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7378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Word下载.docx

《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远市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Word下载.docx

调整经济布局,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

调整区域设置,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

调整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

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调整领导力量,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

特别是通过思路的调整,明确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把清远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全面实现争当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战略目标。

(二)坚持创新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有了新跨越。

我们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保持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强劲动力,牢固树立工业强市战略,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和双转移工作,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004年—2008年,全市分别实现生产总值255.4亿元、323.0亿元、426.3亿元、593.9亿元、746.6亿元,分别增长20%、27.8%、29.9%、32.9%、18.4%,年均递增25.7%;

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4.6亿元、90.8亿元、168.2亿元、276.6亿元、389.7亿元,分别增长49.5%、56.5%、71.3%、59.9%、30.8%,年均递增53.0%。

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完成161.4亿元、226.0亿元、329.0亿元、487.1亿元、703.5亿元,分别增长52.3%、40.1%、45.6%、48.0%、44.4%,年均递增46.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08.6亿元、129.8亿元、159.4亿元、197.0亿元、250.6亿元,分别增长15.1%、19.5%、22.8%、23.5%、27.3%,年均递增21.6%。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9.29亿元、13.25亿元、19.61亿元、27.89亿元、37.40亿元,分别增长26.4%、39.1%、47.9%、42.2%、34.0%,年均递增37.7%。

外贸出口总额分别达到5.27亿元、9.32亿元、11.71亿元、11.86亿元、13.80亿元,分别增长70.9%、76.9%、25.7%、1.2%、16.1%,年均递增34.9%。

实际利用外资0.81万美元、1.74亿美元、3.25亿美元、4.46亿美元、5.15亿美元,分别增长30.7%、114.2%、86.9%、37.3%、15.4%,年均递增52.7%。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各项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排位也明显前移。

2004年到2008年,GDP从第16位上升到第12位,前移4位;

人均GDP从第17位上升到第10位,前移7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第18位上升到第10位,前移8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第9位上升到第5位,前移4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第18位上升到第14位,前移4位;

外贸出口总额从第16位上升到第14位,前移2位;

实际利用外资从第15位上升到第10位,前移5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第15位上升到第12位,前移3位。

今年以来,我市同全国、全省一样,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发展困难明显加大,在不利的形势面前,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迎难而上、科学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好于预期。

一季度GDP增长12.5%,位居全省第一,继续保持全省全国走一步,我们走两步的可喜势头。

1-4月份,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6.7亿元,增长15.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3亿元,同比增长2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1.9亿元,同比增长1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增长10.6%。

(三)坚持科学统筹,协调发展有了新面貌。

一是城乡发展有了新面貌。

继续加快城市建设不动摇,认真抓好城市规划和“十个一批”重点城建工程,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飞来湖、市区景观、清远市水利枢纽等工程规划,城市美化、绿化和亮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进一步调整理顺市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城市管理不断加强。

加快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面貌都发生了明显改变。

切实加大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广清高速、北江大桥姐妹桥、清连高速公路等一批城乡交通基础工程先后完工,有效加快了清远人民脱贫奔康的步伐。

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

以实施“八个一”工程为重点的8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明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共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0.2万人。

农业产业化取得显著成绩,163个农业产业化组织年销售收入51.6亿元,出口创汇2739万美元;

“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和“四大特色农业基地”规模效应初步体现。

切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在全省山区市率先实现县(市、区)到镇通等级公路的目标。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面貌。

通过规划“三圈四带”经济发展新布局和建设佛山(清远)产业转移示范园、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示范园、广东华侨工业园和广东民族工业园等方式,全市南中北部呈现出竞相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自2004年以来,全市各县(市、区)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清新连续四年增速位于全省67个山区县之首。

三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

国有资本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步伐加快,全市完成了90%以上的国有企业改革任务。

民营经济异军突起。

2008年,民营经济共完成投资368.6亿元,增长6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4%;

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165.8亿元,占规模工业的42.5%。

(四)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状况有了新改善。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切实加大财政向民生工作的倾斜力度,继续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新创建省教育强镇7个,排全省第9位、非珠三角地区第1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农民参合率达98%以上;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社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2008年社保基金累计结余21亿元,增长26.3%;

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积极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的就业、社保、读书、看病、住房、行路、用电、饮水等一些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重视排查调处矛盾纠纷。

坚持市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认真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完善政府门户网站,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通道,妥善处理了一批社会矛盾和纠纷,有效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切实加快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

认真开展好建设宜居城乡活动,切实抓好环境保护。

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2万吨/日,市域主要江河水质总体保持良好。

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五年来,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从2004年的15842元增长到2008年的25799元,年均递增13.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3350元增长到2008年的4887元,年均递增9.0%。

(五)坚持改革创新,党的建设有了新加强。

坚持以提高科学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核心,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健全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形成了正确的发展导向和干部激励机制,充实调整了市直单位、县(市、区)领导班子,坚决做到让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人上,不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

认真开展机关作风整治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争创五个一流活动”(即争创一流的领导班子,争创一流的干部队伍,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争创一流的干部作风,争创一流的干部形象),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为抓手,抓好非公有制党建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全市1110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了镇村全覆盖,切实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向心力。

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十个一”工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廉风和畅教育活动,认真查处一批影响较坏、性质较恶劣的违纪案件,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

坚持惩防并举,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总的来看,通过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清远现象”,开创了后发地区创新发展的崭新模式。

几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排名迅速前移,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已从居尾变居中,个别指标进入上游位置,充分显示了清远旺盛的发展势头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2009年4月14日,由中国社科院牵头的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清远与鄂尔多斯、河源并列综合增长竞争力第一名。

如今的清远,已从昔日的发展“寒极”变成投资兴业的“热土”,从默默无闻的粤北小城崛起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漂流之乡、“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广东省工业十强市”。

二、我市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市党政领导班子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联系清远工作实际和班子自身建设情况,全面查找问题,深入分析原因。

市党政领导班子认识到,虽然近几年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明显实效,但对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还不够解放。

部分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不够深透,思想解放的程度和力度不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还不自觉,与清远实际的结合还不紧密,特别是满足于这几年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缺乏忧患意识。

习惯于常规思维,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意识,不敢想、不敢闯、不敢试。

解放思想的成果还没完全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发展上。

(二)经济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近年来,清远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经济发展总量不断前移,但堆头不大的问题仍然存在,目前还处于全省中下位置,进一步赶超的压力较大。

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与珠三角地区的差异仍然较大。

地方财政收入虽然首次跃居全省五个山区市首位,但总量仍然偏小。

2008年,来源于清远的财政总收入只占全省的1%,一般预算收入也是占全省的1%,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还不到一千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特别是北部“三连一阳”地区,经济的堆头更小,财力更为薄弱,统筹解决民生和发展问题的难度较大。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城市规划和配套设施还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

路网规模偏小,等级偏低,与珠三角发达地区差距明显。

公路密度(89.4公里/平方公里)列全省倒数第三;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9.4公里(未含清连高速),在全省五个山区市中倒数第二;

未完成的农村公路路面硬化里程全省倒数第一。

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主导产业(有色金属、建筑建材等)基本上为高耗能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数量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农业农村基础薄弱。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至今还没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弱,基本上还处于产业链的前端,精深加工不足;

农业合作组织多属松散型联合形式,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全市因氟重度超标等不同类型饮水不安全的农村人口有116万多人,约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

(三)一些突出民生问题还未得到妥善解决。

一是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

“4050”人员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文化建设总体滞后。

市及各县(市、区)电影院、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等硬件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群众对数字电视收费、维护等问题反映较多。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相对滞后,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够丰富,未能完全满足群众对先进文化的需求。

三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中小学校布局不够科学,部分山区学生因交通导致的读书难问题还在一定程度存在。

民办学校发展良莠不齐,困难家庭及外来人员子女上学难等现象仍然存在。

四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

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不正之风意见较大,医疗药品收费价格偏高,重病大病保障力度不足,群众因病返贫的情况仍然存在。

五是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尚未实现全覆盖。

对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尚不完善,群众对今后生活的预期压力较大。

六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仍有激化的可能。

人民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长效机制还未真正形成,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酿成群体性事件。

七是居民收入增长水平未能跟上经济增长水平,2004-2008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3.1%和9.0%,远低于同期GDP25.7%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7%的平均增长速度。

(四)城乡之间、南北之间发展差距日益加大。

由于区位和历史原因,南北差异逐年拉大。

2008年,经济发展较快的南部地区,清城区、清新县、佛冈县GDP分别是184.5亿元、130.8亿元、79.3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6.6%、20.3%、20.1%;

而经济发展较慢的北部地区,连州市、连山县、连南县GDP分别是72.1亿元、11.5亿元、13.2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4%、12.8%、12.8%。

北部地区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均明显落后于南部地区,推进南北互动、协调发展仍是一项长期任务。

城乡差距比较明显。

农民增收途径不多,收入增长较为缓慢。

2004年-2008年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37元,而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增加9957元,比农民纯收入增长了6.5倍。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全市贫困人口还有近30万,约占全省的1/11。

脱贫奔康任重道远。

(五)城市管理有待加强。

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公共交通规划滞后于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公交体系仍未能完全满足群众的出行要求。

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消防隐患依然突出。

“三小”场所、黑网吧等虽屡经整治,但死灰复燃的现象时有发生;

黑诊所、假医游医等屡禁不止,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劳动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损害农民工权益时有发生。

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宜居城市建设还有很长路要走,城市脏乱差和乱停乱放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城中村的管理还存在缺位现象等。

(六)环境污染问题压力加大。

多年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我市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

部分地区偷排偷放废水、废气现象严重,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万元GDP综合能耗还比较高。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对环境保护造成沉重压力。

发展环境与保护环境成为全市当前比较急迫的任务之一。

(七)执政能力和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

机关效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一些行政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依然存在,推诿扯皮、有权无责等问题时有发生。

部分事项审批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效率较低,而且存在收费环节多、乱收费等不良现象。

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工作态度消极,精神面貌较差,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动力不足。

内部约束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等。

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剖析其根源,固然有历史形成的、客观方面的因素,但也与主观方面的因素分不开。

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不够”: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

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髓理解不够。

在推进清远发展中,还不能妥善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对“快字当头”重视较多,对“好字优先”重视不够。

抓经济工作比较积极,对社会事业发展倾注精力不够。

抓当前、抓急需比较多,谋长远、打基础做得少,特别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重项目轻环境的思想还有市场。

在政绩观上,以GDP论英雄的传统思维定势影响仍较突出。

(二)改革创新的动力不够。

有的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随着清远发展水平的上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的同志丧失了在困难时期发奋图强的斗志和勇气,小富即安、知足常乐思想开始抬头,工作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甚至于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出现了松把劲、歇口气的思想,不敢用积极的态度看问题、想事情。

有的部门和地区受既得利益驱使,对改革创新缺乏热情,甚至存在抵触情绪,缺乏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不够。

有的同志宗旨意识不强,以人为本观念淡薄,深入基层较少,对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接触了解不多、对人民群众缺乏深厚感情。

未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没有很好地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向群众宣传解释清楚,未能充分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导致有些做出的决策与群众的实际需求有一定距离。

(四)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不够。

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综合改革、政府投融资体系改革,北部山区转移支付机制,以及其它各项改革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特别是如何从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等方面科学评价经济社会发展,从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正确引导产业发展,从定性、定量等方面科学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方面,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指导性不够强,制约了清远科学发展的步伐。

(五)加快科学发展的作风建设不够。

一些干部未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和利益观,工作懒散,拈轻怕重,不敢触及矛盾、不敢担当风险、承担责任。

部分地区和部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抓落实工作不力,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市委市政府的有些重大决策落实不够;

有的干部党性不强,责任心不够,工作重心漂浮,被动应付的多,潜心研究问题的少,要求基层的多,深入基层的少。

还有个别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执政为民的精神有所淡化等。

三、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共识、思路和举措

通过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联系当前经济形势和干部思想实际,我市在形成思想共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一)思想共识。

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三个好”和“六个必须”的科学发展新共识。

“三个好”就是必须“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六个必须”:

一是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确立科学发展的新导向。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完整地理解,绝不能片面、零碎、割裂地把握。

二是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继承、创新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三化一园”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管理人性化的发展道路,从而加快清远科学发展的步伐。

三是必须准确把握清远的发展定位,明确科学发展的新起点。

当前清远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清远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然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四是必须强化机遇意识,用好科学发展的新机遇。

机遇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战略性、根本性、决定性的资源。

我们要牢牢强化机遇意识,用好、用足、用活机遇,在抢抓机遇中谋求又好又快的发展。

五是必须树立世界眼光,拓宽科学发展的新视野。

要树立世界眼光,跳出清远找坐标,跳出清远谋发展,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考量发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借助外力,为我所用,从而为清远科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六是必须更加开拓进取,增强科学发展的新使命。

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更加积极进取,更加奋发有为,更加埋头苦干,切实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摆在全市干部群众面前的首要任务。

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切实抓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各项工作,做到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思路和举措

通过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对照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不足,市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经过充分讨论,研究制订了翔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和整改措施,明确了今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举措。

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一个中心”(争当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立足“两大主题”(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坚持“三个定位”(建设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着力推进“四个化”(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和管理人性化),争创“五个一流”(一流的班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