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古诗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
《22古诗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古诗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交流:
他就是——陆游【课件出示】
2.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他写的一首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生背诵,师板书:
示儿)
【课件出示】师读: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
陆游的一生,写下了200多首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
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是陆游众多育子诗中非常有名的一首。
【课件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读准“聿”字、师讲解:
陆游有六儿一女,子聿是他最小的儿子。
)
二、对比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1.对比一下,这两首诗从题目上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
都有“示”字,都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的,告诉儿子的一些话。
不同点: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示”不仅有“告诉”的意思,更含有“指示、训示、教育”的意思。
2、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冬夜读书产生的感想来教育子聿)
过渡:
陆游教育小儿子子聿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三、自学古诗。
自学指导:
(8分钟)
1.自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评分,能读出节奏的得优★。
3.小组合作:
根据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小组长组织每个组员说一说,并进行纠正。
(可先在书上批注)
4.想一想:
陆游要告诉儿子的道理是什么?
【课件出示】诗歌及关键词语注释。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四、交流检测,读明诗理
1.检查读诗情况并指名2+2名学生读诗。
2.交流诗意。
【课件出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指名交流诗句意思
【课件出示】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2)联系实际:
A古人读书竭尽全力、勤奋刻苦,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B你还知道哪些人都是青少年时代花费了工夫,到后来取得了成就呢?
(王羲之、谈迁、玄奘、司马光、齐白石、唐伯虎……)
(3)小结:
只有从少年开始,勤奋学习,并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陆游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
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板书:
做学问: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4)齐读前两句。
那么,做学问是不是只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足够了呢?
他又说了怎样的读书感想呢?
齐读。
【课件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板书: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2)读了这两句诗,由此你的脑海里浮现出哪些人物呢?
A赵括、李时珍、谈迁、沈括等
(3)我们身边有没有通过自己的实践而获得知识的例子呢?
(4)小结:
看来,远在宋代的陆游还是很有远见卓识的,而他的这种思想都是他刻苦做学问几十年得到的真理。
如今这两句诗已经成为千古名句,让我们记住它。
学生齐读。
B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课件出示名言警句】
(5)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后两句中陆游告诉小儿子子聿一个什么道理呢?
交流小结: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真正的学问=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6)背诵后两句。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两句诗)
五、诵读,读出诗情
1.同学们,一首简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仅仅用了28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
像这样说明一个道理的诗,我们称它为说理诗。
就在这简单的28个字里,囊括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许多家喻户晓的名言,真可谓是千言万语汇成4句话呀。
看来,为了儿子子聿,大诗人陆游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想想看,陆游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儿子子聿说呢?
(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谁来试试?
2.古诗涵咏。
(随机引导)(1—2名)
A聿儿是陆游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孩子。
也许他很贪玩,不好好念书,于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B也许聿儿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可是他很容易骄傲自满。
于是做父亲的对他循循善诱——“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C窗外是凄风苦雨,北风吹来的地方,是胡人铁蹄下的中原遗民。
一位征战了一生,
但却壮志不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未了的心愿就该靠他来完成啊!
他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教导着他的聿儿:
(齐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六、总结拓展,展现爱子之心。
1.陆游教子读书的诗中,以示子聿为多。
《冬夜读书示子聿》共8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陆游的200余篇示儿诗,内容丰富,囊括了许多方面。
有教子做人的,有教子做学问的,有教子为官之道的。
出示: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
——《示子聿》
(你坚决想要学诗的话,要深入生活。
)
“学贵身行道,儒当世守经。
——《示元敏》
(读书做学问,最可贵的是对所学的道理能够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终生恪守先贤经籍的教训,心中应该始终仰慕先贤的高尚人格。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五更读书示子》
(万钟一品,就是当时的高官厚禄,陆游父子不屑一谈。
他们渴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够有用武之地,成为“苏元元”。
苏元元,是当时一个很正气的为百姓谋福的名人名字。
自己读一读,你从这些诗句中明白了陆游在告诉他的儿子什么道理?
2.同学们,读了这些诗,你对陆游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交流并板书:
爱子之心。
3.配乐朗读。
(让我们把这拳拳育子的爱心融入到《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一起读吧)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儿子子聿。
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2个道理:
(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
(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我想到了这些成语、、;
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我想到了这些人、、。
与“实践出真知”意思相同的诗句是。
由此,我还想到了等名言警句。
作业设计
1.默写《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读一读陆游的爱国诗歌,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及《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其它七首。
3.小练笔:
陆游用诗来育子,你有这样的父亲吗?
他是用什么方式怎样教育你的?
好好想想,写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示儿
爱子之心做学问: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真正的学问
第二教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一、品读名句,初识作者。
1.同学们看,这有四句名言。
请你去读一读,力争读懂它们。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至精。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2.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起熟记于心。
【齐读】
3.知道这些名言是谁说的吗?
(朱熹)
【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4.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
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其中很多思想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
他写的诗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中的首尾两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②理解“鉴、徘徊、渠、清如许”词语,并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③用一句话概括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2.生开始自学,师巡视。
3.交流、反馈
(1)检查诵读。
①读正确
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徊”,再指名读
②读出节奏
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
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
③读好问句
诗中有个特殊的标点“?
”,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
(2)品读一二句。
①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
【板书:
方塘】
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
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书:
清】
②学习池塘的“清”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理解“鉴”“徘徊”
鉴:
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
徘徊:
来回移动
▲说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这里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
【板:
清澈明净】
▲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
(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④边想象画面边读
(3)品读三四句。
诗人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示三四句】
①“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
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
(因为)
▲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
源头活水】
▲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
(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②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③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
(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
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
三、质疑引入哲理理解
引导学生质疑。
这首诗学完了吗?
还有什么问题呢?
引出:
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
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学生充分讨论)
1)看图理解(诗人爱读书爱思考)
2)出示关于诗人的资料帮助理解。
(着重强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性。
3)情景辅助理解:
师手拿书本,黑板上出示半亩方塘的简笔画,眼光从书本移向方塘并吟诵《观书有感》,忽然师似有所悟。
眼光从池塘回到书本,并出示:
生思考填空
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
我要想变得英明有远见,看来要——————————————。
师:
你们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
这种感受还是对池塘吗?
(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半亩方塘来比喻自己读书的感受。
4)诗人和我们都明白了读书的道理。
半亩方塘就像——————————————。
源源不断的活水就像——————————————。
小结:
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这也是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反复诵读,完满总结。
1.同学们,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出示,引读】
2.我想,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我们思考一生的诗,读——问渠哪得清如许?
3.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板:
景理】
一景一理,融合得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4.总结:
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记住:
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当堂检测 温故知新。
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为一个杰出的理学家。
而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
说理诗】
2.其实我们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回忆吗?
【出示】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真是,。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
这正是,,。
3.完成《补充习题》六
六、过关任务:
背诵《观书有感》,能说说诗的意思。
说说《观书有感》所蕴含的道理。
七、作业布置。
1.继续完成《补充习题》。
2.搜集一些读书名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
观书有感方塘清澈明净源头活水
说理诗景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