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3579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板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板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板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板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板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安全手册》(杜荣军主编)。

3、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本工程相关图纸,设计文件。

5、国家有关模板支撑架设计、施工的其它规范、规程和文件。

二、搭设方案

(一)基本搭设参数

模板支架高H为3.546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3m,立杆纵距la取0.6m,横距lb取0.6m。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05m。

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宽100mm,高100mm,布设间距0.6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

本支撑架使用Φ48×

3.2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严禁打孔;

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

m时,不得发生破坏。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

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

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其中,取与底模方木平行的方向为纵向。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

(1)荷载计算

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

W=600×

142/6=1.96×

104mm3;

模板自重标准值:

x1=0.3×

0.6=0.18kN/m;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x2=0.58×

24×

0.6=8.352kN/m;

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

x3=0.58×

1.1×

0.6=0.383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

x4=1×

0.6=0.6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x5=4×

0.6=2.4kN/m。

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

g1=(x1+x2+x3)×

1.35=(0.18+8.352+0.383)×

1.35=12.035kN/m;

q1=(x4+x5)×

1.4=(0.6+2.4)×

1.4=4.2kN/m;

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max=0.08g1lc2+0.1q1lc2=0.08×

12.035×

0.62+0.1×

4.2×

0.62=0.498kN·

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2max=-0.1g1lc2-0.117q1lc2=-0.1×

0.62-0.117×

0.62=-0.61kN·

m;

经比较可知,荷载按照图2进行组合,产生的支座弯矩最大。

Mmax=0.61kN·

(2)底模抗弯强度验算

取Max(M1max,M2max)进行底模抗弯验算,即

σ=M/W<

f

σ=0.61×

106/(1.96×

104)=31.131N/mm2

底模面板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31.131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m=40N/mm2,满足要求。

(3)底模抗剪强度计算。

荷载对模板产生的剪力为Q=0.6g1lc+0.617q1lc=0.6×

0.6+0.617×

0.6=5.887kN;

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τ=3Q/(2bh)≤fv

τ=3×

5887.433/(2×

600×

14)=1.051N/mm2;

所以,底模的抗剪强度τ=1.051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v=2N/mm2满足要求。

(4)底模挠度验算

模板弹性模量E=6000N/mm2;

模板惯性矩I=600×

143/12=1.372×

105mm4;

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底模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νmax=0.677(x1+x2+x3)lc4/(100EI)+0.990(x14+x5)lc4/(100EI)<

min(lc/150,10)

νmax=14.177mm;

底模面板的挠度计算值νmax=14.177mm大于挠度设计值[ν]=min(600/150,10)mm,不满足要求。

(二)底模方木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x1=0.3×

0.6=0.18kN/m;

x2=0.58×

0.6=8.352kN/m;

x3=0.58×

0.6=0.383kN/m;

x4=1×

0.6=0.6kN/m;

x5=4×

0.6=2.4kN/m;

g2=(x1+x2+x3)×

q2=(x4+x5)×

1.4=4.2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0.1×

g2×

la2-0.117×

q2×

la2=-0.1×

0.62=-0.61kN·

(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方木截面抵抗矩W=bh2/6=100×

1002/6=16.667×

104mm3;

106/(16.667×

104)=3.661N/mm2;

底模方木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3.661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m=30N/mm2,满足要求。

(3)底模方木抗剪强度计算

荷载对方木产生的剪力为Q=0.6g2la+0.617q2la=0.6×

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方木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100×

100)=0.883N/mm2;

所以,底模方木的抗剪强度τ=0.883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v=2N/mm2满足要求。

(4)底模方木挠度验算

方木弹性模量E=9000N/mm2;

方木惯性矩I=100×

1003/12=8.333×

106mm4;

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方木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νmax=0.521×

(x1+x2+x3)×

la4/(100×

I)+0.192×

(x4+x5)×

I)=0.09mm;

底模方木的挠度计算值νmax=0.09mm小于挠度设计值[ν]=min(600/150,10)mm,满足要求。

(三)托梁材料计算

根据JGJ130-2001,板底托梁按三跨连续梁验算,承受本身自重及上部方木小楞传来的双重荷载,如图所示。

材料自重:

0.0384kN/m;

(材料自重,近似取钢管的自重,此时,偏于保守)

方木所传集中荷载:

(二)中方木内力计算的中间支座反力值,即

p=1.1g2la+1.2q2la=1.1×

0.6+1.2×

0.6=10.967kN;

按叠加原理简化计算,托梁的内力和挠度为上述两荷载分别作用之和。

(2)强度与刚度验算

托梁计算简图、内力图、变形图如下:

托梁采用:

木方:

100×

100mm;

W=166.667×

103mm3;

I=833.333×

104mm4;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

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中间支座的最大支座力Rmax=10.994kN;

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0.002×

106/166.667×

103=0.012N/mm2;

托梁的最大挠度νmax=0.001mm;

托梁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30N/mm2;

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0.012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m=30N/mm2,满足要求!

托梁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max=0.001小于最大允许挠度[ν]=min(600/150,10)mm,满足要求!

(四)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计算简图

1、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

(1)立杆荷载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支架的自重(kN):

NG1=3.54×

3.546=12.553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0.18×

0.6×

0.6=0.065kN;

NG3=24×

0.58×

0.6=5.011kN;

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17.629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1)活荷载标准值:

NQ=(0.6+2.4)×

0.6=1.08kN

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1.2×

17.629+1.4×

1.08=22.667kN

(2)立杆稳定性验算。

按下式验算

σ=N/(φAKH)≤f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按《规程》附录C采用;

A--立杆的截面面积,取4.5×

102mm2;

KH--高度调整系数,建筑物层高超过4m时,按《规程》5.3.4采用;

计算长度l0按下式计算的结果取大值:

l0=h+2a=1.3+2×

0.05=1.4m;

l0=kμh=1.167×

1.272×

1.3=1.93m;

式中:

h-支架立杆的步距,取1.3m;

a--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取0.05m;

μ--模板支架等效计算长度系数,参照《规程》附表D-1,取1.272;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规程》附表D-2取值为1.167;

故l0取1.93m;

λ=l0/i=1.93×

103/15.9=122;

查《规程》附录C得φ=0.44;

KH=1;

σ=N/(φAKH)=22.667×

103/(0.44×

4.5×

102×

1)=114.478N/mm2;

立杆的受压强度计算值σ=114.478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五)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fgk×

kc=120×

1=120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120kPa;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N/A=0/0.25=0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0kN;

基础底面面积:

A=0.25m2。

p=0kPa≤fg=120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