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9028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产业升级是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国家明确了7个战略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

我们希望这些新兴产业能够推动和带动新能源的发展。

第二个方向是传统(现有)产业升级。

因为我们中国的现有产业大多数,特别是制造业,处在价值链的低端。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微笑曲线”,微笑曲线最低端的是制造环节,它的价值最低,高端的是研究开发和后期销售服务。

我们处在相当低的一个环节,这样我们所取得的效益就比较低,我们就需要升级,需要向高端走,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另外,我们不掌握核心机制,这也是我们的软肋,和我们处在低端是密切相关的。

这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3.创新与企业发展

创新和企业发展是什么关系?

第一种是创新导致新企业的诞生。

新的企业出现是由创新引起的,当然新企业不完全是因为创新,但是一部分是由创新引起的。

第二种是创新使得企业的业务升级。

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都提出二次创新、要升级,这就要靠创新。

第三种是创新导致企业发展、停滞、衰退。

就是创新不能接上,导致企业衰退。

第四种是创新导致企业发展、战略失误、陷入困境。

这是什么情况呢?

这就涉及创新管理的问题,管理不当也会陷入困境。

第五种中国大量的企业属于不创新,靠模仿、打价格战、陷入困境。

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GE,这个是世界著名的企业,它的发展是由爱迪生的灯泡开始的。

如果GE今天仍然靠生产灯泡的话,这家企业会是什么样的企业?

这个企业不断的更新了它的技术、不断的更新了它的业务、更新了它的产业,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

也就是说它的发展和创新是息息相关的。

北大方正,它的起点是汉字激光排版技术的突破。

这个突破以后,成立了公司来发展它的产业,这个企业的诞生是由创新引起的。

有一个说法,“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过去排版是铅字,现在是用光、电技术,这与北大方正的贡献是有关系的,是它们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

美的,与美的相邻的另外一个做电扇的企业,这个企业的发展在美的之前,据说是中国最早达到亿元规模的乡镇企业。

美的刚开始也是从电扇起步的,还在它的后面,但是美的不断的开发、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更新产业,成了家电的大企业。

而那个企业在后来很长的时间一直做电扇,还勉强活着,但处于衰退的状况,这个停滞在原来的位置,它不是不断的创新,停止它的处境,这与美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它的处境是不一样的。

江苏法尔胜,这个企业很有意思,它一直都在做绳子。

1964年创建手工作坊,手摇生产麻绳,1968年开始生产钢丝绳,1985成为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这是一次突破、是一次进步,但是它没有在这儿停滞,现在它以生产光纤维为主,就是通信的纤维,也可以说它是绳子。

它一直都做绳子,但这是一个不断创新、跨越的过程。

也有一些企业曾经辉煌,后来又衰退。

比如宝丽来,它是战略失误;

比如王安电脑,王安是一个美籍华人,他在电脑业曾经是领先的,但是由于战略失误,最后走向衰落。

4.中国企业经营怪圈

中国企业模仿最突出,赚钱的业务出现就一拥而上模仿,然后打价格战,不赚钱了,又等待新的业务,处于这样一种循环。

企业的发展状况然后就导致了区域的发展状况,这与创新的关系比较密切。

为什么我们陷入这样一种循环?

就是因为我们竞争手段单一。

这个趋势大家都一样,低端竞争,大家都在低端、高端都做不了,结果只能是这样一种状况。

我们的出路是什么呢?

这样就不难看出我们的出路要另外一种竞争模式,叫差异化。

就不能仅仅是打价值战,大家都趋同,而创新就是创造差异。

所以说要改变企业竞争力的状况,要提高竞争力,最根本的是靠创新。

这是关于创新和发展的关系,无论是从宏观经济,还是从产业,还是企业,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技术创新概念

什么叫技术呢?

不同的人理解不一样。

很多人都把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的发明创造,那么这个理解是很不全面的。

技术创新的概念是Technologicalinnovation,这个概念到底强调的是什么?

技术创新的定义是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

这个定义比较罗嗦,技术发明创新很简单,比较简洁明了,但是技术创新说的比较罗嗦。

为什么这么说?

先说它的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新构想”,新的想法;

第二个关键词是“研究开发”,研究开发是实现新构想的一个过程;

第三个关键词是“应用”,开发出来了不算完成创新,要应用;

第四个关键词是“商业化”,它的性质是商业化的。

也就是说一个新的想法要把它实现,还要真正把它变成商品或者变成服务,才完成了创新,要实际应用。

创新的概念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判断下列事例是否是技术创新

直角平面彩电的开发和商业化。

这是技术创新,它实现了,是一种改变,是一种产品的创新。

浮法玻璃方法的开发和应用。

这是玻璃生产的一种工艺,开发出来了,也应用了,是工艺创新,也是技术创新的一种表现。

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突破。

这就不属于我们所说的技术创新,因为它没有实际应用,也没有商业化。

这个可以说是科学的进展,甚至可以说是科学的创新,但不是我们所说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强调的是最后要商业化。

JID(准时生产制)的开发和应用。

它是管理创新,管理上有一种管理模式叫做准时生产制,这个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就是在生产流程上,上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没有空隙,把零部件的库存都取消掉,所以这种生产方式也叫零库存。

这是一种管理模式,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管理创新。

真空镀膜玻璃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这就属于我们所说的技术创新。

因为它是工艺,是一种工艺的改进,并且实现、应用了。

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

当然也有人把它叫做技术创新,但实际上应该叫做管理创新,说的更具体一些,是管理里面的制度创新。

引进现代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它是一种技术进步,是别人创新来应用,不能说我们进行了创新。

集装箱的创意和实现,这被认为是重大创新。

集装箱是一个铁柜子,不是技术突破,但是它产生的效益非常显著,这个铁柜子很了不起,它使世界海运业的效益大幅度提升,有人评价它挽救了世界海运业。

它是新构想,包装运输的新构想。

这个新的想法有点戏剧性,有一个人把一堆火柴盒弄散了,一根、一根地火柴在地上,然后捡起来,他受到启发了,说我们零散的一件件货物这么来搬运,这种运法就很麻烦。

但是如果我们把货物都装在盒子里,我们就来运这个盒子,标准化。

这就是集装箱的新构想,然后真正地把它在全世界标准化,各个港口的集装箱货船都按照这个模式来做。

当然它也不简单,因为它要在所有的集装箱船和码头都要采用同样的标准才能做的成。

它实现了,产生很大的效益,因此被评价为重大创新。

创新这个概念是强调最后的经济效果,而不强调技术有多么地高深、技术本身有多复杂。

技术复杂了它改变了创新,说是重大创新,这也可能是,但真正说它是重大创新,主要看最后的效益。

创新这个概念强调的就是市场效应。

战略联盟的实现,应该叫做组织创新。

摩托罗拉“铱星”计划,是一项重大创新,但这个创新失败了。

它实现了,卫星发上去了,手机做出来卖出去了,但最后失败了。

电动汽车概念车的推出。

按照技术创新的概念,严格的说它还没有完成整个的创新,这个车要真正变成商品,才是真正完成了全部过程,它只完成创新过程的一部分。

广义的创新

举这些例子是想我们能够取得一个共识,关于“创新”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强调这个概念呢?

和底下谈到的,创新的管理以及它和经济产业发展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

创新如果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一种改变的实现。

实现了一种改变就是创新,不仅仅在技术上,可以是营销,可以是组织,可以是管理,可以是制度,可以是战略,可以是观念,可以是文化等等。

因此,广义的创新是普遍存在的。

一种新的构想的实现,就是一种创新。

(三)技术创新的特点

第一,创造性。

集装箱是一种新的创意,是一种创造性。

第二,风险性。

“铱星”项目失败了,投资57亿美元,是摩托罗拉主持的一个重大创新,损失巨大,所以它有风险。

但是它也可能成功,成功了效益就很大,失败了损失就很大,这就是风险。

这个风险:

第一是技术风险,技术上失败;

第二是市场风险,就是市场上没有接受它;

第三是管理风险,我们管理不好,因为这是一个新的事情,没有把握好它;

第四是环境风险,就是环境变化了,等等。

因此,创新的风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被关注的事情。

为什么一般的事情不强调风险呢?

一般也有风险,但创新的风险就要特别强调,因为创新是没有做过的事,常规的活动是过去有先例,我们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但是创新是摸索,所以它存在着大量风险。

第三,收益性。

创新成功了,最后有收益。

这个收益什么时候收益?

它的现金流,就是资金运动过程,刚开始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然后过了临界点是有收益的,这就意味着企业也好,地方也好,国家也好,行业也好,做一项创新刚开始是没有收益的,刚开始不是立竿见影的。

当然有些时间短,比如产品简单的改进,时间比较短就能够有收益。

但是有些重大的创新,时间比较长才见效,比如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里面普遍重视的,现在我们国家有规模的汽车公司都在开发新能源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到现在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效益,它将来肯定有前途,但是现在我们要忍耐亏损。

就是收益性特征是先投入、先烧钱,后收入。

第四,系统性。

这个问题与我们今天讲的主题“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开发一个新的产品、开展了一个产业,但是有可能仅仅靠你成功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行业的配合。

比如新能源,现在新能源是我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太阳能也好,风电也好,设备造出来了、电站建起来了,可以发电了,但是最后不能发,因为它上不了瓦,而电力上瓦是另外一个行业的事,因此它是一个系统,需要配合。

第五,破坏性。

这点是普遍没有认识到的。

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说,创新是创新性破坏。

第六,实践性。

企业创新、区域的创新,最关键的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从哪儿来的?

学习来的。

而学习最关键的实践,在干中学,这是创新理论里面提供的见解,只有干才能学的到。

第七,综合性。

有一个误区,一说到技术创新就是技术部门的事,国家来创新科技部抓什么?

重大攻关项目、科技攻关专项,大飞机有专项、新能源有专项,好多专项。

在科技上进行攻关是国家来抓这件事,部门抓这件事,也是说技术上怎么攻关,企业抓这件事抓什么?

抓研究开发部门、技术部门。

但这样是不足的、是不够的。

为什么?

因为创新最后要市场实现,因此它在企业里面几乎涉及到所有的部门,而不仅仅是技术部门,仅仅靠技术部门,肯定不能成功。

所以企业抓创新,仅仅抓研究开发是远远不够的。

这可以是一个误区、是一个误解,以为抓技术创新就是抓技术。

(四)技术创新的决策管理框架

我们怎么把握创新的决策?

有四个维度。

在涉及到技术创新的时候,涉及到发展的时候,通常是讲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讲技术,就是我们有没有这个技术、掌握不掌握这个技术;

第二个方面讲市场,就是市场有没有需求。

但是仅仅看这两个方面是不够的,这里强调四个方面。

第一,产业维度。

就是从产业的角度去观察、去分析,做决策。

第二,市场维度。

第三,技术维度。

第四,环境维度。

主要是政策环境、社会环境。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做创新的决策,管理好创新,使创新有效益,首先要从这四个角度去分析它、把握它。

在这里暂不举例子,下面一个、一个来谈,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产业、市场、技术,环境维度就是政策维度,穿插在其中提一下。

这就是讲的第一个问题,主要跟大家说明一下,创新这件事和发展的关系密切。

现在显得重要,过去不重要,没有到这个份上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靠模仿、引进、技术依赖能解决问题,今天已经不行了。

就是今天中国的企业也好、区域也好,它的发展靠模仿已经不行了,所以要强调创新。

另外,强调创新要很好地去管理它,决策需要管理,管理不好也会失败。

二、产业创新系统与产业发展

(一)产业系统

1.案例:

寿光蔬菜产业系统

首先讨论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例子,蔬菜。

大家到北京来吃的蔬菜,主要是山东寿光的。

山东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曾经在有关部门的号召之下,全国掀起了一个学寿光的热潮,但是到今天为止没有出现第二个寿光,就是第二个达到寿光规模的一个基地和中心。

为什么是这样?

我在其他场合讨论的时候,大家举出很多理由,比如寿光地理位置好、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山东的路网比较好、交通发达,全国也有类似的地方,这就很难说就是这个原因。

也有人说它技术好,技术也确实好,但这是不是关键原因呢?

是不是一个我们很难学到的东西呢?

经过分析,我们觉得寿光的蔬菜所以成为产业的一个关键是它形成了蔬菜产业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几个分体系:

第一,生产体系。

大片的菜地,几十万、成百万个蔬菜大棚。

第二,市场体系。

通到全国20多个省市、200多个城市的蔬菜运输物流绿色通道,出口的通道。

第三,服务体系。

包装、运输、餐饮等等服务体系。

第四,生产要素体系。

提供它的生产要素,它有十生产要素的知识体系。

第五,技术支持体系。

形成了一个至少包括五个分系统的体系。

为什么我强调这个体系?

为什么有些地方学寿光没有学成功?

学寿光一般是学它的种菜技术,学它怎么盖大棚,而且寿光有几千人在全国指导种菜、指导盖大棚,他们的市长说他们毫无保留,来进行指导。

菜是农产品,一般的都理解为农产品有共同的特征,就按农产品的模式来经营。

农产品最典型的是粮棉油,粮食什么模式?

农村的农民就是种植,只要种植就行,然后蔬菜也是农产品,那么我们的任务是种菜就行,是这样理解的。

但是我们忽略了蔬菜和粮食的重大区别。

第一,蔬菜不能储存,特别是绿叶菜。

所以寿光提出,早上还在寿光的地里,中午要到达北京的市场,晚上就能到达市民的餐桌,这样的一个速度才行,保证它的新鲜。

而粮食是可以储存的。

第二,粮食和蔬菜的地位不一样。

粮食是决定国家,甚至世界稳定的战略物资,粮食减产,特别是产量大国,粮食减产世界性就紧张。

前些日子说中国大旱,世界预计中国会减产,中国就会大量进口量产,进而导致粮食紧张、物价上涨,整个世界的CPI都会上去,由此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没有说中国蔬菜受灾了、财产了,世界有什么反响,它们的地位不一样。

正因为地位不一样,所以农民种粮食有没有出现问题呢?

出现过卖粮难的问题,但是一出现以后,国家层次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来建粮库、国家来解决运输调运问题。

猪肉价格上涨,国务院开会研究对策,调车皮把东北玉米调往南方养猪大省,所以养猪户并不需要自己开车到玉米生产主产地东北吉林拉玉米,吉林生产的玉米也不用担心最后会卖不掉,国家会管这件事。

因为粮食地位太重要了,历来国家管,出问题国家想办法解决。

但是蔬菜不是,蔬菜没有重要,蔬菜少吃一点、多吃一点没关系,吃的品种单调还是丰富也没有关系。

不是说一点关系没有,是说不会影响大局。

因此,蔬菜也要解决,叫“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怎么解决吃菜的问题呢?

畜牧业是要靠基地的,样羊、养牛主要是靠内蒙北方这些有草原的地方,是重点基地。

养猪有养猪大省。

但是蔬菜并没有。

蔬菜怎么解决呢?

蔬菜的菜篮子是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建立蔬菜生产基地。

因为它不能储存的原因,就近。

蔬菜的体系是按照就近原则,地产地销模式。

跨区域的有没有?

过去有,就是春节的时候从海南调一些新鲜菜到北京来,春节的时候可以买到黄瓜。

在北方,特别是东北,当家菜就是两个,冬储大白菜和土豆,再加上咸菜,没有关系的。

它不影响大局。

这样一种模式,寿光干了什么事?

寿光是大规模种植,寿光的农业收入70%已经是蔬菜,寿光的农业成功转型了,不再是粮食为主,而是蔬菜为主。

它种那么多的菜,当地消化的了吗?

显然是不行的,显然消化不了。

寿光在这个问题上是出现过重大麻烦的、瓶颈。

寿光有悠久的种菜历史,但是以粮为纲时代是不允许它种的。

那么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松动,农民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自发地种上菜了。

1983年,蔬菜大丰富,结果卖不掉,烂掉1亿斤菜。

全国学寿光学到这个地方就遇到麻烦,菜卖不掉就说明菜多了,因此就退回去不种了。

寿光遇到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最后县政府下了决心,提出了“生产流通一起抓”。

那个时候把菜卖不出去非常不容易,因为那个时候跨省流通是过不去的,跨省要设卡,看什么东西,不让你过去,或者收费。

这样一来的话,就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它花了极大的努力解决跨省流通问题。

它的菜进北京,是李鹏、李岚清批示的,就是总理和主管副总理。

可见,它是花了极大的努力来打通流通环节。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流通环节不存在,不像粮食的流通环节由国家来解决。

而蔬菜这个流通环节不仅不存在,而且还存在障碍。

我跟他们的市长和科技局长讨论过,我问为什么好多地方学寿光都不成功。

他们认为,最关键的不是种菜,而是市场体系。

他们解决了这个市场体系问题,建立起了这样一个系统,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服务体系,就是为蔬菜产业提供包装、运输、加工、餐饮、住宿。

因为这是一个集散中心,后来形成了电子信息网络这样一个服务体系。

生产要素体系,种子、化肥、农机、农药、竹竿、竹器等等。

蔬菜要安全,但一般蔬菜也还是用农药的。

寿光的农药没假的,其他的地方弄不好就是假农药,这个是经常出现的问题。

它这个生产资料的供应体系也是一个支撑。

技术支持体系。

寿光从2001年开始,一年开一届世界蔬菜科技博览会,成为旅游热点。

每年的4月份,很多人作为旅游去参观,门票几十块钱,人山人海。

当然世界蔬菜科技博览会的核心、重点是种子,它建立了研究所、研究中心、基地,以及与大专院校、国际国内的合作一套技术支持体系。

它之所以能够发展成农业的主导产业,最关键的是因为它形成了这样一个体系。

为什么全国学寿光难呢?

寿光的蔬菜产业意味着“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突破。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我们希望怎么解决?

一种解决方式是进城。

现在大量的农民去打工,这样的话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解放,收入提高,但是这不是彻底的解放,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要解决农业产业问题。

而寿光蔬菜的产业,一不小心干成了现代化,形成了现代产业链的一个基因系统,它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根本出路。

它从单一的、分散的农户种植发展到有组织、企业化经营的现代产业体系。

所以从根本上说,寿光是一次重大突破。

如果学寿光那么容易的话,也就说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就容易了,所以我们学寿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学寿光本身还有另外一个误区,以为种菜就能致富,全国都来种菜,这又是错误的。

农民开始总结经验说,政府号召你种什么,你千万不要种,肯定过剩。

所以全国学寿光,都来学种菜的话一定会出问题。

前不久就不出了问题,土豆卖不掉了。

这里面显然存在一个市场体系、流通体系、信息体系问题,就是它没有走到产业化经营的这条道路上来,因为我们还处在农业的初级发展阶段。

东北曾经提出去过,把寿光的菜挡在关内,希望建立供给东北自己的蔬菜体系。

后来东北人告诉我出现了一个现象,东北盛产土豆,东北的土豆拉到寿光去,东北吃土豆又从寿光拉回去了。

因为那是一个集散中心,在那个地方蔬菜好卖,所以寿光卖得菜不完全是寿光生产的。

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农业一旦成为产业化,它流通的地位就非常突出。

而解决流通问题,一家一户的农民是解决不了的。

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十分强调政府作用,政府显然是起了作用的。

现在有一个说法,说发展经济政府不能干预。

我看很多地方讨论农业到底政府要不要干预?

但很多人认为对农业的发展政府还是要干预的,至少要支持,要给它想办法。

当初寿光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刚开始是自发种的,还卖得出去,但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行了。

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卖得出去呢?

因为胜利油田是一个吃菜大户。

最后胜利油田也吃不了那么多菜,最后就是想办法解决流向全国的流通体系问题。

这个时候,政府起了决定性作用,政府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运作可以是企业化运作,但是好多环节的打通,比如全国的绿色通道,政府要处理、要帮忙。

还有一个问题是地方政府难做到的,产业化经营意味着规模,规模意味着单品种、大批量。

一村一品,这个村只种黄瓜、这个村只种西红柿,农民是否同意?

农民不同意怎么办?

又不能强迫。

意味着要把组织起来,大家取得共识,这就是难点。

所以说,看上去很快容易的事,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事。

难在哪儿?

产业体系。

这就是今天这个课重点要强调的。

把产业进行了转型,创造了蔬菜产业,技术上也有创新。

创新这件事要做成,需要一个体系的支持。

2.钻石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迈克尔·

波特。

他勾画了分析一个产业的一个模型。

这个模型他画成一个菱形的形状,所以也叫菱形模型,也是钻石形状的,所以叫做钻石模型。

这个模型包括哪几个条件呢?

(1)需求条件

比如发展太阳能产业,需要什么条件?

有没有技术、有没有资金?

需求上谁要这个东西?

这个东西没有污染,很好,应该都有,可是它贵重,你会用吗?

中国不大可能用。

不大可能用,做出来怎么办?

世界上最关心环境的是什么地方?

欧洲。

所以它的主要出口是欧洲。

如果寿光不是70末、80年代初开始搞蔬菜,而是70年代开始,甚至更早,行不行?

不是时候。

那个时候我们什么生活水平?

冬储大白菜几分钱的一斤的时候,大棚的菜卖给谁去,这个需求条件并不具备,所以那个时候发展蔬菜产业是不可能的。

这种消费水平,反季节、跨区域流通的菜老百姓吃不起。

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个问题才提上日程,菜篮子工程过去没有说过。

改革开放有改进了,收入有提高了,才提出菜篮子工程。

这叫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