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201感动中国观后感 精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1827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后感201感动中国观后感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观后感201感动中国观后感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观后感201感动中国观后感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观后感201感动中国观后感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观后感201感动中国观后感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后感201感动中国观后感 精品Word下载.docx

《观后感201感动中国观后感 精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后感201感动中国观后感 精品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后感201感动中国观后感 精品Word下载.docx

  用一双粗糙的双手,支起了一个美好的大家庭,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为了让这些残疾的孩子更好的活下去,不惜一切代价的保护他们、供养他们、爱护他们,像对待亲生子女一般,老奶奶的女儿结婚的需求让我们大吃一惊:

能够与我们一起照顾这些残疾孩子的人我们愿意。

  老奶奶是多么的和蔼、善良,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

  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

  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有“冰雪为容玉作胎”的张丽莉。

  为了救四名孩子,被一辆公交车压于车下,失去了双腿,这一刻,都给我们上了一节最美的课,最感动的课。

  更是证明了那句话“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在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帮助了他,自己也快乐。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

  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

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

  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有“能受天磨为铁汉”的李文波。

  二十年的坚守,站成了一块坚硬无比的礁石,任凭风吹浪打、严寒酷暑,二十年里,却只有五次回到家,哪一个人不常常思念起家乡的亲人?

但是,他仍然坚守在岗位上,肩上的责任重大,你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

  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

  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有“清香传得天心在”的周月华、艾起。

  几十年来,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背着周月华翻山越岭、赴汤蹈火,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暑,为了给乡亲们治病,不顾生命危险,走在危险额悬崖边,走在浓浓的淤泥里,走在厚厚的雪地里,走在陡峭的山坡上,走在冰凉的河水里。

  他们夫妻二人从未放弃过医救,这是多么让人佩服的夫妻,有多少危险与他们擦肩而过,他们没有害怕过,他们的心里只有帮助与关心,每天都要去送药、看病,从来没有说“不”,他们的执着,才让更多的乡亲们活下去。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

  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

  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

  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有“孝更绝伦足可矜”的陈斌强。

  作为一名教师,陈斌强感染了每一个人的心,他体贴的照顾母亲,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我们要做孝顺父母、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爱护父母的人,懂得替父母着想,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最真挚的感情去打动父母。

  其实我想: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双隐形的翅膀,发挥出自己的努力,创造奇迹。

  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

  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么我们会成为感动中国的人。

  而我们的家庭,集体,中国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

  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篇二:

感动中国2019人观后感(共9篇)篇一:

感动中国2019观后感感动中国2019观后感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令我们赞扬的人。

  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事迹。

  在这个简单,而又充满意义的舞台上,闪耀的不是明星,而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

  他们单薄的力量,却能迸发出如此令人敬佩的光芒,实在令人震惊。

  在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位为了让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他同桌6年的母亲。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

  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

  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做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这是她的颁奖词。

  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她则被亲切地称为“同桌妈妈”。

  这是多深沉的母爱,才能有12年的陪伴苦读。

  每天从早到晚,她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做他的老师、陪读,十二年如一日。

  我被这位伟大的母亲深深感动。

  收看完这期节目后,内心随之涌上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无法言喻的人性的震撼。

  愿中国能有更多的平凡普通的好人好事,愿有更多的人能感动中国。

2019年《感动中国》观后感看完2019感动中国,对于这些获奖人物,总是心生敬佩。

  有十月出塞,大器初成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有最美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

有“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

有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的好心人“炎黄”——张纪清;

有十三年相守,守护父亲的朱晓晖·

·

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这里,我想特别的说一下最美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和孙丽娜事迹。

  他们支教9年,除了儿子和女儿,其他亲友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只知道去了贵州;

这9年,朱敏才没回过一次北京;

这9年,孙丽娜一人奔波在贵州和北京间,处理家事、为老伴拿药;

这9年,夫妇俩的足迹遍及望谟、尖山苗寨、遵义龙坪等地,哪里最需要就去哪里,与山区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朱敏才已经9年没有回过北京的家了,每年春节都在小学里过,因为年事渐高,72岁的他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危险疾病,孙丽娜两个月左右回趟北京,除了给自己看病,还要给朱老师拿药。

  朱敏才、孙丽娜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心系祖国教育的未来、模范履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用自己的辛劳汗水谱写了一曲曲辉煌灿烂的教书育人的动人乐章,为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其思想境界之高,业务技能之精,事业心之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想这句警句用在他们身上是太恰当不过了,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在校园中永驻光芒!

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广大教教职工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朱敏才、孙丽娜老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

  在支教的9年里,他们选择教育最需要的地方,也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他们是扎根基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先进典型人物。

  我们广大教职工要学习他们大力弘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学习他们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们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争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在教育系统里进一步掀起创先争优、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我将结合当前党的群总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朱敏才、孙丽娜老师为镜子,做师德高尚、师级高超、师风严谨的人民满意的教师,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三:

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

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题记其中于敏很让我感动,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9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是: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篇四:

2019感动中国观后感

(一)2019感动中国观后感

(一)今天晚上,我观看了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节目,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动不已。

  有被称作“氢弹之父”的物理学家于敏老先生;

有在贵州贫困山区支教10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妇;

有为了孩子学习而与孩子同桌16年的陪读母亲;

也有敢于与暴恐分子作斗争的警察叔叔木培提;

还有为了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人员?

?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于敏老先生,当主持人宣读颁奖词,于老先生的儿子接过奖杯的那一刻,距离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

  朱光亚院士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

  那是一段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一代物理学家的故事。

  1966年12月28日,我国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为确保能拿到这次试验的测试结果,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

  核试验基地都是在条件恶劣的高原和大漠上,当时40岁的于敏身体虚弱到这样的程度:

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的距离,有时要歇好几次,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移步。

  由于过度操劳和心力交瘁,他曾多次休克在工作现场。

  但在那样高难度、高辐射的条件下,于老先生仍“以命相搏”。

  经过无数次的测量,中国的氢弹原理实验成功了!

于老先生这一辈子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他这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要学习他那宽大的胸襟,坚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2019感动中国观后感

(二)在我的印象中,从08年起,每年过年我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那就是看感动中国,很有意思的是,有很多次不知是巧合还是缘分,都是在情人节的晚上。

  08年,我六年级,汶川地震了,那一年的感动中国最后颁奖给了全体中国人,那是我印象最最深刻的一次。

  或是,是因为自己是中国人;

也或许,是因为带着红领巾的我为自己感到自豪。

  我记不清自己与感动中国何时结缘,却知道08年是一个转折点。

  记忆中,初中每次作文都会从这里的点滴出发,想到很多,有感动,有启发。

  高中的作文书里会详细的介绍,虽然老师会说:

感动中国感动不了判卷老师。

  或许,看的多了的确会厌倦,觉得千篇一律,可是,就算如此,我也会坚持着,等待着,守候着。

  看感动中国,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素材,我想,更多的时候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激励自己要相信美好,相信好人终有好报,相信社会依旧充满温暖。

  每年的感动中国对自己都是一次洗礼,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阔,我愈发觉得,感动中国对我而言一直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愈久而弥坚,不可摧毁。

  篇五: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不过我每年都会看的,我还会动员学生看,毕竟大部分获奖者还是有催泪效果的,有正面教育意义的。

  但不是全部,有几个获奖者,我真得很不以为然,想敬佩但无法说服自己。

  如果其他人也有同感,那就只能说明央视权威不足,犹如也有芮成钢这样的货色一样。

  其实九成以上初中生从来不看这样节目的,颇为遗憾。

  近几年,评选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总是缺少维护正义、坚持真理、追求公平、扞卫法治的典型代表,这是为什么?

评选的人物,确实有让我感动的,举一个例子,大概前年吧,广西阳朔有个叫何玥的12岁小女孩无偿捐献眼膜(2019年度),我看后眼睛就湿了,我很感动。

  但是评选出来的人物,清一色的都是或孝心或助人或敬业或公益的,缺少我前面说的那几种对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力更大更有震撼力的,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评委会不乏和稀泥的功能,评委会有些东东本身就不具有全民族道德高度的代表性。

  最简单一点,那些不畏强权腐官不怕打击报复义务帮助弱势群体维权的律师,才是民族道德的真正脊梁,但是他们连提名权都会被扼杀。

  上驷被剔除了,当选的只能是中驷,另外还会一两个下驷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为了行业和地域平衡)混杂其中。

  如果一定要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是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那只能说这是一部残缺不全的历史,挂一漏十。

  记得还有一个走廊医生兰越峰,故事发生几年了,至今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些道貌岸然的评委有谁有骨气敢提名他?

新京报南都报等报纸很有一些不畏强势揭真相说直话的铮铮铁骨记者编辑,为何从来不见他们身影?

因为这个评选活动,主旨就是树模范,造神,诱导,歌德,为“我”所用,而不是揭疮疤,洗澡,治病,下狠刀动手术,动真格,这就决定了这场活动,先天不足,后天的评选结果自然就只能嬴弱不堪,道德评判一旦被意识形态宣传绑架,盛装隆重贴过金之后,一切变化不大,并不能给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更高标值的道德符号,因为社会公正正义不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与社会公德也不可能升上去。

  也有网友说,今年的太政治化了,到现在除了颁奖词很美,他一点没感动。

  我没看直播,不好对其内容作评论,但是我能理解他的心境。

  因为不是我们心硬,而是我们是有鉴别能力的,是有思维的,所以我们的眼泪,也不是那么廉价的,那么容易被赚取走的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评选之一丁点聊想:

  但是俺们以前也曾经一边看一边流泪的。

  篇六:

2019年感动中国观后感寒假政治作业泰山学院附中2019级10班田振泽《2019感动中国》观后感晚上八点我们一家人准时坐在了电视机前,看《2019感动中国人物》,当一个个平凡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眼前播放,泪水和感动在整整2个小时的静默中伴随着我们。

  当我们一次次被真情感动,才会体会到,世界原来这般美好,人情原来这般纯洁。

  该是多么美好的家庭才塑造了这么感人的故事呀!

是呀,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好人,他们都是那么地高尚、伟大!

是我们人生的好榜样!

他们也很平凡,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可他们却在平凡的位置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也使他们的人生也变得从此不再平凡。

  所以,他们感动着我们。

  我们的生活需要这样的好人,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用温暖来营造,需要用善良来创造。

  通过观看这个电视节目,我们一家人也趁机进行了沟通,尤其是对我。

  电视节目使他认识人需要多做好事,做的好事多了终究会让人感动!

其实我们都明白如果我们都能用心努力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错过这些好节目,去感受这些单纯的爱,让自己的灵魂经历一次洗礼,让这爱唤醒自己内心深处蛰伏许久的人性的光辉?

我们正在成长,希望藉此让我们去感悟什么是追求、理想,什么是人性和爱,还有如何面对荣誉、苦难、付出?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事感动着我们,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让我们用最纯净的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篇七: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

  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在2019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

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等等。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炎黄”张纪清。

  朱敏才,是中国外交官一位风度翩翩的一位官员,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间到了不少的城市。

  等到他退休后,人们以为朱敏才会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样与老伴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但现实却不是这样。

  在一个特殊的机遇后,朱敏才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与老伴孙丽娜一起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

  他们一起在教师这个岗位坚持了十年,期间帮助了许多孩子,他们的出现,使许多孩子改变了命运。

  但是,在这个时候,朱敏才老师因劳累过度而倒下了?

他得了脑出血,倒在了教学的路上。

  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们的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却还惦记着上课。

  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

感动中国给予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

为霞尚满天。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篇八:

感动中国2019观后感感动中国2019观后感看完感动中国,对于这些获奖人物,总是心生敬佩。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令我们赞扬的人。

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工学习的榜样。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事感动着我们,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信念,一种爱的信念,无关乎名利,让这份信念传承,让这份美好与感动在中华沃土上生生不息!

愿中国能有更多的平凡普通的好人好事,愿有更多的人能感动中国。

  篇九: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2篇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2篇篇一:

2019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可诺文苑实时报道每年公司都会倡导所有可诺家人共同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2019年2月27日晚上20点整,《感动中国》节目如约而至,可诺家人们一如既往的守望于电视机前,感受一份又一份感动。

  每个人物的出现,都让我们心生敬佩。

  你一定会被那个坚守工作岗位,半生如一日,兢兢业业付出的人所震撼;

会被那个竭力助人,掀起慈善文化也并传承着一脉脉香火的炎黄所触动;

会被那陪伴失聪儿子学校生涯16年,只为让他如同正常孩子一般的母亲所温暖;

会被那用青春照顾病重父亲的诗人女儿和全心全意照顾邻居的温暖大院所感动。

  他们用质朴的语言描绘着看似平凡的故事,他们以最平凡的坚持的仁心感动着小小的村庄,他们用自己最真的情感呵护最真挚的爱,一切都是那么看似平常,而他们却用自己的一生在守护。

  点点滴滴彰显的是一份对祖国的爱,一份对子女、父亲的爱,一份对社会的责任与感恩。

  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信念比生命还重要,他们用微笑诠释这世上最美的诗,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篇篇精彩的华章。

  正因为他们,让我们这个爱的国度,更加温暖。

  也许我们的生活会面临不如意,我们的工作会碰上不顺心,也许我们还会抱怨老天的不公平对待;

那么,当你听到他们温暖的故事,当你看到他们朴实的笑容,当你被他们满满的能量所感染,当你早已泪流满面,那热血的左心房已经深受触动,在一点一滴轮回间沉淀。

  现在的我们正处在光芒的前沿,用心感受着来自身边不同的爱,认真接受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