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7935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Word格式.docx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Word格式.docx

③使人既不感到热,又不觉得冷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

对于正常人来说,生理零度大约在28℃-29℃,因此,空调房间的温度选定在这个温度附近最___________.

A.消除自许合适B.剔除自诩适合

C.剔除自许适合D.消除自诩合适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范仲淹笔下,洞庭湖风光无限,有时波平浪静,天水一色,令人心旷心怡;

有时则风生水起,浊浪排空,让人顿生萧然之悲。

B.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建国初随丈夫回到江西老家,当地的条件极为艰苦,她却安之若素,在农村教书几十年,并为乡亲们办了很多好事。

C.YouTube在网络视频领域拥有无可非议的老大地位。

数据显示,YouTube占据了44%的市场份额,依然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站。

D.一些贪官入狱后,铁窗之内,玩起了出书,但从所写的内容看,很多人都是借此回忆昔日人生的辉煌,真正悔过自新的却是凤毛麟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加拿大,学生所用的教科书多是硬皮精装,课本内容几乎多年不变,书本循环使用,真正体现了低碳环保理念。

B.有报告指出,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以使吸烟人数减少4900万,避免大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而死亡。

C.河南滦川县老君山将20袋新鲜空气送至河南郑州绿城广场让市民免费“品尝”,市民争先恐后瞬间被一“吸”而光。

D.自从越南媒体公开报道中越舰船在西沙发生激烈冲撞以来,使越南的中产.阶级和投资机构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诗绝句何诗最优

孙绍振

唐诗绝句何者可“压卷”①?

首先,压卷之争隐含了这样一种预设:

绝句毕竟有着统一的艺术准则。

这在中外诗歌理论界似乎是有息息相通之处的。

正因为如此,唐诗绝句何者“压卷”之争,古典诗话延续明清两代,长达数百年。

在品评唐诗的艺术最高成就时,向来是李白、杜甫并称,举世公认,但是,在具体艺术形式方面,对二者的评价却有悬殊。

历代评家倾向于,在绝句方面,尤其是七言绝句,成就最高者为李白、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王维、李益,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早发白帝城》《出塞》(其一)、《凉州词》《凉州词》(其一)、《送元二使安西》《夜上受降城闻笛》。

但究竟哪些篇目能够获得“压卷”的荣誉,诸家看法不免有所出入,但是,杜甫的绝句从来不被列入“压卷”行列则似乎是不约而同的。

这就说明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共识在起作用。

古典诗话的作者们并没有把这种共识概括出来,我们除了从压卷之作中进行直接归纳以外,别无选择。

最方便的是用直接归纳法,从形式的外部结构开始,并以杜甫遭到非议的绝句代表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为例加以对比。

不难看出二者句子结构有重大区别。

杜甫的四句都是肯定的陈述句,都是视觉写景;

而被列入压卷之作的绝句则相反,四句之中到了第三句、第四句就在语气上发生了变化,大都是从陈述变成了否定、感叹或者疑问,不但句法和语气变了,而且从写客体之景转化为感兴,也就是抒主观之情。

被认为压卷之作的诗,比之杜甫的诗,显然有句法、语气、情绪的变化,甚至是跳跃,心灵显得活跃、丰富。

 

绝句在第三句要有变化,是一种规律。

元朝杨载在《诗家法数》中指出,第三句相对于前面两句,是一种“转变”的关系,这种“转变”,不是断裂,而是“婉转”的“变化”的承接,其中有虚与实,虚就是不直接连续。

如《出塞》前面两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都是实接,也就是在逻辑上没有空白。

到了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就不是实接,而是虚接,不是接着写边塞,而发起议论来,但是,仍然有潜在的连续性:

明月引发思乡,回不了家,但如果有了李广就不一样了。

景不接,但情绪接上了,这就是虚接。

与之类似的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里从孤城万刃,到羌笛杨柳之曲,当中省略了许多,不完全连续,事实上是景观的跳跃,这是放得“开”。

但在视觉的跳跃中,有情绪的虚接、想象的拓开,不从实处接近景,而从想象远处接情。

扬载把这叫做“合”。

开与合是相关的,听到杨柳之曲,想到在身在玉门关外,此处的春风不如家乡之催柳发青。

此景象之大开,又是情绪又大合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前两句是陈述,第三句是否定,第四句是感叹。

语气的变化所表现的是情绪的突转。

本来是饮酒为乐,却不接之以乐,而接之以死,此为杨载所谓“反接”。

而反接之妙并不为悲,而为更乐之由,此为“反”中有“正”之妙接也。

(选自孙绍振《月迷津渡》,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版,原文有删改)

[注]①压卷;

诗文书画中压倒其他作品的最佳之作。

6.杜甫的绝句不被列入“压卷”行列,说明历代评家都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共识”。

下列各句中对这一“共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遭到非议的绝句的四句诗都是肯定的陈述句,都是视觉写景。

B.压卷之作的三、四句之间语气上大都从陈述变成了否定、感叹或者疑问。

C.压卷之作大都是先写客体之景,然后转化为感兴,抒发主观之情。

D.杜甫的诗与被认为压卷之作的诗相比,在句法、语气、情绪上缺少变化。

7.下列关于绝句中句子间的“承接”关系表述及举例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实接”是两句间在逻辑上不留空白,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虚接”是景不接,但情绪接上了,如“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C.“虚接”有时虽以景接景,但景观有跳跃,如“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D.“反接”是语气的变化所表现的是情绪突转,如“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评定唐诗绝句压卷之作的艺术准则之争,从唐到明清两代延续达数百年。

B.历代评家对李白杜甫在七言绝句成就的评价,虽多认为李白最高,但也有出入。

C.杨载指出绝句的第三句与前两句之间的“转变”,是直接连续的“婉转”的承接。

D.王之涣《凉州词》的开与合是相关的,诗中的景象上的大开,又是情绪上的大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苏武传(节选)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 

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

“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武不应。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 

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 

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辞:

审讯

B.惠等哭,舆归营 

舆:

抬,扛

C.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膏:

肥沃,使……滋润肥美

D.乃幽武置大窖中 

幽:

暗地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蹈其背以出血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因拔刀斫前奏案

C.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体现苏武爱国气节的一组是

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②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③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④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⑤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⑥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在卫律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表现,单于听后非常钦佩,派人早晚探望并问候他。

B.面对张胜的劝降,卫律的要挟和引诱,苏武没有屈服,反而斥骂卫律忘恩负义,包藏祸心。

C.苏武在北海牧羊,手里始终拿着汉朝的符节,最后连系在符节上的牦牛尾毛都全部脱落了。

D.因苏武受到於靬王喜爱,曾一度有了衣食、马畜和帐篷,后牛羊被人盗走,重又陷入贫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3分)

(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3)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8分)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杜 

秋水通沟洫①,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②。

①沟洫:

水渠。

②青毡:

王献之夜卧斋中,有盗入室,献之说:

青毡是我家的旧物,你就放下它吧。

(1)本诗描写了哪些具有季节特点的意象?

(2)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苟子《劝学》)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3)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

(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6)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五、(12分)

16.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5字。

北京社科院6月9日发布们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3—2014)》。

报告提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的建议,总体设想是:

西起北京通州宋庄,东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经河北香河,天津宝坻区大口屯、大唐庄,再经宁河县乐善庄,最后到达滨海新区,在蔡家堡入海。

“京津陆海运河”的主要功能有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困境;

二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改善北京和天津的大气环境;

三是通过运河航运,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事业;

四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17.依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句子。

乡愁是由眷恋拂动的情感涟漪,是土地、村庄、往事、故人不期而至的记忆投射:

是泥土芳香的慢慢嗅,狗吠鸡鸣的静静听, 

, 

18.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于2014年9月在济宁举行,下面是此次运动会会徽的图形,试根据这一会徽,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该会徽所体现的内涵。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远去的流萤

王本道

夏日的夜晚是极富诗意的。

天空湖水一样明净,繁星眨着微笑的眼睛,月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参差地铺满大地,晚风绰约,树影婆娑。

手执一把蒲扇,我在庭院里时而漫步,时而驻足。

蓦然,感觉眼前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啊,应该是记忆深处那飘忽不定的萤火虫!

童年与少年时代,在故乡的老宅院,夏夜随大人们乘凉时也曾多次见到过萤火虫,只是当时痴迷于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而未顾得上去细心观察。

记忆最深的当属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一座小城的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时的情景。

一天下午,我们从公社出发,步行三十多里崎岖的山路,到一所小学调研。

渐近村口时,远远看到烟树朦胧之中,忽然出现了几面彩旗,接着隐隐听到阵阵稀疏的军号声,类似儿时运动会上听到的那种旋律。

我们赶忙加快了脚步,走到近处才看清,原来是当地小学的学生们举着彩旗,吹着军号前来迎接我们呢。

走在队伍最前头的一位长者,看上去已年近花甲,头发花白稀疏。

见到我们他忙不迭地自我介绍说:

“我是本地小学的校长,姓赵。

”接着拉过身边几位年轻人说:

“这是本校的几位老师,欢迎市里的老师们光临我们这穷乡僻壤啊!

偏僻的辽南山区,当时还没有电灯,晚饭过后,我和几位同事借着如水的月光,在小学校面积不大的操场上徜徉。

我们正边走边聊着,忽然看到从一间屋子里透出飘忽不定的亮光,同事们立刻好奇地走了过去。

原来这是一间学校老师的办公室,走进敞开的房门,看到屋子里闪亮着两盏油灯,一盏灯下,那位老校长全神贯注地在刻着钢板,另一盏灯下,两位年轻的女教师,正用那种老式的油印机,一个推滚,一个翻页地忙活着。

见到我们,老校长客气地站起身,边擦拭着额角沁出的汗水边说:

“几位还没休息啊?

”我好奇地凑到桌边想看个究竟,老校长却先讲话了:

“我们利用刚放假这几天,对照前些年的老教材,编写出几个年级的补充教材,赶着印出来,以便尽早发拾学生们,不管现在社会上怎么乱,总还得让孩子们学点知识啊。

”老校长的一席话让我明白了个中原委。

由于“文革”几年来的折腾,当时全国的教育事业已被践踏得面目全非,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没有成形像样的教材,有些偏僻地区的中小学校,每天只能应付着上“语录”课。

在这偏僻大山深处的一所简陋的小学,竟还有一位老校长,顶着难耐的酷暑,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孜孜不倦地操劳着,这是多么坚韧顽强的守护精神!

在我的提议之下,老校长和我们一起走出房门,踏着一地汪汪月色,信步走到操场前的小溪边。

浸润着月色的溪水似一条银链,叮咚地流淌着,岸边的绿树草丛染着月色依稀可辨。

此时,忽然有一颗米粒大的幽幽亮光从眼前闪过,接着两颗、三颗、五颗……陆续闪亮起来,此起彼伏,忽高忽低,若隐若现,时而闪烁成一片,似满天的星星撒落到小溪里。

“这是萤火虫在飞呢!

”“别看一只萤火虫的亮光很小,可是无数只凑到一起,也足可形成秉烛之势啊!

”老校长说道。

几十年的光阴转瞬过去,夏天的月夜依然惬意静美,然而让人惋惜的是视野所及再也难觅萤火虫的踪影,让我心头平添一丝惆怅。

“短暂的生命,努力的发光,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

”这些年每临夏夜,我时常默念着伊能静唱出的歌词,苦苦寻觅着可爱的流萤,然而一次次地寻觅,一次次地失望。

萤火虫起源于何时我无从考证,只知道古人对其有多种雅称,如流萤、景天、熠熠等,由于科学知识的局限,古人以为萤火虫是由青草幻化而来,因此《红楼梦》中才有化草为萤之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这是《诗经》里描绘的流萤为戍边男子照亮夜路的景象。

由此看来,萤火虫在华夏大地翩翩起舞至少有两千多年了,可如今在我国能见到萤火虫的地方早已是凤毛麟角,就连青岛那样美丽的海滨城市,最近从外地购进万只萤火虫放进公园里,只三天时间竟有一半死去。

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方,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清幽静美的夏夜,我常常想起几十年前大山深处那感人至深的一幕:

萤火虫染着月色飘然飞舞,饱经风霜的老校长和他两位年轻的同事在油灯下案牍劳形。

“燃烧小小的身影,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

归来兮,远去的流萤!

(选自《天津日报》2013年8月20日)

19.从文中描写流萤的文字看,夏天的流萤都有哪些特点?

20.文中提到《红楼梦》中关于流萤的说法并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有什么用意?

21.请简要概括“老校长”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2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归来兮,远去的流萤”一句的理解。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美洲豹是力量和速度的象征。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凡是被美洲豹盯上的猎物,是无一能逃过它的利爪的,其实即使像美洲豹这样优秀的猎手,也有失手的时候,而且跟所有具有捕猎能力的动物一样,它失手的时候比成功的时候要多。

而且,如果它连续7次出击未能成功,那么它就会死掉。

而造成7次出击未获成功就会死掉的原因,除了体力消耗过多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它心灵上所受的打击,是巨大的沮丧和失落。

这就是说,它是被自己气死的。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模块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

1.D(A“提”应读“dī”,“创”应读“chuāng”;

B“譬”应读pì

C“吓”应读“hè

”)

2.B(A泊—舶;

C蹚一趟;

D密一秘 

言一颜)

3.A(①剔除:

挑出并去掉不合格的。

消除:

使不存在;

除去[不利的事物]。

“危险因素”属于不利因素,不属于不合格的。

②“自诩”是自我夸耀、目空一切的意思,贬义较重。

“自许”是自己称许自己,自我评价,往往显示出说话人的自信。

此处侧重表现司马迁的自信。

③适合,动词。

合适,形容词。

根据语法功能来看,此处应用“合适”。

4.B(安之若素:

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能安然处之,毫不在意。

A项,属望文生义。

风生水起:

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时间里就发展得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C项属误解词义。

无可非议:

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此处应用“无可争议”。

D项属褒贬误用。

风毛麟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5.A(B否定失当。

“避免”和后文的“不”构成双重否定,和原意不符;

C句式杂糅,应为“市民争先恐后前来‘品尝’,新鲜空气瞬间被一吸而光”或去掉“被”;

D项主语残缺,去掉“使”。

二、(9分)

6.B(压卷之作的绝句是从第三句开始在语气上发生变化的,并非是“三、四句之间”发生的变化)

7.C(“以景接景”的说法不当,文中有“而从想象远处接情”的表述)

8.D(A不是关于“艺术准则”之争,而是“唐诗绝句何者‘压卷’”之争。

B原文是说在“哪些篇目能获得‘压卷’的荣誉”上诸家看法有出入,与杜甫无关。

C绝句的三句之后是虚接,而原文说“虚就是不直接连续”)

三、(12分)

9.D(禁闭,幽禁)

10.C(两个“乃”均为副词,才。

A前一个“以”,连词,表目的;

后—个“以”,介词,因为。

B前—个“因”,介词,通过;

后一个“因”,连词,于是。

D前一个“而”,连词,表目的;

后一个“而”,连词,表并列)

11.A(②是苏武据理辩解,⑤是介绍苏武的特有的技能,这两项都与表现其爱国气节无直接关系)

12.B(张胜请求投降匈奴,并未劝苏武投降)

13.

(1)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问候苏武,却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3分。

注意“壮”“朝夕”“收系”等词的翻译)

(2)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判定虞常的罪,想借这个机会使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