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8999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工种名称

人员数量

主要人员名单

备注

1

现场生产总指挥

1人

2

现场技术总指挥

3

混凝土浇筑队长

4

混凝土浇筑小队长

2人

5

泵车放料

协助试验员

6

浇筑点放料

6人×

2=12人

7

混凝土供货验收

1人×

2=2人

8

振捣手

9

泵管移动

6人

10

护模

4人

11

护筋

12

电工

13

输送泵紧急修理机工

15

试验员

16

测温孔布置及测温员

17

现场车辆交通调度

18

找平、抹光、压实

5人×

2=10人

合计

65人

施工过程中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0min,如果时间过长,应在混凝土未初凝前塔吊配合浇筑,以防止混凝土产生冷缝。

3.4技术管理安排

3.4.1对混凝土班组进行上岗前技术交底,必须让每位参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人员了解:

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

3.4.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商品混凝土供货验收。

(坍落度12~16cm,供货小票)并填写浇灌记录。

3.4.3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场参与指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长、质检员、技术员、电工深入施工一线,跟踪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情况。

3.4.4专人负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测温工作,发现控制温差值超过指标,及时反馈到项目技术部,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和温降的梯度,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混凝土温度差,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环境温度差。

4施工准备

4.1生产准备:

4.1.1基础底板钢筋隐检合格,模板支设验收通过,预留洞、预埋管、线、加强筋复核无误,墙柱插筋位置正确,固定牢靠,浇筑令已下发。

4.1.2备足20支ZN-70型高频振动插入式振捣棒,功率1.5kW,振幅1.8mm,振动频率200Hz。

4.1.3掌握天气预报,备足遮盖防雨布。

4.1.4联系砼供应商,确定准确开盘时间。

4.1.5调试完地泵,并检查能够正常运转。

4.2.6备好通讯联系的无线对讲机。

(不少于4部)

4.2.7已经向环保部门申请并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4.2.8浇筑砼前及时与监理、甲方单位联系,确保工地用电、用水正常。

如果出现异常停电时,采用发电机供电,保证在砼初凝前继续浇筑。

4.2.8已经将50线准确无误的引测到柱、墙插筋上,并作好标记。

5材料要求

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S8,根据厂家多年大体积混凝土生产经验,及项目部的施工技术设计,混凝土必须达到以下指标:

5.1.1水泥采用P.O42.5(325kg/m3)。

5.1.2石子采用5~40mm的碎石,砂采用中粗砂,砂、石料的杂质含量:

石子含泥量≤1%,砂含泥量≤3%。

5.1.3掺缓凝剂,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在搅拌后9h左右,以延缓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热产生速度。

5.1.4水灰比为0.38,坍落度控制在18±

2,减水剂,减水率≥12%,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的泌水性能要求:

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P10小于40%。

5.2混凝土到场的验收

到达现场每一车混凝土必须有混凝土质保资料(三份),现场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人员,并随时抽检混凝土坍落度,并验收每车小票,查看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等填写是否正确,是否填写了出厂时间,若混凝土搅拌质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现场的要求,一律退回搅拌站做报废处理。

验收人员必须认真填写砼混凝土浇灌记录见附表。

6混凝土浇筑

6.1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布置混凝土汽车泵、地泵混凝土到场验收开机、润管浇筑第一格第一层混凝土振捣

作业面推进浇筑第二格第一层混凝土振捣返回浇筑第一格第二层混凝土振捣循环作业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测温监控

6.2混凝土浇筑顺序

本工程浇筑顺序:

轴线之间后浇带为分界浇筑Ⅴ区域,每次安排两条浇筑线同时浇筑,绿线代表第一次浇筑路线,青色线代表第二次浇筑路线。

总体路线从南向北后退浇筑,每个小分队分为6路向后退进,首次投泵料分别投放在起始浇筑的基础底板大角。

6.3浇筑方法

采用一次性连续浇捣方案,每层约500mm厚左右,分层厚度标志在底板钢筋马凳腿上刷红色漆。

底板振捣采用斜坡式分层振捣,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

3左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

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

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

混凝土浇筑的斜面分层如下图:

6.4电梯深坑浇筑

电梯深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分层厚度0.5cm。

电梯井深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时采用外顶内撑的固定方式支模,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6.5框架柱根部应是混凝土下料振捣密实的重点部位,操作工应防止漏振、欠振;

水泥浆污染,浇筑现场安排专人看护。

6.7浇筑过程应注意。

6.7.1钢筋防止移位措施

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

底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竖向筋的间距,竖筋外套PVC管防止水泥浆污染。

6.7.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

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现象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7.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加盖覆盖并洒水保湿养护,表面洒水后覆盖一层薄膜加一层保温被(岩棉)的方式来加强养护,现场另备1层塑料薄膜,1层草包以做保温保湿备用材料。

要求薄膜的搭接不得小于150mm,保温被的搭接不小于100mm。

特别要注意墙柱插筋之间狭小空间保温措施。

另要特别注意地梁与筏板交界处要注意保温养护,本项目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有抗渗要求,并掺加了缓凝剂,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面经常湿润状态即可,浇水水源采用自来水。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之前,不得上料、上机具、上脚手、模板、钢筋、支架等。

7.1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

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

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抹子全面仔细收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保证混凝土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减小其内部空隙率,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8试块留置

试块制作必须设标养试块以及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块按照超过1000m3连续供应的大体积混凝土,每200m3制作一组标养试块,共做9组试块,抗渗试块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同条件一组。

具体试块留置方法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1要求规定。

9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验算及测温

大体积砼施工的关键是控制裂缝的产生,为了验算由温差和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温度裂缝应力是否超过当时的基础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我们进行了严格的防裂理论计算,以便制定相应的防裂措施,从而保证底板砼质量。

9.1裂缝控制计算:

9.1.1混凝土浇筑前的裂缝控制计算:

根据C30S8配合比设计,普42。

5水泥325Kg,Ⅱ级粉煤灰掺量110mg/m3,EA-2复合型微膨胀剂8~10%、30mg/m3

六月份平均气温为30℃砼浇筑温度控制在20℃。

9.1.1.1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

则:

Th=(WC+KF)Q/Cρ

=(325+30+0.12×

110)×

334/0.97×

2400

=52.825℃

其中:

Th—砼最大绝热温升℃;

WC—砼中水泥(包括微膨胀剂)用量mg/m3

F—砼中活性掺合料用量mg/m3

K—掺合料折减系数。

粉煤灰取0.25~0.3

Q—水泥28d水化热用量kJ/kg

C—混凝土比热;

ρ—砼密度,取2400mg/m3

9.1.1.2混凝土内部不同龄期温度。

1)求不同龄期绝热温升

混凝土块体的实际温升,受到混凝土块体厚度变化的影响,因此与绝热温升有一定的差异。

Tt=Th·

§

不同龄期的绝热温升(℃)

龄期(d)

21

27

绝热温升(Tt)

0.6m

14.79

10.03

2.113

0.231

1.0m

19.017

15.32

2.64

0.528

0.432

0.123

1.5m

25.356

23.24

18.48

10.565

4.75

1.8m

26.94

25.88

21.13

15.84

11.62

7.923

1)不同龄期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max=Tj+Tt

不同龄期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39.79

35.03

27.113

25.231

44.017

40.23

27.64

25.528

25.432

25.123

50.356

48.24

43.48

35.565

29.75

51.94

50.88

46.13

40.84

136.62

32.923

由上表可知,混凝土到3~6d左右,内部温度最高。

9.1.1.3、混凝土温度应力:

本底板面积大,按外约束为二维时的温度应力(包括收缩)来考虑计算。

1)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及收缩当量温差

⑴各龄期收缩变

£y(t)=£y0(1-e-0.01t)×

M1×

M2×

M3×

M4×

M5………×

Mn

修正系数取值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积M

1.25

0.93

1.0

1.21

1.2

1.09

1.04

1.40

1.00

0.9

2.41

经计算得出收缩变形如下:

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

龄期(d)

收缩变形值£y(t)×

10-6

23

45.5

67.1

108.6

147.7

184.6

各龄期收缩当量温差:

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换算成当量温差:

Ty(t)=£y(t)a

当量温差Ty(t)

2.3

4.55

6.71

10.86

14.77

18.46

2)各龄期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

ΔTy(t)=Tj+2/3T(t)+Ty(t)-Tq

综合温差ΔT(T)

17.16

16.23

13.11

16.014

19.97

19.76

13.47

16.212

24.204

25.04

24.03

22.89

17.93

9.86

25.26

26.80

25.78

26.42

19.516

10.28

3)各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

E(t)=Eh(1-e-0.09t)

式中E(t)——混凝土龄期t时的弹性模量(MPa)

E(t)——混凝土最终弹性模量(MPa),C30混凝土取3.1×

104(MPa)

混凝土龄期t时的弹性模量

龄期

弹性模量E(t)×

104

0.73

1.29

1.72

2.29

2.63

2.99

4)混凝土徐变松弛系数、外约束系数、泊松比及膨胀系数。

①松弛系数,根据有关资料取值见下表:

松弛系数Sh(t)

0.57

0.519

0.462

0.411

0.374

0.336

②外约束系数(RK),取RK=0.4

③混凝土泊松比(μ)取RK=0.15

④混凝土线膨胀系数(a),a取10×

10-6/℃

5)不同龄期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σ(t)=-E(t)×

ΔT(t)/1-μ×

Sh(t)×

RK

σ(t)——龄期t时混凝土温度(包括收缩)应力;

E(t)——龄期t时混凝土弹性模量

σ——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ΔT——龄期t时混凝土综合温差;

μ——混凝土泊松比;

Sh(t)——龄期t时混凝土松弛系数;

RK——外约束系数;

不同龄期混凝土温度(包括收缩)应力

温度应力σ(MPa)0.6m

-0.30

-0.51

-0.56

-0.7

温度应力σ(MPa)1.0m

-0.4

-0.52

-0.60

-0.72

-0.732

-0.871

温度应力σ(MPa)1.5m

-0.47

-0.789

-0.89

-1.01

-1.06

-1.10

温度应力σ(MPa)1.8m

-0.05

-0.821

-0.921

-1.12

-1.21

-1.32

9.1.1.3、结论

根据资料,我们把混凝土浇筑后的15d作为混凝土开裂的危险期。

C30混凝土:

28RL=1.4(MPa)

而现在15d混凝土温度应力;

底板后0.6㎝处,σ1=0.7MPa

底板后1.0㎝处,σ1=0.72MPa

底板后1.5㎝处,σ1=1.01MPa

底板后1.8㎝处,σ1=1.12MPa

因为同龄期混凝土RL(15d)=0.75RL=1.05MPa

所以:

RL(15d)/σ1=1.02÷

0.7=1.5>

1.15(抗裂安全度)

0.72=1.41>

1.01=1.00<

1.12=1.5<

0.91(抗裂安全度)

结论:

由上述结果可知,对于0.6m、1.0m厚的底板,抗裂安全度满足要求,混凝土底板内不会产生贯通裂缝,而对于1.5m、1.8m厚的底板,抗裂安全度不能满足,

在此期间混凝土表面应采取养护和保温措施,使养护温度加大(即Tn加大),综合温差△T减小,则可控制裂缝出现。

9.2、混凝土浇筑后裂缝控制的施工计算

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实测温度值和绘制的温度升降曲线,分别计算各降温阶段的混凝土温度收缩拉应力,如其累计总拉应力不超过同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则表示采取的防裂措施能有效控制预防裂缝的出现,如超过该阶段时的抗拉强度,则应采取加强养护、保温(覆盖草包或回填土)等措施,使其缓慢降温和收缩,以控制裂缝的出现。

若降温速度超过规定范围,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加盖草包。

9.3养护材料选用理论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个突出问题,养护不足,容易产生裂缝或温差裂缝。

养护的目的是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途径有两条:

一是减少混凝土与外界热交换、即将已浇筑的混凝土封闭;

以减少内外温差,在小温差条件下,使混凝土得以硬化。

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封闭保温养护。

封闭的目的是使已浇筑的混凝土不直接暴露在大气中,而是在封闭的空间内,以较小的温差自行固结硬化。

该温度差一般不大于25℃。

在此条件下,混凝土一般不会产生温差裂缝,创造此条件须考虑两个因素;

保温材料多厚及如何覆盖?

9.3.1保温材料厚度计算

1)混凝土的最高温升Tmax(℃)

Tmzx=To+W/10+F/50

式中To—混凝土浇灌温度,℃

W—单位水泥用量,(kg/m3)

F—单位磨细粉煤灰掺量,kg/m3

Tmax=25+325÷

10+110÷

50=37.2℃

2)保温材料厚度

δ=0.3Hλ1(Ta-Tb)/[λ2(Tmax-Ta)k]

式中H—底板厚度;

λ1——混纺羊毛覆盖被材料导热系数(取值0.08);

λ2—混凝土导热系数2.0;

Ta=Tmax-ΔT(ΔT为温差);

Tb—施工时日平均气温;

k—传热系数修正值1.5。

Ta=37.2-26.42=10.78℃

δ=0.3×

1.8×

0.08×

(10.72-10)/[2.0×

(37.2-26.42)×

1.5]

=0.0095m

9.3.2保温材料的铺设

以上面计算结果与依据,将10mm厚岩棉保温被盖在混凝土的外露面,保温被下盖以塑料薄膜,薄膜间与保温被间应互相搭接,确保混凝土无外露部位,保湿保温,混凝土浇筑后必须测量实际内外温差,以指导养护工作,若中心温度处于平稳期,且内外温差又能保持在不大于25℃,可适当拿掉保温被以透气,但此操作必须在测温监控下进行。

9.4温度测试

为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温差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测温并随时将结果反馈。

为保证和减少测温的误差,测温由专人负责。

9.5测温点布置

根据基础筏板厚度的不同,底板测温区的测点布置成环绕形。

共布置3组(1800mm、1500mm、1400mm、1000mm)测点,56个测温管。

测温管平面间距5m(见附图),竖向间距约为600mm,设顶、中、底三个测温点,测温点距底板、顶板面各200mm。

混凝土中测温孔采用导热良好的φ48×

3.5钢管制作。

此外大气中布设2个测温点,以比较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钢管焊接固定在钢筋上,上、下端封口,上端用木楔塞住,以防混凝土进入管内。

每组测温管长度分别为2000mm、18000mm、1500mm,管上口露出底板表面100mm左右,测温用红外测温仪测读,为能精确体现混凝土内部温度,测温管上口必须用棉花包塞严,测完温度继续塞好棉包。

测温点布置平面图

9.6温度控制指标及测温频率

温度监控指标如下:

内外温差:

小于25℃;

降温速度:

小于1~1.5℃/d;

揭开保温层时的温差:

小于15℃。

监测周期与频率如下: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4d:

每4h测一次;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5~15d:

每8h测一次;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6d:

每24h测一次;

当内外温差小于15℃时,停止测温。

10质量保证

10.1质量主控项目

10.1.1混凝土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

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1.2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10.1.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技术要求时间,(掺混凝土剂后,初凝在10h)

10.2一般项目

10.2.1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及本方案要求。

10.2.2混凝土浇筑后必须按方案及时养护实施。

10.2.3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严禁上人、上料。

10.2.4混凝土振捣密实,无漏振、涨模、露筋等现象。

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无裂纹,混凝土棱角完好、无磕碰及损伤。

10.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0.3.1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补偿收缩及减少收缩裂缝的效果。

10.3.2止水带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