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例子平衡 章末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5684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例子平衡 章末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例子平衡 章末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例子平衡 章末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例子平衡 章末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例子平衡 章末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例子平衡 章末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例子平衡 章末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例子平衡 章末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例子平衡 章末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

B

5.(2013·

福州市高三质检)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

Fe2+、NO

、SO

、Na+

B.由水电离出的c(H+)=1×

10-14mol/L的溶液中:

Ca2+、Cl-、HCO

、K+

C.c(H+)/c(OH-)=1×

1012的溶液中:

NH

、Cl-、NO

、Al3+

D.c(Fe3+)=0.1mol/L的溶液中:

K+、ClO-、SO

、SCN-

A中pH=1,说明是酸性溶液,H+、Fe2+、NO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项,符合条件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性溶液,HCO

既能与H+反应也能与OH-反应,B错误;

c(H+)/c(OH-)=1×

1012,c(H+)·

c(OH-)=1×

10-14,则c(H+)=1×

10-1mol/L,c(OH-)=1×

10-13mol/L,此溶液为强酸性溶液,离子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

D中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6.(2013·

高考命题专家原创题)下列关于某温度下一定浓度氨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H3·

H2O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溶液呈电中性

B.

是个常数

C.氨水促进了水的电离

D.c(NH

)+c(H+)=c(NH3·

H2O)+c(OH-)

溶液在任何状态下均为电中性,A项错误;

设NH3·

H2O的电离常数为Kb,则Kb=c(NH

)·

c(OH-)/c(NH3·

H2O),而KW=c(H+)·

c(OH-),两式相比得Kb/KW=

,因Kb、KW为常数,故

也为常数,B项正确;

H2O离出OH-,抑制了水的电离,C项错误;

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知,c(NH

)+c(H+)=c(OH-),D项错误。

7.(2013·

广州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对于常温下pH=3的乙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c(CH3COO-)+c(OH-)

B.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pH变为4

C.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溶液pH降低

D.与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c(CH3COO-)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难度中等。

A项,由电荷守恒可知该叙述正确;

B项,因乙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

因此加水稀释到原体积10倍后,其pH<

4;

C项,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c(CH3COO-)增大,乙酸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溶液pH升高;

D项,混合液的溶质为CH3COOH与CH3COONa,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可知c(H+)+c(Na+)=c(OH-)+c(CH3COO-),大量CH3COOH发生电离而使溶液呈酸性,故c(Na+)<

c(CH3COO-)。

A

8.(2013·

北京丰台期末,11)现有室温下的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编号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氧氧化钠溶液

醋酸溶液

盐酸

A.相同体积的③、④溶液分别与NaOH完全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③>

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

②>

④>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l-)>

c(NH

)>

c(OH-)>

c(H+)

D.VaL④溶液与VbL②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Va+Vb)L],若混合后溶液的pH=4,则Va∶Vb=11∶9

C项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顺序是:

c(H+)。

9.(2013·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期末考试)常温下,下列各组比值为1∶2的是(  )

A.0.1mol/L与0.2mol/L醋酸溶液,c(H+)之比

B.0.1mol/LNa2CO3溶液,c(CO

)与c(Na+)之比

C.pH=10的Ba(OH)2溶液与氨水,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D.pH=3的硫酸与醋酸溶液,c(SO

)与c(CH3COO-)之比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的知识,考查考生对基本原理的运用能力。

A项,弱电解质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小,则其c(H+)之比大于1∶2;

B项,由于CO

部分发生水解,二者浓度之比小于1∶2;

C项,Ba(OH)2为强电解质,由于氨水为弱电解质,pH=10的氨水,其物质的量浓度大于1×

10-4mol/L,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小于1∶2;

D项,硫酸溶液中c(SO

)=c(H+)/2=5×

10-4mol/L,醋酸溶液中c(CH3COO-)=c(H+)=1×

10-3mol/L。

10.(2013·

浙江杭州二模)硼酸(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H3BO3(aq)+H2O(l),[B(OH)4]-(aq)+H+(a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298K)

硼酸

K=5.7×

10-10

碳酸

K1=4.4×

10-7

K2=4.7×

10-11

醋酸

K=1.75×

10-5

A.将一滴碳酸钠溶液滴入硼酸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将一滴醋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硼酸溶液比较,pH:

前者>

后者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比较,pH:

由电离常数可知酸性:

CH3COOH>

H2CO3>

H3BO3>

HCO

A项中应生成HCO

B项中CH3COOH少量,也只生成HCO

C项中碳酸溶液pH小;

D项,CH3COOH电离程度大,醋酸溶液pH较小。

故选D。

11.(2013·

浙江宁波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0.1mol·

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加少量烧碱溶液可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

B.25℃时,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水的电离平衡:

H2O,H++OH-逆向移动,c(H+)降低

C.取c(H+)=0.01mol·

L-1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醋酸与锌反应的速率大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中:

c(Na+)<

c(NO

A选项可利用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变形式来推断,c(H+)/c(CH3COOH)=K/c(CH3COO-),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之后,c(CH3COO-)增大,但平衡常数K不变,故c(H+)/c(CH3COOH)值减小,A选项错误。

加入CH3COONa这种强碱弱酸盐,将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B选项错误。

硝酸钠溶液中Na+、NO

在滴加盐酸过程中始终以离子状态存在,不发生变化,故c(Na+)=c(NO

),D选项错误。

起始时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经稀释后醋酸中c(H+)相对较大,且在反应过程中未电离的醋酸分子还会持续电离出H+,故醋酸与锌的反应速率较大,C选项正确。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滴定时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滴定操作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C错。

1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固体醋酸钠,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氨水电离出OH-,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A错误;

加入醋酸钠,CH3COO-+H+CH3COOH,c(H+)降低,平衡正向移动,B错误;

加入硫酸氢钠,硫酸氢钠电离出H+,c(H+)增大,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不变,C正确;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c(OH-)增大,KW增大,pH变小,D错误。

14.(2013·

成都三诊)已知HF的酸性强于CH3COOH,常温下有下列三种溶液,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11

3

3

NaOH溶液

CH3COOH溶液

HF溶液

A.②、③混合后:

c(H+)=c(F-)+c(CH3COO-)+c(OH-)

B.①、②等体积混合后:

c(CH3COO-)>

c(Na+)>

c(H+)>

c(OH-)

C.中和相同体积的②、③,需消耗相同体积的①

D.向②中加入NaF固体,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依电荷守恒原理可知A正确;

当酸碱溶液中的c(H+)=c(OH-)时,CH3COOH溶液浓度比NaOH溶液的大,反应后溶液呈酸性,B正确;

中和等体积的两种酸时,醋酸消耗的NaOH较多,C错误;

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NaF后,F-会与H+结合形成HF从而促进醋酸的电离,D正确。

15.(2013·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检测)关于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H-)>

c(Na+)+c(H+)

B.由水电离出的c(OH-)=1.0×

10-12mol·

L-1

C.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

D.与等体积0.01mol·

L-1氯化铵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c(NH

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离子平衡。

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OH-)=c(Na+)+c(H+),A错;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

L-1,B正确;

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混合后由于醋酸过量,所得溶液显酸性,C错;

与等体积0.01mol·

L-1氯化铵溶液混合后,NaOH与氯化铵恰好安全反应,所得溶液中一水合氨发生电离,显碱性,D错。

16.(2013·

高考命题专家原创题)常温下,将1mLpH=2的一元酸HA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HA溶液时,溶液酸性增强

B.1mol·

L-1HA溶液与1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c(A-),则2<

a<

4

C.某浓度的NaA溶液的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4-dmol·

D.HA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c(Na+)>

c(A-)>

将1mLpH=2的一元酸HA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若a的取值范围为2<

4,则HA是弱酸,加热促进弱酸的电离,酸性增强,若a=4,则HA是强酸,加热,溶液的酸性不变,A项错误;

1mol·

L-1HA溶液与1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A溶液中c(Na+)>

c(A-),则说明A-水解,即HA为弱酸,故2<

4,B项正确;

溶液中的OH-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由溶液pH=d即溶液中c(H+)=10-dmol·

L-1,则c(OH-)=

=10d-14mol·

L-1,C项错误;

若HA为强酸,则NaA溶液中c(Na+)=c(A-)>

c(OH-)=c(H+),D项错误。

17.(2013·

浙江宁波十校联)向20mL0.5mol/L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混合溶液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醋酸的电离常数:

b点>

a点

B.由水电离出的c(OH-):

c点

C.从a点到b点,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

c(CH3COO-)=c(Na+)

D.b点到c点,混合溶液中一直存在:

A选项,电离常数作为化学常数的一种,只受温度影响,而且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故温度升高,电离常数增大,A正确。

由题意可知b点时,恰好生成CH3COONa溶液,则c点时NaOH溶液过量,CH3COONa这种强碱弱酸盐能促进水的电离,过量的NaOH会抑制水的电离,即b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c点,故B正确。

C选项,在a点时,溶液为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b点为CH3COONa溶液,溶液显碱性,因此中间一定经历中性的点,在中性点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且溶液呈中性c(H+)=c(OH-),可分析出C选项正确。

D选项可利用极端法思考,根据c点加入物质的量的关系,可判断出n(CH3COONa)=n(NaOH)。

若假设CH3COONa不水解和水不电离,则c(Na+)>

c(CH3COO-)=c(OH-)>

c(H+),但由于CH3COO-水解和水电离,在c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应该为c(Na+)>

c(H+),故D错误。

18.(2013·

郑州市高三预测一)某温度下HF的电离常数Ka=3.3×

10-4,CaF2的溶度积常数Ksp=1.46×

10-10。

在该温度下取浓度为0.31mol·

L-1的HF溶液与浓度为0.002mol·

L-1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

A.该温度下,0.31mol·

L-1的HF溶液的pH=2

B.升高温度或增大浓度,HF的电离平衡常数都将增大

C.两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

D.向饱和的CaF2溶液中加水后,c(Ca2+)一定比加水前减小

根据HF的电离常数Ka=c(H+)·

c(F-)/c(HF)及电离方程式HF,H++F-可知,浓度为0.31mol·

L-1的HF溶液中,c(H+)≈0.01mol·

L-1,故pH=2,A项正确;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电离常数增大,与离子浓度无关,增大浓度电离常数不变,B项错误;

在混合后的溶液中,c2(F-)=c(H+)·

c(F-)=Ka·

c(HF)=3.3×

10-4×

0.31÷

2mol2·

L-2≈5×

10-5mol2·

L-2,c(Ca2+)=0.001mol·

L-1,则离子积Qc=c2(F-)·

c(Ca2+)=5×

10-8>

1.46×

10-10,故两溶液混合能产生沉淀,C项错误;

若饱和的CaF2溶液中含有CaF2(s),则加水后沉淀溶解平衡CaF2(s),2F-(aq)+Ca2+(aq)向右移动,温度不变,c(Ca2+)也不变,D项错误。

点拨:

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等只与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与离子浓度的大小无关。

在沉淀溶解平衡过程中,当离子积Qc>

Ksp时生成沉淀,Qc=Ksp时达到溶解平衡,Qc<

Ksp时沉淀溶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6分)

19.(2013·

河南长郡高三月考)(4分)

(1)已知Ksp(BaSO4)≈1×

10-10,Ksp(BaCO3)≈5×

10-9,则向BaSO4悬浊液中逐渐加入Na2CO3固体至c(CO

)=________mol·

L-1时,BaSO4开始向BaCO3沉淀转化。

(2)若25℃时某一元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1×

10-8,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NaA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1)溶液中c(Ba2+)=

=10-5(mol/L),

所以c(CO

)=

=5×

10-4(mol/L)。

(2)HA为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1×

10-8,A-在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为A-+H2OHA+OH-,其水解常数为Kh=

=10-6>

Ka=10-8,故水解大于电离程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A与NaA等体积混合,浓度相等,故溶液呈碱性。

(1)5×

10-4 

(2)碱

20.(6分)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5,则A为________酸,B为________酸(填“强”或“弱”),若再稀释100倍,则A的pH________7(填“<

”、“>

”或“=”)。

(2)若A、B都是弱酸,则a的范围是________。

(1)稀释1000倍,强酸的pH变化3个单位,弱酸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故其pH变化应小于3个单位,故A为强酸,B为弱酸;

酸稀释后仍显酸性,故pH<

7。

(2)若A、B都是弱酸,稀释后其pH应小于5,故2<

5。

(1)强 弱 <

 

(2)2<

5

21.(8分)现有浓度均为0.1mol·

L-1的下列溶液:

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氢铵、⑦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2)④、⑤、⑥、⑦四种溶液中NH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3)将③和④按体积比1:

2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已知t℃时,Kw=1×

10-13,则t℃(填“>

”、“<

”或“=”)________25℃。

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_______。

(1)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酸中c(H+)、碱中c(OH-)越大,水电离程度越小,所以②>

①。

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则④>

(2)⑦中NH3·

H2O部分电离,c(NH

)最小;

⑤中CH3COO-和NH

相互促进水解;

⑥中NH4HSO4===NH

+H++SO

,H+抑制NH

的水解;

所以c(N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⑥④⑤⑦。

(3)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按体积比1:

2混合,反应后得到同浓度的NH3·

H2O、NH4Cl和NaCl溶液的混合物。

溶液中NH3·

+OH-,NH

+H2ONH3·

H2O+H+,因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碱性,离子浓度c(Cl-)>

(4)t℃时,Kw>

10-14,则t℃>

25℃。

混合后溶液pH=2,溶液显酸性。

=10-2

9b=2a,a:

b=9:

2。

(1)④②③① 

(2)⑥④⑤⑦

(3)c(Cl-)>

(4)>

 9:

2

22.(8分)

(1)在2mL0.1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2mL0.1mol/L的AgNO3溶液,可观察到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此混合液过滤,滤渣加入2mL0.1mol/L的KI溶液,搅拌,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Ag2S(s)2Ag+(aq)+S2-(aq),其Ksp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物质的溶解都是吸热的

C.对于Al(OH)3(s)Al(OH)3(aq)Al3++3OH-,前者为溶解平衡,后者为电离平衡

D.除去溶液中的Mg2+,用OH-沉淀Mg2+比用CO

效果好,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大

E.沉淀反应中常加过量的沉淀剂,其目的是使沉淀完全

(1)发生的反应为NaCl+AgNO3===NaNO3+AgCl↓,现象是有白色沉淀析出;

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AgCl+KI===AgI+KCl,现象是白色沉淀变为黄色沉淀。

(2)Ksp=c2(Ag+)·

c(S2-)。

(3)盐酸中的Cl-使AgCl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故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盐酸中大,A正确;

NaOH固体溶解是放热的,硫酸溶于水也是放热的,B错误;

Al(OH)3(s)Al(OH)3(aq)是溶解平衡,Al(OH)3(aq)Al3++3OH-是电离平衡,C正确;

沉淀效果好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的小,D错误;

沉淀剂越多,使离子沉淀越完全,E正确。

(1)白色沉淀 Ag++Cl-===AgCl↓ 白色沉淀变为黄色沉淀 AgCl+I-===AgI+Cl-

c(S2-)

(3)B、D

23.(2013·

高考命题专家原创题)(12分)酸碱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反应。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配制100mL0.1000mol·

L-1NaOH溶液,为了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X溶液是________,使用酸式滴定管前要检查活塞是否漏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用盐酸与NaOH溶液相互滴定,绘制出如图的滴定曲线a和b。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曲线b是________________滴定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