对鱼、蚌等水生经济作物的保护。
2.5其它类杀软体动物剂
2.5.1四聚乙醛
一种灭杀蜗牛、蛞蝓、福寿螺等多种软体动物的新型药剂,作用方式为触杀和胃毒。
该药剂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毒性小,对眼睛、皮肤无刺激作用,无“三致”作用,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对作物安全,适用于水产养殖区域和养殖水域钉螺的防治。
四聚乙醛可在秧苗播种或移植后施用,施用方式为撒施、点施和条施,低温(1.5℃以下)或高温(35℃以上)因蜗牛活动力弱对防治效果影响较大。
水田中使用时可根据田中蜗牛等有害软体动物的密度和出行规律,将药剂撒施在田中或田埂上,田中要保持一定的水层。
2.5.2灭梭威(由于属于高毒农药,国内没有登记)
拜耳公司开发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软体动物剂,对旱地、温室种植的各种农作物上的蜗牛、蛞蝓有良好的诱杀和直接毒杀活性,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大鼠急性经口毒性为高毒;
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较高的毒性。
灭梭威使用方便,其防效不受温度、湿度影响,
一旦被蜗牛、蛞蝓取食、即可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药剂滞留在植物上,
以免影响作物的商品价值。
若需再次用药,安全间隔期至少要7d,家禽在用药后7d内不可进入用药区。
五、目前市场上杀软体动物药剂
药剂特点:
多数产品对鱼类及哺乳动物毒性大,部分产品可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及种群数量,污染环境严重,个别产品可以在人体内积累,产生累积毒性,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曾经有近十几种杀软体动物剂在我国登记,目前在有效期内的仅有四种药剂,共计50多个厂家,接近100多个产品。
主流药剂:
杀螺胺、杀螺胺乙醇胺盐、四聚乙醛、聚醛·
甲萘威。
1、杀螺胺
(又名氯硝柳胺、百螺杀、氯螺消、贝螺杀)为酚类有机杀软体动物剂,1959年由德国拜尔公司开发。
纯品为无色固体。
在土中半衰期1.1-2.9天。
用于水田灭钉螺,有效浓度为0.3-1毫克/升。
杀螺胺是WHO(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使用的杀螺剂,由于其难溶于水,影响杀螺效果,一般制成杀螺胺乙醇胺盐。
2、杀螺胺乙醇胺盐(螺灭杀,氯硝柳胺乙醇胺盐)
该盐为黄色固体,对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是一种具有较强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杀软体动物剂,对成螺、螺卵、血吸虫尾蚴和毛蝴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杀螺效力比以前使用的五氯酚钠强10倍。
杀螺胺乙醇胺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杀螺药,因其杀螺作用强,对哺乳动物毒性低,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杀灭钉螺、防治血吸虫病的首选药剂(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防治钉螺的药剂),并在临床上被用作驱肠虫药。
在灭螺剂量内,对人畜较安全。
这两类药均能有效防除包括田螺、蜗牛、蛞蝓等在内的危害农作物的多种软体动物。
它们对鱼类、蛙类、贝类有毒,使用时要多加注意。
常见制剂种类有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25%杀螺胺乳油。
杀螺胺及其乙醇胺盐属低毒农药,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2740mg/kg。
干粉及浓溶液对人体粘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流泪、眼刺痛、鼻塞、流涕咽喉干痛及声音嘶哑等症状。
停止接触该农药半小时后,症状即可消失。
杀螺胺通过触杀和胃毒作用杀灭螺类,当螺的足部接触或食入药剂后,即产生毒杀作用。
杀螺胺主要影响螺的能量代谢而导致螺死亡,也可引起螺的腺体和消化腺上皮组织损伤,但该药对鱼及水生物毒性大,低剂量时,对螺有激动作用而致螺逃逸出水体,且逃逸出水体的螺皆可存活。
为了防止螺上爬,提高药效,可合并使用其他杀螺药。
3、四聚乙醛
中文别名:
密达、灭旱螺、蜗火星、梅塔、灭蜗灵、蜗牛敌
5%四聚乙醛颗粒剂(商品名:
梅塔,法国戴商高士公司生产);
6%四聚乙醛颗粒剂(商品名:
密达,瑞士龙沙公司生产)。
国产的厂也很多家
此外还有·
6%威·
醛颗粒剂,10%
四聚乙醛颗粒剂,15%
四聚乙醛颗粒剂,5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8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
作用机理:
四聚乙醛是一种选择性强的杀螺剂。
6%密达,外观浅蓝色,遇水软化,有特殊香味,有很强的引诱力。
当螺受引诱剂的吸引而取食或接触到药剂后,使螺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大量释放,破坏螺体内特殊的黏液,使螺体迅速脱水,神经麻痹,并分泌黏液,由于大量体液的流失和细胞被破坏、导致螺体、蛞蝓等在短时间内中毒死亡。
主要成分为四聚乙醛、甲萘威、饵料。
对人,畜低毒,对鱼类、陆上及水生非靶生物毒性低,对蚕低毒。
毒性:
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该药为中等毒性杀螺剂。
大鼠急性经口LD50=283mg/kg,急性经皮LD50>5000mg/kg,急性吸入LC50>15毫克/升,小鼠急性经口LD50=425mg/kg。
对兔皮肤无刺激性,对眼睛有轻微刺激性。
对豚鼠无致敏作用。
在试验剂量下,无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密度:
1.27、熔点:
246℃,在115℃时升华,蒸气压:
6.6Pa(25℃)。
难溶于水,能溶于苯和氯仿,受热或遇酸易解聚。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1.4-6.6天,不光解,不水解。
防治对象:
水稻福寿螺、蔬菜、棉花和烟草上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
使用方法:
颗粒剂——本品撒施于裸地表面或作物根系周围,为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必须根据蜗牛、蛞蝓的生活习性使用。
在害虫繁殖旺季,第一次用药两周后再追加施药一次,效果更佳。
因春、秋雨季是蜗牛活动盛期,为施药关键时期,可在秧苗播种或移植后,每亩用6%颗粒剂500克,均匀撒施,或拌细砂撒施,使福寿螺、蜗牛、蛞蝓易于接触药剂,可达保苗效果。
可湿性粉剂——水稻:
在插秧后一天内使用本品,喷洒于稻田,水层宜在3-4厘米,保持3-7天。
蔬菜、棉花、烟草用量同上,要均匀喷洒,使蛞蝓、蜗牛更容易接触药剂。
种苗田:
在播撒种子后即施药。
移植田:
在移植后即施药。
烟草、棉花(用于保苗):
在作物移植后,立即在作物根基部喷洒一些,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施用注意事项:
1、如遇低温(1.5℃以下)或高温(35℃以上)因蜗牛活动力弱,影响防治效果。
2、施药后不要在地内践踏,若遇大雨,药粒被雨水冲入水中,也会影响药效,需补施。
3、使用本农药后,不要在田中践踏。
非主流(不入流)药剂
1、三苯基乙酸锡
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商品名:
百螺敌);
仅浙江禾本一家登记,2008年之前曾登记水稻福寿螺
,但如今的登记证没有续展,仅仅登记甜菜褐斑病,估计是因为急性毒性对水生环境存在重大隐患农业部未予登记。
2、甲奈威
单剂目前没有登记
仅有四聚乙醛.甲奈威的混剂登记。
3、五氯酚钠
因为对水生生物高毒而被农业部强行撤销登记。
4,碱式硫酸铜等铜制剂
属于细菌性杀菌剂,目前没有任何厂家产品登记在防治软体动物。
杀螺原理是二价铜离子可以蜗牛细胞壁,最终导致细胞液渗漏而致蜗牛死亡。
5、氰氨化钙(荣宝)
宁夏大荣实业生产的一种对水生生物低毒的杀螺剂和土壤处理剂。
05年之前一直在防治钉螺上推广,因为灭螺效果和灭螺成本同杀螺胺相比不占任何优势。
因而目前宁夏大荣实业已经放弃了氰氨化钙(荣宝)正式登记。
六、公司主要杀螺产品的特性及定位
公司目前登记有三个杀螺剂产品:
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
、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及26%四聚乙醛.杀螺胺悬浮剂
,登记方向分别为水稻福寿螺和滩涂、沟渠钉螺的浸杀和喷洒。
其中26%四聚乙醛.杀螺胺悬浮剂在国内血防系统有相当的知名度,为南方十省市血吸虫病的防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是艾津农化内销部在做的工作。
我们艾津植保目前工作重点在水稻田防治福寿螺及在蔬菜田对蜗牛和蛞蝓的防治上。
尤其是在南方水稻福寿螺防治市场,杀螺胺产品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一般省代的销量均在50吨以上,如果宣传推广措施得当,公司杀螺产品三年内销量很容易突破上百吨,在南方水稻福寿螺市场将形成较大品牌影响力。
鉴于目前不少有经销意愿的代理商提及出厂价较高,我个人不建议直接下调单价去促成业务,尽可能以年终返利、宣传推广费用、或者赠货的形式返还给客户。
建议:
1、积极关注主流(川研、浙江禾本、广西田园、上海生农、江苏建农等)厂家的推广及促销动向,并适时拿出相应的推广政策。
返利最好敦促客户用于产品推广和零售店维护,同时最好通过赠货的形式予以表达。
2、密切关注国内外新的植物源及化学合成对水生生物及有益天敌安全的杀螺剂。
如果条件成熟,杀螺胺(对水生生物毒性高)及四聚乙醛(急性毒性很高)迟早都是农业部及卫生部淘汰的产品,虽然目前是没有适宜的替代药剂,但杀螺胺对水生生物高毒隐患是制约该产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公司三个产品的规格用药量都是比较充足,科学施药完全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效,尤其是26%打螺悬浮剂更是在剂型和药效上更是占有先机,同时专利产品而造成资源的稀缺性为顺利进入市场提供优良的契机。
产品定位:
主要定位
水稻福寿螺
主要卖点:
1、国内含量最高的杀螺胺产品,杀螺胺乙醇胺盐的含量高达83.1%。
2、专业杀螺剂生产企业(目前有三个规格杀螺剂产品,另有三个杀螺剂正在登记中,拟成为杀螺剂行业内第一品牌),出口品质
,值得信耐。
3、50克包装药量足,效果好,可有效阻止福寿螺及钉螺上爬及逃逸。
4、适度宽松的运作政策及良好市场保护。
26%杀螺胺.四聚乙醛悬浮剂
商品名“
打螺”
市场定位
水稻福寿螺
蔬菜及大豆、玉米等旱作物田蜗牛
(不可直接喷雾,建议喷药麦麸、十字花科菜叶上诱杀,或者用来消灭田地周边杂草上的螺及螺卵。
沟渠、滩涂
主要卖点
1、国家专利产品,配方科学,可高效杀灭福寿螺、蜗牛、蛞蝓、钉螺等有害软体动物。
2、专业杀螺剂生产企业,大批量出口欧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品质值得信耐。
3、采用优秀的水悬浮剂加工工艺,“打螺”颗粒微小,分散均匀,具有覆盖面大,能与靶标生物充分接触等优点,可显著提高药效,大幅度节约用药量。
4、“打螺”具有较好的粘附性,用药后可粘附、滞留于作物及螺体的表面,耐雨水冲刷,从而提高灭螺的效果。
5、国内第一个微毒的杀螺制剂,对人畜安全。
注意事项:
1、磷酸氢钙和磷酸一铵与杀螺胺及乙醇胺盐不宜混施,以免降低杀螺胺及乙醇胺盐的活性;
氯化铵对杀螺胺及其乙醇胺盐的活性也有较大的影响
;
氯化钾对杀螺胺乙醇胺盐活性前期有抑制,但48小时后死亡率可达100%;
尿素、碳铵、钙镁磷肥等可与杀螺胺及其乙醇胺盐混用,不会影响其杀螺效果。
2、插秧前后用药很关键,综合防治中,重点抓好越冬成螺和第一代成螺产卵盛期前的防治,压低第二代发生量。
3、福寿螺是夜间食草动物,喷施药剂时最好在下午,保持水深1寸(3厘米左右),保水2~3天。
4、杀螺胺和杀螺胺乙醇胺盐既可以拌细砂和肥料撒施,又可以加水喷雾,用来喷雾防治上述稻田中的螺蛳效果可能更好些。
5、用于防治蜗牛时,因蜗牛多日伏暗出,故于黄昏或雨后施药效果最佳。
七、几种主要软体动物的生活特性的介绍
1、福寿螺
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
福寿螺是近年来备受国际上关注的危险性有害生物。
许多国家对其实施检疫措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南太平洋植物保护组织(SPc)也发布了相应的风险警示公告。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1980年初由一位阿根廷华侨将一盒未经检疫的卵块带回台湾,繁殖成功,并在1981年9月推广。
该螺1981年引种传人我国大陆广东中山地区,随后在盲目宣传下,全国大部分省市相继引种试养。
后逸生野外,多年来已对长江以南部分地区的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并对茭白、菱角等水生作物造成较重危害。
⑴
福寿螺在中国的分布
1981年在台湾推广蔓延后,1985年广东、海南、福建等部分地区已造成危害,1988年进入四川,现已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长江以北的地区也有人工养殖场所。
⑵
生物学特性
⑵.1
形态特征
福寿螺由贝壳、头、足、外套膜和内脏囊5个部分构成。
贝壳短而圆、大且薄,成体壳高可达55毫米,壳宽43毫米,壳右旋,有4~5个螺层,体螺层膨大,螺旋部极小,壳面光滑,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
头部圆筒形,有前、后触手各一对,眼点位于后触手基部,口位于吻的腹面。
头部腹面为宽而厚实的足。
脐孔大且深,厣为角质的褐色薄片,具同心圆生长纹,并内凹,但雄性成体在厣的近外侧中部隆起,外缘向壳口内折翻,以此可与雌体相区别。
外套膜薄而透明,包裹整个内脏囊,内脏囊突出于身体背面,和贝壳螺旋式的扭转相一致。
雄螺生殖孔开口于交接器顶端,雌螺生殖孔开口于外套腔。
⑵.2
生活习性
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
福寿螺的适温范围为8~38C,低于0℃或高于40℃就会被冻死或灼死,遇不适环境可以紧闭厣蛰伏。
福寿螺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喜食浮萍、水葫芦等。
饥饿状态下,成螺也会残食幼螺和螺卵。
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田间有世代重叠现象,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适宜水温为18~30℃。
交配通常在水中白天进行,时间长达3~5小时,一次受精可多次产卵,交配后3~5天开始产卵,夜间雌螺爬到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璧、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室内饲养也有白天产卵的现象。
卵粒粉红色圆形,大多为200~500粒卵相互粘连成块状,卵块3~4层。
受精卵需在空气中孵化,10~15天,仔螺破膜而出,掉入水中。
刚孵化的幼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般经50天可辨别雌雄,性器官已成熟,并能交配产卵。
⑶福寿螺的危害
福寿螺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生危害较为严重。
其主要危害对象是水稻、茭白、茨实、莲藕、菱角、水生蔬菜等水生作物。
福寿螺对水稻的危害为早晚稻插秧后到露晒田前,主要是咬断秧苗及有效分蘖,造成少苗缺株,需多次补苗。
秧田和分蘖期稻田一般受害7%~15%
左右,
高的达64%
其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显然大大超过其作为美食的价值。
在福寿螺重发区的茭白田中,福寿螺喜食茭白小分蘖和茭白肉。
使有效分蘖降低7.71%,产量降低6.13%,每667㎡损失产量73.25kg。
每年4~6月和8~10月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高峰期,也是成螺和高龄幼螺集中危害的盛期。
一只雌性福寿螺通常一年产卵2400~8700,孵化率可高达90%。
其繁殖速度比国内稻田中当地近缘物种快10倍。
福寿螺的食量极大,其排泄物能污染水体。
此外,成螺死后遗留的锋利贝壳,割伤农民手脚,影响农事操作。
除威胁国内入侵地的水生贝类、水生植物和破坏食物链外,福寿螺也是卷棘口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06年国内北京、广州等城市曾经出现因吃未煮熟的福寿螺而感染线虫病,造成局部区域全民恐慌)。
药剂防治
(一)防治指标。
水稻苗田期1~2头/平方米,田边卵块1个/平方米,分蘖期3~4头/平方米,卵块1~2块/平方米
(二)防治药剂。
6%密达杀螺颗粒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等。
(三)施药时期。
两次施药:
1、秧田水稻2叶1心期施药。
2、移栽时施药。
如螺害严重隔10天再施药1次。
(四)施药方法
1、6%密达杀螺颗粒剂每亩用量为400~550克左右,田间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5~10kg撒施。
2、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每亩用6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1、施药时田间水层1~3厘米,保水7天。
2、施药后24小时以内下大雨就需要补施1次。
3、杀螺剂对鱼类有毒,施药后7天不可将田水排入鱼塘,也禁止放养鸭子。
2、钉螺
血防小知识
⑴、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水中有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外形呈圆锥,就想一个小的螺丝钉,因此得名。
表面有纵肋者称肋壳钉螺,壳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生存于湖沼或水网地区;
壳面光滑者,比肋壳钉螺稍小,长、宽分别约6毫米和3毫米,在山丘地区多见。
钉螺是水陆两栖动物,尤其喜生活在“冬陆夏水”的洲滩,因此,在生产生活中,如果看到这类地方,潮湿的、芦苇很多的,就应离它远点,不要去接触那里的水和植物。
⑵、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又叫裂体吸虫,寄生在宿主静脉的扁形动物。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