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文脉 3 东郊风景 陵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5399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陵文脉 3 东郊风景 陵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金陵文脉 3 东郊风景 陵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金陵文脉 3 东郊风景 陵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金陵文脉 3 东郊风景 陵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金陵文脉 3 东郊风景 陵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陵文脉 3 东郊风景 陵园.docx

《金陵文脉 3 东郊风景 陵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陵文脉 3 东郊风景 陵园.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陵文脉 3 东郊风景 陵园.docx

金陵文脉3东郊风景陵园

《金陵文脉》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它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

七十多年来,中山陵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每年吸引着数百万计的海内外同胞和国际友人前来瞻仰、拜谒。

中山陵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中山先生的墓室高耸于葱郁浩瀚的林海之中,碧瓦银墙几与紫金山化为一体,博大、深沉,静静地洋溢出一派正气,与天地共存。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选定的,1912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曾到紫金山狩猎,当他转到小茅山附近时,看到这里前临平川、背负青山,气势甚为壮观,便笑对左右说:

“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1925年3月,先生临终前又留下遗言,希望安葬在南京的紫金山。

中山陵于1926年1月开始修建,历时三年完成。

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举行盛大、隆重的中山先生灵柩奉安大典,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正午12点在101响礼炮声中葬入墓穴,就此一代伟人长眠在紫金山麓,与祖国大地融为一体。

中山陵占地约8万多平方米,前临平畴,后拥苍崖,由中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庄严宏大、气势非凡,既吸取了我国传统陵园的布局特点,又具有西方石造建筑的永恒纪念性,中西合璧,别具一格。

中山陵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本色花岗岩和蓝色琉璃瓦,色调简朴,结构精美,整个陵区平面呈“警钟”形,再现了中山先生“唤起民众”的思想。

陵墓入口处是一座四楹三开间的汉白玉石牌坊,正中横楣上镌刻着的“博爱”二字,是孙中山先生的手书,所以又叫“博爱坊”。

穿过陵门是碑亭,墓碑之上24个镏金的大字,出自国民党元老谭延闿之手。

碑额彩云朵朵,碑座巨浪层层,寓意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比天高,比海深。

中山陵坦坦荡荡,依山势横陈在阳光下。

石阶连绵不断,由墓道口至平台,共有392级台阶,分作十段,每段一个平台,构思奇妙。

从下往上看,只见石阶不见平台,而从上往下看,则不见台阶,只见平台。

392级台阶并非巧合,而是暗喻了当时全中国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

走进仿木结构宫殿式的祭室,孙中山先生端坐着,坐像四周的六幅浮雕,记载着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内容,祭室东西两侧,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

祭室后方半球形封闭式的建筑,是孙中山先生的墓室,墓室中央长方形的墓穴下面,安放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墓穴之上的汉白玉卧像是捷克雕塑家高琪按孙先生的遗体形象而作,真实地再现了中山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刻,令人肃然起敬。

“青山有幸埋忠骨”,中山陵使一座并不高大的钟山盛名远播,紫金山也没有辜负孙中山先生。

这片怀抱一代伟人的苍莽山林,寄托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国情怀。

----------------------------------

《金陵文脉》廖仲恺、何香凝墓

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大门前,孙中山先生生前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生,遭遇到国民党内部极*分子的暗杀,年仅48岁。

廖仲恺遇刺在当时引起极大震动,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对廖先生的不幸遇难,表示沉痛哀悼。

毛泽东,邓中夏合写,《呜呼,廖先生之死》一文,周恩来与何应钦合写了祭文,出殡时,广州市有20万人前往送行,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悲恸地写下一副挽联:

“夫妻恩,今世末完来世在;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还”。

廖仲恺最初安葬在广州驷马岗朱执信莫的左侧,朱执信也是孙中山先生当年的助手。

不久,国民党中央作出决定,将廖仲恺移葬于南京中山陵附近,借以表彰他在国民革命和辅助孙中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中立下的卓著功勋,廖仲恺的儿女廖梦醒,在南京紫金山麓选定了墓址,可工程却因种种原因被拖延了十年之久,1935年9月1日,廖仲恺被正式下葬于紫金山麓中山植物园西侧林海之中。

廖仲恺墓设计仍采用当年中山陵园设计者吕彦直先生留下的方案,庄严肃穆,两条墓道呈弧形而上,墓道两侧广植龙柏与青松,其尽头是一座半圆形的平台,平台下围有一圈石椅,可供祭灵者休憩。

在这个半圆形平台的中间,原有一座八角形墓表亭,亭内嵌有八块花岗岩石碑,平台左右两端,立有两根仿南朝陵墓神道,石柱式样的华表,顶刻有莲花形的圆盖,圆盖上各有石辟邪一只,从两根华表中间的两堵门壁而入即是墓区所在地,墓前有一甬道而上,直达一长方形平台,左右各建方亭一座,在亭的下面,分别设置了一个警卫室,为当年守卫廖墓的警卫驻守,再起几级台阶,是一个占地330平方米的大平台,高大的墓碑与墓冢一就坐落在上面,墓冢为钢筋混凝土建造,上半部呈圆球形,直径9米,下闰部为八仍形,四周环绕24根圆形混凝土柱,整个墓区布局对称严谨,气势恢宏。

1972年9月1日,廖夫人何香凝女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她病重之际,曾对周恩来总理提出最后的要求,即在南京与自己早逝的丈夫合葬在一起,周恩来答应了何女士的这一最后要求,由于与廖仲恺先生合葬,原墓碑上的碑文,由其子廖承志先生,改写成了廖仲恺何香凝合葬之墓。

1983年清明节,廖承志先生来宁扫墓时,曾写下一首五言诗,“金陵无限好,来时正清明,信笔记心事,鲜花唁老亲”。

表达了他对亲人们的一种无限思念,几个月后,廖承志因病在北京去世,此进距廖仲恺先生遇刺身亡已有58年。

------------------------------

《金陵文脉》谭延闿墓

1930年9月22日,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的谭延闿在南京小营骑马不慎坠地,引发脑溢血而死。

谭延闿死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东南方向五六公里处的灵谷寺附近,其陵园占地三百亩,由后来设计中山陵音乐台的建筑设计师关颂声、杨廷宝二人设计。

谭延闿墓设计煞费苦心,有别于中山陵严谨对称的格局,借原有山川地势,倚山构筑曲折幽深的墓道,墓园江南园林特色突出,风格隽永。

墓园石碑上“灵谷深松”四个大字,是时任陵园管理处处长高艺林所书,而蒋介石当年亲自题写的碑文早已不复存在……

谭延闿是湖南茶陵人,出身名门望族,其父谭钟麟翰林出身,当过清代闽浙总督和两广总督。

谭延闿24岁时,进士及第,与其父不相上下,也授翰林院编修。

后在慈禧亲自主持的丁未新政中,为积极的立宪派,当上湖南咨议局议长。

辛亥革命时被立宪派推为湖南都督。

1912年,同盟会改组成立国民党,谭延闿加入,被推为国民党湖南支部长;二次革命时被袁世凯解职,袁死后复任省长兼督军。

1922年投奔孙中山,再次加入中国国民党,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等要职。

谭延闿墓共分龙池、广场、祭堂、墓室四个部分。

“灵谷深松”碑前是龙池,约五米见方,围以石栏。

经过“灵谷深松”碑向墓地方向前行约20米,为谭墓第一道面湖石碑坊;400米长的甬道尽头,有一小石桥,走过就是墓前广场,四周古木参天,树荫遮日,清静幽雅,有山野之趣;祭堂坐北向南,重檐歇山顶,琉璃瓦覆盖。

堂内的天花、梁、椽、墙壁均贴金粉绘,工笔重彩,富丽堂皇。

从祭堂沿墓道向上而行,就到墓室。

墓室直径9.5米,高3.5米,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覆花岗石。

原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被毁,1981年,有关部门按照历史原貌重新修葺,墓内有谭氏的骨灰盒,墓包前的汉白玉祭桌,是当年的原物。

谭延闿书法名噪一时,深得颜字“如锥画沙”之妙,连清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也赞叹有加。

谭延闿但逢有人求字,有求必应,墨迹存世不少。

据说他写条幅时并不用桌子,而是让卫兵把纸悬空拉直平展在面前,他就下笔了。

中山陵迎门处那两行大字“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於此”就出自谭氏之手。

谭氏与夫人感情极好。

他第三次督湘时,夫人死在上海,从此未再续娶,鳏居至死,留有“故人恩义重,不忍再双飞”悼亡诗句。

-----------------------------

 

《金陵文脉》邓演达墓

由南京中山陵灵谷塔,缓步向东过灵谷寺再前行走约200米,就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第二公墓.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这里改建为邓演达烈士墓,邓演达是孙中山先生忠实的追随者,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邓演达是广东惠阳人工14岁就加入了同盟会一生追随中山先生进行推翻清朝封建王朝统治的斗争.1914年他进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6年冬毕业.以优等生资格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攻读工兵科.同时致力于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并学习德文,1919年2月台票4岁的邓演达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1924年,孙中山筹办黄浦军校时,邓演达是七名筹委之一.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邓演太与蒋介石决裂并极力主张东征讨蒋,蒋介石由此下令通缉邓演达,邓演达无奈出走苏联兵去了德国,并赴英,法,意,德等国考察.

1930年5月,邓演达回国,蒋介石闻讯后,以30万悬赏缉浦1931年8月17日.1931年11月29日夜蒋介石派亲信将演达押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时半路上诡称汽车抛锚命他下车,邓演达刚走出车门枪声突起,一代英豪惨遭杀害."碧血飞花荒野埋骨",年仅36岁.邓演达被害后孙中山夫从宋庆龄题词赞扬,周恩来称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外亲密战友".从那天起,每年11月29日章伯金钧,季方等爱中人士都要集会.纪念邓演达烈士的革命业绩.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怀念这位亲密的朋友经当时江苏副省长季方先生提议在中山陵灵谷寺东侧,国民革命军第二公墓墓址,重新安葬邓演达.邓演达墓从此与廖仲恺的陵墓一左一右簇拥着安葬在中山陵的孙中山先生.

邓演达墓于1954年建造1957年11月29日在邓演达烈士殉难26周年之际,正式将邓演达的遗骨安葬于此,邓演达墓墓园,利用了原阵亡将士第二公墓的梅花瓣波浪式围墙,从北朝南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入中处是一圆形花坛,墓前是一草坪,中间有十字水泥路将草坪对称分割,草地东西两侧有花廊,花廊建有一方亭,两侧种有紫藤,廊亭边上建有矮栏可供瞻仰的人们小坐休憩,沿花坛正中向北就是墓道,两旁植有青松绿柏.在墓道尽头有一大平台,墓穴就建造在平台中央.呈半圆形,前耸立一花岗岩墓碑,高4.8米.正面绣有"公元一九五七年十一月邓演达之墓何香凝敬题",贴金阴文大字,背后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撰写.以生动的文字记述了邓演大字烈士悲壮而又短暂的一生.碑前有一水泥小平台,置放着水泥浮雕花圈一只,两侧对称排列有水泥花盆八只,墓区周围树木茂盛,鸟语花香,静谧安适.可令人发思旧之幽抒今日之情.壮士此去不复返,一生豪情炳千秋.

----------------------------------

 

《金陵文脉》-----灵谷寺

灵谷寺位于南京紫金山东麓与明孝陵,中山陵毗邻。

是明代初年所建的“天下第一禅林”这里古树参天,曲径通幽景色宜人,有着“灵谷幽松”之称。

被誉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灵谷寺的前身为开善寺。

始建于南朝梁代。

原为梁武帝萧衍衍为安葬名僧宝志大师的遗骨所建,开善寺原址在钟山西麓独龙上。

到了明初,改名为蒋山寺。

明洪14年也就是1382年,明太祖选择蒋山寺,所处之处为皇家陵园,就将寺庙迁至于此,寺庙建成后,明太祖朱无璋游历时说“钟山之阳有谷,谷有灵泉日八功德水”。

灵指泉水谷指地形。

遂赐额“灵谷禅寺”。

清康熙皇帝南巡时来到钟山。

手书“天香飘广山气宿空廊”的对联赐于灵谷寺。

灵谷寺在明初规模宏大占地五百亩,下辖十二座佛寺,寺僧一千多人。

从山门至大殿长达五华里,明太祖亲题“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寺内有金刚,天王,无量,五方,观音阁等殿堂,巍峨壮丽,寺后“宝访公塔”“八功德水”“梅花坞”等景致引人入胜。

今天的灵谷寺在1933年重建的。

灵谷寺迎面三座红色拱型山门,高大气派,中门上题“灵谷胜境”。

大门正南这个月牙形的放生池,又称“万工池',相传是朱无璋调用万名军工挖掘而成。

进大门过雨道就是无梁殿,无梁殿原名无量殿,为供奉无量寿佛之处,整个建筑都用砖砌成,不施寸木,又称无梁殿。

民国二十一年,国民政府将无梁殿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祭堂,殿内殿内墙上书刻孙中山的《总理遗嘱》,四壁嵌有110块太湖青石碑,上刻国民革命军北伐、淞沪抗战诸役阵亡将士名单,共33224人。

详见无梁殿专题。

无梁殿原有的佛像全部并入东侧的龙神庙,此后,龙神庙就成了今天的灵谷寺所在。

灵谷寺现有三重院落,寺内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掩映在一片静穆的绿郁之中。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释加牟尼从像,两边侍立着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殿两侧排列十八尊罗汉,内藏明版藏经和古钟,都是十分珍贵的佛教文物,东首原为观音殿,1973年改为玄奘法师纪念堂。

纪念堂的13舍利塔,为檀香木构造,飞檐挑角,六面七级,供奉着三藏法师玄奘的部分灵骨,灵谷寺门对面,是一座带顶的黄色照壁“上书“宝志禅师应化真身道场寺”。

灵谷寺大门门额镌刻的“灵谷寺”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题,围绕灵谷寺还有三绝碑松风阁,灵谷塔等胜迹。

徜徉期间,古刹典雅,万松苍翠,颇有“南窗萧瑟松风起,细听山泉汩汩来”之感。

从万功池到灵谷塔,沿着长约300多米的笔直中轴线,便是全国罕见的“桂花隧道”。

万株桂树,桂枝婆娑,花香袭人”,漫步其间,恍如置身于“灵谷胜境”。

-------------------------------------

《金陵文脉》------无梁殿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南京的紫金山下,伫立起一座宏伟的砖石建筑——无梁殿。

明清两代,无梁殿曾是东南名刹灵谷寺的一部分。

600多年来,无梁殿几经战火,历经沧桑,但凭着坚固的砖石结构,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

无梁殿古朴庄重,气势宏伟,特别是采用的多券错综组合结构,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项杰作。

无梁殿原叫“无量殿”,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

无梁殿建筑工程艰巨,技术复杂,从殿基到屋顶,全部采用大砖砌成,不施寸木,也无梁椽。

它继承了中国建筑的传统结构拱券式。

整个建筑五楹三进,呈穹隆状,前后各有三拱门,四面有窗,南北檐墙厚近四米,用以承受拱券的侧向推力。

在建筑上尤为令人惊叹的是内墙东西两壁从14米以上,砖垛砌叠向外呈抛物线形,突出达一米多,抬头仰视、欲坠而不落。

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灵谷寺旧址建立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1930年公墓开始施工,同时,将北伐中阵亡将士遗骸迁到这里安葬。

据统计,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将士有3万多人,这么多人只能采取代表葬的方法,即以师为单位,在每一个军阶里选一个代表,其他人合葬,让他们安息在中山陵孙中山先生的身边,这是对阵亡将士的一种褒奖。

1935年,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成。

公墓整体布局包括牌坊、祭堂、三座公墓和纪念塔等建筑。

牌坊前,被称作“貔貅”的两尊石兽是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1937年,国民党陆军第十七路军将其捐赠于此,用作公墓的镇门之物,寓意国民革命烈士乃勇猛之师。

对无梁殿的修葺,维持了古建筑整体原状,殿内改为阵亡将士公墓祭堂。

庄严、肃穆的祭堂正中,设计和布置了三个法圈,各嵌三块青石碑,分别镌刻“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和孙中山先生的《总理遗嘱》等碑文。

殿内四壁镶嵌着110块太湖青石碑,碑上主要镌刻着北伐及抗日各战役阵亡将士的姓名和阶衔。

共33224人。

祭堂后为阵亡将士第一公墓(现已平为草坪),有花瓣形半圆围墙围护,竖有一对立柱式花岗石纪念碑,碑上分别刻“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殿前牌坊门额正面题“大仁大义”,背面题“救国救民”,均为民国元老张静江题书。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穿过无梁殿,殿后草坪下,安葬着淞沪抗战和华北长城抗战牺牲的许多烈士。

其中有五路军选取的50名烈士和十九路军选取的78名烈士的忠骸。

两者集成“128”这一特定的数字,以纪念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牺牲的烈士。

无梁殿后的灵谷塔是在1933年建成的,被命名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拾阶而上,举目远望,雄伟的中山陵就在眼前。

抚今忆昔,追思往事,那阵阵松涛仿佛诉说着对烈士崇敬和景仰的无限情怀。

-----------------------------

 

《金陵文脉》------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在紫金山南麓的玩珠峰下,这里沉睡着一位彪炳史书的东方帝王——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

600多年的风雨沧桑,没有磨灭明孝陵的王者风貌,日月轮回见证着它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里程碑的地位!

明孝陵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马皇后谥号“孝慈”而得名。

洪武十六年(1383年)陵寝主体工程竣工,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后即与马皇后合葬于此,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孝陵完全建成。

春去秋来,这项历时30多年才告完成的陵园工程,凝聚着中华的财富和智慧,无愧于世界建筑史上规模恢宏的大手笔。

下马坊是明孝陵的入口处,文武百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

从洞开的大金门望去,巨大的石碑赫然在前,这块“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追颂先帝的丰功伟绩,年年岁岁迭替的风霜已经磨去了石碑的华美,唯有那只石龟依旧背负着沉甸甸的皇威。

“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

”孝陵神道从东到西排列着六种驯服的石兽,不远处的八尊翁仲,文臣头戴朝冠,武将身披甲胄,皆栩栩如生。

与传统的帝王陵寝神道不同,孝陵神道一改承袭千年的直路布局,依山势回旋变化,呈弯月形,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开创了明清帝陵500年的新格局。

自此,每到初春时分,漫山遍野的梅花环绕神道,宛如一片“香雪海”。

推开沉重的文武坊门,便走进了孝陵的神圣、神奇和神秘。

这里的每座建筑和每处遗存都推动着拜谒者肃穆的脚步。

王朝的兴衰,无碍于英雄相惜,清圣祖康熙皇帝“治隆唐宋”四个大字,正是一位皇帝对另一位皇帝的颂词。

孝陵殿又称“亨殿”,100多年前的战火毁灭了“它”原有的辉煌,只有60尊幸存的石础,记忆着昔日的壮观景象。

内江门又称“阴阳门”,这孔并不起眼的门,分隔着阴、阳两个世界,代表着朱元璋开创的前陵后寝的建制思想。

穿过内红文便是方城了,夕阳斜照下的方城,静静地洋溢出一派王气,这是明孝陵中最大的建筑,也是明孝陵首创的地下宫城象征性城门,方城后面是巨大的圆形宝顶,宝顶下面就是从未被挖掘过的朱元璋神秘的地宫,明孝陵这种前方后圆的建筑格局,开启了明清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形制新气象。

明孝陵代表着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斑驳的砖雕至今还散发着精美绝伦的艺术气息。

护卫陵寝的皇墙蜿蜒起伏,恰如又一道气势磅礴的南京古城墙。

城砖之上烧制者的姓名依稀可见,昭示着奇迹创造者和后人维护珍爱的一片匠心。

明孝陵绵延2000多米,气势恢宏、曲折深幽,在历代帝陵中独树一帜。

明孝陵,600年的历史遗存,600年的神奇魅力,当之无愧于世界文化遗产之列。

------------------------------

《金陵文脉》------中山植物园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前身是建立于1929年的"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即我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

1954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华东工作站接管和重建南京中山植物园,隶属中国科学院,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开始了植物园与植物研究所园、所一体的体制。

1970年划归江苏省领导,1993年实行江苏省与中国科学院的双重领导。

又名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植物所(植物园)坐落于南京东郊的国家级钟山风景区内,占地186公顷,面山临湖,傍依古城墙。

园中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秀色天成,风光旖旎,既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又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植物王国。

七十年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成为一座享誉中外,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植物所(植物园)作为我国中、北亚热带的植物研究中心,植物园保存植物3000种以上;建成专类园(区)10个;拥有馆藏标本70万份;设有观赏植物中心、药研中心、植物信息中心、植物迁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植物标本馆。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以我国中、北亚热带植物资源的收集、引、开发利用和保护为主要目标,开展了植物分类、药用植物、经济植物、观赏植物、植物化学、植物环境和物种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自八十年代以来,植物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600多个单位保持着种苗、标本和图书资料的交换关系;与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建立了我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姊妹植物园,该园主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雷文博士被聘为南京中山植物园名誉主任;还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植物园、日本东京大学植物园等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是中国最早加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植物园,为IUCN濒危植物委员会成员;成功的主办了亚洲史上第一次国际植物园学术讨论会及第十一届国际植物园协会在会。

-------------------------------------

《金陵文脉》------紫金山天文台

每当夜晚降临,一座圆形建筑的天窗便会徐徐打开。

从这里,可以看到瑰丽的太空奇观,可以洞悉无穷的宇宙奥密,这就是人类探索外部空间的通道——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南京钟山山脉的第三峰上,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

紫金山天文台筹建于1929年,遵照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天文学家余青松经过五年的苦心经营,于1934年9月建成了紫金山天文台。

从此,中国有了第一座自己建造的现代天文台,“天文台”牌坊横额就是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

天文台建成之时,资料丰富,仪器先进,所配备的一架60厘米口径的反光望远镜,曾一度称雄于亚洲。

紫金山天文台让人们心驰神往的,还有这里所珍藏的众多中国古天文仪器,这些都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古天文仪器。

其中明代正统年间制造的浑仪、简仪和圭表最为珍贵。

浑仪是测量星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动的仪器。

中国古代确定星体天文坐标的两个基本数据——入宿度和去极度,就是用浑仪测定出来的。

这台明制浑仪不仅是一架古老精密的科学仪器,同时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它的整体由四龙柱、一云柱支撑起来,四角台饰以云山,基座四周刻铸有奇花异兽,技法高超,线条流畅,整体浑然天成。

简仪是浑仪的发展,与浑仪同属测量天体的仪器。

原为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因解脱了浑仪的复杂圈环,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所以称为“简仪”。

简仪基座前方的日晷可以由日影测出时刻,实际上就是一架古代太阳钟。

圭表由一卧圭、一立表组成。

竖立着的表的上端有一个圆孔,每当晴天正午,日光通过圆孔投影在圭面中央,读出的刻度可以确定二十四个节气的准确日期,古代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就是据此制定的。

这三件明代天文仪器曾经历经劫难。

简仪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曾被法军掠走,浑仪则被德军掠走,而圭表则因为德法军队未能将圭身锯断而得以幸存,但在日军侵华期间又落入日军的手中。

这些失而复得的明代仪器上的累累伤痕记录着的是侵略者的丑恶与贪婪。

天文台有一座天球仪是清朝的复制品,上面镶嵌有1449颗铜钉,代表人类肉眼所能看见的1449颗星星。

通过天球仪,可以演示四季昼夜的长短变化以及太阳等天体的东升西落。

地平经纬仪则用来测定天体地平坐标。

与古代天文仪器相比较,现代的天文仪器更加精密和准确。

通过射电望远镜,人类已经可以观测200亿光年外的空间世界;而在时间领域,原子钟30万年才会有1毫秒的误差。

北京时间就是根据它来校准的。

广阔的时空世界在这里被量化了,瑰丽的太空景象在这里也留下了历史身影。

紫金山天文台,这座中国最大的天文研究机构,正在永不停歇地探索着古往今来的宇宙奥秘。

--------------------------------------

《金陵文脉》音乐台

置身于绿阴怀抱之中的南京中山陵音乐台,以蓝天为穹庐,以绿阴为壁立,可称之为“世界少有的露天绿色大厅”。

音乐台是中山陵园的配套工程,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当时中山陵主体建筑完成后,海外侨胞纷纷捐款,要求在中山陵周围建造纪念性建筑。

当时的陵园管委会决定用美国旧金山国民党总支部与辽宁省党部的捐款,在中山陵的南边建造一座音乐台。

音乐台由建筑设计师关颂声、杨廷宝二人设计,整个音乐台从正面看就像一把打开的扇面;若从空中俯瞰,有人说这是一只在丛林中开屏的孔雀,舞台是孔雀的头部。

舞台长22米,宽16.7米,高出地面3.3米,前为表演平台,后为弧形大照壁,用以回旋音浪。

照壁宽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