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报告讲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1818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报告讲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报告讲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报告讲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报告讲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报告讲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报告讲解Word下载.docx

《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报告讲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报告讲解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报告讲解Word下载.docx

测算TE垃圾压缩机在预脱水模式和未预脱水模式下的脱水率,及装满25.6m3车厢所需时间。

脱水模式说明:

预脱水模式是指把TE型垃圾压缩机前挡板放下,在推板的压力作用下,使垃圾在推板和前挡板之间先进行多次的预压缩,使污水从压缩机的底板、两边侧板、推板及前挡板的排水孔排出,然后推板再把垃圾推入垃圾车厢(车厢前底部也有排水口)进行水份排放。

而未预脱水模式是指不使用前挡板进行预压缩(部分水份还是可以从底板和两边侧板的排水孔排出),而是直接通过推板把垃圾推入垃圾车厢的工作模式.

试验说明:

按任务要求需对市场垃圾、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别进行减量脱水试验,其中市场垃圾在白云区江南压缩站进行减量脱水试验,生活垃圾在天河区东圃压缩站进行减量脱水试验,厨余垃圾因量较小且分布比较分散,无法达到试验的要求,暂时取消了厨余垃圾减量脱水试验。

二试验流程图

三试验操作步骤

1、由桶装垃圾运输车(简称小黄车)在垃圾收集点收运垃圾至垃圾压缩站,卸前过地磅称总质量(A),卸完后垃圾空车再称一次质量(B),并得出该次的垃圾质量(C=A-B)。

2、采用预脱水模式和未预脱水模式两种工艺,实测压缩装满后装式垃圾车一车厢所需的时间,并统计出压缩前的垃圾质量(D=∑C)。

3、后装式垃圾车装满垃圾后,环卫车队收运至填埋场排放,并过地磅卸前称总重(E)和卸后称空车质量(F),由此取得压缩后的垃圾质量(G=E-F)。

4、计算脱水量(H=D-G),脱水率(I=(H/D)*100%)。

5、根据以上所得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6、整理出试验报告。

第二部分市场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

一试验时间、地点和对象

试验时间:

2013年6月13日至6月18日

试验地点:

白云区松洲街江南垃圾压缩站

萧岗农贸市场垃圾

二试验参与单位及工作安排

表1试验参与单位及职责

参与单位

主要承担工作

广州市环卫机械设备厂

负责试验方案制定、组织和落实;

负责试验跟踪、试验数据记录、数据分析、试验报告编写

松洲街市政所

提供试验场地、负责江南压缩站的试验设备操作等

新市街市政所

配合做好萧岗农贸市场垃圾装上小黄车的工作。

白云区环卫车队

①负责将萧岗农贸市场的垃圾桶装运至江南压缩站;

②负责将压缩后的垃圾运至兴丰垃圾场倒卸;

③并做好垃圾压缩前和压缩后过磅称重工作。

白云区保洁所

安排环卫工人负责装卸桶的工作

三试验数据

(一)采用预脱水工艺

试验过程:

2013年6月13-15日,天气为阴天偶有小雨,进行了两车厢(容积为25.6m3)垃圾量的试验,具体试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2市场垃圾预脱水试验数据1

表3市场垃圾预脱水试验数据2

根据表2,采用预脱水压缩后的垃圾脱水率达到28.35%,累计装满一厢的时间为1:

57′25″,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

1:

57′25″/(17240/1000)=6′49″。

根据表3,采用预脱水压缩后的垃圾脱水率达到23.17%,累计装满一厢的时间为1:

38′09″,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

38′09″/(14920/1000)=6′35″。

两次试验平均脱水率为:

(28.35%+23.17%)/2=25.76%;

两次试验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

(6′49″+6′35″)/2=6′42″。

按垃圾车厢额定载荷10500kg垃圾量计算,大约装一垃圾车厢垃圾量使用的时间为:

6′42″X(10500/1000)=1:

10′21″。

通常垃圾车厢大约装14000kg垃圾量,则装一垃圾车厢垃圾量使用的时间为:

6′42″X(14000/1000)=1:

33′48″。

(二)采用未预脱水工艺

2013年6月16-17上午进行第1车厢(容积为25.6m3)压缩试验,天气为阴天偶有小雨;

2013年6月17上午-18上午进行第2车厢(容积为25.6m3)压缩试验,天气晴朗。

具体试验数据见表4和表5。

表4市场垃圾未预脱水试验数据1

表5市场垃圾未预脱水试验数据2

根据表4,采用未预脱水压缩后的垃圾脱水率达到22.52%,累计装满一厢的时间为1:

19′59″,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

19′59″/(17200/1000)=4′39″。

根据表5,采用非预脱水压缩后的垃圾脱水率达到17.32%,累计装满一厢的时间为1:

18′35″,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

18′35″/(17280/1000)=4′33″。

(22.52%+17.32%)/2=19.92%;

(4′39″+4′33″)/2=4′36″。

4′36″X(10500/1000)=48′18″。

4′36″X(14000/1000)=1:

4′24″。

四结论

1、脱水率方面:

采用预脱水工艺比未预脱水工艺的垃圾脱水率高,大约高:

25.76%-19.92%=5.84%,说明采用预脱水工艺对垃圾脱水效果会更好。

2、压缩时间方面:

对比预脱水工艺和未预脱水工艺,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预脱水工艺比未预脱水工艺使用的时间多,大约为:

6′42″-4′36″=

2′06″。

按垃圾车厢额定载荷10500kg垃圾量计算,装一垃圾车厢垃圾量,预脱水工艺多使用的时间大约为:

1:

10′21″-48′18″=22′03″。

而按垃圾车厢通常承载14000kg垃圾量计算,则预脱水工艺多使用的时间大约为:

33′48″-1:

4′24″=29′24″。

3、压缩过程中出现待料时间长短对脱水率也有一定影响。

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可以看出中途多次出现较长时间的待料,在这过程中水份排放比较充分,而表3中除第2车次后出现一次较长时间的待料,其余中间间隔时间都比较短,所以水份排放没有表2的充分,所以脱水率较低。

由此可见:

压缩后的垃圾在压缩站停留时间越长,脱水会越充分,脱水率会更高。

4、表2与表5的数据对比:

表2压缩前垃圾总量为24060kg,脱水后垃圾总量为17240kg;

表5压缩前垃圾总量为20900kg,脱水后垃圾总量为17280kg。

计算可得出:

压缩前垃圾总量表2比表5多3160kg,而脱水后垃圾总量表2比表5少了40kg。

进一步说明:

采用预脱水工艺不仅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可以减少垃圾车至垃圾场的运载量,如此累积起来可以减少垃圾车的运输次数。

第三部分生活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

一试验时间、地点和对象

2013年6月27日至6月28日

天河区东圃垃圾压缩站

生活垃圾

表6试验参与单位及职责

车陂街市政所

提供试验场地、负责东圃压缩站的试验设备操作等

天河区环卫车队

1负责将生活垃圾桶装运至东圃压缩站;

2013年6月28日,天气为晴朗,进行了两车厢(容积为25.6m3)垃圾量的试验,具体试验数据见表7和表8。

表7生活垃圾预脱水试验数据1

表8生活垃圾预脱水试验数据2

根据表7,采用预脱水压缩后的垃圾脱水率达到12.23%,累计装满一厢的时间为1:

33′26″,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

33′26″/(14140/1000)=6′36″。

根据表8,采用预脱水压缩后的垃圾脱水率达到12.43%,累计装满一厢的时间为1:

26′30″,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

26′30″/(14300/1000)=6′03″。

(12.23%+12.43%)/2=12.33%;

(6′36″+6′03″)/2=6′20″。

6′20″X(10500/1000)=1:

6′30″。

6′20″X(14000/1000)=1:

28′40″。

2013年6月27日进行第1车厢(容积为25.6m3)压缩试验,天气晴朗;

2013年6月28日上午进行第2车厢(容积为25.6m3)压缩试验,天气晴朗。

具体试验数据见表9和表10。

表9生活垃圾未预脱水试验数据1

表10生活垃圾未预脱水试验数据2

根据表9,采用未预脱水压缩后的垃圾脱水率达到11.39%,累计装满一厢的时间为1:

19′49″,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

19′49″/(14460/1000)=5′31″。

根据表10,采用非预脱水压缩后的垃圾脱水率达到11.00%,累计装满一厢的时间为1:

03′40″,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

03′40″/(15940/1000)=4′00″。

(11.39%+11.00%)/2=11.20%;

(5′31″+4′00″)/2=4′46″。

4′46″X(10500/1000)=50′03″。

4′46″X(14000/1000)=1:

6′44″。

12.33%-11.20%=1.13%,试验说明:

由于生活垃圾含水量较小,采用预脱水工艺和未预脱水工艺对垃圾脱水率影响较小。

6′20″-4′46″=

1′34″。

6′30″-50′03″=16′27″。

28′40″-1:

6′44″=21′56″。

第四部分试验总结

通过市场垃圾、生活垃圾的脱水试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TE型脱水压缩机对各类垃圾都能起到脱水减量的效果,垃圾含水量不同脱水率也不同。

市场垃圾采用预脱水工艺脱水率大约为25.76%,采用未预脱水工艺脱水率大约为为19.92%;

而生活垃圾采用预脱水工艺脱水率大约为12.33%,采用未预脱水工艺脱水率大约为11.20%。

2、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垃圾,如市场垃圾,采用预脱水工艺对垃圾脱水效果会更好,相比较未预脱水工艺,脱水率大约可以提高5.84%;

而对于含水量较低的垃圾,如普通生活垃圾,相比较未预脱水工艺,采用预脱水工艺脱水率只提高了大约1.13%,效果相对不是特别明显。

说明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垃圾采用预脱水工艺不仅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可以减少压缩后垃圾的重量,累积起来可以减少垃圾车的运输次数。

3、压缩过程中出现待料时间长短对脱水率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垃圾,压缩后的垃圾在压缩站停留时间越长,脱水会越充分,脱水率会更高。

4、结合市场垃圾和生活垃圾的试验,采用预脱水工艺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使用的时间分别为6′42″和6′20″,平均使用的时间为6′31″。

而采用未预脱水工艺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使用的时间分别为4′36″和4′46″,平均使用的时间为4′41″。

相比较两种工艺,采用预脱水工艺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多使用的时间为1′50″。

5、试验数据表明,采用预脱水工艺,按垃圾车厢额定载荷10500kg垃圾量计算,使用的时间为1:

8′25″,按垃圾车厢通常承载14000kg垃圾量计算,使用的时间为1:

31′14″。

采用未预脱水工艺,按垃圾车厢额定载荷10500kg垃圾量计算,使用的时间为49′10″,按垃圾车厢通常承载14000kg垃圾量计算,使用的时间为1:

5′34″。

则按垃圾车厢额定载荷10500kg和通常承载14000kg垃圾量计算,预脱水工艺多使用的时间分别为19′15″和25′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