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和元素的分离与鉴定学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和元素的分离与鉴定学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和元素的分离与鉴定学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2用CaCO3标定EDTA标准溶液9
4.2.3Ca,Mg总量的测定9
4.3结果与讨论10
4.3.1EDTA的标定10
4.3.2Ca,Mg总量的测定10
第五章以CMP混合指示剂测定茶叶中的钙含量11
实验部分11
5.1主要仪器与试剂11
5.2实验步骤11
5.3结果与讨论11
第六章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铁12
实验部分12
6.1主要仪器与试剂12
6.2实验步骤12
6.2.1吸收曲线的绘制12
6.2.2标准曲线的绘制12
6.2.3试样中铁的测定12
6.3结果与讨论13
6.3.1吸收曲线的绘制13
6.3.2标准曲线的绘制13
6.3.3试样中铁的测定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摘要
前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19世纪初,茶叶的成分才逐渐明确起来。
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
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
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
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
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
钾、钙、镁、钴、铁、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
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咖啡因(又称咖啡碱、茶素),1820年由林格最初从咖啡豆中提取得到,其后在茶叶,冬青茶中亦有发现;
1895~1899年由易·
费斯歇及其学生首先完成合成过程。
工业生产上,我国在1950年从茶叶中提取,1958年采用合成法生产。
咖啡因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适度地使用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
咖啡因有时也与其他药物混合提高它们的功效。
咖啡因能够使减轻头痛的药的功效提高40%,并能使身体更快的吸收这些药品缩短起作用的时间。
因此,很多非处方治疗头痛的药品中包含有咖啡因。
咖啡因也与麦角胺一起使用,治疗偏头痛和集束性头痛,也能克服由抗组胺剂带来的困意。
咖啡因存在于自然界的咖啡、茶和可拉果中。
测定表明,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约11%~12%,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约0.6%。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白色针状结晶粉末,味苦。
能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等,微溶于石油醚。
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120℃时升华显著,178℃以上升华加快。
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8℃。
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能与酸成盐。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用适当的溶剂(乙醇、氯仿、苯等)在索氏提取器中连续抽取,浓缩即得粗咖啡因。
进一步可利用升华法提纯。
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
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
例如:
①钾,促进血钠排除。
血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多饮茶可防止高血压。
②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③锰,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钙的利用。
因不溶于热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茶叶需先进行“干灰化”。
“干灰化”即试样在空气中置于敞口的蒸发皿后坩埚中加热,把有机物经氧化分解而烧成灰烬。
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生物和食品的预处理。
灰化后,经酸溶解,即可逐级进行分析。
第一章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实验部分
1.1主要仪器与试剂
蒸馏装置;
圆底烧瓶;
索氏提取器;
球形冷凝管;
蒸发皿;
玻璃漏斗;
茶叶末;
95%或75%乙醇;
生石灰粉。
1.2实验步骤
1.2.1索氏提取器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
用滤纸制作圆柱状滤纸筒,称取10g茶叶末,装入滤纸筒中,将开口端折叠封住,放入提取筒中.将150mL圆底烧瓶安装于电热套上,放入2粒沸石,量取95%乙醇90mL倒入烧瓶,安装好索氏提取装置,打开电源,加热回流,当提取筒中提取液颜色变得很浅时,说明被提取物已大部分被提取,停止加热,拆除索氏提取器(若提取筒中仍有少量提取液,倾斜使其全部流到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管进行蒸馏,蒸出提取液中的大部分乙醇,至提取液浓缩至10ml时,停止蒸馏,趁热把浓缩液倒入蒸发皿中。
1.2.2浓缩提取液
往盛有提取液的蒸发皿中加入4g生石灰粉及2粒沸石,搅成浆状,放在电热套上加热蒸干,使之成粉状(不断搅拌,压碎块状物)。
然后小火加热,焙炒片刻,除去水分。
1.2.3咖啡因升华
在蒸发皿上盖一张刺有许多小孔且孔刺向上的滤纸,再在滤纸上罩一个大小适宜的玻璃漏斗,漏斗中塞一团棉花,把蒸发皿放在电热套上加热,适当控制温度,当发现有棕色烟雾时,即升华完毕,停止加热。
冷却后,取下漏斗,轻轻揭开滤纸,用刮刀将附在滤纸下面的咖啡因针状晶体刮下。
1.3结果与讨论
茶叶末质量:
m=5.0000g
提取咖啡因质量:
m=0.0144g
咖啡因含量=0.288%
结果分析:
咖啡因的含量一般点茶叶干重的2-4%,我们组测出的咖啡因含量过少,可能原因有:
1.茶叶没有完全烘干,5.0000g不能算作茶叶的干重;
2.索氏提取器提取咖啡因时提取不完全,虹吸管内提取液颜色变浅但还是没有提取干净;
3.升华时,滤纸孔太大导致部分咖啡因挥发,在漏斗底部没有放置脱脂棉,漏斗颈部可以清晰看到有少量白色结晶。
第二章Fe,Al,Ca,Mg元素的鉴定
2.1主要仪器与试剂
试管、胶头滴管、表面皿、试管、6mol·
L-1NaOH、2mol·
L-1HAc、0.25mol·
L-1(NH4)2C2O4、6mol·
L-1HAc、6mol·
L-1NH3·
H2O、饱和KSCN、、铝试剂、镁试剂
2.2实验步骤
2.2.1Ca、Mg元素的鉴定
从1#试液的容量瓶中倒出试液1mL于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从试管中取液2滴于表面皿上,加镁试剂1滴,再加6mol·
L-1NaOH碱化,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从上述试管中再取试液2~3滴于另一试管中,加入1~2滴2mol·
L-1HAc酸化,再加2滴0.25mol·
L-1(NH4)2C2O4,观察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2.2.2Fe、Al元素的鉴定
从2#试液的容量瓶中倒出试液1mL于一洁净试管中,然后从试管中取试液2滴于表面皿上,加饱和KSCN1滴,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在上述试管剩余的试液中,加6mol·
L-1NaOH直至白色沉淀溶解为止,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6mol·
L-1HAc酸化,加铝试剂3~4滴,放置片刻后,加6mol·
H2O碱化,在水浴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2.3结果与讨论
1#试液加镁试剂后,产生天蓝色沉淀,溶液变浑浊,证明茶叶中含有Mg元素。
1#试液加HAc酸化,再加(NH4)2C2O4后,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证明茶叶中含有Ca元素。
2#试液加饱和KSCN后,溶液变血红色,证明茶叶中有Fe元素。
鉴定Ca后的试样加铝试剂后,产生红色絮状沉淀,证明茶叶中有Al元素。
第三章茶叶的灰化和试样的制备
3.1主要仪器与试剂
分析天平、研钵、蒸发皿、长颈漏斗、250mL容量瓶、烧杯、电炉、滤纸、6mol·
H2O、6mol·
L-1HCl、茶叶
3.2实验步骤
3.2.1茶叶的灰化
取在100~105℃下烘干的茶叶7~8g于研钵中捣成细末,准确称量5.0000g,然后将茶叶末全部倒入蒸发皿中。
将盛有茶叶末的蒸发皿加热使茶叶灰化(在通风厨中进行),然后升高温度,使其完全灰化。
3.2.2试样的制备
待蒸发皿冷却后,加6mol·
L-1HCl10mL于蒸发皿中,搅拌溶解(可能有少量不溶物)将溶液完全转移至150mL烧杯中,加水20mL,再加6mol·
H2O适量控制溶液pH为6~7,使产生沉淀。
并置于沸水浴加热30min,过滤,然后洗涤烧杯和滤纸。
滤液直接用250mL容量瓶盛接,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贴上标签,标明为Ca2+,Mg2+离子试液(1#),待测。
另取250mL容量瓶一只于长颈漏斗之下,用6mol·
L-1HCl10mL重新溶解滤纸上的沉淀,并少量多次地洗涤滤纸。
完毕后,稀释容量瓶中滤液至刻度线,摇匀,贴上标签,标明为Fe3+离子试验(2#),待测。
第四章铬黑T作指示剂测定茶叶中的钙镁总量
4.1主要仪器与试剂
25.00mL移液管、5.00mL吸量管、10.00mL吸量管、酸碱滴定管、锥形瓶、250mL容量瓶、三乙醇胺、NH3·
H2O-NH4Cl缓冲溶液(pH=10)、铬黑T指示剂、CMP混合指示剂、0.01mol·
L-1EDTA标准溶液、CaCO3基准试剂、200g/L氢氧化钾溶液
4.2实验步骤
4.2.1溶液的配置
CaCO3基准试剂的配置:
准确称取0.25g左右的CaCO3基准试剂,精确至0.0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盖上表面皿,再从杯嘴边逐滴加入HCl(1+1)至完全溶解,加热煮沸数分钟,用水冲洗表面皿及烧杯壁,待冷却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
称取1.2g左右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EDTA)置于烧杯中,加余额400mL水,加热溶解。
4.2.2用CaCO3标定EDTA标准溶液
吸取25.00mL碳酸钙标准溶液与40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200mL,加入适量CMP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滴加200g/L氢氧化钾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2~3mL,以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出橘红色为止。
4.2.3Ca,Mg总量的测定
从1#容量瓶中准确吸取试液25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三乙醇胺5mL,再加入NH3·
H2O-NH4Cl缓冲溶液10mL,摇匀,最后加入铬黑T指示剂少许,用0.01mol·
L-1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紫色恰变纯蓝色,即达终点,根据EDTA的消耗量,计算茶叶中Ca,Mg的总量。
重复2-3组,并以MgO的质量分数表示。
4.3结果与讨论
4.3.1EDTA的标定
CaCO3基准试剂:
0.2529g配制成250mL溶液浓度为:
0.0101mol·
L-1
指示剂:
CMP滴定终点:
绿色荧光消失溶液呈橘红色
编号
1
2
平均
VCa标液(mL)
25.00
CCamol·
0.0101
VEDTA(mL)
22.88
22.83
22.85
CEDTAmol·
0.0110
4.3.2Ca,Mg总量的测定
铬黑T滴定终点:
溶液由红紫色恰变纯蓝色
3
VEDTA平均(mL)
17.81
V试样(mL)
L-
17.78
17.74
1CCa、Mgmol·
第五章以CMP混合指示剂测定茶叶中的钙含量
5.1主要仪器与试剂
烧杯、酸碱滴定管、25.00mL移液管、三乙醇胺(1+2)、CMP混合指示剂、200g/L氢氧化钾
5.2实验步骤
吸取25.00mL1#试验溶液,放入30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200mL。
加入5mL三乙醇胺(1+2)及适量的CMP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钾溶液(200g/L),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5~8mL,此时容易在pH13以上,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
5.3结果与讨论
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
7.67
7.74
7.48
7.78
第六章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铁
6.1主要仪器与试剂
722型分光光度计、50mL容量瓶、10-4mol·
L-1铁标液、10%盐酸羟胺溶液、1mol·
L-1醋酸钠溶液、
6.2实验步骤
6.2.1吸收曲线的绘制
10-4mo1·
L-l铁标准溶液10mL置于50mL容量瓶,加人10%盐酸羟胺溶液1mL,摇匀后加人1mol·
L-l醋酸钠溶液5mL和0.1%邻二氮菲溶液3mL,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分光光度计上,用l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溶液,用不同的波长,从430~570nm,每隔20nm测定一次吸光度,确定进行测定铁的适宜波长
6.2.2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50mL容量瓶6个,分别准确吸取的10μg·
mL-l铁标准溶液0.0,2.0,4.0,6.0,8.0和10.0mL于各容量瓶,各加10%盐酸羟胺溶2mL,摇匀,经2min后再各加1mol·
L-l醋酸钠溶液10mL和0.1%邻二氮菲溶液6mL,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光光度计上用lcm比色皿,在最大吸收波长(510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含铁总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2.3试样中铁的测定
吸取2#试剂5mL,按上述标准曲线相同条件和步骤测定其吸光度。
根据未知液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未知液相对应铁的量,然后计算试样中微量铁的含量。
6.3结果与讨论
6.3.1吸收曲线的绘制
λ/nm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05
A
0.14
0.151
0.162
0.175
0.187
0.191
0.194
0.197
510
515
520
525
530
540
550
560
0.201
0.198
0.184
0.177
0.121
0.071
0.031
由吸收曲线可知,测定铁的适宜波长为510nm。
6.3.2标准曲线的绘制
4
5
Fe3+含量(μg/mL)
0.4000
0.8000
1.2000
1.6000
2.0000
吸光度A
0.069
0.168
0.240
0.310
0.405
6.3.3试样中铁的测定
试样测得吸光度为0.056
在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试样中铁的含量为0.2980μg·
mL-l
参考文献
致谢
本实验是在罗川南、庄海燕、李慧芝、葛慎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孙敏、李志英老师在实验仪器与试剂方面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尽可能的帮我们准备了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仪器。
各位老师在本实验中对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实验中提出的指导性的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的实验得以顺利完成。
各位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令我十分仰慕,并值得我们学习。
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同时感谢本组同学在实验中的帮助与支持,每个同学在实验中分工协作,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积极的帮助他人,使我们的实验最终顺利完成。
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