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4170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⑴更新教育观念

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⑶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⑸关于教学模式问题:

现阶段采取,设立信息技术课程,提倡学科整合应用,教材执行“多纲多本”。

⑹改革教学方法

第2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怎样实现?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及其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各学段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信息技术课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心智发展水平,不能偏深、偏高、偏广。

但是中小学生可塑性强,兴趣爱好日趋广泛、深入,思维趋向科学,且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因此,中小学各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各类学科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可以划分如下: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

1.认知结构是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总和及其组织。

2.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两者是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是计算机专家研究的对象,其认知结构是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

3.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

4.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主要有:

现代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工具性特点、应用性特点、文化性特点。

5.什么是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

分哪几个阶段?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

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

6.根据目前情况,谈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⑴现代性;

⑵实践性;

⑶工具性;

⑷应用性;

⑸文化性

7.试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

⑴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⑵理论性与实际性相结合的原则;

⑶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⑷巩固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⑸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⑹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⑺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8.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关系。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进程、内容、方法、组织和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的;

教师要对教学效果和质量负责;

(2)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必须由教师引导)。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不应包办代替、面面俱到。

课堂教学中,要多安排“自学”环节,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尝试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自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9.试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的意义。

(1)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必要因素。

知识的掌握与认识能力的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

(2)离开知识的掌握,就谈不上认识能力的发展;

同时认识能力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掌握知识的质量和速度。

10.试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1)重视基本技能训练。

在教学中重视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抓好上机实验课的教学,对实验课的安排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不可让实验课的教学成为学生单纯“玩”计算机的过程。

(2)注意掌握知识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将其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帮助学生主动通过观察、分析等思考过程去理解知识,逐步掌握思考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这有利于改进学生的认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应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尽量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吸引学生到学习中来,通过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其能力。

11.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个别差异,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统一要求指的是把年轻一代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把传授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好。

因材施教要求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智力采取不同的、有效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因材施教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教师讲某一问题时,明确向学生指出是否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或者指出必须掌握的内容。

比如,在讲WPS编辑用→←↑↓方向键移动光标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掌握,而对于Home、End、PgUp、PgDn等键,则可以提出不同要求。

(2)布置上机、课外作业时,分出哪些是必做的,哪些可以选做。

对于必做而不会做的学生就得个别辅导。

(3)组织学生“一帮一”对子,效果会很显著。

学得较差的学生得到帮助,学得较好的学生为了辅导同学,听课学习会更认真。

第4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

2.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分类:

1)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法。

2)按教学指导思想不同可分为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

3)从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可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

4)以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可分为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和实践的方法。

5)按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接受型、自学型和探究型。

6)现代教学论对上述分法进行了归纳,将教学法分为两大类:

一类叫综合教学法,另一类叫基本教学法。

3.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哪些特征:

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情绪生活)的培养和调节

3)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5)对传统教学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6)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4.信息技术课的常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教练法、范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5.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学条件5)课型6)教学时间

6.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

有以下形式:

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

7.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8.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

9.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

适用于学生力所能及的内容,比如软件使用的自学。

10.演示法是教师在上课时,出示实物、挂图,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画画、投影、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

11.教师上课时运用演示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演示时教师应对演示对象加以必要的说明,告诉学生应着重观察什么,并提出一系列问题,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应注意的内容上去。

(2)演示时间要适当。

(3)演示完后要归纳总结,作出明确结论。

(4)演示不能取代上机实习,最好的方法是在演示结束后就进行上机实习。

12.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对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

可用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

13.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多次的、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应用已学知识,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4.教练法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操作中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有效培养。

15.范例教学法是以典型的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

16.项目教学法是指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

它是以学习、研究某种或多种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并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一系列相互

关联问题的一种教学/学习方法。

17.发现法是布鲁纳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18.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19.程序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金纳于20世纪50年代根据控制论原理首创的,使用教学机器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按照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项目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制作成卡片或编成计算机程序,学生按此程序进行自学、独立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20.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

2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一般有哪些?

①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②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

③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④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⑤自主式学习模式;

⑥合作式学习模式

⑦探究式学习模式

⑧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

⑨WebQuest教学模式

⑩游戏式教学模式

22.何谓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方法有哪些特征?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教师教的方法(教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法)。

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的特征:

①以发展学生只能为出发点;

②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③重视学生非智力(情绪生活)因素的培养和调节;

④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⑤对传统教学方法适当保留,并进行改进;

⑥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23.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谈谈实验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

实验对工具性学科和技能性学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尤为必需。

实验法对于使学生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学生发展能力以及形成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课除了在课堂上教学外,更多的是在机房操作实验。

24.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特点,阐述自学指导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意义。

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

一般做法是,教师指定教材或自学材料,学生在课堂或课外自学,教师指导、答疑和小结。

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自学要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

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以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能继续学习。

25.在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有哪些教学模式,其适用范围如何?

⑴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它适用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性或需要进行逻辑思维的内容的教学。

⑵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

它适用于机时较充裕、操作性较强的应用软件的教学。

⑶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此模式主要适用于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如电子表格(Excel)、动画制作(Flash)、网页制作(FrontPage)等。

⑷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⑸自主式学习模式;

⑹合作式学习模式

⑺探究式学习模式

⑻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

⑼WebQuest教学模式

⑽游戏式教学模式

26.何谓任务驱动式模式?

试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立体、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出设想与方案,最后经过实践解决问题。

27.选取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与评价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

⑴教学目的和任务;

⑵教学内容;

⑶学生的实际情况;

⑷教学条件;

⑸课型;

⑹教学时间。

好的教学方法应达到以下要求。

⑴有利于“双基”的掌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⑵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⑷能因材施教,把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

⑸要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以上要求,不能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第5章信息技术课的现代教学手段

1.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尤其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当属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它主要指计算机辅助教学、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

2.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屏幕广播、屏幕监视和交流。

3.电化教育的基本功能有:

1)集成功能2)再现功能3)交互功能4)虚拟功能5)扩充功能

4.电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提高学习质量2)提高学习效率3)扩大教育规模4)促进教育改革

5.电化课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习者传递与交流教学信息的过程。

包括4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教学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者。

6.通常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

具体又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

CAI系统一般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课件三个部分构成。

7.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

积件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

8.远程教育系统的技术支持

⑴计算机网络技术;

⑵多媒体通信技术;

⑶人工智能技术;

⑷CSCW技术(ComputerSupportedWork,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

⑸虚拟现实技术。

9.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系统有以下优势:

1)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方式

2)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群体的协同学习

3)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双向互动

4)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优化教学资源

10.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讲授型模式(同步时讲授、异步式讲授)2)个别辅导模式3)讨论学习模式

4)探索学习模式5)协作学习模式

11.异步式讲授:

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教学材料放到网上,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使用这些资料来学习。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和学生的时间自由,易于技术实现;

缺点是缺乏师生之间的实时交互、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

12.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是什么?

广义的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哪些学科内容?

狭义地说,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将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的技术和方法。

广义地说,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它应用了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多媒体理论及系统科学理论等的科学成果,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13.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情况,试述远程教育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⑴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方式;

⑵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群体的协同学习;

⑶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双向互动;

⑷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优化教学资源;

第6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决策过程。

2.教学内容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

3.教学目标是指在学校的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的总目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的具体预期教学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发出点和归宿。

4.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导向,又是学生学进行学习的航标,还是进行课堂效果评价的尺度。

5.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哪些?

(1)认知目标

(2)情感目标(3)动作技能目标(注:

也称作“三维目标”)

6.课堂教学的类型

(1)根据上课的方式分类,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课:

①理论课;

②上机课;

③实践课

(2)根据知识掌握的阶段,可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课:

①新授课;

②复习课;

③练习课;

④检测课

7.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结构,可表示为: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

8.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3)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4)检查巩固知识

9.教学过程最优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环节如下:

1)教学目标最优化2)教学策略最优化3)教学控制最优化4)教学评价最优化

10.备课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1)分析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

11.课外辅导根据辅导方式分为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课外辅导根据辅导内容分为单纯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辅导。

12.信息技术教育实习的意义有哪些?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3)检验学生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相长4)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5)巩固学生专业思想6)检验高等师范院校办学质量、获取教改信息

13.信息技术教育实习前一般要做好哪些准备?

(1)思想心理准备

(2)知识、技能准备(3)材料准备

14.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有哪些作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作用:

⑴传授知识;

⑵形成技能;

⑶培养智力;

⑷发展个性

15.备课有哪些基本环节?

1)分析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

16.如何确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三维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目的)、教学内容及逻辑顺序、重点和难点,做到明确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17.教案一般要包括哪些内容?

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一份教案。

通常包括下列内容:

授课班级、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课的类型、教学用具、教学方法、课时分配、参考资料、教学过程、作业及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或课后分析)。

18.课堂教学有哪些任务和基本要求?

(1)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

(2)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3)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

要求: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按照教学计划设计好每堂课的教案;

(2)针对课堂内容,准备好课堂教学中需要的硬件、软件,对所需的资料如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应事先整理好,形成资源共享;

(3)在教学过程中,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行为,促使他们的行为形成习惯;

(4)应对每堂课的教学进行测评,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

第7章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类型

1.概念与词语有着密切联系,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2.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有:

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

3.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有(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4.程序是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达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步骤(算法)。

计算机程序是用指定的计算机语言表达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步骤,这些方法步骤必须是计算机能理解并且能执行的。

程序设计主要指研制计算机程序的过程,它应该包含:

对问题的分析与了解、选取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步骤、用特定的计算机语言将方法步骤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这个方法步骤就是程序清单。

5.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是一组规则,它由词法和句法组成。

6.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概念,谈谈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的一般要求:

(1)使学生了解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2)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表达形式。

(3)使学生了解有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会对概念正确地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一定的概念体系(4)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概念。

概念的教学途径和一般方法:

(1)概念的引入。

(2)概念的明确与理解。

(3)概念的巩固和运用。

第8章智力、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

1.知识是人们对客观规律事物认识的总和,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反映。

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属于个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特征;

而智力是大脑机能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心理特征。

知识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