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域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发展强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4566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区域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发展强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立足区域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发展强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立足区域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发展强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立足区域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发展强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立足区域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发展强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足区域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发展强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立足区域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发展强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区域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发展强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足区域优势 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发展强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聘请权威机构规划了总跨度50公里、海陆面积40平方公里的造船产业带,总投资150亿元的国内外造船企业相继落户,初步构筑起了五大造船板块,实现了由单一渔船修造向集装箱船、客滚船、钻井平台等综合开发的转型升级。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华泰汽车、成山轮胎为龙头,200多家零部件厂商为配套的汽车产业链,产业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

在食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坚持科技领先,先后实施转化了20多项国家海洋863计划成果,培育起500多家国际标准食品企业,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制药三品开发基地已具雏形。

放大区位优势,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的通道。

县域经济兼具区域性和开放性,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跳出县域行政边界,促进县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中成与日韩隔海相望,最近处距韩国只有94海里。

历史上中成就与日韩有着密切的民间贸易往来。

我们提出要把中成建设成为山东半岛日韩产业协作区的桥头堡,围绕岸线资源、生态环境、海洋人文、环黄渤海开发和重点项目带动做文章。

每年有数千名日韩客商来中成洽谈,日韩投资增幅每年保持在50%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多亿美元。

伴随着日韩资本的抢滩进入,我们敏锐把握外商投资产业配套的需求,紧扣产业链条延伸开发,紧跟重点企业扩张开发,紧贴重点项目生产生活开发,全市先后投入基础配套资金30多亿元,引进各类项目近600个,吸纳投资400多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家。

整合环境优势,集聚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

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一是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从土地到矿产、从海域到岸线、从城乡环境到自然生态,严格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环境功能区,全面实施城区绿化、绿色通道、沿海防护林和荒山荒滩等绿化工程。

二是树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的理念,按照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市场模式运作的原则,依托九处特色旅游景点,吸纳各类社会资本20多亿元,精心打造以民俗文化、渔家风情为主题的渔家民俗游,以中日韩友好交流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以水上运动、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滨海休闲游,初步构筑起点线面齐头并进的旅游产业格局,每年吸引中外游客3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接近50亿元。

同时,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用科学目标引领新农村建设,用新型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用强势区域承载新农村建设,用开放视野驱动新农村建设,用城乡互动共促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繁中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不动摇,全力推动县域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创新观念,用科学目标引领新农村建设

中成尽管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但农业人口占48%,一产增加值比重占11%。

从某种意义上讲,建设新农村也就是建设新中成。

所以,我们始终把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03年山东省委工作会议后,对农村发展现状和目标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目标导向、思路定位、执行措施各个层面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目标定位上,明确三大目标,即:

“确保山东第一强,奋战5年跻身全国前10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围绕三大目标,在全市开展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明确为“三个高于”,就是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速度高于全国前10强、农村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前10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指数高于全国前10强的平均水平。

“三大目标”统一了全市上下的思想,凝聚了跨越发展的合力,去年县域综合实力继续稳居山东第一强。

在工作指导上,培植三大方阵,即:

百亿镇区、百亿产业、百亿村企。

围绕培植百亿镇区,坚持放权、放活管理,确定石岛3年内达到全省县市前30强的水平,市开发区冲刺全省县级开发区第一,市开发区、石岛管理区工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其他沿海镇突破50亿;

围绕培植百亿产业,坚持攥紧拳头、集中突破,打造同业集聚、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条,造船及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食品深加工产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

围绕培植百亿村企,对强村强企扩张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完善基础配套,优先配置资源,3年内培植起5家百亿企业、5家50亿企业、200家亿元企业。

去年销售收入过60亿的企业1家,过20亿3家,过10亿12家,有9家企业跻身全国大型企业行列。

在推进落实中,打造三个支撑,即:

资本投入、多元扩张、政策激励。

资本投入这一块,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项目又是发展的第一要务”,确定“3年投入500亿,再造一个产业新中成”。

2003年以来,共规划实施内资过亿、外资过千万美元的重点工程项目126个,总投资520多亿元。

多元扩张这一块,按照“跳出农村抓农业、跳出农业富农民”的思路,引导鼓励广大村企突破传统产业和区域束缚,挺进新兴领域。

先后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120多家,80%的传统渔业村走上了工业为主、多业并举之路。

政策激励这一块,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渔业企业转型给予财政贴息;

设立了总额2000万元的奖励基金,对创业功臣、引资大户和带富典型给予重奖,充分激发了各个层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转变模式,用新型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

中成是个渔业资源丰富的县市,20米等深线内可养水面200万亩,在千里岸线上分布着340多个渔农结合村,占全市的1/3强。

近几年,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日渐枯竭,渔场大幅减少,渔业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这种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虽然能带动一时的发展,却难以形成支撑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动力。

为此,明确提出了工业强市、产业兴农战略,加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工业支撑型转变,重点抓好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前景广阔的造船及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深加工三大产业。

造船及零部件产业着力抓龙头引进。

中成有两个一类开放港、80多处渔港码头,渔业的快速膨胀拉动了造船业发展,但过去大都局限于渔船修造。

近几年,我们把握住国际造船业对华抢滩的趋向,在鼓励引导市内造船企业由单一渔船修造转向商船、集装箱船等系列开发的同时,紧盯国内外造船巨头,登门推介中成得天独厚的岸线港口潜力,使资源优势转化为造船旗舰企业集群涌入的产业强势。

今年3月投资5亿美元的三星造船在中成全线开工,明年7月一期工程即可投产,全部竣工后产能可达50万载重吨,目前已有26家关联企业配套跟进。

投资2.5亿美元的韩国成东造船、15亿美元的中喜造船也都开工建设,由马来西亚国企森达美集团投资50亿美元的造船项目7月份全线开工。

目前市内规模以上造船企业达到38家,产品涵盖集装箱船、散货船、客滚船、豪华旅游艇、采油钻井平台、油田守护船等13大类30多个品种,以马兰湾、马山湾、俚岛湾、石岛湾、靖海湾为主体的五大造船板块已具雏形,三年内全市造船产能可突破150万载重吨。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着力抓产权重组。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中成的新兴产业,过去的家底只是几家小农机配件厂。

伴随近些年国内汽车产业的蓬勃兴起,我们意识到汽车产业大有可为,但仅凭县域企业自身积累难成气候,惟一出路在于联强重组、借力突破。

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市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以产权换发展,积极寻求与国内外汽车领军企业挂靠联合,在短期内使市内汽车产业得以成长壮大。

华泰汽车前身是濒临倒闭的中成拖拉机厂,北京恒通控股经营后,通过与韩国现代汽车深层次技术合作,特拉卡系列越野车已被指定为军队换装车型,3至5年内将采购9.5万辆,去年引进圣达菲8款新车型后又启动了投资22亿元的扩建工程,年内产能将达10万辆,成为国内重要的SUV生产基地之一。

小王子汽车由二汽购并后成立了东风小王子汽车,实施了3亿元的改造升级项目。

成山轮胎是中成第一大工业龙头,年轮胎产量1000万套,但面对国外巨头入驻、国内强企扩张的双重挤压,仍感受到危机与挑战,所以去年市里下大决心促成其与美国第二大轮胎制造企业库珀公司进行1.98亿美元的战略重组,目前已启动了投资15亿元的1000万套高性能轿车乘用胎、5亿元的钢帘线扩建等系列项目,投产后企业规模将翻番增长。

在华泰汽车、成山轮胎的龙头带动下,市内已形成50家零部件厂商为配套的汽车产业链条,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

食品深加工产业着力抓技术升级。

我市水产品、乳制品、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品年产量达120多万吨,农副产品也在110万吨以上,但过去低层次、粗加工的生产模式不仅极大浪费了资源,而且导致农民致富空间狭窄,资源优势远未发掘出来。

立足于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和资源两个潜力,我们致力于突破食品精深加工的技术瓶颈,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先后实施转化国家海洋863计划成果20多项,着力培植独具特色的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药品开发基地。

目前已形成以好当家、泰祥水产、达因为龙头的50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吸纳农村就业人口10万人,年加工能力达200万吨,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40%以上。

三、把握重点,用强势区域承载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既不能强求一个模式搞“一刀切”,也不能普降小雨、平均用力,必须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才能带动整体工作扎实推进。

中成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带状城市,分布着市区、石岛、成山三个中心区,产业发展沿海强内陆弱、城区强农村弱的问题比较突出。

根据全市地理特点、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我们把生产力布局定位为“以突破市区崖头为中心,南部突破石岛,北部突破成山,沿海突破园区,内陆突破项目”,从产业集聚、基础配套、体制机制上向三大区倾斜,通过打造北中南遥相呼应、互促共进的产业活跃带,带动整个农村经济齐头并进,一体提升。

重点实施“三个开发带动”。

一是园区开发带动。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成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大小村庄都有工业项目,但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这种零星分散、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导致要素资本不能得到高效配置,更谈不上带富致富。

近年来,我们把园区开发作为拉动镇村经济的强力引擎,坚持扩张规模与彰显特色同步推进,重点培植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园中园和专业园,做到一搞就是一个板块,一上就是一个链条,着力打造项目充分涌流的强势载体。

先后投资10亿多元配套园区基础设施,累计引进国内外项目500多个,总投资400多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近300个,有6家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入驻,园区引资和产出均占全市的70%以上。

市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省级园区的品牌优势,两年多时间就建成汽车配件、机械电子、海洋食品等20多个特色企办园区。

二是城区开发带动。

中成作为一个新兴城市,1988年撤县设市时城区面积不过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8%。

着眼于打破二元结构,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将市中心东迁至滨海地带,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新框架。

从2003年开始,又围绕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中等精品城市,确立了“市区抓规模膨胀,乡镇抓中心带动,农村抓强弱兼并”的城市发展思路,全面启动新一轮城市建设。

市区这一块,强力推进“南跨、东进、北上”,使市区与石岛两大城区相向对接,将城控区面积拓展到200平方公里,并完善了总长200多公里的环海公路,规划了中乌高速和青烟威中石城际铁路,狠抓了城市绿化美化,城市化率达到52%,城市形象大幅度提升,先后中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市等中誉称号。

乡镇这一块,根据产业布局、地理区位、人居环境确立了6个中心镇,通过放活户籍管理、建设商贸市场、培植主导产业、开发住宅小区,鼓励引导农村人口到镇区居住、就业和创业,每年转移农民都在2万人以上,中心镇全部跻身全国千强镇。

农村这一块,按照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安排就业、统一社会福利的“四统一”思路,鼓励强村强企与周边弱村开展兼并联合,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发展,先后促成35个经济强村兼并86个欠发达村庄,建设了50多处以骨干村庄为中心的新兴社区、以大企业为中心的城镇新区,城市对农村的吸纳力、承载力、辐射力显著增强。

三是景区开发带动。

中成沿海既有山、海、岛、礁、湖、林交相辉映的优美自然景观,又有深厚的秦汉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渔家民俗文化底蕴,我们把发展旅游作为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围绕建设千里海疆旅游文化展示带,实施了总投资几十亿元的成山头福文化基地、法华院扩建等一大批特色旅游项目,目前已形成2个“4A”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等一批知名景点,为沿海渔村突破传统产业开辟了广阔空间,带动了渔民向滨海旅游转产转业。

去年共接待游客360万人次,旅游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30.9%和47.4%。

四、广辟渠道,用开放视野驱动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开放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战略方针,这就决定了建设新农村必须走出传统意义上自给自足的农村、农业、农民概念,以开阔的视野审视农村,以开放的胸襟吸纳要素。

着眼于以开放激活农村、发展县域,重点依托优质资源和优势企业,广泛吸纳域外资本、技术、人才助力新农村建设。

一是以岸线推介促开放。

中成千里海岸承载着2区6镇、60%以上的村庄和农民,但长期以来岸线资源主要用于发展渔业生产,潜在的巨大能量一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在科学把握国际临港产业转移新趋势的基础上,我们聘请中国海洋大学等权威机构对岸线资源进行了综合规划,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登门招商,倾力打造国际造船工业基地、石化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转基地。

累计引进总投资近800亿元的30多个大吞吐量、大运输量、高关联度的临港产业项目。

眼下国际造船基地框架已初具雏形,石化能源这一块,总投资600多亿元的核电、风电等电力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二是以港口扩张促开放。

中成自古以来就是港航要道、商埠重地,早在唐朝时期海上贸易就十分发达。

着眼于最大限度发挥港口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我们把港口作为农村开放的桥头堡,加速实施“以港兴市强农”战略,启动了总投资近30亿元的系列港口改建扩建工程,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20多处,其中20万吨级1处。

依托港口载体优势,大张旗鼓地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向海运业进军,全市海运公司发展到19家,各类客货运输船舶近200艘,开通了直达日韩的2条客货航线、5条集装箱航线,以及通往日、俄、东南亚的十几条散货航线,构筑起北至丹东、南至泉州、连结环黄渤海中小港口的国内海运网络,全市港口吞吐能力突破2000万吨,成为环黄渤海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

三是以产权对接促开放。

中成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伴随国际产业抢滩登陆和国内行业加速洗牌,我们深刻认识到,身处弱势地位的镇村企业要么靠大联强把自己带大,要么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所以引导市镇村三级企业抓住国内外大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机遇,全力谋求与行业龙头和跨国公司进行资本、技术、人才、营销的全方位对接,站在巨人肩膀上借力发展。

先后对130多处企业实施了资产重组,涉资额达30多亿,累计盘活低效闲置资产22亿元;

市内3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产权和技术合作关系,实现了企业活力、效益和规模的同步提高。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加速了中成农村与国际社会的对接,尤其距韩国近的区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近20亿美元,其中韩资占到60%以上,1/3的村、1/3的农户吃上了国际饭,农民人均纯收入30%以上来自加工贸易赚的国际钱。

五、统筹兼顾,用城乡互动共促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战场在农村,主体力量是农民。

但就中成来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5%,村级集体资产不到全社会总投入的1/3。

所以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上,本着城乡共享发展成果、共享文明成果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坚持城乡统筹、互促共进,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重点抓了三个延伸和五个一批。

三个延伸,就是推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

在公共政策上,推动社会发展重心向农村倾斜、经济发展重心向农业倾斜、利益分配重心向农民倾斜。

近年来每年“三农”投入保持在5亿元左右,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60%以上、金融机构新增储蓄50%以上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

围绕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专门设立了“春风行动”基金,每年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危济困活动,实现由临时救济向长效扶助转变。

今年的行动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惠及700多个村企、2.5万农村群众。

在公共产品上,着力构建全方位、高质量、广覆盖的教育、卫生和保障体系,初步实现了城乡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目标。

投入3000多万元提前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投入1820万元对农村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改造,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适龄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60.2%。

今年进一步将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数额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把农村5000名特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畴,对全市现有22处农村敬老院进行改扩建,农村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在公共设施上,全面实施油路、自来水、宽带、数字电视、市场五个“村村通”工程。

目前村村通油路已基本完成,年内投资4300万元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三到五年内300户以上村普及日用品和农资超市,所有村接入宽带和数字电视网络,实现城乡基础配套设施全方位对接。

五个一批,就是充分发掘各类优势,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农村发展典型。

一是依托产业龙头,扶持一批示范带动型村庄。

如西霞口村依靠海珍品养殖、港口运作、国际海运、船舶修造和旅游开发五大产业,去年人均创纯收入17万元,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后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结合规划整合,建设一批兼并联合型村庄。

如国内A股上市公司好当家集团兼并周边6处村庄,公司腹地拓展到10平方公里,成为辖属30多处企业的国家级集团,5000多农民享受到与企业职工同等的生活、医疗、养老待遇,实现了强企与富民的共赢。

三是立足加工贸易,培植一批外向依托型村庄。

如仅有600多人的马家庄村,5年时间引进内外资企业16家,村集体资产增长30倍,农民收入翻了一番。

四是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一批资源开发型村庄。

如原来靠海不富的桃园村,通过发展渔家民俗游,年接待游客3万人,80%的农民实现村内就业,人均年收入1万元。

五是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形成一批配套服务型村庄。

如马山村围绕引进2.5亿美元的韩国成东造船,先后上马23个二三产业配套项目,迅速成为配套完善的新兴国际造船基地。

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全市各类村庄纷纷选准强村富民的突破口,抢上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经济总收入过亿元的村达到近100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面貌显著改善,人均纯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