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8649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ord下载.docx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ord下载.docx

经济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经济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顾及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平衡,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甘肃民勤生态经济发展的启示

民勤的历史就是治沙造林的历史。

民勤的经济发展也是和防沙治沙紧密相关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处理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民勤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

民勤县坚持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

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的治理;

加快建设区域经济增长极;

培育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现代服务四大产业;

着力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经济转型示范区、绿色产业和洁净能源开发区、科教人文示范区;

民勤县勾勒出了生态经济建设的示范样板。

1.治沙造林,建设生态屏障

近几年,民勤县制定实施了《民勤县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办法》,加大治沙造林力度,稳步推进荒漠化治理进程,构筑防沙治沙生态屏障。

民勤县立足项目,综合防治,初步实现了防沙治沙由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

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按照“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防沙治沙精神,统筹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整体推进生态保护保护与建设。

民勤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积极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一体化的沙产业,全县完成农户承包治理经营21.68万亩,种植甘草、梭梭、枸杞等沙生药草15万亩,梭梭接种肉苁蓉2.51万亩,白茨接种锁阳500亩,建成了1.34万亩沙产业试验示范生态园。

完成防风固沙林建设6.13万亩,农田防护林网5.02万亩,封沙育林草19万亩。

2.调整农业结构,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生产模式

在加快治沙的同时,民勤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生产模式,着力培育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

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

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实现农民户均2座棚、3亩特色经济林,人均1亩高效节水大田,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

到“十二五”末,建成设施瓜菜生产基地6万亩、养殖暖棚7万亩、酿造葡萄10万亩、红枣10万亩、枸杞2万亩,把民勤建成河西优质农产品重要产区、全国品质一流的酿造葡萄基地和优质红枣、枸杞的主产区。

3.大力推广高效节水产业的发展

调整农业结构。

民勤县还按照“面积调小、水耗调低、效益调高”的原则,以配水面积和水权总量为依据,大力压缩亩产值在202x元以下、亩耗水在400立方米以上的小麦、洋葱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棉花、杂交食葵、小茴香、黄白蜜瓜、制干辣椒等高效节水作物,推动高效节水主导产业向资源优势区、高产丰产区和技术成熟区集中,建立了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与节水增收目标相配套的种植业结构。

4.工业强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生态治理。

民勤在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立足全县煤炭、石墨、光能、风能优势和农畜产品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全力“引项目、建园区、找矿藏、上规模、增效益”。

同时,民勤县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县城交通、通讯便捷和人流、物流量大、服务水平较高的有利条件,打造城东工业集聚区,着力培育以酿造、食品加工、中药材、循环经济、彩印包装、棉纺、建筑建材、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八大产业集群。

经济发展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全社会进步,真正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过去那种高耗能、高污染、不计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我们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而民勤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一种发展区域经济的启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是以环境破坏为前提的,也不应该、必须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只有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均衡,才是可持续的,才是长久之计。

所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行生态经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才是实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根本出路。

二、生态经济的基本特征

生态经济就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就是要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多层利用的原理以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形成环境优良、资源再生产能力强、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具有以下特征:

1.协调性。

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协调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只有协调,才能发挥出整体效应,才能实现“1+1>

2”效应。

2.系统性。

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

(1)生态经济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

这种开放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2)生态经济系统与环境密切相关。

在生态系统的诸多组成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

而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

(3)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们在考虑生产和消费的同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3.循环性。

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是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

但是由于有了人们的各种干预,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

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4.价值性。

生态经济系统除了具有协调性、系统性、循环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价值性的特征。

(1)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2)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充分考虑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

(3)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遵循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建立和发展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经济模式。

我国在发展区域生态经济时,应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

1.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这里所指的农业除了包括种植业,还包括。

林业、渔业、牧业、花卉业、观光农业、畜牧和农业手工业。

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态模式的构建。

(1)要重视生物的共生特点,发展立体式种养殖农业。

(2)要实现有机物多层利用,实现循环效益,达到废物的再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3)对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根据当地的优势资源,合理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以最优的种植方式实现种植结构的优化。

(4)重视对山区生态保护的改变,营造良性的山区经济。

2.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但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依旧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将各个环节都做好,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构建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1)重视生态保护,构建和谐的旅游环境。

生态保护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没有好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生态旅游的发展。

(2)旅游环境的保护还必须要规范游客的行为,杜绝人为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3)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开发和建立合理的旅游景点,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

3.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实现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就是要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基本目标,坚决取缔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循环的企业,推动区域工业发展生态化。

(1)发展科技型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2)加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杜绝资源的浪费现象。

(3)建立节约型工业生产模式,实现高效工业生产。

(4)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废品再利用。

四、发展区域生态经济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生态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表现:

(1)热爱自然的环保主义者;

(2)凌驾自然的征服者;

(3)自然与社会持久发展。

要发展区域经济,首先要加强大家的生态意识教育,改变观念,变“征服”为共生,化“掠夺”为互助,实现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均衡。

2.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发展生态经济,不能只重视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的保护。

因此,工业就要走循环经济道路,农业要发展生态农业。

必须处理好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和持续运转。

3.改革传统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型生态经济产业

改革传统产业,使之走向科技化、生态化的发展轨道。

这种新型的产业,不但能够缓解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总之,构建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小处入手、从具体出发,根据区域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和谐共生,将人类活动的各个环节纳入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注释:

[1]戴备军,xiexiebang,浙江在线,202x年05月15。

[2]康云,武威日报,202x年04月09日。

第三篇: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吕风霞

发展是硬道理。

经济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但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顾及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保持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基本平衡,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严重失衡。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的时间内集中出现。

就我省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已接近饱和。

如果到202x年,gdp在202x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即使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35%,全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将是202x年的1.3倍。

这将远远超过我省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为新的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空间。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需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上狠下功夫。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是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业体系的首要环节。

只有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下决心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能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增产减污。

经济发展必须顾及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

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但是,发展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国外的经验教训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

过去那种拼资源、拼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不计环境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损害。

这种所谓的发展,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是不可持续的。

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一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价值理念,实现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

绿水青山意味着优美的人居环境、清洁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可以大大减少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大大减轻因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所需付出的巨大代价,大大缓解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二要树立结构决定功效的宏观调控理念,着力在调整经济结构上下功夫。

当前,要根据我省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定位,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区域开发新格局。

要着力合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尽快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腾笼换鸟”、“凤凰”。

三要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我省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峻的现实和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已迫在眉睫。

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逐步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三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体系。

这是削减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现实要求,是解决资源危机和体现新型资源价值的迫切需要,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创新补偿机制,逐步实现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是保护资源的强力措施。

一方面,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补偿制度的管理,经济补偿实现法制化。

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制度。

另一方面,完善有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

再一方面,国家地方有关部门要加快有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立法工作,要做到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尽快推行绿色gdp考核体系,形成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协调机制。

为了校正传统gdp缺陷,世界银行在xx年推出了“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用以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

“绿色gdp”不是主张将一种东西计入gdp,而是主张将“另一种东西”从gdp中剔除。

而这“另一种东西”就是“生态成本”。

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过来也一样。

如果用生态审计的标准来衡量地方领导为官一任的政绩时,“绿色gdp”无疑是多了一把“生态尺子”,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

衡量官员的政绩不单和经济增长挂钩,而要用一整套综合社会指标来考察干部:

不仅要考核经济指标,还要考核环境指标、资源指标、健康指标等;

不仅要考核经济的增长数量,还要考核经济的增长质量;

不仅要考核当代人拥有的财富,还要考核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什么。

用绿色gdp考核体系,可以在效解决经济发展中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逐步形成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协调机制,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整治规范发展蓄电池行业2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整治规范发展蓄电池行业

****年**月,我县铅酸蓄电池行业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面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处于两难境地,难于取舍。

蓄电池行业,是一个“绿色环保行业”。

但是,**县蓄电池行业却从“绿色”变成了“黑色”。

县委、县政府在认真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痛定思痛,痛下决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开展铅酸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坏事为好事,用“绿色技术创新”的理念引导蓄电池行业发展,再塑“绿色能源行业”新形象。

**年以来,我县按照“关闭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全面开展了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年蓄电池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1—3月完成销售14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利税8600万元,同比增长49.3%。

1、蓄电池行业得到有效整治。

蓄电池企业数量大幅削减,从整治前的175家减少到50家,削减率71.4%,其中,冶炼企业从16家减少到1家,极板企业从24家减少到9家,留下来的企业全部达到污染排放标准,实现了“环保优先,优胜劣汰”的环境整治目标。

蓄电池企业治污能力明显提升,保留的50家蓄电池企

1业,都配备了相应的治污装备,新建了172套含铅废气处理设施,228套酸雾处理设施,提升了企业治污水平。

各企业实行了清污分流,采用了节水工艺,废水经处理实现了循环回用。

技术装备由手工操作转向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基础好的企业达到了清洁生产的要求。

2、蓄电池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我县坚持整治与发展并举,蓄电池行业在整治规范中得到提升,已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202x年蓄电池行业销售达到42亿,三年年均增长67.1%(202x年9亿、202x年17.3亿、202x年25.3亿);

上交税收1.4亿,三年年均增长54.4%(202x年3800万元、202x年7500万元、202x年8500万元)。

生产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将提高10倍,成本是原来手工操作的1/6。

3、蓄电池行业产学研成效明显。

我县蓄电池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发展传统的蓄电池同时向镍氢电池、锂电池等新一代绿色能源发展。

目前已有锂电池企业4家,镍氢电池企业1家。

**公司依托航天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的技术力量,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同开发国家级新产品2项,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并成功研发了磷酸铁锂电池;

**也加强同清华大学、沈阳蓄电池研究所等相关院校的合作,建立了省级环保型蓄电池研究中心,被国家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认定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只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

4、蓄电池产业集群化特征显现。

我县已形成了从蓄电池原辅材料的加工、极板制造、零配件制造到装配和销售,再到废旧蓄

2电池回收、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配套企业迅速增加,蓄电池塑壳企业50家,蓄电池设备制造企业3家,硫酸加工、密封胶、隔板纸及包装箱生产等配套协作企业20余家。

区域品牌效应突出,总体性能稳定,品质良好,返修率低,**蓄电池系列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5、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蓄电池行业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实行了一厂一档式管理,严格控制污染发生。

企业的环保、职业卫生意识明显增强,均设置了环保、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了管理档案,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极大地优化了职工的作业环境,较好地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同时,蓄电池企业周边环境污染因子总体符合环境功能区要求,空气、地表水、土壤环境质量均达到了环境功能区要求。

我县蓄电池行业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对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一定的差距。

下一步我县将按照全省生态县建设要求,认真扎实开展生态县建设,加强环境治理,规范发展蓄电池行业,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1、以严管的姿态,做好巩固文章。

蓄电池行业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是根本。

把环境保护纳入乡镇和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特别是把蓄电池行业规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用制度来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落实好蓄电池行业规范发展的各项措施。

进一步完善蓄电池行业监管机制,加强监督和巡查,对在巡查和监测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对重点企业环保设施运转情

3况实行在线监控,确保环保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稳定达标排放。

认真执行《**蓄电池行业基本卫生工作要求》,加强监管,严防职业病发生,保护职工权益。

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和“三同时”制度。

2、以积极的姿态,做好规范文章。

蓄电池行业持续发展,理念是关键。

按照***副省长的批示,遵循行业发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原则,促进我县蓄电池行业规范发展,坚持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行业布局,提升行业发展集聚程度、集约水平。

鼓励发展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生产的环保型蓄电池企业,采用长寿命极板技术、电池优化技术、胶体技术和内化成技术等等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环保化。

积极引导蓄电池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以创新的姿态,做好产业升级文章。

蓄电池行业持续发展,技术是前提。

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对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力度,开发蓄电池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鼓励新产品行业化。

继续坚持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进行理论和现场指导,扩大视野,更新观念,提升企业对科学发展观的和行业发展前沿、方向性技术的认识与掌握。

鼓励和引导蓄电池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凸显“绿色”定位,着力提升区域品牌。

4、以互动的姿态,做好宣传文章。

蓄电池行业持续发展,和谐是保障。

当前,社会对蓄电池行业意见不一,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蓄电池行业发展的和谐氛围。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被列入

4国家发改委《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

废弃蓄电池可回收利用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所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对人民群众客观传递与蓄电池有关的环保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蓄电池行业,引导全社会正确对待蓄电池行业发展。

积极依托各类载体,如专家知识讲座、相关宣传手册或专题教育片、行业环保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