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测试题.docx
《高二历史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测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测试题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
【考点扫描】
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发展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单元导航】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史实。
复习中可从三个方面去把握: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表现、原因、影响;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重点掌握各阶段的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重点掌握各方面变迁的主干史实并分析变迁原因。
复习过程中应注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关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及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知识网络】如下:
【考点概要】
考点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背景&原因:
①鸦片战争前夕,______仍然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
②西方列强通过_________,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③鸦片战争后,________的冲击。
(2)表现:
①自给自足的________的逐渐解体:
A.原因:
a.资本主义入侵,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最主要原因);b.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国内市场不断扩大;c.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d.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技术低,成本高等。
B.表现:
洋纱涌入并逐渐取代土纱,使中国传统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输入并逐渐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列强大量购买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东南沿海等地最为突出。
C.影响:
自然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②_____相继出现,具体为:
外商企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最先在通商口岸出现)、______出现(近代工业的起步)、民族工业兴起等。
(3)影响:
①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______和原料产地。
②中国的________发生变化,买办阶层迅速兴起。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
(1)兴起背景:
①______和两次______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
②清政府内部部分官僚意识到______的重要性,形成______,并得到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等。
(2)指导思想:
“____________”。
(3)口号与目的:
①口号:
“________”。
②目的:
旨在“自强”、“求富”;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代表人物:
中央:
奕;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5)主要内容:
①创办军用工业:
A.以“自强”为旗号。
B.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_______是第一家官办军用工业;1862年设计制造成功第一台实用___,标志着中国____的起步。
C.1865年李鸿章创办的______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A.以“求富”为旗号。
B.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C.1881年投产的____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③筹划海防:
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创办近代教育:
创办新式学堂(1861年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
(6)性质:
________________。
(7)结局:
________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破产原因:
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原因:
列强垄断技术,顽固派阻挠,缺少有力的领导核心等。
(8)评价:
①积极作用:
开启了中国的____进程: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发展了近代教育与军事;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促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局限:
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目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限于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因此也没有实现中国的“富强”。
3.民族工业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
(1)产生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____逐渐解体。
②________的刺激,洋务运动与________的诱导。
(2)产生概况:
①时间:
________前后。
②地区:
主要分布在____、____等东南沿海地区。
③主要民族工业:
方举赞上海办________,陈启源广东南海办________,朱其昂天津办________。
(3)影响:
冲击自然经济,加速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中国近代化。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甲午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
(1)背景:
①____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____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___,奖励工商。
③民族资本家的____热情,____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及____运动的刺激。
(2)表现:
①民间出现办厂热潮,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______发展尤为迅速;②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③涌现出____、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
(3)影响:
①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掀起______与______运动,加速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②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解体。
③形成“________”的社会思潮。
【易错扫描】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建国后,三大改造的完成,小农经济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资产阶级,这是一个特例。
3.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
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虽然也有私人资本参与,但改变不了企业的官办性质,具有很强的封建性,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大相径庭,在复习时应对此辩证地看待。
4.“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清政府高额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考点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19年/一战期间)
(1)背景:
①____和____建立的促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民国建立,提高了________的的社会政治地位。
②临时政府奖励____和倡导使用____,北洋军阀政府的支持。
③群众性的________,如抵制日货等。
④“______”风气的推动。
⑤____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商品输出减少(外部条件)。
(2)表现:
①厂矿企业增加、规模扩大;②____、____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得到发展,____是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③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和实业团体。
(3)影响:
①经济上:
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②政治上:
使无产阶级队伍扩大,为中国向________转变与____成立奠定基础。
③思想上:
推动________的开展。
(4)结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显著发展(1927~1936年)
(1)背景:
①全国基本统一。
②_______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如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改订新约运动”等。
(2)概况:
民族工业得到显著发展,中国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1936年,民族资本一度超过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
(3)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抗战时期,1937~1945年)
(1)原因:
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民族工业发展缺乏安定的环境。
②侵华日军对沦陷区经济的野蛮掠夺:
▲目的:
为适应侵略需要,日本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
▲方针:
1940年,日本内阁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________”,其实质是把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方式:
A.对工矿业:
采取“____”、“____”等方式;B.控制、垄断金融和内外贸易,实行____制度(便于日军以低价收购方式进行物质掠夺,极大地限制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C.掠夺劳动力。
③国统区:
官僚资本急剧膨胀,通过“______”(矿产、钢铁和交通运输业)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打击和挤压,以______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
(2)表现: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4.民族工业日益萎缩,陷入困境(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原因:
①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②美国资本和商品的大量涌入。
③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2)表现:
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延伸拓展】建国后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1)合理调整(1949~1952年)
①原因:
为恢复经济,使国家掌握经济命脉而进行调整。
②表现: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限制利用,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影响:
使国家掌握经济命脉,促使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
①原因:
为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而进行改造。
②表现:
采用国家资本主义方式,进行公私合营;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③影响:
使生产资产公有制确立,民族资本家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归纳总结】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2)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先天不足。
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③后天畸形。
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归纳总结】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
(1)从企业产生看:
道路独特。
它不是由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