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5193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原卷版

母题九:

质量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母题】2018年四川省雅安市—6

【母题原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

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

ZXXK]

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

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试题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为催化剂或杂质.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减少了70g﹣35g=35g,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了15g-7.5g=7.5g;丙的质量增加了,48.75g-6.25g=42.5g;丁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不参加反应;因为两种反应物一种生成物,反应的类型为化合反应;A.丁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所以丁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

此项不正确。

B.甲和乙的质量反应后减少,为反应的反应物;而丙的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为反应的生成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在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

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此项正确。

C.反应是由甲和乙生成丙,所以甲不一定是化合物,乙也不一定是单质。

D.反应是由甲和乙生成丙

所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所以应选B项。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考查学生对对质量守恒定律知

识点的识记、理解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考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类型物质的分类及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关系。

这道中考题为一道难度较大的题,掌握理解质量守恒的内容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是答题的关键。

【考试方向】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定律之一,对该知识点的考查不是内容的复述,而是注重知识的的运用和理解,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反应类型的确定、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对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微观解释理解到位。

【得分要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并学会运用的技巧;比如根据质量的改变判断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的种类和数量判断反应类型等的技巧是得分的关键。

[:

ZXXK]

1.(2018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九年级阶段性测试)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C.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

2.(2018届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初三中考二模)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

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2.7

m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B.物质X为氧化物

C.表中m的值为4.2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3.(2018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初三中考模拟)“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OB.H2C.O2D.N2

4.(2018届四

川省渠县校际教研联谊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联考)4.6克某物质在空气中完

全燃烧后,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的水。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A.C3H8B.C2H6O

C.CH4D.CH2O

5.(2018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初三中考一模)(共8分)我区很多乡镇建起了沼气池,不仅为我区节约了能源,而且为减少污染也做出了很大贡献.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

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

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

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

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否”)_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

因是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5)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认为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下装置中的一种重复利用,避免污染环境或浪费能源。

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地探究。

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与液氢都可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结冰的水不能流动——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气球被压瘪——加大压力分子间隔变小

D.酸与碱作用可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2.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C.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D.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3.将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B.前者变小,后者变大

C.两者都变大

D.两者都变小

4.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

①NH3+CO2+NaCl+X=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足()

A.X的化学式为H2O

B.NaHCO3受热易分解

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5.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碳原子容易得到4个电子,可推测常温下碳化学性质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时碳原子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的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6.若某实验制取的CO2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则可选择的干燥剂为()

A.NaOH固体B.NaOH溶液C.浓硫酸D.生石灰

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CaCO3→Ca(OH)2B.Mg→MgOC.Na2CO3→NaOHD.H2O→H2

8.已知物质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的另外三种物质中产生的现象。

则物质X可能是()

加入物质

硝酸银溶液

氧化铜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B.碳酸钠溶液C.稀硝酸D.稀盐酸

9.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C.③④中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10.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下列有关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是属于无机化合物

B.一个蔗糖分子由45个原子构成

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2:

11

11.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B.

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

将浓硫酸加水稀释成稀硫酸

D.

向稀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

A.0B.+2C.+3D.+6

13.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的足量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B.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先偏向左,最后偏向右D.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14.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自来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

已知制取高铁酸钠的反应为Fe2O3+3Na2O2=nNa2FeO4+Na2O,n的数值以及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3,+6价B.2,+6价C.2,+3价D.3,+2价

15.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是室内装饰材料释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增强食品耐煮、防腐等能力,不顾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经常使用的一种添加剂和浸泡剂。

国家为此对甲醛的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甲醛是由碳和水分子构成的物质

C.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的物质

D.甲醛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物质

二、填空题

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物质。

(2)若将50℃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任写一种即可)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

(4)20℃时,若将25g乙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4.2g乙固体未溶解,则20℃时乙的溶解度为_____。

17.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

(2)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

(3)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

(4)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____;

(5)铯(C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铯离子__________;

(6)+6价硫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18.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件也离不开化学知识。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_____。

A天然气B氢气C酒精D乙醇汽油

(2)大米饭为我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3)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它的________作用。

(4)加碘食盐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其中碘元素化合价是______。

(5)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等作用,分子式为C17H19N3O,其中N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Mg+X

2MgO+C,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2)镁不仅能与氧气、二氧化碳反应,还能与氮气反应。

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远大于Mg3N2的质量,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

(3)在密闭容器中,某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涉及甲、乙、丙和丁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34

5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2

19

z

①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是__________(填物质序号)。

②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测定标有质量分数为32%的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小明实验时先在烧杯中加入2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该盐酸,测定出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如图。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请认真看清上图信息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当滴加盐酸到C点时,所消耗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_____。

②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是多少?

(保留到0.1%)_____。

③导致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原因是_____。

④当滴加盐酸到图像中D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

21.某兴趣小组根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可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②加入药品前必须_____,正确操作方法是:

用胶皮管将A、C的导管连接,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_____,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则气密性良好.

③放入某药品后加热,发现导管被粉末堵塞,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⑤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c”或“d”)通入;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B、收集O2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玻璃片

C、停止加热时,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⑥如图G所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①一般选择发生装置B,锥形瓶内的液体应加至_____(填“1”或“2”处).

②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如图H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_____(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无法确定”)熄灭.

(4)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需用A装置外,还需连接装_____(填试剂名称)的装置来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五、流程题

22.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应用范围广。

三氯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硅属于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上述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如果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3.铁钉长期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生锈(用Fe2O3表示铁锈)。

取10g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用CO还原,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8g,请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此铁钉中铁锈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4.

(1)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①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②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g?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20%食盐水多少g?

七、探究题

25.某化学小组将刚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的玻璃管中,看到玻璃管另一端有气泡冒出,同时粉末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生反应?

生成了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甲同学:

没反应,冒出的还是二氧化碳气体

乙同学:

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

丙同学:

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丁同学:

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1)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6)根据过氧化钠的这一性质,请你设想过氧化钠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C

C

C

A

D

C

B

C

D

A

B

A

二、填空题

16.乙加溶质(合理即可)降温结晶法41.6g

17.

(1)2Fe2+

(2)

(3)N2

(4)

(5)

(6)

18.B糖类吸附乳化+521:

8

三、简答题

19.CO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或氧气比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丙、丁2H2S+3O2

2H2O+2SO2

20.

(1)8g。

(1分)

(2)①7.3克(1分)②29.2%(2分)

③盐酸有挥发性。

(1分)④HCl、NaCl。

(2分,各1分)

四、实验题

21.酒精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气泡冒出试管口未放棉花dC2KMnO4

K2MnO4+MnO2+O2↑3Fe+2O2

Fe3O41CaCO3+2HCl═CaCl2+H2O+CO2↑自下而上澄清的石灰水

五、流程题

22.非金属SiO2(其他答案合理均可)SiHCl3+H2

Si+3HCl置换爆炸HCl

六、计算题

23.3g40%

24.

(1)K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9×1+35.5×1=74.5;

(2)解:

设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不宜超过的质量x

x×70%×(Na/NaCl)×100%=2.3gx×70%×(23/58.5)=2.3gx=8.4g

(3)设需要20%食盐水质量为y

y×20%=200×0.9%y=9g

七、探究题

25.因为通入二氧化碳后,粉末由淡黄色变成了白色,生成了新物质没有生成一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滴加无色酚酞溶液2Na2O2+2CO2=2Na2CO3+O2

可以在缺氧的场所,将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

此实验b中酚酞变红,证明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在冰面上小华推小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2.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

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

其中“

”“

”“

”表示不同离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铁离子B.“

”表示铜离子

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D.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

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银粉漆”(铝粉)可涂在铁栏杆上防锈

B.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碳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

C.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用于去油污

D.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测定溶液pH值D.

稀释浓硫酸

5.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B.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含氧酸钾盐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6.现有100mL20%的硫酸,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含溶质20g

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1:

6

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1:

5

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5:

4

7.如图所示,下列气体中都含有水蒸气,能收集到干燥气体所用装置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8.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

A.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含有NaCl和H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氧气具有氧化性,因此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分子是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因此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决定

10.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的将本组其它三种物质区别开的一组物质是()

A.CaO、CaCO3、NaCl三种固体(水)

B.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

C.CaCl2、K2CO3、Na2SO4三种溶液(Ba(OH)2溶液)

D.稀硫酸、NaOH、CaCl2三种溶液(Na2CO3溶液)

11.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

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NH4ClB.KNO3C.NaNO3D.Ca3(PO4)2

12.已知

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

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