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5327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7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先施工的、用于核对或补充灌浆地区地质资料的少数灌浆孔。

利用水泵或水柱自重,将清水压入钻孔试验段,根据一定时间内压入的水量和施加压力大小的关系,计算岩体相对透水性和了解裂隙发育程度的试验。

一种简化和粗略的压水试验,其目的是了解灌浆施工过程中岩体透水性变化的趋势。

灌浆段的灌浆工作达到结束条件后,为使已灌入的浆液加快凝固、提高强度,继续使用灌浆泵对灌浆孔段内施加压力的措施。

灌浆段的灌浆工作结束后,为防止孔段内的浆液返流溢出,继续保持孔段封闭状态的措施。

灌浆压力大于或等于3Mpa的水泥灌浆。

水泥浆液中所含的水与水泥成分数量的比值。

我国通常使用质量(重量)比,用数字或分式表示,如1、2或1:

1、2:

1等。

4、总则

4.0.1灌浆工程施工前应取得下列设计文件或相应的资料:

1)、坝基和隧洞岩体灌浆:

施工详图和设计说明书;

灌浆地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初步设计阶段的灌浆施工组织设计;

灌浆试验报告;

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2)、混凝土坝接缝灌浆:

坝体结构和灌浆设计说明书;

接缝灌浆分区和灌浆系统设计图;

坝块混凝土应达到的温度和测定温度的方法,接缝设计张开度、增开度;

4.0.2下列灌浆工程在施工前或施工初期应进行现场灌浆试验:

1)、1、2级水工建筑物基岩帷幕灌浆;

2)、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1、2级水工建筑物基岩固结灌浆和隧洞围岩固结灌浆。

灌浆试验的地点应具有代表性。

当在工程建设部位进行试验时,不得采取对、工程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试验方法。

4.0.3灌浆工程所用的水、风、电供应必须可靠,必要时宜设置专用管路和线路,并有备用水源和电源。

4.0.4灌浆工程应制定妥善的环保和劳动安全措施。

钻渣、污水和废浆不得随意排放;

廊道、井洞内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其附近30m以内不得进行可能损害灌浆工程的爆破作业。

必须爆破时应采取减震措施,并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4.0.6灌浆工程中的各个钻孔必须统一分类和编号。

,做到及时、准确、真实、齐全、整洁;

各种资料必须及时整理,编制成所需的图表和其他成果资料。

4.0.8重要工程的帷幕灌浆和高压固结灌浆,应使用灌浆自动记录仪。

4.0.9在施工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对灌浆资料、地质情况和施工技术措施应经常进行分析总结,优化设计和施工。

5、灌浆材料、设备和制浆

5.1.灌浆材料和浆液

,应根据灌浆目的和环境水的侵蚀作用等由设计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当有抗侵蚀或其他要求时应使用特种水泥。

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灌浆时应得到设计许可,浆液水灰比不宜稀于1。

5.1.2灌浆用水泥的品质必须符合GB175或所采用的其他水泥的标准以及本条文的规定。

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可为32.5或以上,坝体接缝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可为42.5或以上。

帷幕灌浆和坝体接缝灌浆所用水泥的细度宜为通过80&

micro;

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

钢衬接触灌浆和岸坡接触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和细度可参照坝体接缝灌浆的要求。

5.1.3灌浆水泥应妥善保存,严格防潮并缩短存放时间。

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5.1.4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

5.1.5水泥灌浆一般使用纯水泥浆液。

再特殊地质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时,根据需要通过现场灌浆实验论证,可使用下列类型浆液:

1细水泥浆液,系指干磨细水泥浆液、超细水泥浆液和湿磨水泥浆液;

2稳定浆液,系指掺有稳定剂,2h吸水率不大于5%的水泥浆液;

3混合浆液,系指掺有掺合料的水泥浆液;

4膏桩浆液,系指塑性屈服强度大于20Pa的混合浆液。

5.1.6根据灌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掺合料:

1、沙,质地坚硬的天然沙或人工沙,粒径不大于2.5mm,细度模数不宜大于2.0,SO3

含量不宜大于1%(以重量机计,下同)含泥量不宜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宜大于3%。

2、膨润土或黏性土,黏性土的塑性指数不已小于14,黏粒(粒径小于0.005mm)含量不宜低于25%,含沙量不宜大于5%有机物含量不已大于3%;

3、粉煤灰,可选用Ⅰ、Ⅱ、或Ⅲ级粉煤灰。

各级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应符合DL/T5055;

4、水玻璃,模数宜为2.4~3.0,浓度宜为(30~40)波美度;

5、其他掺合料。

对掺合料品质指标的具体要求,应根据工程的情况和灌浆的目的确定。

根据灌浆要求,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外加剂:

1、速凝剂,水玻璃、氯化钙等;

2、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等;

3、稳定剂,膨润土及其它高塑性黏土等;

4、其他外加剂。

所有外加剂凡能溶与水的应以水的溶液状态加入。

5.1.8各类浆液中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种类及数量,应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5.1.9纯水泥浆液可不进行室内试验。

其他类型浆液应根据工程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下列型试验:

1、掺合料的细度和颗粒分曲线;

2、浆液的流动性或流变参数;

3、浆液的沉降稳定性;

4、浆液的凝结时间;

5、结石的密度、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性;

6、其他

5.2灌浆设备和机具

,保证能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

高速搅拌机转速应不小于1200r/min。

,压力波动范围宜小于灌浆压力的20%,排浆量能满足灌浆最大注入率的要求。

5.2.3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

5.2.4灌浆泵和灌浆孔处均应安设压力表。

使用压力宜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

压力表与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

,应有良好的膨胀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段,并且易于安装和拆卸。

5.2.6高压灌浆施工应采用下列设备和机具:

1、高压灌浆泵;

2、耐蚀灌浆阀门;

3、钢丝编织胶管;

4、大量程压力表,其最大标值宜为最大压力的2.0~2.5倍;

5、孔口封闭器或高压灌浆塞。

5.2.7集中制浆站的制浆能力应满足高峰期所有机组用浆需要,并应配备防尘、除尘设施。

当浆液中需加入掺合料或外加剂时,应增设相应的设备。

5.2.8所有灌浆设备应注意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并应有备用量。

5.2.9钻孔灌浆的计量机具,如测斜仪、压力表、流量计、密度计、自动记录仪等,应定期进行校验或检定,保持、量值准确。

5.3制浆

5.3.1制浆材料必须按规定的浆液配比计量,计量误差应小于5%。

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质量(重量)称量法计量。

5.3.2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密度。

,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应大于30s;

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大于3min。

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不宜大于4h。

5.3.4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应使用高速搅拌机并加入减水剂。

搅拌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

细水泥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少于2h。

,然后调制使用。

5.3.6寒冷季节施工应做好机房和灌浆管路的防寒保温工作。

炎热季节施工应采取防晒和降温措施。

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0C~400C。

若用热水制浆,水温不得超过40℃。

6、坝基岩体灌浆

6.1一般规定

6.1.1本章适用于混凝土重力坝等各种坝型的基岩灌浆,水电站厂房等其他水工建筑物的基岩灌浆可参照执行。

6.1.2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底库水位以下的帷幕灌浆及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

蓄水后帷幕灌浆应在库水位低于孔口高程时施工。

6.1.3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必须按先固结灌浆、后帷幕灌浆的顺序进行。

6.1.4灌浆在有盖重混凝土的条件下进行时,盖重混凝土应达到50%设计强度后钻孔灌浆方可开始。

6.1.5

帷幕灌浆必须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在灌注上游排孔,然后进行中间排孔的灌浆,每排孔可分为二序。

由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后灌注上游排,每排可分为二序或三序。

单排孔帷幕应分为三序灌浆。

6.1.6在帷幕灌浆的先灌排或主帷幕孔中宜布置先导孔,先导孔可在一序孔中选取,其间距不宜小于15m,或按该排孔数的10%布置。

,以及后序排的第一次序孔与其相邻部位前序排的最后次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的高差不得小于15m。

6.1.8帷幕后的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必须在相应部位的帷幕灌浆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方可钻进。

6.1.9深孔固结灌浆可参照帷幕灌浆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固结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灌浆孔排与排之间和同一排孔内孔与孔之间,可分为二序施工。

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应对固结灌浆和混凝土浇注的时间统筹安排。

工程必要时,应安设抬动检测装置,在灌浆过程中连续进行观测记录,严禁抬动值超过设计规定。

6.2钻孔

6.2.1

帷幕灌浆孔宜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也可采用冲击式或冲击回转式钻机钻进。

当采用后种钻进方法时,应加强钻机和裂隙的冲洗。

固结灌浆孔可采用各种适宜的方法钻进。

6.2.2帷幕灌浆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值不得大于10cm,孔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实际孔位、孔深应有记录。

6.2.3帷幕灌浆孔孔径不得小于46mm,固结灌浆孔孔径不得小于38mm。

6.2.4帷幕灌浆孔应进行孔斜测量。

垂直的或顶角小于50的帷幕灌浆孔,孔底的偏差不得大于表,应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

顶角大于50的斜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表,但方位角的偏差植不应大于50。

孔深大于60m时,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并不大于孔距。

深孔钻进时,应严格控制孔深20m一内的偏差。

6.2.5钻孔过程中,遇岩层、岩性变化,发生掉钻、坍孔、钻速变色、失水、涌水等异常情况,应详细进行记录。

6.2.6钻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块难以钻进时,可进行灌浆处理,再行钻进。

如发现集中漏水或涌水,应查明情况、分析原因,经处理后再行钻进。

6.2.7灌浆孔(段)在钻进结束后,应进行钻孔冲洗,孔底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cm。

6.2.8各类钻孔当施工作业暂时终止时,孔口应妥加保护,防止流进污水和落入异物。

6.3裂隙冲洗和压水实验

,各灌浆孔(段)在灌浆前应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净时止。

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各灌浆孔可在灌浆前全孔进行一次裂隙冲洗。

对岩溶、断层、大型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以及设计有专门要求的地段,裂隙冲洗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6.3.2帷幕灌浆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实验,试验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按附录A执行。

,各灌浆段在灌浆前宜进行简易压水。

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压水时间20mim,每5mim测读一次压入流量。

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单位为吕容(Lu)。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各灌浆孔灌浆前可在孔底段进行一次简易压水。

,冲洗时间可至回水清净时止或不大于20mim,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地质条件复杂以及设计对裂隙冲洗有特殊要求时,冲洗方法应通过现场试验或由设计确定。

,试验孔数不宜少于总孔数的5%,试验采用单点法,按附录A执行。

其余孔段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简易压水,按

6.3.6在岩溶泥质充填物和遇水后性能易恶化的岩层中进行灌浆时,可不进行裂隙冲洗和简易压水试验。

6.4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

,基岩灌浆方法可选用全孔一次灌浆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综合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

6.4.2帷幕灌浆方式宜采用循环式灌浆,也可采用纯压式灌浆。

当采用循环式灌浆时,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

浅孔固结灌浆可采用纯压式灌浆。

6.4.3进行帷幕灌浆时,坝体混凝土和基岩接触部位的灌浆段应先行单独灌注并待凝。

接触段在岩石中的长度不得大于2m,以下灌浆段长度可采用5m~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短或加长,但不宜大于10m。

6.4.4进行固结灌浆时,如钻孔中岩石灌浆段的长度不大于6m,可一次灌浆;

大于6m时,宜分段灌浆。

6.4.5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塞应阻塞在该灌浆段段顶以上0.5m处,防止漏灌。

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一般可不待凝,但在灌前涌水、灌后返奖或遇其他地质条件复杂情况,则宜待凝,待凝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6.4.6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灌浆段的长度因故超过10m,对该段宜采取补救措施。

6.4.7帷幕灌浆先导孔各孔段可与压水实验同步自上而下进行灌浆,也可在全孔压水实验完成之后自下而上进行灌浆。

6.4.8帷幕灌浆孔各灌浆段不论透水率大小均应按记技术要求进行灌浆。

6.4.9固结灌浆孔相互串浆时,可采用互串孔并联灌注,但灌浆孔不宜多于3个,并应注意控制灌浆压力,防止上部混凝土或岩体抬动。

6.5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

6.5.1灌浆压力应根据工程和地质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工程类比拟定,必要时进行灌浆试验论证,而后在施工过程中调整确定。

6.5.2采用循环式灌浆时,压力表安装在孔口回浆管路上。

采用纯压式灌浆时,压力表应安装在孔口进浆管路上。

压力值宜读取压力表指针摆动的中值,指针摆动范围应小于灌浆压力的20%,摆动范围宜做记录。

如采用灌浆自动记录仪时,自动记录仪应能测记间隔时段内灌浆压力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6.5.3灌浆应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对于注入率较大或易于抬动的部位应分级升压。

6.5.4灌浆浆液应由稀至浓逐级变换。

帷幕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5、3、2、1、0.8、0.6、(0.5)等六个比级。

固结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3、2、1、0.6(或0.5),也可采用2、1、0.8、0.6(或0.5)四个比级。

灌注细水泥浆液时,水灰比可采用2、1、0.6、或1、0.8、0.6三个比级

6.5.5灌注稳定浆液、混合浆液、膏状浆液时,比级宜少,配比和变换方法应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

6.5.6浆液变换原则如下:

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当某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该浓一级水灰比。

3、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6.5.7灌浆过程中,浆液压力或注入率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6.5.8灌浆过程中应定时测记浆液密度,必要时应测记浆液温度。

灌注稳定浆液时还应测记浆液粘度和析水率。

当发现浆液性能偏离规定指标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6.5.9灌浆过程中的控制也可采用灌浆强度值(GIN)等方法进行,但最大灌浆压力、最大注入量、灌浆强度值、浆液配比和灌浆结束条件等参数的确定,应经过试验论证。

6.6灌浆结束和封孔

6.6.1帷幕灌浆各灌浆段的结束条件为: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60min,可结束灌浆。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30min,可结束灌浆。

6.6.2固结灌浆各灌浆段的结束条件为:

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30min,可结束灌浆。

6.6.3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孔封孔应采用“分段灌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

6.6.4固结灌浆孔封孔应采用“导管注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

6.7孔口封闭灌浆法

6.7.1孔口封闭灌浆法适用于高压水泥灌浆工程,小于3Mpa的灌浆工程可参照应用。

6.7.2钻孔孔径宜为60mm左右。

各灌浆段应自上而下分段钻进。

6.7.3孔口管段应按6.4、6.5、6.6的要求先行灌浆,而后镶铸孔口管。

6.7.4孔口管埋入岩体的深度应根据最大灌浆压力和岩体特性确定。

最大灌浆压力为5Mpa时,孔口管埋入岩体的深度不宜小于2m。

6.7.5孔口封闭器应具有良好的耐压和封闭性能,在灌浆过程中灌浆管应能灵活转动和升降。

6.7.6灌浆管的外径与钻孔孔径之差宜为10mm~20mm,若用钻杆作为灌浆管,应采用平接头连接。

6.7.7各段灌浆时灌浆管必须深入灌浆段底部,管口离孔底的距离不得大于50cm。

6.7.8各灌浆孔的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参照6。

3规定执行。

6.7.9孔口管段以下3或4个灌浆段,段长宜短,灌浆压力递增宜快;

在以下各段长宜为5m,按设计最大灌浆压力灌注。

6.7.10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必须相适应,当压力大于4Mpa时,注入率宜小于10L/min。

6.7.11灌浆浆液的比级和变换,应按照

6.7.12灌浆过程中应经常转动和上下活动灌浆管,回浆管宜有15L/min以上的回浆量,防止灌浆管在孔内被水泥浆凝住。

6.7.13各灌浆段的结束条件为:

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60min~90min,可结束灌浆。

6.7.14每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

6.7.15各孔灌浆结束后封孔应采用“全孔灌浆结束法”。

6.8特殊情况处理

6.8.1帷幕灌浆孔的终孔段,其透水或单位注灰量大于设计规定值时,钻孔宜继续加深。

6.8.2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嵌缝、表面封堵、底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待凝等方法进行处理。

6.8.3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应一泵一孔同时灌浆。

否则,应塞住串浆孔,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再对串浆孔进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进行钻进或灌浆。

6.8.4灌浆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按下述原理处理:

1、应尽快恢复灌浆。

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再恢复灌浆。

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再恢复灌浆;

2、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即可使用中断前水泥浆的比级继续灌注;

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应逐级加浓浆液继续灌注;

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

6.8.5孔口有涌水的灌浆孔段,灌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可选用下列措施综合处理:

1、自上而下分段灌浆;

2、缩短段长;

3、提高灌浆压力;

4、进行纯压式灌浆;

5、灌注浓浆;

6、灌注速凝浆液;

7、屏浆;

8、闭浆;

9、待凝;

10、采用分段灌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

6.8.6灌浆段注入量大而难以结束时,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

1、底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2、灌注速凝浆液;

3、灌注混合浆液或膏状浆液。

6.8.7对溶洞灌浆,应查明溶洞充填类型、规模和渗流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溶洞内无填充物时,根据溶洞大小和地下水活动程度,可泵入高流态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或投入碎石在灌注水泥浆液、混合浆液、模袋水泥浆液等;

2、溶洞内有填充物时,根据充填物类型、特征以及充填程度,可采用高压灌浆、高压旋喷灌浆等措施。

灌浆注入量大时,可参照

6.8.8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可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灌注,若效果不明显,继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灌注,也不在进行复灌。

无论采用何种措施处理,其复灌前应进行扫孔,复灌后应达到

6.9工程质量检查

其检查的内容\方法\合格标准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本标准有关条文的要求或设计要求确定.

6.9.2帷幕灌浆工程的质量应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对施工记录、成果资料、和检验测试资料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

6.9.3帷幕灌浆检查孔应在分析施工资料的基础上在下述部位布置:

1帷幕中心线上;

2断层、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强岩溶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3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4钻孔偏斜过大、灌浆过程不正常等经分析资料认可为可能对帷幕灌浆质量有影响的部位。

6.9.4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可为灌浆孔总数的10%左右,一个坝段或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

6.9.5帷幕灌浆检查孔应采取岩芯,绘制钻孔柱状图。

6.9.6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d后进行,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按附录A执行。

6.9.7帷幕灌浆工程质量的评定标准为:

经检查孔压水试验检查,坝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段极其下一段的透水率的合格率为100%;

其余各段的合格率不小于90%。

当设计防渗芭标准为2Lu时,不合格试段的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的150%;

且不合格试段的分布不集中。

灌浆质量可评为合格。

6.9.8固结灌浆工程质量的检查宜采用测量岩体波速和(或)静弹性模量的方法。

检测时间分别在灌浆结束14d和28d以后。

测试的仪器、方法及岩体波速和(或)静弹性模量的改善程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6.9.9固结灌浆工程质量的检查也可采用钻孔压水试验的方法,检查孔数量不宜少于灌浆孔总数的5%,检查时间在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