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莆田市5位命题、审题人员中仅2位5年内参加过省级中考命题人员培训;
南平市4位命题、审题人员中仅2位5年内参加过省级中考命题人员培训。
具体情况见表2:
表2命题、审题情况和人员构成
设区市
命题人员组成
命题天数
审题人员
审题天数
命审题人员5年内参加过省级中考命题人员培训人数
市级
教研员
县区
一线
骨干教师
1
4
25
18
6
7
3
14
2
19
23
16
24
22
21
2.自评报告质量
九个设区市基本能按照模板内容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自评报告”,但是,在数据客观性和自评内容准确性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例如,各设区市试卷word文档统计的试卷阅读量与“自评报告”均有出入;
福州市“自评报告”中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及格率、优秀率和区分度均没有数据。
厦门市、漳州市“自评报告”中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呈现正态分布(有利于选拔),莆田市、宁德市“自评报告”中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呈现多峰分布(莆田卷双峰、宁德卷三峰)(个别试题偏难,两极分化),泉州、龙岩、三明、南平四个设区市“自评报告”中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均呈现负偏态分布(即频数集中在高分段),但上述各设区市对这些重要的数据统计结果均未能结合试题难易度或评分松严情况做更进一步的分析。
3.试卷质量
(1)政策性
九个设区市试卷的主观题量和客观题量比例均基本符合《2012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学)》(以下简称《考纲》)的要求,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覆盖率与分值等各方面也都遵守《考纲》的要求。
具体情况见表3:
表3试卷的考试性质、时间、形式、题量、总分及卷面情况
项目
考试
形式
时间
主观
题量(分)
客观
卷面
总分
阅读量(字)
答题量(字)
图表数
页码数
考点(个)
闭卷笔试
60
分钟
64
36
100
2754
593
13
39
75
3066
757
17
5
68
32
2478
592
20
27
70
30
3189
520
43
3146
742
37
2536
525
10
34
2957
811
2500
709
9
35
2630
560
考试大纲要求
/
注:
以上数据除了答题量来自参考答案word文档的字数统计外,其余均来自各设区市“自评报告”。
(2)导向性
九个设区市试卷在认知性学习目标三个水平层次和技能性学习目标两个水平层次的考查情况见表4、表5:
表4A层次、B层次和初步学习层次目标考查情况
A层次(分)
B层次(分)
初步学习(分)
A层次+B层次+初步学习(分)
65
47
11
72
29
74
38
81
46
83
40
15
71
表5C层次和初步学会层次目标考查情况
C层次(分)
初步学会(分)
C层次+初步学会(分)
28
53
26
12
九个设区市试卷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标准中五个一级主题的考查情况见表6:
表6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中的一级主题考查情况
探究与实验(分)
身边化学物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分)
物质的化学反应(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分)
27
15
34
14
32
22
10
31
39
16
23
12
20
18
九份试卷在考查目标层次和主题内容的分布上存在差异,例如,漳州、三明卷对A、B层次和初步学习等较低目标层次内容的考查均超过81分,而厦门卷对C层次和初步学会层次等较高目标层次内容的考查达53分;
对“探究与实验”主题的考查宁德卷达38分,漳州卷却只有20分;
对“身边化学物质”主题的考查三明卷达39分,宁德卷只有15分;
对“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的考查漳州卷达22分,泉州卷只有10分;
对“物质的化学反应”主题的考查龙岩卷达28分,漳州卷只有15分;
对“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考查,福州、泉州和漳州卷均为12分,三明卷只有5分。
总体上看,九份试卷均能在落实课改理念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上下足功夫,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关注学科能力与方法,并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检测。
初步体现中考目标参照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二合一的功能。
(3)实测结果
表72012年福建省九个设区市初中学业考试实测数据比较表
难度值
0.60
0.63
0.48
0.72
0.69
0.70
0.65
0.59
合格率%
无数据
63.05
39.90
73.27
60.02
69.35
68.61
62.51
52.03
优秀率%
18.37
15.93
47.03
21.50
45.00
38.65
32.54
23.71
标准差
26.06
23.17
29.42
26.33
26.38
24.83
23.20
27.49
27.31
区分度
0.57
0.73
0.62
0.71
0.56
0.90
0.68
从上表看,莆田卷难度最大。
莆田卷、宁德卷的合格率偏低,这与莆田卷、宁德卷“自评报告”中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呈现多峰分布是匹配的,说明个别试题偏难或九年级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出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
而泉州、龙岩、三明、南平四个设区市的合格率、优秀率均较高,这与其难度值和“自评报告”中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呈现负偏态分布相匹配。
相比之下,厦门、漳州两个设区市的难度值、合格率居中,这也与两个设区市“自评报告”中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呈现正态分布相匹配。
九个设区市在“自评报告”中均未注名计算区分度时采用的方法(积差相关法、鉴别力指数法或肯德尔和谐系数法),因此无法对九份试卷的区分度作出评价。
(4)科学性
福州、厦门、宁德、莆田、泉州、漳州和三明卷相对比较严谨,基本做到了知识性与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
龙岩卷第13题和南平卷第1题存在科学性问题。
(5)技术性
九份试卷在命题技术性方面较往年均有进步。
宁德、莆田卷在试卷编排合理性与规范性上用心良苦,用实验过程图直观呈现反应过程或用示意图直观呈现物质转化关系,既改造了传统的流程图,又方便学生审题;
福州、龙岩、三明、南平和泉州卷在情境设置合理性与规范性上表现不俗,命题素材取自生活,贴近学生,情景真实,问题设置新颖,设问指向合理;
漳州卷在答题要求合理性与规范性上,试卷阅读量和答题量都适当减少,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厦门卷综合性强、立意高,答题起点却不高,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
泉洲卷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比较规范。
但九份试卷在命题技术性方面有不足之处,在试卷编排、文字表述、情境设置、设问指向和应答要求、赋分、试题测量的有效性等方面均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
二、试卷中的主要亮点
1.加强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科学探究能力学习要求的调整,九份试卷对化学实验考查的力度普遍加大,更加关注化学实验方法的考查,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经历的思维过程的考查,凸显对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部分试题还涉及实验的安全性问题。
试题的表现形式呈现新面貌,导向功能突出。
例1(厦门卷第17题节选)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
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2NaHCO3△Na2CO3+H2O+CO2↑;
NH4HCO3△NH3↑+H2O+CO2↑。
碱石灰
不与氨气反应,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氨气。
……
实验二:
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
用下图装置测定该膨松剂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相同的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
①如何调整装置C、D、E连接顺序?
。
②只需测定哪一装置的质量?
(填“C”、“D”或“E”)。
评析:
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新课程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题的实验一以定性实验为主,实验二则以定量实验为线索,层次清晰,目的明确。
第(6)小题要求学生在能够理解完整实验操作过程的基础上,具备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试题作答起点不高,但综合性强、立意好,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2(龙岩卷第17题节选)
……
(6)你也可以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证明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必须有明显现象)且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
现只有铁、稀硫酸、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四种试剂及相关仪器。
请根据提供的试剂,按要求填空:
①若选择铁,还需要选择的另一种试剂是 。
②若选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为试剂,是否还需选择其它试剂?
若需要,指出所需的试剂。
若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答:
。
本题素材源自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96页“活动与探究”栏目,命题过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改编和创新的做法,值得提倡。
第(6)小题要求学生能认识到探究过程中关键性的问题,有选择地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试题开放适度,有效地考查学生较深层次的思维能力。
例3(南平卷第18题节选)《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今天我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再进行探究。
[实验反思]
用玻璃片盖住试管口将试管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取出时,要戴着橡胶手套进行操作,原因是。
例4(厦门卷第16题节选)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4)装瓶:
把所配溶液装入试剂瓶,填写右图标签:
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用化学知识进行生命教育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3]以科普史实为切入点,通过试题的引导让学生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延伸到应用,“实验反思”从关注安全的角度着眼命题,引导学生关注操作规范,关注生命教育,体现人文性。
[例4]立足基础,引导学生认真、完整地完成实验。
简单一问,意味长远,引导一线教师将探究活动落到实处,避免“纸上”探究,走出当前实验“教而不做,做而不全”的怪圈。
2.试题突出思维品质的考查
九份试卷均对中考试题的呈现形式做了一些变革和探索,不再为求稳妥而趋于模式化。
计算题的命制,以简洁的图示直观明了地呈现,是值得借鉴的一个新形式。
例5(福州卷第18题)根据图12所示的信息计算:
(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g。
(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方程式:
2KOH+H2SO4===K2SO4+2H2O)
本题在题型的设计上有一定的创新,题干以图示的形式呈现,直观新颖。
通过中和反应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以及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综合考查了初中化学计算。
例6(龙岩卷第18题节选)
(5)兴趣小组取6片药片粉碎后放入试管中,向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0.88g。
试通过计算,每片药物中含有AlMg(OH)3CO3的质量是多少?
(结果保留到0.1)
(已知:
药物所含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AlMg(OH)3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本题以铝碳酸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为情景,从“药物抗酸作用、服用方法、主要成分含量”三个方面开展了有意义的探究,由定性到定量,问题层层递进。
是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与实验探究有机融合的一种合理创新。
例7(宁德卷第18题)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Na2SO4)中H2SO4的
含量进行测定。
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不同的测定方法:
(1)甲同学:
酸碱中和法
取60g废水于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
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反应
过程溶液pH变化如右图,求60g废水中H2SO4的质量。
(2)乙同学:
沉淀分析法
改用BaCl2溶液代替NaOH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2SO4的含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BaSO4↓+2HCl),你认为结果会(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
本题用曲线呈现酸碱中和反应时的pH变化,赋予计算题更多的内涵和价值,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又通过两种实验方法的对比、计算和分析,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考查学生的化学核心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初高中衔接,重视构建知识网络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今年有多个设区市的中考试题利用物质转化关系图来考查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学习方法。
本类试题的共同特点是:
物质转化关系简单,内涵丰富,让学生入题容易,同时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梯次,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础和核心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例8(宁德卷第15题)
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若甲、乙、丙均含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甲是石灰石的主要成
分,则甲为,乙为,丙为。
(2)若甲、乙、丙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甲为红色金属单质,乙是甲的氧化物,则乙为,写出一个符合丙→甲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例9(莆田卷第15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Ⅰ.若甲、乙、丙依次是氢气、水、硫酸。
(1)写出甲→乙的化学方程式:
(2)乙→丙时所需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元素。
Ⅱ.若甲为碳酸钙,丙为氯化钙。
(3)乙可以是。
Ⅲ.已知难溶性的碱受热会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若甲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乙的溶液呈黄色。
(4)甲→乙还需要的试剂可以是。
(5)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注重渗透“物质变化”的观点,通过比较简洁的物质转化关系图将:
“物质可相互转化、转化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遵循一定的规律、转化具有特殊的价值”等变化观的基本思想渗透其中,考查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严密性以及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思维品质和能力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但是,例9的(3)、(4)两小题还应注意明确推断结论的指向,避免学生误填为物质的类别。
4.创设情境,突出应用价值
九份试卷都不同程度的在试题中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加注重从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科技发展的前沿、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中选择真实的试题情景素材,在考查学生应有的基本化学素养的同时赋予试题一定的教育功能。
例10(福州卷第13题节选)福州是宜居之城,有福之州。
民间流传着:
七溜八溜不离“虎纠”。
(1)鼓山是福州的名片之一。
(2)“佛跳墙”是福州传统名菜。
(3)织染苎麻布是连江畲族世代相传的民间技艺。
(4)连江的温泉度假村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以福州各地的特色,乡土人情为载体,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设计试题来考查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激发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试题具有良好的导向与功能,体现了学科特点和价值。
类似的还有泉州卷第17题,试题对教材习题进行适度改编,以泉州海盐的生产和利用为背景进行命题,同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整道题脉络清晰,比较完整地考查了溶液方面的重要知识。
例11(三明卷第18题)我国南海蕴藏丰富的新型能源“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形似冰块却能燃烧。
请回答:
(1)“可燃冰”一定含有元素。
(2)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其优点是。
以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为背景,通过甲烷水合物相关信息的呈现,把具体的化学知识(物质由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守恒、“绿色化学”思想等)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既考查了考生对基本化学知识的掌握,又突显出学科的价值。
例12(南平卷第14题)实验小组对某河水的酸碱性进行调查,确定三处采样点(如示意图,其数值为该处河水的pH)。
(1)三处采样点中,水质碱性最强的采样点是
(2)分析数据发现,采样点丙的酸碱度因支流小溪水的汇入而变化较大,可推知支流小溪水呈(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
(3)支流小溪水是硬水,可在水样中滴加来检验。
(4)支流小溪水含有较多的钙离子(以CaCl2形式存在),工业上常采用离子交换树脂(HR)来去除,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2HR+CaCl2==CaR2+2X,X的化学式是。
选材贴近生活实际,图示简洁清楚,一目了然。
以真实的探究活动作为试题的背景设计问题,各小题分工具体明确,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在新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尚待改进的问题
1.试题不够严谨,存在科学性错误
今年仍有部分试题选材不够慎重,命题时缺乏反复推敲,存在科学性错误。
例如,试题所涉及的事实、知识、思想方法等不符合科学规律;
问题解决过程中所渗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向错误;
试题中出现的化学语言等欠准确、规范等。
例1(南平卷第1题)下列实施过程为物理变化的是
A.把玉米淀粉转化为酒精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分子结构
C.用铁矿石冶炼生铁D.用乙炔等物质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评析:
B选项,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分子结构并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观察是一个知觉体验活动,显然,把活动当成物理变化,这是一个错误的推论。
例2(龙岩卷第13题)半导体硅(Si)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工业上通过二氧化硅与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硅,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
(1)图中的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2)上述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题设计不严谨,图示中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不科学,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不能简单用一个分子表示它的构成,存在科学性错误。
2.信息不明,设问指向不清
例3(三明卷第22题)下图是碱与不同类别物质间反应的关系图。
(1)碱溶液的pH(填“>”、“=”或“<”)7,酚酞试剂遇NaOH溶液变色。
(2)若A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