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6232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靖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曲靖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曲靖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曲靖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曲靖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曲靖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

《曲靖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靖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曲靖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

”刘英对刚进门的玲玲说。

()

(2)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3)芝麻开花——节节高。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张今天下午居然收到了哥哥寄给他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B.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

C.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D.我们不能把这两件无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6.下列每句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依次写括面的括号里。

(1)哗一一哗,铺天盖地的暴雨不停地泼撒下来,像天河绝了口。

()()

(2)它的花瓣是玉白色的,花蕊却是额黄色的,一浅一深,色调配得相当合谐。

(3)幸福只是我们的心灵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查觉和把握,是我们对于人间最朴素的又最真至的感情。

()()

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B、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C、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D、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8.照样子仿写句子。

(6分)

友谊是一抹彩虹,染饰我们的生活;

友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判断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分)

(1)这难道是我的错吗?

()

(2)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

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

(3)在半空中看长江,简直是一条白缎带。

(4)竹子长得要戳破天。

(5)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0.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把诗句、题目和作者用线连起来。

(8分)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过故人庄》  陶渊明

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饮酒》孟浩然

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

《入若耶溪》王维

蝉噪林逾静,_______________。

《山居秋暝》王籍

二、阅读理解。

(共24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12.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引:

__________(

2)顾:

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尊君”与“家君”指的都是______________,但称呼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3分)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一波三折。

B、“下车引之”一句体现了友人的粗鲁无礼。

C、“待君久不至”句中流露出对友人失约的反感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琥珀(节选)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mò

i)了。

波浪不断地向树干(gāngà

n)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

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juǎnjuà

n)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

那孩子赤着脚,他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6.根据意思从文中选出相应的词语填在题前的横线上。

(2分)

():

遥远的古代。

根据已知的测度未知的。

17.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淹没(A.mò

B.mé

i)

()树干(A.gānB.gà

n)

()卷(A.juǎnB.juà

n)到

18.请给文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写上正确的标点。

19.文中写这块琥珀具有科学价值的一句话是()(3分)

A.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B.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C.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0.在下列四个答案中选择最正确的一项作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上“√”,其余三项打“×

”。

(2分)

①琥珀里面那两个小东西的样子。

②从那块琥珀,人们可以作出推测。

③从那块琥珀,可以推测一万年前世界上早已有蜘蛛和苍蝇了。

④琥珀的样子和科学价值。

()

三、作文。

(35分)

21.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体会身边的故事,以“有爱就有希望”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题目自拟。

要求语句通顺,重点突出,4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C2.B

3.雅蔚采梁惯花碧腊

4.CBA

5.C

6.

(1)“撒”改为“洒”;

“绝”改为“决”。

(2)“额”改为“鹅”;

“合”改为“和”。

(3)“查”改为“察”;

“至”改为“挚”。

7.B

8.示例:

一盏明灯 照亮我们的世界 

一泓清泉 滋润我们的心灵 

一缕春风 拂去我们心中的愁绪

9.

(1)反问

(2)设问(3)比喻(4)夸张(5)拟人 

10.悠然见南山 待到重阳日 清泉石上流 鸟鸣山更幽

(一)11.《世说新语》(1分)

12.

(1)引:

拉,牵

(2)顾:

回头看(2分,每空1分)

13.和别人相约一同出行,却丢下(我)先走了。

(关键字:

行、去)(2分)

14.元方的父亲(1分)前者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1分);

后者是谦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1分)。

15.B(2分)

16.远古推测17.ABA18.“,!

,“?

”“,。

,“,,。

19.C20.①×

②×

③×

④√

(35分)略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piānpì

biāozhì

shēnqǐngdǐyù

ihuá

imiǎoshì

()()()()()()

jīngzhà

nliá

olià

ngchú

chuānglí

nglì

shǎnshuò

chè

2.选字组词。

(呐纳)____喊火柴____(梗便)气____(魂魄)

(魅魁)____力(嘹缭)____亮(溶熔)____炼

3.选词填空。

描写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体味

(3)我亲身()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

“小心注意”叫意;

“任凭自己”叫意;

“沾沾自喜”叫意;

“任意妄为”叫意;

“心情爽快”叫意;

“心术不正”叫意。

5.修改病句。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6.按要求填空。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

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

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扬柳如小桥流水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

请写在下面。

(二)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

第一,我就属牛。

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

“今天是你的生日。

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

”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

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

爷爷说:

“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

”真的,我意外发现:

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

爷爷还说:

“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

”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

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

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

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

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

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

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熟悉—()喜欢—()坚强—()

2.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例:

(壮实的)身体

()小铜牛()身骨()腿脚

()犄角()尾巴()田野

3.用“鞭策”写一句话。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

5.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的想象、细致的描写。

(5分)

6.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

①对牛很熟悉。

②非常喜爱牛。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三)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

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

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

”有人说。

“腊梅会挪死吗?

”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他铲开了!

刨开了!

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

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

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

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

锄落之处,铮铮有声。

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

“它会死吗?

“死不了!

”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

”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

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

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

嚓!

”一铲,一铲,一铲……“喀!

喀!

”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

“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

独立了!

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那老土依然沉重。

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

又长出了几片新叶。

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人挪活!

树也挪活!

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一息风姿飘_____有声丰_____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

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小升初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1.偏僻标志申请抵御徘徊藐视精湛嘹亮橱窗伶俐闪烁彻底

解析:

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要注意“僻”字不要写成“擗”,“烁”不要写成“砾”,要注意“藐”字不要写成“渺”,“湛”字不要写作“勘”,“嘹”不要写成“缭”,“橱”不要写作“厨”。

2.呐梗魄熔

这道题要求辨析形近字,“呐”和“纳”,“梗”和“便”,“魂”和“魄”,“溶”和“熔”,也都只是在部首上有一点差异,但字义与用法完全不同,需要仔细辨别。

3.

(1)描绘

(2)描写(3)体味(4)体会

这是考查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近义词的能力。

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知道这几个词语在意思、用法上的区别,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4.留意随意得意肆意惬意歹意

这是考察辨析词语意思的能力,只是形式与以往有所不同——给出解释,要求填入词语。

完成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词语。

5.

(1)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修改病句是培养同学们的语感,增强语言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练习。

我们不仅要能辨析一句话是否存在语病,而且能够把有语病的地方修改正确。

做这样的练习一般要分三步:

一是细读句子,明确病因;

二是根据病因动笔修改,或“增”,或“删”,或“调”,或“换”;

三是再读,检查修改是否正确。

6.答案:

(1)每逢佳节倍思亲。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③……

这是考查同学们积累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的准确和书写的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7.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这是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

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答案。

8.B

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衔接的句子。

9.D

这道题是考查古诗积累情况的灵活运用的一道题,我们先要弄懂各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分类,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二、

(一)

1.略。

2.天雨墙坏,不及时修补。

富人认为儿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3.略。

(二)

1.熟知喜爱顽强

2.金黄色的壮实的稳健的尖利的灵巧的广阔的

4.手中的牛动起来……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5.自觉踏实耐劳细致合理

6.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这是一篇咏物的文章,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特点展开的,也赞扬了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做题时应紧扣住这一中心来思考。

(三)

1.奄奄逸铮铮满

2.漫——蔓产——铲

3.卜算子•咏梅陆游

4.①使人害怕②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5.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6.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

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和中心的理解。

做这样的题必须认真读懂全文,抓住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写老花匠把腊梅花移栽到新的地方。

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共39分)

1.下列字音字形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地震(zhè

n)中轴(zhǎu)收敛(liǎn)婉惜(wǎn)

B.刨坑(pá

o)栖息(qī)晚宴(yà

n)炽热(chì

C.萌发(mé

ng)逶迤(yí

)搀扶(chān)镌刻(juān)

D.猝死(cù

)洗涤(dí

)驾驭(yù

)吝惜(lì

n)

2.“翡”是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