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7210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

《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南京市三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

1、单项选择题:

本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2018年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马德里站如期举行。

如图所示,苏炳添在百米大战中,以9.91s获得冠军,再次平了亚洲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飞人”。

据悉苏炳添的起跑反应时间是0.138s,也是所有选手中最快的一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炳添的起跑反应时间0.138s,指的是时刻

B.在研究苏炳添的起跑技术动作时可以将他看作质点

C.苏炳添这次比赛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09m/s

D.以其他运动员为参照物,苏炳添总是静止的

2.一粒石子和一泡沫塑料球以相同初速度同时竖直向上抛出,泡沫塑料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忽略石子受到的空气阻力,石子和塑料球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3m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的两端。

现在质量为2m的小球上沿弹簧轴线方向施加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

4.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A、FB、FC、FD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FD>FB>FA>FC

B.FD>FC>FB>FA

C.FB>FD>FA>FC

D.FC>FD>FB>FA

 

5.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轻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施加外力让A沿杆以速度v匀速上升,从图中M位置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N位置,已知AO与竖直杆成θ角,则(  )

A.刚开始时B的速度为

B.A匀速上升时,重物B也匀速下降

C.重物B下降过程,绳对B的拉力大于B的重力

D.A运动到位置N时,B的速度最大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载着景海鹏和陈冬两名宇航员顺利飞入太空。

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

A.B受到C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立方体的光滑盒子中,盒子的边长略大于小球的直径.某同学拿着该盒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要使在最高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作用力大小恰为mg,则(  )

A.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

B.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

C.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等于2mg

D.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等于3mg

9.如图,内壁光滑的细圆管一端弯成半圆形APB,另一端BC伸直,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并固定。

半圆形APB半径R=1.0m,BC长L=1.5m,桌子高度h=0.8m,质量1.0kg的小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沿过A点的切线射入管内,从C点离开管道后水平飞出,落地点D离点C的水平距离s=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10m/s

B.小球在圆轨道P点的角速度:

=10rad/s

C.小球在P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a=25m/s2

D.小球从B运动到D的时间为:

0.7s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9分)

三、简答题:

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12题)和选做题(第13题)两部分,共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10.(8分)“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某同学的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筋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照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的图示;

F.比较力

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

(2)该实验中某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如图所示,其大小是________N。

(3)图乙中的______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

______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4)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

A.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11.(10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本实验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应远大于小车A的质量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

图象

(2)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但他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过大.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F关系图象是______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

下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

则C点的速度为m/s;

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模块3—5)(12分)

(1)以下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

B.贝可勒尔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

C.卢瑟福通过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2)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可控核反应堆是驱动航空母舰的理想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重核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获得动力.

是若干核反应的一种,其中

为中子,X为待求粒子,y为X的个数,则X是(填“质子”“中子”或“电子”),y=.

(3)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A以2.0m/s的速度和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kg的另一大小相同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它以0.2m/s的速度反弹.求:

①原来静止小球获得的速度大小;

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13A.(选修模块3—3)(1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D.氢气和氮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2)如图所示,用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质量为m.在活塞上施加恒力F缓慢推动活塞,使气体体积减小。

设上述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则气缸内的气体压强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按照分子动理论从微观上解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上述过程中活塞下降的最大高度为Δh,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外界大气压强为p0,试求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内能的变化ΔU.

四、计算题:

本题共3小题,共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的力F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直轨道运动,到B点后撤去力F,物体飞出后越过“壕沟”落在平台EG段。

已知物块的质量m=1kg,物块与水平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B段长L=10m,BE的高度差h=0.8m,BE的水平距离x=1.6m。

若物块可看作质点,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1)要越过“壕沟”,求物块在B点最小速度v的大小;

(2)在第

(1)问的条件下,计算物块落到平台时的瞬时速度v′;

(3)若θ=37°

,为使物块恰好越过“壕沟”,求拉力F的大小。

15.(16分)如图所示为一架四旋翼无人机,它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若一架质量m=2kg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为F=36N,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4N,g取10m/s2。

(1)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求在t=5s时离地面的高度h;

(2)当无人机悬停在距离地面高度H=100m处,由于动力设备故障,无人机突然失去升力而坠落。

求无人机坠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v;

(3)在第

(2)问条件下,若无人机坠落过程中,由于遥控设备的干预,动力设备重新启动提供向上最大升力。

为保证着地时速度刚好减为零,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1。

16.(16分)古代战场上人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自动投石装置,其左端固定一弹簧,A为放入石块口,BC是一长为1.5R的竖直细管,上半部CD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

投石时,每次总将弹簧长度压缩到相同位置后锁定,在弹簧右端放置一块石头,解除锁定,弹簧可将石头向右弹射出去。

在某次投放时,将质量为m的石块放入该装置中,解除锁定后石块到达管口D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恰好为零。

不计石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且锁定和解除锁定时,均不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该石块到达管口D时的速度大小v1;

(2)弹簧被锁定时的弹性势能Ep;

(3)已知山坡与水平地面相距2R,若使该投石管绕中轴线OO′在90°

角的范围内来回缓慢转动,每次弹射时只放置一块石头,石块的质量在

m到m之间变化,持续投放足够长时间后,石块能够落到水平地面的最大面积S是多少?

高三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C

D

B

A

6

7

8

9

AD

AC

BD

CD

10.CE4.20FF′CD

11.D平衡摩擦力C0.210.60

12.C中子31.1m/s0.385J

13A.B

增大体积减小,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增多

ΔU=(p0s+mg+F)Δh-Q

14.4m/s4

m/s与水平方向呈45°

角斜向右下方5.27N

15.75m40m/ss

16.

3mgR

πR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