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汇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5950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汇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汇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汇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汇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汇总Word格式.docx

《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汇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汇总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汇总Word格式.docx

10五金抛光件检验11

10.1抛光外观检验参考4.3—4.4标准11

10.2五金抛光件特殊检验11

11丝印检验11

11.1丝印的外观检验见下表6(点、线、面缺陷可参考4.3)11

11.2丝印的特殊检验13

12其他可靠性测试14

13包装要求14

13.1包装检验14

13.2现品票要求15

14参考资料15

11 目的

统一本公司的手机塑胶件标准,作为指导测试人员、生产人员和检验人员对产品检验的依据,用以规范和统一塑胶件检验标准。

同时可作为批量生产前的评审依据。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建立了塑胶件的外观、可靠性、装配等方面的测试检验标准,适用于深爱所有系列手机塑胶件。

用以规范和统一公司内部、供应商、协作生产厂对部件等检查。

注:

若新产品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的项目涉及不到,应根据公司要求在本标准中加入未涉及到的项目或修正本标准。

13 定义

不良缺陷区域(面)定义

3.11A面:

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

手机正面,翻盖内外壳,按键板面,LCD;

3.12B面:

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

手机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天线;

3.13C面:

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被客户注意到的表面部分,如:

手机背面(含电池面)、I/O端口;

3.14D面:

在使用过程中决不会被客户看见的表面部分,如:

手机正常使用时非暴露面(机芯背面,

电池内面,底壳内面)。

缺陷代码对照表

缺陷代码对照表见表1

表1

N

数目

D

直径(mm)

L

长度(mm)

H

深度(mm)

W

宽度(mm)

DS

距离(mm)

S

面积(mm2)

缺陷类别定义:

A类严重缺陷(CriticalDefect):

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B类重缺陷(MajorDefect):

产品存在下列缺陷,为主要缺陷。

1)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

2)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

3)包装存在可能危及产品形象的缺陷。

C类次要缺陷(MinorDefect):

不影响产品使用,最终客户有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14 检验标准

4.1检验条件及环境

1、在自然光或60W-100W(照度达600~800Lux)冷白荧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

2、观察距离:

300-350mm;

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550mm;

3、观察角度:

水平方位45°

±

15°

4、检验时按正常要求的距离和角度扫描整个被检测面:

10S±

5S;

5、检验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不能有色盲、色弱者。

4.2检验条件及环境

抽样检验依GB2828-2003标准,取一般检验水平Ⅱ

AQL:

A类缺陷为0

B类缺陷为0.4

C类缺陷为1.0

特殊项目(尺寸、可靠性)抽样方案为:

S-1或具体规定数量,Ac=0,Re=1。

4.3外观点、线、面标准,见表2

表2

五金件

形状

区域

缺陷距离(mm)

允收数

点、块

≤0.15

≥25

3

≤0.10

2

≤0.20

≤0.25

≤0.3

5

 

线、条

W≤0.05

2<L≤3

0.05<W≤0.1

0.5≤L≤1

1.0<L≤2

0.05≤W≤0.1

3<L≤4

4

0.1<

W≤0.2

0.15<

W≤25

3<L≤4

显示视窗区

0.15<d≤0.2

/

0.1≤d≤0.15

1

显示视窗区外

0.1≤d≤0.15(针孔类)

1≤L≤2

显示视窗周边

4.4五金其它缺陷判定,见表3

表3

代码

缺陷名称

描述

判定标准

A面

B面

C面

D面

001

色斑

产品表面出现不同颜色的点,也称“混色点”。

按4.3点、线、面标准

002

颗粒

在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003

积漆

在电镀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004

多喷

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005

剥落

表面产品出现涂层镀层脱落的现象

006

毛絮

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电镀,喷沙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007

异色点

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008

光泽不良

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009

划伤

作业人员、后续加工人员操作不当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产品表面划痕。

010

沙眼

产品表面有凹坑。

常因材质问题导致。

不允许

按限度样板

不限

011

缺料

产品加工过程中(如抛光、削披锋,冲切不良等)因作业不良而造成产品缺损。

以不影响装配为准

012

亮斑

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013

披锋

产品边缘、顶针印、孔位溢料形成飞边、毛剌,有刮手感或影响装配。

014

卷边

披锋受挤压或碰撞后翻卷

015

污渍

产品表面的油渍、指纹、灰尘、蹭迹或其它污渍物。

喷漆前不允许有;

喷漆后不可擦的不允许有。

016

厚/薄印

产品壁厚(横截面高度)相差较大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类似缩水的印痕。

017

翘曲

五金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018

发白

表面像雾状,偏白的状况为发白

15 尺寸检验:

表4

5.1

尺寸超差

尺寸测量

用卡尺或投影仪测量产品的关键、重要尺寸及装配尺寸

尺寸在工程设计规格内

尺寸超出规格

5.2

配合不良

装配检验

配套相应外壳配件要求配合良好,错位度(即起级、刮手)≤0.15㎜,离缝偏离正常不得大于0.25㎜,运动部位(如转轴部位)不允许有干涉、阻力;

滑轨不可以异响,干涉,滑动困难。

合缝或错位小于或等于规定值,无干涉

合缝或错位大于规定值,有干涉

5.3

变形

平整度测试

将待测物品平整面放置于平台上,测试缝隙最大位置,用塞规平滑塞入。

变形度按图纸要求或≤0.3mm。

变形度超出规格

16 整机装配外观检验

实装配5pcs/lot,按0收1退方式处理。

表5

NO

检验项目

接受标准

检验方法/工具

上滑盖与下滑盖

≤0.3mm

塞规

滑盖内壳与外壳

≤0.15mm

面壳与大镜片

≤0.1mm

面壳与装饰条

面壳与按键

≤0.20mm(应均匀)

底壳与面壳

≤0.15mm,侧按键处≤0.15mm

底壳与装饰片

≤0.2mm

底壳与电池盖

≤0.15mm(两侧及上下)

按键与按键

≤0.20mm

壳体配合段差

17 五金喷砂件检验

7.1五金喷砂件外观检验参考4.3及4.4

7.2五金喷砂件外观检验可靠性测试

检验内容方法及条件

检验工具

抽样数量

附着力测试

用百格刀或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

~30°

)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

10个1mm×

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镀层的底材;

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

用粘附力350~400g/cm2的胶带(3M600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

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

)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使用新胶带进行3次相同试验(注:

当测试面积较小时,不要求一定要划10×

10个小方格,可以根据测试面积的小大确定划格的数目,要求油漆层无脱落)。

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为合格

百格刀或锋利刀片;

3M600号胶纸或等同。

量产后2pcs/批

纸带耐磨

油漆正面、斜面和弧面、金属表面喷漆后过UV为300转

表面油漆不透底

耐磨测试仪;

专用纸

侧棱角、不在外露面的滑轨为100转

电镀件、烤漆、喷砂面为250转

真空电镀(包括镀金)、金属表面真空镀后过UV、PVD、丝印为200转

酒精擦试

用纯棉布(专用)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用的测试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面积约为1cm2),施加500g的载荷,用专用的测试仪器或手工,以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速度,在样本表面来回擦拭150个循环,来回算一次。

不能有变色、变质、露出素材或表面涂层脱落

专用棉布;

无水酒精(浓度≥99.5%):

砝码

硬度测试

用5H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750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划破面漆),当有1条以下时为合格(不能有划跛UV油漆)

铅笔

其它电镀和金属材料、烤漆、喷砂、PVD、烤漆上面的丝印等用3H

高温储存

将恒温箱设定为70℃±

2℃,然后将产品放入恒温箱中,72小时后再拿出,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小时。

表面无异常,无变形、漆裂、变色等现象。

相关环境测试设备

量产后3PCS/6月

6

低温储存

将恒温箱设定为-40℃±

3℃,然后将产品放入恒温箱中,72小时后再拿出,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小时。

7

恒定湿热试验

将恒温恒湿箱设定为温度55℃±

2℃,湿度为93±

3%,将产品放入恒温恒湿箱中48小时后取出,检查产品的外观。

8

高低温度冲击试验

将样品放入温度冲击试验箱中;

先在-40℃±

2℃的低温环境下保持30min,在3min内将温度切换到+70℃±

2℃的高温环境下并保持30min,共做24个循环,循环期满后回温2H。

试验完成后,检查产品的外观。

9

人工汗液测试(酸性)

将材料放入人汗中,试验持续时间不小于48小时(表面过UV的金属件只需做12h),在试验温度55(+/-)2℃、93~95%相对湿度环境下测试,人汗配方:

氯化钠(Nacl)20g/L;

氯化氨(NH4CL)17.5g/L;

尿素(CH4N2O)5g/L;

醋酸(CH3COOH)2.5g/L;

乳酸(C3H6O3)15g/L;

再加入氢氧化钠NaOH,直到溶液PH值达到PH4.7。

表面无可视异常,不脱落、起皮、变色

配方溶液

量产后2PCS/6月

10

盐雾测试

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置成含量为50.1%的盐溶液,喷雾后的收集液PH值为6.5~7.2(允许用化学纯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调整PH值)温度为35C,连续喷雾24H;

试验后取出样品在室温下静置24H后检测外观和功能

产品应无生锈、氧化,气泡拔打电话正常

盐雾机

11

振动耐磨

1.开始测试前,往实验槽里加入1L清水开动仪器震动0.5小时以使介质湿润回潮:

2.介质回潮半小时后往实验槽中加入200毫升希释的清洁剂,且放入待测样品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每半个小时加入0.5L的清水:

实验过程中每半个小时检查一次样品的外观,实验持续1小时应符合要求

试验壳体外观的可靠性磨损见底面积应≤1*2MM

18 五金件电镀检验

电镀件外观检验电镀件外观参考4.3及4.4

电镀件特殊检验

耐磨测试

用专用的NormanRCA耐磨测试仪及专用的纸带(11/16inchwide×

6或8inchdiameter),施加175g的载荷,带动纸带在样本表面磨擦,

被测面无见底材;

丝印和字体不能出现缺损,不清晰为合格

专用纸带

镀层厚度

测试各镀层的厚度附合图纸要求(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报告)

附合图纸要求

膜厚仪

\

9五金拉丝件(外观件)检验

9.1拉丝外观检验见下表(点、线、面缺陷可参考4.3)

9.2五金拉丝件(外观件)特殊检验

塑料电镀件进行中性盐雾试验,在35℃±

2℃的密闭环境中,湿度>

85%,PH值在6.5-7.2范围内,用5%±

1%的Nacl溶液连续24h盐水喷雾后,试验完毕,需在常温下搁置24h。

无锈蚀、变色、及镀层剥落等不良

10五金抛光件检验

10.1抛光外观检验参考4.3—4.4标准

10.2五金抛光件特殊检验

1

2

3

4

5

11丝印检验

11.1丝印的外观检验见下表6(点、线、面缺陷可参考4.3)

表6

结果判定

丝印

型号及印刷颜色正确,无丝印反、丝印色彩异常,字体大小不一致

与样品对比

应无漏印、错印、丝印模糊,同以表面文字或符号丝印粗细应均匀

目测

首尾笔画残缺、中间笔画断笔,断缺长度应<0.15mm(不影响识别)

与点标卡对比

丝印应无细淡、粗黑、重影、笔划颤抖、拖尾(30-35cm处应清晰地看到,易立即辨认)

丝印倾斜、偏移基准位置

缺陷参考表:

表6

NO

不良项目

内容描述

规格描述

文字粗

细不均

字宽字宽

W1W2

标准比标准细(粗)

|W1-W2|≤0.2W1

即对标准W1允许的

文字的不均匀度为

±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