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12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docx

《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docx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教育部

2.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和根本法是(C)

A《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基本教育法》D《中国人民共和国基本教育法》

3.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根据法规(C)的不同划分的

A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B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

C规定的内容D适用范围

4.《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属于(C)

A教育单行法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

5.教育法规中确立的有关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基本制度和原则等,必须符合(D)

A儿童身心发展规律B我国基本国情C《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D教育内在规律

6.在我国,颁布行政法规的机关是(B)

A国务院各部、委、局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下列属于特殊法的是(D)

A《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

8.《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C)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基本法C教育单行法律D教育规章

9.教育法律法规是以(B)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A社会规范B国家强制力C党的领导D社会主义价值观

10.“可以”“有权”“不受``````````干涉”这样的文字表述经常出现在(B)规范中

A义务性B授权性C强制性D任意性

11.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是按照法律规范的(C)分类的

A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B强制性程度C法律后果D自愿程度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B)的法律关系

A隶属型B平权型C调整性D保护性

13.下列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内容的是(D)

A学校与政府B学校与社会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家长

14.(A)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A法律事实B法律规范C法律条文D法律责任

15.下列属于教师申诉范围的是(A)

A政府行为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B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C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D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16.规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是(C)

A强制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

17.“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这属于(B)

A义务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C制裁性规范D奖励性规范

18.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中不包含(D)

A法定条件B法律后果C法律事实D行为准则

19.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A)关系

A权利义务B诚信C合同D社会契约

20.学校因管理不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学校负责人主要承担(A)

A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D违宪责任

21.把教育法律关系分为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的依据是(C)

A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B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

C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D教育法律关系的层次结构

22.如果学校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受理教师申诉的机关是(D)

A当地人民政府B当地人民法院

C当地人民检察院D主观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

23.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D)

A避免伤害B避免纠纷C获得赔偿D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24.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C)内,做出处理。

逾期未做处理或者久拖不决的,申诉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A10日B15日C30日D2月

25.《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学校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

26.在通过其他途径都不能获得满意的救济时,可以通过(C)渠道获得充分的补救

A校内解决B教育仲裁C诉讼解决D行政救济

27.在我国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学校对老师的行政处分决定以及对学生的处分决定,教师或学生如果不服的,无法通过(A)方式获得救济

A教育行政复议B育中断C民事诉讼D行政诉讼

28.李某担任某县高三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的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

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

二判断题

1.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包括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2.我国教育法规中通常都是实体性内容与程序性内容同时出现在同一部教育法规中。

(√)

3.《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法律法规的最高层次(×)

4.法律关系的核心是法律关系主体(×)

5.校舍失修坍塌伤人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

6.教育法律关系一经发生,是不可以变更的。

(×)

7.撤职属于行政处罚。

(×)

8.在具体到某一违反教育法的行为时,一个行为只承担一种法律责任(×)

9.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是损害的发生(√)

10.教育法律救济的对象可以是教育法律关系的权力(×)

第二章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法执教的主体是(C)

A教育主管部门B学校C教师D班主任

2.1995年制定的(A)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A《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方式》B《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国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D《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有的老师怕影响总体成绩,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侵犯了学生的(A)

A受教育权B名誉权C隐私权D人身安全权

4.教师没收学生的文具不予归还,主要侵犯了学生的(B)

A受教育权B财产权C人身权D肖像权

5.教师辱骂学生侵犯了学生的(D)

A生命权B健康权C人身自由权D人格尊严权

6.教师私拆学生信件,侵犯了学生的(A)

A隐私权B肖像权C名誉权D财产权

7.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是(A)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8.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进行依法执教的表现的是(B)

A私拆学生信件B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C体罚学生D进行有偿家教

9.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不包括(D)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违宪责任

10.(C)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A人身权B财产权C肖像权D名誉权

11.人身权是一种专有权,不能买卖、赠予、继承,但(B)例外

A姓名权B名称权C肖像权D名誉权

12.鲁迅曾说:

“人有人性,狼有狼性。

我希望中国人多一点狼性,少一点人性。

”用现代教育改革新理念的眼光来看,鲁迅实际上是在提倡(A)

A个性教育B情感与价值观教育C关爱自然D教育民主

13.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B)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4.教师规定学生做不完作业不准回家吃饭,侵犯了学生的(D)

A财产权B人格尊严权C生命权D人身自由权

15.学校不能对高中生进行(D)处分

A警告B记过C开除学籍D送去劳动教养

16.一些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或者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B)

A人身权B受教育权C人身自由权D人格尊严权

17.教师对生病的学生救护不力,属于(D)

A侵犯学生的生命权B侵犯学生的健康权C侵犯学生的身体权D不作为违法侵权

二、判断题

1.依法执教就是依法治教(×)

2.目前一些教师的法制观念还很薄弱,存在着歧视、侮辱学生等现象(√)

3.作为一名教师最关键的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需要学习法律(×)

4.教师实施的对学生的侵权行为必须由教师本人承担(×)

5.学生自行外出或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伤害,学校也需要负责任(√)

6.中小学生的作文不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

7.教师向学生推销商品属于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8.如果教师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的形式获得救济( ×)

9.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已经很完善(×)

10.体罚不仅侵犯学生的生命权、健康权,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11.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不仅侵犯了别人的姓名权,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12.教师根据成绩把学生划分为优生和差生是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13.《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

14.教师增强法律意识仅仅是为了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15.学生在学校自杀应该由学校负法律责任(×)

二、单项选择题

1.目前国家法律规定要普及的教育是(A)

A.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

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