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249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题归纳

一、测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

1、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2、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例题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

分:

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给你的器材有:

米尺、皮尺、天平、量筒、秒表,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二、熔化、凝固

(1)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2)熔化现象:

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1)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放热。

(2)凝固现象:

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3)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4)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例:

1、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AB:

固态(吸热升温)

BC:

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

液态(吸热升温)

DE:

液态(放热降温)

EF:

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FG:

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

①该物质是晶体。

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

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1、某物理兴趣学习小组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他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3

59

石蜡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50

52

55

58

 

(1)从表中数据分析得出, 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 48℃,熔化的时间是4min。

在熔化过程中要 吸收 热.

(2)海波在10﹣11min温度上升快,原因是:

液态海波比固态时的比热容小  .

2、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

(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秒表温度计;

(2)分析图像可知:

①冰的熔点是0℃;②冰的熔化规律是冰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请从能量角度解释冰的熔化现象:

冰熔化时不断吸热,内能增加。

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0℃,熔化的时间是4min。

在熔化过程中要 吸 热,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其中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选填“固”或“液”或“固液共存”)态.

(3)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4)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CD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5)图像表明开始1min升温较快,最后1min升温较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比热容比处于固态时的大(填“密度”、“比热容”、“热值”)。

三、水的沸腾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8

98

97

98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__6______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是水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__℃,此时液面上的气压___小于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甲____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请指出丙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

___温度计碰到烧杯的底部______。

5.3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温度为_96_______℃。

6.请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图的坐标中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7.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提高水的初温。

8.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_。

9.小华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火太小了,水散失的热比吸收的热还多(写出一条即可)。

10.小明和小华同学也在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她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B所示。

问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D图比C图多了个烧杯盖子

11.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可能是__煤油________(选填“酒精”或“煤油”);

12.分析评估C、D两套装置。

【解析】观察力:

D图比C图多了个烧杯盖子。

所以,D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当气体受热时,水面上盖子下的气体压强会超过当地大气压,测量的沸点可能偏高;C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

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

1.实验放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更好。

2.关于玻璃板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的关系;

(2)如果在实验中透过玻璃板看到两个蜡烛的像,(其中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那是因为:

玻璃板太厚,蜡烛分别经过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成像。

所以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2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实验中如果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都不能和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原因是:

玻璃板没有和桌面垂直。

3.实验中对选择的两支蜡烛,有什么要求?

为什么?

答:

实验中要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支点燃,另一支不点燃,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这样选择的目的是: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此物理研究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4.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

测量并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

5.实验中若用两枚相同的棋子代替蜡烛,发现棋子的像不太清楚,你该怎么做?

答:

棋子的像不清楚,可用手电筒对准棋子照射。

6.为证实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应多次实验,你认为应怎样多次实验?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

7.取一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说明平面镜成像是虚像。

例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

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①___(填序号)。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较黑暗____环境申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距离大小的关系。

(4)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存在两个反射面_造成的;

(5)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不能成像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__不变____。

(6)图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

(2)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多次实验后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室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8)

(2)小红做了几组实验,其中两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

12.0

12.0

等大

第二次

15.0

15.0

等大

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9)做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后,小岩展开了联想,为什么小轿车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请你帮他解释一下:

轿车比较低,司机看前方时视线接近平视。

如果轿车的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在夜晚车内开灯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车内的人和物体所成的像就会在司机的正前方,从而容易使司机产生错觉。

五、凸透镜成像规律

常规考点

①调节三心同高及其目的:

成像在光屏的中央

“三心同高”不说“三心在同一直线上”,后者也可以成像在光屏的中央,但是,当改变物距时,不仅要调节像距,而且要再次调节光屏的高度,给操作带来麻烦。

例: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_,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②考察“测焦距”:

测量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例: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亮点(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10cm(填“5cm”或“10cm”)。

③像随物体,随透镜移动的规律:

比如如果蜡烛燃烧变短应该如何调节透镜,调节光屏

例:

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下调。

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例:

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上移动。

④考察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例:

凸透镜(焦距10cm)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缩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