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1347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的区别和联系。

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3、现在的语文作业太“狭”。

作业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

从需要完成的地点上看,可分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社会作业等三类,可是我们目前所说的“作业”,成了“家庭作业”的专有名词。

从作业的形式上看,大体有三种类型:

一是笔头作业,也就是需要学生落实在纸上的写的或算的习题、创作的作文等;

二是活动作业,如实验、阅读、劳动、社会实践等;

三是综合作业,如活动实践后写出报告、总结、说明、社会调查等。

可是我们目前所布置的“作业”,大多是第一种作业。

第二三种作业,在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然而就教育发展的趋势来说,它又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必不可少。

现在,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围绕考试大纲,强调死记硬背、重复模仿和机械训练,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被忽略。

在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一方面要继承传统作业的优点,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克服传统作业的弊端,积极寻求新思路,创新作业的形式和内容。

要大力提倡设计观察思考型作业、动手实践型作业、研究学习型作业、超前预习型作业;

要积极采用诸如收集资料、小制作、小实验、参观访问记等可以提高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形式;

要增加诸如每天做一件家务、每周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等可以培养道德品质的内容……

二、概念阐释与界定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之中的“大”是相对于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太“单一”;

语文课堂教学太“小”;

语文作业太“狭”而言的。

就是要使语文教材“大”起来;

语文课堂教学“大”起来;

语文作业“大”起来。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之中的“大”具体指的是:

大教材——“学习目标+规律+方法+例子+知识归类+拓展材料+拓展问题”等多位一体的“教材”;

大专题——七个课型;

大事件——四件事;

大语文教学策略——以语文为主导的文科整合;

大教育——人的语文素质大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总体目标:

研究探索省时高效的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为人的语文素质提高奠定基础。

2、具体目标:

就是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大课堂”的基础学习辅导和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沉淀人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为将来立足于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操作目标:

变教学课文为教学语文素质。

四,课题研究与实施的核心内容和方法

(一)七个基本课型

以人的语文 

“听、说、读、写”能力为框架,把各种能力具体划分为不同要素的书法、朗诵、演讲、辩论、表演、阅读、写作等的七种课型的“专题”,最后再把语文教学的各种教学目标凝结为一如既往地抓紧、抓实“练好字、练好口才、读好书、写好文章”的四件事是我十几年一直坚持实践与研究的课题,实践证明:

它不仅可以提高人的语文素质,还可以达到省时而高效的目的。

把能力义项,分解为一个个“专题”性教学活动,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普及性教学,既是为孩子未来的学习提高奠定基础,又是提高全民语文素质的迫切需要;

既是特殊人才早发现、早培养的重要举措,又是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以促发展的需要。

将讲读课文的时间压下来,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东西一律让他们自己去学、自己去做;

课堂教学设计删繁就简,不枝不蔓,坚决贯彻精讲精练的原则是抓好上述四件事的前提条件。

坚持天天让学生练字、读书,写读书笔记和日记(两者可以合二而一)是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的主旋律,更是实现“多、快、好、省”目标的关键所在。

 

每一课型都从教学意义、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进度、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步骤参考、教学建议等发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手段。

(二)四件事

语文教学之所以少慢差费,主因是我们的教学搞得太花哨、太泛化、太凌乱繁杂……要淡化设计,强化观念,一如既往地抓好“四件事”。

假如真正能够将语文教学简化为“抓做事”,语文教学就会省时而高效,就会扎实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其攀登人生的高峰奠定坚实的基础。

1、练好字。

抓练字,要使学生充分认识练字的重要意义;

要不惜花费时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要求每天语文课要安排10分钟来练字;

要分年级制定教学目标,从硬笔开始抓,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抓;

要改革评价机制,每次作业,每次作文,每次考试都要有写字评价分,平时综合考量还可以采取星级评价法,段位评价法等等。

教练字,要讲究方法,科学训练。

要挑选字帖,仔细研读;

先摹后临、临摹结合;

博采众家之长。

2、读好书。

抓读书,要周周检查阅读笔记,主要看阅读笔记中的精彩片段摘录和赏析,读后感想。

读好书有两层意思:

一是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二是读有益的书。

抓读书,要使学生明白,爱读书是个阅读本旨的问题。

阅读的本旨包括旨趣和目的。

旨趣,可以是休闲、情感的沟通、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满足;

目的,可以是获取信息、修心养性、培养写作能力。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可能旨趣、目的有所不同,但总的是可以统一的,休闲之中、满足好奇心之中,并不排除也可以获取信息,可以修心养性。

而书读多了,写作能力也就自然上来了。

抓读书,要使学生明白,读有益的书是个阅读材料的选择问题。

好书的标准大体是:

在文字及其所涉猎的内容和概念的深度上适合自己阅读;

能够让自己完全放松,有趣味,有美感;

能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吸收人生经验,或是启发思想,加深思考深度;

对达成自己某种合法而健康的目的有帮助;

所摘取或参考的文件、史料、以及事实陈述是谨慎正确的;

所选择的这本书,是一定可以看完的书。

抓读书,要注意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指导阅读方法;

注意培养兴趣,家校联教。

3、写好文章。

抓日记、读书笔记和平时作文。

写作辅导课的要注意有个“型”,有个“序”,有个“核”。

“型”的含义一是课堂作文教学总要有个模型,这个模型不是死的,而是课堂作文教学中的基本要件,如命题、实例导向、方法指导、实践操作、讨论评改、总结等部件,课堂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自由组装成不同模式;

二是课堂作文教学总要有个类型,这个类型是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写作特点来确定的。

“序”是次序,即中小学的作文教学要有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次序。

“核”的含义一是积累知识,多读书,把好词、好句、好文章积累记忆下来。

积累背诵的意义是学习借鉴、模仿写作。

二是积累生活。

多到课外中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走向大自然,观察自然景物;

走向社会,认识社会。

三是创新训练方式。

多寻求能够激发兴趣,养成习惯的方式方法。

例如将作文稿件化,鼓励学生写稿、投稿,发表自己的作品,这是“成功”教育的有效方式;

将作文表演化,把学生的写作与学生的表演活动结合起来;

将作文博客化,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在各自博客或班级共有的博客上,全班共同参与阅读、评价。

学生既是读者,又是评价者。

众多的读者点击浏览可使文章的作者获得自身价值被认同的体验,众多的评论、回复可碰撞出集体智慧的火花。

四是体现新思想。

在习作命题上,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写简单的研究性文章;

在习作来源上,除了要求纪实作文外,还要求将想象作文列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作文体裁上,要求不拘形式,淡化文体,灵活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现方法;

在习作指导上,无论是立意、构思、用词、造句,都要求开阔思路,自由表达,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习作评价上,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并让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和相互了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练好口才。

抓练口才,主要抓好下列几个项目的训练:

(1)练好朗诵。

选好练习材料、定好基调:

确定感情基调和语调(句调)、定好语速、掌握简单的发声和停顿技巧、把握重音、控制节奏。

需要明确朗读、朗诵和演戏的联系和区别。

(2)练好演讲。

写好演讲稿、善用多种艺术、表达恰到好处、“双语”配合得体。

要明确演讲、诵读、发言、表演和报告的区别。

(3)练好辩论。

学会审题:

定准基调、探求辩论的焦点、选准角度;

懂得立论:

界定概念、解释辩题、对论点进行分点阐述或分层推导、例外说明、价值提升;

收集材料:

辩论是材料的较量、精心加工辩论材料;

写好辩论稿;

明确辩论技巧:

攻击技巧、防守技巧。

(4)练好表演。

学会表演课本剧:

编写剧本、练好表演、学会评议;

学会表演小品:

会创作、懂表演。

(三)六个基本素质

1、语文知识素质教育。

含语、修、逻、文、字、词、句、篇的教育等。

2、语文能力素质教育。

指以思维和语言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能力素质教育等。

3、语文心理素质教育。

含语文学习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心理品格的教育等。

4、道德素质教育。

含道德观、价值观、责任感教育等。

5、学习素质教育。

指学习习惯和运用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的能力教育等。

6、审美素质教育。

指能感受、评价、创造美的素质教育等。

语文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应十分重视知识的积累,明确“知识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

同时,还应认识到语言技能的提高和语文素质的积淀在于应用,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一个策略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要整合文科资源,实施大语文教学策略,这是“大”中之“大”,也就是“大课堂”之上“大语文教学策略”。

这是宏观上的“大课堂”,是我们“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进一步拓展、延伸和深化。

是把这个课题推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是对区域语文素质教育,乃至国家语文素质教育层面上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什么是“大语文教学”?

就是把思品、历史、地理等科目的教材作为语文学习的阅读教材。

把语文和政史地等科目的教材整合为两大卷册,即语文讲读卷和语文阅读卷。

语文讲读卷可由目前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主体构成,语文阅读卷可分为文学卷、思品卷、历史卷、地理卷、心理卷等。

“大语文教学”就是用语文的学习观来指导学习政史地等科目,并共同完成听说读写的训练任务;

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来指导学习思品、历史、地理等科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就是要重视阅读指导和调控,重视写作指导和调控,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五、课题研究和实施的基本原则

1、做事、抓事的原则。

其一是能够排除各种干扰,肯于做事、善于做事,力戒虚华;

其二是以人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框架,把各种能力按照不同的年级、不同年龄段具体划分为不同要素的“专题”,再把语文教学的各种教学目标凝结为“练好字、练好口才、读好书、写好文章”的四件事来抓。

天天需要抓的是练字、读书,写读书笔记三件事。

2、循序渐进的原则。

中小学各个年级的书法、朗读与朗诵、发言与演讲、辩论、讲故事、阅读、写作等七种基本课型要有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内容和形式。

各种层次、要求、内容和形式间要形成序列,一步一个台阶。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认真学习有关语文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并积极探索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提高。

4、反思总结提升的原则。

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调整。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作为教师,如果只教书,不读书,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特级教师于漪,每堂课后都要认真记下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

记下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想的火花;

记下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

她的“教后思”没程式,不深奥,但点点滴滴,都言之有物,思之有悟。

六、课题研究与实施的关键和途径

(一)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教师思想转变的关键是要设法走出应试教育的藩篱,懂得实施素质教育又不影响应试教育的一般常识,懂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2、改革教材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集中体现着教育者的教学思想,因此当教育思想发生变化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必须随之变化。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生,着眼于未来,所以必然要有一套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

3、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弘扬主体精神。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实施素质教育不等于不要课堂教学,也不等于不要考试,关键是教什么,怎么教,以及考什么,怎么考。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1)评价的内容要全面。

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更要注意能力的考查。

(2)评价的形式要多样。

平时测试与期末测试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考试与活动结合。

(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要下功夫解决好语文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问题。

那种认为只有在课外才能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看法和课外搞“素质教育”,课内搞“应试教育”的做法,都应该予以纠正。

2、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使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以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3、社会生活是素质教育的源头活水。

最有生命力、最富表现力的语言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一切文章、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让语文教学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充满时代气息,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需要的合格人才非常重要。

这也是语文教学走出困境,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

七、课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本项目的研究方法。

(1)教育实验法:

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找到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语文素质养成发展的方案。

(2)个案研究法: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3)行动研究法:

针对课题研究在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要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采取“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的模式来进行。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4)经验总结法:

根据课题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总结中,力求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要注意经验的先进性,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并进行理论分析。

2、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拟定课题总体研究方案及计划→制定总体教学目标和实施要点→拟定各种课型、不同层次的上课要求、规范及操作要点→组织实施,开展各种课型的研讨活动→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调整,总结经验和教训、撰写论文和论著→撰写结题报告和研究报告→整理、归结资料,申请结题→结题报告会→结题后的深化和拓展。

八、主要研究成果

(一)拟定了实施方案和课型操作要点

1、拟定了《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明确了课题组织成员及责任;

确立了课题实施总体目标和实施的原则;

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实施的步骤;

确立了课题组成员工作具体分工。

2、制定了近三万字的《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课型操作要点。

其一是明确了“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七个基本课型:

书法、朗诵、演讲、辩论、表演、阅读和写作。

其二是每一课型都从教学意义、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进度、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步骤参考、教学建议等发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手段。

(二)接受区教育局课题中期检查受到好评

2014年12月,区教育局对正在进行中的各级各类课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我们从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课题计划执行情况);

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对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和方法等情况的反思;

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接受了检查和提问。

在各方面工作还没有完成,各种资料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对我们的阶段性的工作仍然给了很高的评价,综合得分81分。

(三)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探索性文章

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共发表与本课题相关文章几十篇。

课题研究前后发表的文章就是有十几篇,比较有代表性是。

1、《简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美》,《特区教育》2011年7—8期,3010字;

2、《演讲、朗诵与讲故事》,《语文建设》2011年第9期,2090字;

3、刊发在《教师报》2012年7月1日上的《教学模式不可强制推行》,《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2期又转载了此文,2750字;

4、《课改误区误人子弟》,《教育时报》2014年1月29日,2950字;

5、《做个“三者”合一的语文教师》,《福建教育》2015年1、2期合刊,2500字;

6、《让语文课堂“大”起来》,《师道》2015年第2期,4806字;

7、《整合初中文科资源,实施“语文兼并式教学”策略》,《基础教育改革论坛》2016年第1辑,10235字。

8、《让每个教育梦想都开花结果》,《教师博览》2016年第7期,1500字。

9、《如何有效整合文科资源》,《中国教师报》2017年3月15日,2010字。

刊发在《师道》2015年第2期上的《让语文课堂“大”起来》是我们“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和实践的具体阐述。

不仅仅阐述了“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七种基本课型,而且还进一步明确了它的内涵和外延。

文章分三部分来阐述:

第一部分是“让语文课堂延伸出去”,指出现在的语文教材太“单一”,语文教学太“小”,语文作业太“狭”等问题;

然后进入第二部分“让语文课堂厚实起来”,进一步明确了“练好字、练好口才、读好书、写好文章”这“四件事”如何抓、怎么抓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让语文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舞台”,明确指出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语文知识素质教育、语文能力素质教育、语文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学习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

强调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改革教材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弘扬主体精神。

呼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要全面、评价的形式要多样。

明确指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社会生活是素质教育的源头活水。

刊发在《基础教育改革论坛》2016年第1辑上的《整合初中文科资源,实施“语文兼并式教学”策略》是我们“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和实践的拓展和延伸。

进一步指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要整合文科资源,实施大语文教学策略,这是“大”中之“大”,也就是“大课堂”之上“大语文教学策略”。

我在这篇文章中给出这样的答案。

“大语文教学”就是把思品、历史、地理等科目的教材作为语文学习的阅读教材。

为什么要实施“大语文”教学策略?

实施“大语文”教学策略就是要强化阅读,拯救国人之灵魂。

阅读决定素质,阅读决定精神。

我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学语文,到头来连篇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何以然?

阅读量不够使然,因为读是写的基础。

语文教学何以长期“少慢差费”?

因为应试教育使人们失去了阅读的时空,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教学现状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权利。

目前我国为什么缺少拔尖人才,很少有世界级大师出现?

为什么近些年来,重大科技创新很少,国家级科技成果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

因为国人读书研究问题者凤毛麟角,包括承担教书育人使命的教师,依然如此。

实施“大语文”教学策略就是要整合资源,树立以语文为龙头的“大文科”观念。

高考中的“文科综合”为实施“大语文”教学策略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课程整合观为实施“大语文”教学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施“大语文”教学策略就是要减轻负担,提高素质。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空喊了这么多年,丝毫没有见实效,为什么?

是学的科目太多,考的科目太多。

实施“大语文”教学策略,实际也是减少了学和考的科目,虽然“语文阅读卷”中的内容也不是不考,但考查的内容和形式变了,笔试只是考常识性的知识记忆,而其他考点则改为读书笔记和小论文的形式考查,这就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真正可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因为写读书笔记要阅读、要思考、要写作;

写小论文要选题、要立意,要收集资料归纳总结和分析,要研究问题和写作。

创造性思维就此也可以得到有效养成。

实施“大语文”教学策略就是要强化母语教学,实现教与学方法的彻底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