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试题阅读与表达22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3216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试题阅读与表达22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试题阅读与表达22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试题阅读与表达22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试题阅读与表达22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试题阅读与表达22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试题阅读与表达22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试题阅读与表达22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试题阅读与表达22含答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试题阅读与表达22含答案Word格式.docx

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梁鸿家境贫寒,却崇尚独特的节操,得到世人的称颂。

B.梁鸿不小心失火,就去找蒙受火灾损失的人家,赔偿人家的损失。

因为他的诚实,又与众不同,他的主人知道应该把猪还给他,可梁鸿并不接受。

C.梁鸿因为孟氏之女的相知和仰慕,娶了孟氏之女,希望可以到深山过隐居生活。

D.文中举案齐眉表示恭敬,后来表示夫妻相敬。

由恭敬的举案齐眉,到相敬的举案齐眉,词义的变化反映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右。

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起徒步,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

其尤亲幸者,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

相如常称疾避事。

朔、皋不根持论①,上颇俳优②畜之。

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

建元三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告急于汉。

时,武帝年未二十,以问太尉田蚡。

蚡以为越人相攻击,其常事,又数反复,不足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不属。

于是助诘蚡曰:

“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诚能,何故弃之?

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

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

”上曰:

“太尉不足与计。

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

”乃遣助以节发兵会稽。

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

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

未至,闽越引兵罢。

助侍燕从容,上问助居乡里时,助对曰:

“家贫,为友婿富人所辱。

”上问所欲,对愿为会稽太守。

于是拜为会稽太守。

数年,不闻问。

赐书曰:

“制诏会稽太守:

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

间者,阔焉久不闻问,具以《春秋》对,毋以苏秦从横。

”助恐,上书谢称:

“《春秋》天王出居于郑,不能事母,故绝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母也,臣助当伏诛。

陛下不忍加诛,愿奉三年计最③。

”诏许,因留侍中。

有奇异,辄使为文,及作赋颂数十篇。

(节选自《汉书•严助传》)

【注】①不根持论:

不能坚持根本原则。

②俳(pá

i)优:

演滑稽戏的艺人。

③计最:

地方政府上报朝廷的官员考核。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臣数诎 

诎:

驳倒,屈服

B.于是助诘蚡曰诘:

责问,反问

C.自秦时弃不属 

属:

隶属

D.阔焉久不闻问阔:

阔气,富裕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严助“贤良”的一组是()

①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

②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③征伐四夷,开置边郡

④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

⑤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

⑥有奇异,辄使为文,及作赋颂数十篇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助在人才选拔中因善于对策而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在当时,严助是特别被皇上看重的贤良人士之一。

B.东方朔、枚皋因不能坚持根本原则,皇上有点把他们当作俳优看待。

这正与严助的被重用形成鲜明对照。

C.在救援东瓯问题上,严助与太尉发生了分歧。

皇上派严助调来会稽之兵,闽越之兵猝不及防纷纷撤退。

D.严助向武帝申请回乡做了会稽太守,因几年没有他的消息,武帝有所责备。

严助惶恐谢罪,得到武帝宽饶,且被留在武帝身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

(4分)

答:

(2)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3题。

百年前的李鸿章

王树增

1852年,29岁的李鸿章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名列第二。

太平军起义后,李鸿章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京城,回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

当太平军直逼上海时,无人愿意置身事中,因为此举等于要孤军深入到拥有百万之众的太平军后方。

但李鸿章愿意去。

这一去便让上海人目瞪口呆,这一去便让他组建的淮军名声鹊起,李鸿章也因此被封为一等肃毅伯爵,戴双眼花翎。

淮军需要武器,1863年李鸿章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

李鸿章算过一笔帐:

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卖到30两银子,一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

他说,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大清中叶以后,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运输,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

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一直运营到1949年。

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李鸿章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

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

作为大清国唯一出访过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的重臣,李鸿章深知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由于他的支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局、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曾对美国人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

清政府必须邀请欧美资本进入大清国,以建立现代的工业企业,帮助大清国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

大清国欢迎欧美来华投资,提供资金和技工。

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大清国自己控制。

他说:

“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

”在中国还处在男人梳长辫、女人裹小脚的时代,李鸿章的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的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他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

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之诟言和。

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

”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廷令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

李鸿章知道如果采取强硬的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

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

可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当带着《马关条约》回国时,李鸿章却成了举国的“公敌”。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与逼迫下在丧权辱国的《议和大纲》《辛丑条约》上签字。

国人即刻指责道:

“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一个巨大的帝国屡战屡败,却每一次都要讨伐李鸿章不能维护国家权益。

李鸿章吐血了。

一辈子与蛮横的洋人周旋得身心俱憔的李鸿章死前留有遗折一封。

他说,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

持有这样的认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

正如梁启超所言,国人在对其咒骂痛斥之时,万“不可不深自反也”,万“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梁启超还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选自王树增《1901》,有删改)

10、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鸿章早年便大有作为,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崭露头角,也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与器重,被派往安徽组织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军。

B.李鸿章购买洋人机器设备并创办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以此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大清国的近代化进程。

C.当国人自上而下固步自封做着天朝美梦时,李鸿章就清醒地看到了外国列强的叵测用心,进而坚决抵制其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

D.作者一反以往对李鸿章卖国的常论,客观评价他的才智、远见及其贡献,还李鸿章以公道,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就此盖棺定论。

E.作者撷取了李鸿章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再现了这位晚清重臣的悲剧人生,其不幸命运实乃所处时代悲剧的真实写照。

11、百年前的李鸿章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12、为什么说中日甲午之战使李鸿章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请简要分析。

13、在评价国人眼中的“误国者”李鸿章的时候,梁启超曾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你是否认同梁启超的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1分)

1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__________,_________。

15、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_________;

各抱地势,__________。

16、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

17、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

18、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20、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21、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15分)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B.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C.随着2012年选情不断升温,美国政府以邻为壑,利用人们对中国崛起的忧患心理提高自身的支持率,使两极化的美国政客团结在一起。

D.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奥巴马在给乔布斯的悼词中说:

“乔布斯将互联网装进了我们的口袋里,他让人们不但可以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而且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B.四川省政府近日批准成立的“天府新区”将为成都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将为四川乃至西部内陆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D.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比如柠檬,就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柠檬多酚、VC等药用功效。

2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许多动物感觉特别灵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

①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

②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

③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等等

④哪些起了主要作用

⑤它们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

⑥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

A.①③⑤④②⑥B.①③⑤⑥④②C.⑤①③④②⑥D.⑤①③⑥④②

25、请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

(要求修辞,句式与例句一致)(6分)

例: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李白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诗是: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教授在实验室为即将毕业离开他的学生演示了水的三种状态:

冰、液态和水蒸气。

然后对学生说:

“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状态是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也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

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0度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

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

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度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参考译文】

(一)梁鸿的字叫伯鸾,是扶风平陵县人。

父亲让,王莽时候做城门校尉,封为修远伯,让他祭祀西方上帝少昊。

后来寓居在北地,死在那里。

梁鸿那时年纪还小,因为遇上乱世,就用席子卷着把父亲埋了。

后来在太学读书,家境贫寒却崇尚独特的节操,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著述,不给古代典籍作分析解释。

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放猪。

曾经不慎失火,蔓延到别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受灾的人家,问他损失了多少,把猪全部拿来做赔偿。

那家主人还认为太少。

梁鸿说:

“我没有别的财产,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做工来抵。

”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就给他们做杂务,早早晚晚从不懈怠。

那家邻居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怪那家主人,并称赞梁鸿忠厚老实。

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觉得他很特别,把猪全部还给梁鸿。

梁鸿不接受就离开,返回自己家乡。

有势力的人家羡慕梁鸿的高尚节操,很多要把女儿嫁给他,梁鸿都谢绝不娶。

同县姓孟人家有个女儿,形状肥胖丑陋黝黑,力气很大,能举起石臼,不想匹配婚嫁,年龄都到三十岁了。

父母问她什么原因,那女子说:

“要得到梁伯鸾那样贤能的。

”梁鸿听了就下礼聘了她。

女子请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

等到出嫁,才梳妆打扮进了门。

过门七天梁鸿都不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下请求说:

“我私下听说您有高尚的节义,挑选斥退了几个女子,我选择夫婿,也高傲地对待过几个男子。

现在我被您舍弃,哪敢不向您请罪。

”梁鸿说:

“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人罢了。

现在居然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的意愿呢?

”妻子说:

“只是看看你的志向罢了。

我自有隐居的服装。

”就重新把头发梳成椎形的髻,穿上粗布衣服,做着女人的活计到梁鸿的面前来。

梁鸿非常高兴,说:

“这真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够服侍我喽!

”……于是来到吴,依附在世家望族皋伯通,住在厢房,给人雇工舂米。

每当打工回来,妻子就准备好食物,不敢在梁鸿面前直接仰视,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伯通看到了感到很奇怪,说:

“那个打工人能让他的妻子如此敬畏他,不是平常人。

”就让他在家里住。

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出动军队围攻东瓯,东瓯向汉朝告急求救。

当时武帝不到二十岁,就此事问太尉田蚡。

田蚡认为,越人互相攻击,对他们来说是经常的事,而且他们对汉朝态度反复无常,不值得烦劳中国前去救援,从秦朝时就抛弃了那里,不隶属于中国。

于是严助反问田蚡说:

“只是担忧力量不够救援,德行不够覆盖,如果能够,为什么抛弃那里呢?

况且秦朝连国都咸阳都抛弃了,哪里只是越地!

现在小国因走投无路来告急求救,如果天子不救助,他们还能到哪里去求助,天子又凭什么来统治万国呢?

”皇上说:

“不值得与太尉商议。

我刚即位,不想拿出虎符到郡国调兵。

”于是派遣严助凭节杖到会稽调兵。

会稽太守以严助没有调兵的虎符,想根据汉朝的法律拒绝,不派兵。

严助就杀了一个司马,宣告汉武帝的意旨,于是出动军队从海上前往救援东瓯。

还没到,闽越就引兵撤退了。

严助陪侍皇上闲谈,皇上问严助居住在家乡时的情况,严助回答说:

“家里很穷,被富有的连襟欺辱。

”皇上问他想要什么,回答说,希望当会稽太守。

于是皇上授予他会稽太守的官职。

过了好几年,武帝都没有听到称赞严助政绩的报告。

皇上赐书说:

“诏令会稽太守:

你厌倦了宫廷,认为侍从之事劳累,思念故土,出京当了郡官。

会稽东面连接大海,南面靠近诸越,北面靠长江。

近来,阔别许久没有听到你的消息,把你的情况全部根据《春秋》经义禀告我,不要使用苏秦的纵横之术。

”严助非常害怕,上书谢罪说:

“《春秋》载,天子出居郑国,是因为不能孝顺母亲,所以失去天子位。

臣子侍奉君主,就好像子女侍奉父母一样,臣严助应该接受惩罚。

陛下不忍心杀我,我希望亲自进京奉上三年的考绩。

”诏令同意,他于是留在京城担任侍中。

遇到奇异的事情,武帝就让严助写成文章,写成的赋颂有几十篇。

古诗鉴赏:

8.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

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9.“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

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人物传记:

10.

(1)BE(E3分,B2分,D1分“盖棺定论”表述绝对化;

A李鸿章早年并未得到朝廷的嘉奖与器重,去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也不是朝廷的委派;

C甲午之战以后,李鸿章没有坚决抵制列强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

11、其贡献具体表现在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和具体而有实效的作为。

(2分)

见解:

引进外资以发展本国实业;

保护大清国国家主权;

打开国门开展双边贸易等。

(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为:

①平定战乱,使国家恢复安定。

②亲自独立创办军工、运输、通信等实业。

③支持并参与洋务派创办铁路及各种工厂、学校。

(意思答对即可。

12、①朝野不知外事及国力之详情却极力主战,李鸿章不得已应战导致战败。

②奉清廷之令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③朝廷的腐败无能导致疆土被分割,在慈禧的授意与逼迫下,李鸿章做了替罪羊。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3、看法一:

同意梁启超的观点。

①李鸿章29岁便显露才识,后又组建淮军并取得平叛的胜利,创办实业并取得一定实效,(2分)故“敬李鸿章之才”。

②李鸿章很早就认识到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要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却少有人共鸣,(2分)故“惜李鸿章之识”。

③大清国每当存亡危急时,均要李鸿章承担最难堪之事,屡战屡败又全由李鸿章承担一切罪责,无人体谅李鸿章的处境,理解其良苦用心,(2分)故“悲李鸿章之遇”。

22、成语:

答案:

C

解析

【危言危行】危:

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比喻意气相投,感情融洽。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不足为训】不足:

不值得;

训:

法则,教导,规范。

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

ww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