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4892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6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员工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模块,员工假条信息录入、修改、查询、删除模块,员工工资信息的录入,计算,查询,以及系统用户的设置以及系统的维护功能。

为企业人事管理提供信息咨询,信息检索,信息存取等服务,基本上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对人事管理的需要。

本文是运用规范研究方法进行的专题研究。

全文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课题的来源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开发工具的选择,本系统主要运用的是VisualBasic6.0作为系统前台应用程序开发工具,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

第三部分,是系统的需求分析,主要是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第四部分,是系统分析与实现,包括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

第五部分,是代码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事件运行的主要代码;

第六部分,是系统的实现,最后,是软件的测试。

关键词:

信息管理;

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系统;

C#

第一章概论…………………………………………………………………………6

1.1本课题的来源…………………………………………………………………6

1.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6

1.3本课题的研究现状……………………………………………………………..7

第二章需求分析…………………………………………………………………..8

2.1需求分析的任务………………………………………………………………..8

2.2需求分析的原则………………………………………………………………..10

2.3可行性研究……………………………………………………………………..11

2.3.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11

2.3.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13

2.3.3系统流程图…………………………………………………………………...12

2.4需求分析方法…………………………………………………………………..13

2.4.1结构化分析方法……………………………………………………………...13

2.4.2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与UML………………………………………………….13

2.5软件需求正确性验证…………………………………………………………..14

2.5.1软件需求正确性要求和验证方法…………………………………………...14

2.5.2用于需求分析的软件工具…………………………………………………...14

第三章系统设计与实现…………………………………………………………...15

3.1开发工具的选择………………………………………………………………..15

3.2系统分析………………………………………………………………………..17

3.3系统功能设计…………………………………………………………………..17

3.4主要功能模块设计……………………………………………………………..19

3.4.1系统架构设计…………………………………………………………………19

3.4.2控件准备和引用设置…………………………………………………………20

3.4.3系统登陆设计…………………………………………………………………21

3.4.4主窗体的设计…………………………………………………………………23

第四章系统的测试与实施………………………………………………………..29

4.1引言……………………………………………………………………………...29

4.2测试概述………………………………………………………………………...29

4.3测试举例………………………………………………………………………...31

4.4软件需求测试结论……………………………………………………………...31

主要参考文献………………………………………………………………………..33

后记…………………………………………………………………………………..34

第一章概论

1.1本课题的来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

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人事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人事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

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

合理的利用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系统是企业改革的一种优越的体现,不仅保证了核算准确度,还成倍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便于查询。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人事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

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劳资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发这样一套适用的人事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们将以开发一套人事管理系统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使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在过去,一支笔和一张绘图桌,可能就是进行办公的全部工具。

今天,电脑、扫描仪和打印机等,已基本取代了旧的办公用具。

如今,人事管理己完全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并在计算机辅助下准确快速地完成许多复杂的工作。

这些都大大地缩短管理的时间。

而今天,人事管理的内容己经转变为对更为广泛的系统价值的追求。

信息管理,如今已是一个热门话题,它已为许多企业所采用。

我认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引入现代管理的思想,建立一套可面向企事业单位人事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本课题基于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对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在设计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系统开发中所采用的软硬件平台规范、数据库结构设计、开发工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是从技术手段的角度阐述如何实现企业从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以及人事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课题的开发主要是要花费相当多的人力和时间,虽然开发出来的软件可能离具体产生效益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出于通过毕业设计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从长远利益来考虑,本课题的设计开发还是具有相当大的经济可行性的。

1.3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目前,在国内外各大企事业单位中,人事管理系统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

同时,有很多的软件开发商也开发了许多基于各种行业的企业人事管理学系统,其中有单机版的,也有C/S和B/S模式的。

而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人事管理系统。

而且,企业管理信息量大、操作繁琐、传统的方式不再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开发研制适合企业的人事管理系统,使其具有整体性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功能丰富和通用性强等特点,是加快企业人才管理工作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化和管理科学化建设进程必要途径。

因此建立适合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促进企业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条件的重要课题。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互连技术正成为世界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正成为MIS研究的主流。

与此同时,Internet的发展与普及,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建成有自己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为企业的快速运营提供了很大方便。

但是对于有些中小企业来说,不需要大量的数据库,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个功能使用,操作简单的人事管理系统。

第二章需求分析

2.1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结果是系统开发的基础,关系到工程的成败和软件产品的质量。

必须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软件需求进行严格的审查验证。

下面简要叙述需求分析阶段的具体任务。

一、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对系统的综合要求有下述四个方面:

1.系统功能要求

(1)登录管理

(2)人员管理

(3)部门管理

(4)报表打印

其中人员管理包括:

添加,浏览,修改,撤销,删除,查询等:

部门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

2.系统性能要求

(1)对资源的使用状况作长期的监控和数据收集

–Snmp+MRTG

–Sar

(2)程序的优化和系统结构的优化比硬件的性能优化更有效

(3)避免不受限制的使用系统资源设置各项服务对资源的使用限额,如Apache,MySQL,PHP等

3.运行要求

(1)支持系统运行的系统软件有windowsxp,Linux

(2)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系统,SQLserver,kingbose,OSCAR

(3)外存储器有硬盘,光盘,移动硬盘,网盘,U盘等。

4.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后台数据库的管理,前台界面管理,工资管理

二、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我们把上述每一个定义作为数据字典中的一个条目。

因此,在数据字典中有

类型的条目:

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和数据项条目。

下面分别讨论。

1.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条目对每个数据流进行定义,它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数据流名、别名、组成和注释。

其中,别名是前面已定义的数据流的同义词;

组成栏是定义的主要部分,通常是列出该数据流的各组成数据项;

注释栏用于记录其它有关信息,例如该数据流在单位时间中传输的次数等。

如果数据流的组成很复杂,则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分解”的方式来表示。

登录管理=管理人员登录+普通客户登录+会员登录

人员管理=内部提升+外部招聘

部门管理=【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市场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行政部门】

在数据字典各条目的定义中,常使用下述符号:

=表示“等价”;

+表示“与”;

[|]表示“或”,即选括号中某一项,括号中各选择项用“|”隔开。

例如,三好学生=[甲|乙|丙|丁];

数据流条目的编写格式见表2-4-1、2-4-2“职工基本情况”和“查询条件”数据流条目。

表2-4-1

数据流名:

职工基本情况

别名:

组成:

职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职称+工作部门+工资+婚否

注释:

表2-4-2

数据流名:

查询条件

[查工资情况|查工作部门|查职称|查职工号]

注释:

数据量:

约70次/天;

今后还要增加查询种类

2.文件条目

文件条目用来对文件(或数据库)进行定义。

它由五部分组成:

文件名、编号、组成、结构和注释。

其中组成栏的定义方法与前面的数据流条目相同。

结构栏用于说明重复部分的相互关系,比如指出是顺序或索引存取。

文件条目的格式见表2-4-3“人事档案文件”的条目。

表2-4-3人事档案文件

文件名:

人事档案文件

编号:

EMP

职工号+姓名+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职称+工作部门+工资+婚否

结构:

以职工号为关键字、索引存取

今后还将增加数据项

3.数据项条目

数据项条目用来给出数据项的定义。

由于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数据项条目只包含名称、代码、类型、长度和值的含义内容等。

对于那些足以从名称看出其含义的“自说明”型的数据项,则不必在条目中再解释其含义。

数据项条目的格式见表2-4-4所示的“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项条目”。

表2-4-4人事管理系统数据项条目

数据项名、代码、类型、长度、小数位、含义、别名、注释

职工号数值型6ZGH

姓名字符型8XM

性别字符型2XB

出生时间日期型8CSSJ

参加工作时间日期型8CZSJ

婚否逻辑型1HF

职称字符型8ZC

工作部门字符型10BM

工资数值型6GZ

2

三、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根据在分析过程中获得的对系统的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成本和进度,修正以前制定的开发计划。

四、开发原型系统

在计算机硬件和许多其它工程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使用样机。

建造样机通常有两个主要目的:

检验关键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及系统是否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

对于软件系统的开发,使用“样机”(更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原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关于未来的系统将怎样为他们工作的更直接更具体的概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提出和确定他们的要求。

2.2需求分析的原则

需求分析的前提是准确、完整地获取用户需求。

向问题领域的专家学习,进行用户需求查是需求分析的第一步。

用户需求通常可以分为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两类。

功能需求定义了系统应该做什么,系统要求输入什么信息,输出什么信息,以及如何将输入变换为输出。

性能需求则定义了软件运行的状态特征,如系统运行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等。

综合起来,应该获取用户需求的内容包括:

(1)物理环境。

系统运行的设备地点、位置是集中式的还是分布式的,对环境的要求如何(如温度、湿度,电磁场干扰等)。

(2)系统界面。

要求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内容与格式,终端用户的类型与熟练程度,用户对界面的特定要求,用户操作的易接受性等。

(3)系统功能。

系统应该完成的功能以及何时完成,对于系统运行速度、响应时间或者数据吞吐量的要求,系统运行的权限规定,系统可靠性要求,是否要求可移植,未来扩充或者升级的要求。

(4)数据要求。

输入偷出数据的种类与格式,计算必须达到的精度,数据接收与发送的频率,数据存储的容量和可靠性,数据或者文件访问的控制权限,数据备份的要求。

(5)系统文档规格。

系统要求交付什么文档,各类文档的编制规范和预期使用对象。

(6)系统维护要求。

系统出错后可以允许的最大恢复时间,对错误修改的回归测试要求,系统运行日志规格,是否允许对系统修改,系统变化如何反映到设计中。

在获取需求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是:

(1)如何理解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软件开发人员不是问题领域的行家。

但是要准确、完整的获取需求必须对问题具有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许多问题即使是用户业务人员也可能没有自觉的认识。

(2)分析员与用户的通信问题。

分析员对问题的理解必须从信息处理要求出发,而用户更多的考虑是本身的业务领域。

与用户建立相互信任、有效的沟通是分析员的首要任务。

(3)用户需求的可变性。

用户需求通常是不断变化的,而软件开发人员则希望将需求冻结在某一时刻。

影响用户需求变化的因素可以是用户领域的业务扩充或者转移,市场竞争的要求,用户主管人员的变更等。

现实情况是分析员只能接受需求不断变化的事实,应该千方百计地使其工作适应需求的变化。

现实世界是复杂多变的。

为了将现实世界中问题的求解映射为信息处理模型,对问题进行分解与抽象是普遍有效的基本法则。

2.3可行性研究

2.3.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简单明显的解决办法,事实上,许多问题不可能在预定的系统规模之内解决。

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那么花费在这项开发工程上的任何时间、资源、人力和经费都是无谓的浪费。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必须记住,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

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

当然不能靠主观猜想而只能靠客观分析。

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目标和规模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

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首先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定义。

在问题定义阶段初步确定的规模和目标,如果是正确的就进一步加以肯定,如果有错误就应该及时改正,如果对目标系统有任何约束和限制,也必须把它们清楚地列举出来。

在澄清了问题定义之后,分析员应该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然后从系统逻辑模型出发,探索若干种可供选择的主要解法(即系统实现方案)。

对每种解法都应该仔细研究它的可行性,一般说来,至少应该从下述三方面研究每种解法的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吗?

(2)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

(3)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吗?

分析员应该为每个可行的解法制定一个粗略的实现进度。

当然,可行性研究最根本的任务是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

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分析员应该建议停止这项开发工程,以避免时间、资源、人力和金钱的浪费;

如果问题值得解,分析员应该推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且为工程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

可行性研究需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工程的规模,一般说来,可行性研究的成本只是预

2.3.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怎样进行可行性研究呢?

典型的可行性研究过程有下述一些步骤。

一、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

分析员访问关键人员,仔细阅读和分析有关的材料,以便对问题定义阶段书写的关于规模和目标的报告书进一步复查确认,改正含糊或不确切的叙述,清晰地描述对目标系统的一切限制和约束。

这个步骤的工作,实质上是为了确保分析员正在解决的问题确实是要求他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

没有一个系统是在“真空”中运行的,绝大多数系统都和其他系统有联系。

应该注意了解并记录现有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情况,这是设计新系统时的重要约束条件。

三、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优秀的设计过程通常总是从现有的物理系统出发,导出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再参考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设想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最后根据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建造新的物理系统。

四、重新定义问题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实质上表达了分析员对新系统必须做什么的看法。

用户是否也有同样的看法呢?

分析员应该和用户一起再次复查问题定义、工程规模和目标,这次复查应该把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作为讨论的基础。

如果分析员对问题有误解或者用户曾经遗漏了某些要求,那么现在是发现和改正这些错误的时候了。

五、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

分析员应该从他建议的系统逻辑模型出发,导出若干个较高层次的(较抽象的)物理解法供比较和选择。

导出供选择的解法的最简单的途径,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考虑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

在数据流图上划分不同的自动化边界,从而导出不同物理方案的方法。

分析员可以确定几组不同的自动化边界,然后针对每一组边界考虑如何实现要求的系统。

还可以使用组合的方法导出若干种可能的物理系统,例如,在每一类计算机上可能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系统,组合各种可能将有微处理机上的批处理系统,微处理机上的交互式系统,小型机上的批处理系统等方案,此外还应该把现有系统和人工系统作为两个可能的方案一起考虑进去。

六、推荐行动方针

根据可行性研究结果应该做出的一个关键性决定是,是否继续进行这项开发工程。

分析员必须清楚地表明他对这个关键性决定的建议。

如果分析员认为值得继续进行这项开发工程,那么他应该选择一种最好的解法,并且说明选择这个解决方案的理由。

通常使用部门的负责人主要根据经济上是否划算决定是否投资于一项开发工程,因此分析员对于所推荐的系统必须进行比较仔细的成本/效益分析。

七、草拟开发计划

分析员应该进一步为推荐的系统草拟一份开发计划,除了工程进度表之外还应该估计对各种开发人员(系统分析员,程序员,资料员等等)和各种资源(计算机硬件,软件工具等等)的需要情况,应该指明什么时候使用以及使用多长时间。

此外还应该估计系统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成本。

最后应该给出下一个阶段(需求分析)的详细进度表和成本估计。

八、书写文档提交审查

应该把上述可行性研究各个步骤的结果写成清晰的文档,请用户和使用部门的负责人仔细审查,以决定是否继续这项工程以及是否接受分析员推荐的方案。

2.3.3系统流程图

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需要了解和分析现有的系统,并以概括的形式表达对现有系统的认识;

进入设计阶段以后应该把设想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转变成物理模型,因此需要描绘未来的物理系统的概貌。

2.4需求分析方法

在软件工程学的需求分析中常用的方法通常采用结构化分析技术、面向对象分析技术,以及原型开发技术等。

2.4.1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技术是70年代中期由E.Yourdon等人倡导的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按照T.Demarco的定义,“结构化分析就是使用数据流图、数据词典、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工具,来建立一种新的、称为结构化说明书的目标文档。

”这里的结构化说明书,就是需求规格说明书。

结构化分析技术将软件系统抽象为一系列的逻辑加工单元,各单元之间以数据流发生关联。

按照数据流分析的观点,系统模型的功能是数据变换,逻辑加工单元接受输入数据流,使之变换成输出数据流。

数据流模型常用数据流图表示。

2.4.2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与UML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把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指导开发活动的系统方法,简称OO方法,它是建立在对象概念(对象、类和继承)基础上的方法。

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在Simula-67语言中引入了类和对象的概念,70年代初Xerox公司推出了Smalltalk.语言,奠定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1980年出现的Smalltalk一80标志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进入了实用阶段。

自80年代中期起,人们注重于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研究,逐步形成了面向对象方法学。

典型的方法有P.Coad和E.Yourdon的面向对象分析(OOA)和面向对象设计(OOD),G.Booch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J.Rumbaugh

等人提出的对象建模技术(OMT),Jacobson的面向对象软件工程(OOSE)等。

2.5软件需求正确性验证

2.5.1软件需求正确性要求和验证方法

一般说来,应该从下述四个方面进行验证:

一致性所有需求必须是一致的,任何一条需求不能和其他需求互相矛盾。

完整性需求必须是完整的,规格说明书应该包括用户需要的每一个功能或性能。

现实性指定的需求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