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4260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通过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中不仅可以应用到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相应的实践操作中,在这个过程也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的提升。

1.2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此外,在项目化教学中主要是以实践行动为主,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提前了解到计算机专业本身的就业情况和相应的要求,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更明确的目的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3丰富教学内容

项目化教学本身是对较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拓展,项目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打破计算机当前学习的局限性,可以很好的拓展学生的计算机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技巧。

此外,项目式教学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更好的投入到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2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系统有待完善

在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中,学校在教学内容方面还不够完善,很多教学内容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计算课程相对比较枯燥,计算机教材一般是概念和公式,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也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从而也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最终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计算机的信心。

此外,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模式也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在一些学校甚至依然采用比较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本身专业性就比较强,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其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就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2.2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本身对硬件的要求比较高,当前在学校发展中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有待完善,教师的教学也都是在公共环境中进行教学,学生人数比较多,这样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

此外,计算机的硬件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教学效果。

高职学生在就业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就业压力,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3.1根据实际岗位情况选择项目教学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首先要选择相应的内容,在项目式教学中应该包含课程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实际岗位中遇到的情况来选择相应的项目。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相关企业来寻找与计算机相关的项目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创新性,在讲解具体项目时要能够从学生的发展实际进行出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辅助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3.2制定科学的项目方案

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化教学,需要根据项目内容制定相应的方案,并要提升教师的素质。

项目化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其教学目标。

项目方案是计算机项目的指导方针,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到项目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们的集体智慧,制定出科学的项目方案。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意识到自身角色,要保证学生在项目中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教师要能够不断提升其自身素质,遇到问题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3做好监控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成立相应的开发小组,在小组中要能够体现出互补的原理。

教师要能够平衡各个小组的能力,并选择相应的小组负责人,以便更好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此外,教师要能够做好监督工作,以便更好地保证教学项目的顺利完成。

4结语

项目化教学方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学习中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喜悦。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娟.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探究[J].知音励志,2016(12):

153.

[2]管莹.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5):

60.

[3]卞玉静.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8):

113-114+116.

[4]马进毅,李新治.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4):

254-255.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二篇: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摘要: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并和其他的专业技术共同的进行融合渗透,社会逐步走向了信息化,电子商务、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政务以及数字化校园等被广泛应用,国家也制定了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计算机成为思想、体育以及英语之后的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这一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大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其起了启蒙、奠基的作用。

本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条改革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促进其各方面素质水平的提高[1]。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通常情况下都是在第一线进行具体的工作,而社会上的许多行业和计算机的联系也愈发紧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成为必备。

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让每个人逐步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和简单维护,还让其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和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分析出了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过程,首先进行实践的是少数理工科专业,然而逐步在所有高校内的非计算机专业中都设立了有关课程,计算机教育发展[2]。

计算机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计算机的专业教育,一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种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让全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获得了知识、素质以及能力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熟悉掌握了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计算机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以后工作中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技术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偏重应试教育

现今,仍然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衡量采用的是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成绩以及通过率等。

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教师面对学校下达的关于等级考试合格率的方面的要求,只能对考试合格率过于重视,而忽视了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培养。

而有的学生为了能够拿到证书,在考试技巧以及试题练习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得很多学生毕业之时还不知计算机如何运用,例如不懂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论文写作以及设计求职书等[3]。

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内容设置方面知识性、理论性以及系统性较强,学生认知未能和行动进行有机统一,未能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2、教学内容和实际

计算机知识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性,从这一点来看,其他课程是无法进行比较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还具有实用性、基础性以及时代性等。

计算机相关知识点以及新技术等更新速度很快,教学内容也应该随着计算机的更新而发生变化。

然而许多高职院校所用教学内容和实际,教师传授个学生的知识不是最新的知识,教学内容跟不上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也跟不上实际的发展需要。

3、理论教学、实际操作分配不合理,知和行不能做到有机统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把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好的结合,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其中理论是基础,而实践则是一种手段,应用则是教学根本目的[4]。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时数较少,实践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的现象。

理论课的课时和实践课的课时未能平均分配,学生缺乏实践,知和行不能做到有机统一。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改革的有关措施

1、促进教学理念的改革,教学目的应明确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促进学生应用技能水平的提高,以此让学生符合社会需求[5]。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改革十分重要的一点是促进教学理念的改革,并需要明确教学目的。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例如教师为主导,学生学习被动的局面,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其使用计算机来职业办公的优良习惯,以此增强对计算机知识理解度,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2、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需创新

计算机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所以教学过程中英爱主义方法的改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做出指导,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将所学知识、技能在学习计算机新知识时进行应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水平的提高,增强其可持续发展性,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可以进行情景式教学,把现实生活中情况类似或者一致的的情况运用到教学中。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应提供相关线索,以此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共同交流探讨,加深记忆。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较多的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增强其知识储备,并促进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质量、特色。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偏重应试教育,教学内容和实际,理论教学、实际操作分配不合理,知和行不能做到有机统一等问题,然而我们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革例如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观念,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等,以此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翠.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知与行[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5):

72-73.

[2]刘任熊.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福建电脑,2008,24(9):

208-209.

[3]王清政.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8):

21-21.

[4]吴洪艳.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

(2):

130-131.

[5]杨丽英.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2):

98-99.

第三篇: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机制分析

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深入进行,实践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因此,文章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机制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课程考核;

管理机制

1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考试方式主要采用课程考核与计算机考证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并且随着信息量的快速增加,传统的计算机考证,已经满足不了实际的工作需要,对学生以后工作的意义不大。

就目前的全国计算机一级B证考试来说,题库更新速度较慢,很多考题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行全面的考核,影响到实际考核的效果,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真实的水平。

另外,随着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应用,在考核过程中,主要以客观题为主,无法真正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检验。

在现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机制运行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目标规划不合理,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计算机专业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掌握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并且在实际专业教学过程中,实际职场的实际工作环境,不能实现行业之间的接轨,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就业。

因此,为了满足实际需要,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专业课程设计特点,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2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探索

为了满足实际教学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程考核过程中,需要不断借鉴国外经验,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总结,建立完善指标评价体系,从而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考核提供借鉴和帮助。

下面就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进行探索。

2.1借鉴国外考核模式

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国外积累了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德国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主要采用双元制的考教分离的制度,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职业教育考试主要由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承担,考试方法主要采用口试、笔试以及上机操作。

在考试完成以后,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结果。

澳大利亚主要采用TAFE考试的方式,丰富了考试的多样性。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组合进行考试,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考试结果主要分为达到、部分达到以及未达到3个等级。

英国主要采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考核,主要收集、判断证据,学生是否符合职业能力标准。

而美国主要采用校本考试的方式,主要利用考试的引导、激励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主要以形成性考试为主,总结性考试为辅,学生的作业、设计以及论文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总的来说,就目前而言,国外考试评价方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我国高职院校在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机制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2.2基于文件夹评价过程的考核方案

为了满足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整理,建立学生个人的文件夹,然后上传到FTP站点,然后制作成小组网上学习主页,从而为合理评价学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采用这种评价模式,增强了教师评价的动态性和随机性。

教师也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成长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第一,教师要把学生的行为素养纳入到考核过程中,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断扩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范围的,重视学生行为素养。

在计算机应用课程基础中,行为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上课出勤率、周围环境卫生保持,在下课以后计算机桌椅摆放,问题回答效果,能否与其他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能够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按照教师的要求,对作品进行积极的修改。

第二,明确评价文件夹的内容和形式。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评价的内容,选择严格的标准,结合课程设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

在计算机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前提下,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电子文件夹评价方式,从而丰富评价手段,实现对学生客观合理的评价。

第三,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考核。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善文件考核过程,重点做好文件评价,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

教师要结合学生综合能力,建立完善文件夹结构,有效丰富和管理学生的文件夹信息,保证学生基本信息安全。

第四,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

在进行文件夹考核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从而让教师和学生更加便利地进入到计算机网络中,教师利用FTP和电子邮件,也可利用“大学城空间”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

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现在新媒体,建立的教学集成系统和数字化大学城教学系统,不断扩大课堂教学范围,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成果,促进评价考核顺利进行。

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机制完善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机制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评价考核标准,注意评价的效率、评价的反馈情况,重视评价的多元化,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效率。

下面就针对在完善考核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

3.1注意评价的实施效率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提升评价的效率。

在采用文件夹评价考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并且信息形式多样,对教师批改方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

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批改方式,不仅正确率无法保证,而且评价效率十分低下。

因此,为了提升课程评价考核的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方式,保证每个小组人数不能超过6个,这样教师直接对小组进行评价,从而提升评价考核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际合作能力,满足实际考核的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

3.2保证评价反馈及时

在实际评价考核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点滴进步,对学生的评价,作出及时的反馈。

教师要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提升评价的目的性,从而为实际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另外,评价考核的过程性需要教师广泛的搜集相关的学生数据和资料,完善相应的考核标准,然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和判断,针对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计算机引用基础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3.3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为了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评价方式,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以及企业评价和网络评价方式,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明确评价对象的主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考核过程中,需要教师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本文在结合外国教学评价机制的基础上,针对文件夹过程考核展开论述,但是在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境,重视考核的细节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不断探索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应用课程考核机制评价新模式,从而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燕敏,杜开峰.基于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标准构建与实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9):

167-169.

[2]杨旭.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5(Z2):

1-3.

[3]高鑫.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4(11):

56-58.

第四篇:

民办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就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水平现状和学校教学资源的现状,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对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民办高职;

课程;

1学生计算机水平现状

首先,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较差,只注重上机操作能力。

其次,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差,很少有同学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课余时间都虚度在网络游上;

最后,学生学习心态严重失衡,自控能力差,课堂上眼高手低,根本未用心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上机操作,导致计算机等级考试过关率不高。

2学校教学资源的现状

国家和财政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较少,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主要是自给自足,难以投入更多资金到教育中,导致教学硬件更新不及时,教学设施落后更新慢,难以适应教学需求。

特别是机房建设,很难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需求。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为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常用软件,了解简单网络技术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相关等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要达到一定等级或取得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学校教学资源的现状,现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如下:

3.1理论教学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导向

在计算机一级B的考试当中理论知识占50%,大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