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诗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0121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诗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1诗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1诗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1诗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1诗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诗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诗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诗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诗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飞土,逐肉。

(三言诗?

v商颂·

玄鸟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後,奄有九有。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旗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v陈炜湛《商代甲骨文金文词汇与〈诗·

商颂〉的比较》

帝命鳥,降生商。

宅殷土,土亡(芒)亡。

帝命唐(湯),正四方。

命其後,有九州。

商先後,受有命,命不危,武丁孫。

武丁孫,亡(無)不成。

龍旂十,大喜(糦)承。

邦千百,肇四方。

四方來,各祈祈。

員惟河,殷受命,其咸宜,百祿何。

宰甫卣(商代晚期)

A.律诗(8句,五律、七律)

首联

出句

一联中出句与对句——对

对句

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黏

颔联

颈联

尾联

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

每一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

对、黏涉及到格律诗的平仄、对仗规则(详见下文)。

B.绝句:

(从形式上看【平仄要求】)截取律诗的一半。

C.排律:

又称长律,形式上是律诗的延长,12句或以上。

只要掌握了律诗的规则,绝句、排律的规则就可以类推而知。

(2)用韵:

古诗用韵灵活,格律诗用韵严格

什么是韵?

【韵】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不同属于不同的韵)

【押韵】韵腹+韵尾(包括声调)相同:

然、连、船

近体诗的用韵合于平水韵。

①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隋唐时通用的韵书,分韵为193韵,因分韵太细,所以唐时就由官方规定某些读音相近的韵可以同用。

②到了宋代,重修《切韵》,改称《广韵》,《广韵》分206韵,分韵更细。

根据“同用”的原则,一些邻近的韵可以合起来用。

③到了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广韵》的206韵中规定可以同用合用的韵合并,成了107韵。

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6韵。

后人就把这106韵称为“平水韵”。

(平30,上29,去30,入17)

“平水韵”虽出现在南宋,但它的分韵符合唐人用韵的实际情况。

既然“平水韵”是据同用、独用原则处理的,它反映的不完全是当时语音韵部分立的实际情况,而只是写诗押韵的规则。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一东

一董

一送

一屋

二冬

二肿

二宋

二沃

三江

三讲

三绛

三觉

四支

四纸

四寘

五微

五尾

五未

六鱼

六语

六御

七虞

七麌

七遇

八齐

八荠

八霁

——

九泰

九佳

九蟹

十卦

十灰

十贿

十一队

十一真

十一轸

十二震

四质

十二文

十二吻

十三问

五物

十三元

十三阮

十四愿

六月

十四寒

十四旱

十五翰

七曷

十五删

十五潸

十六谏

八黠

一先

十六铣

十七霰

九屑

二萧

十七篠

十八啸

三肴

十八巧

十九效

四豪

十九皓

二十号

五歌

二十哿

二十一箇

六麻

二十一马

二十二禡

七阳

二十二养

二十三漾

十藥

八庚

二十三梗

二十四敬

十一陌

九青

二十四迥

二十五经

十二锡

十蒸

十三职

十一尤

二十五有

二十六宥

十二侵

二十六寝

二十七沁

十四缉

十三覃

二十七感

二十八勘

十五合

十四盐

二十八琰

二十九艳

十六葉

十五咸

二十九豏

三十陷

十七洽

如何押韵?

可一韵到底,

也可中途换韵;

一韵到底,

不能换韵;

可句句押韵,

也可隔句押韵;

韵脚固定,

隔句押韵(首句可入韵);

可押平声韵,

也可押仄声韵;

只押平声韵(个别例外);

可重韵。

不能重韵,不能出韵(首句入韵除外)。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但也有例外】

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全诗押上声篠(筱)韵

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

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

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

清辉朝复暮,如待扁舟赏。

(刘长卿《湘中纪行》之一《浮石濑》)

全诗押上声养韵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上官仪《早春桂林殿应诏》)

全诗押入声陌韵

【律诗押韵通常一韵到底。

但也有以相近韵部相押的】

犬吠水声中(一东),桃花带露浓(二冬)。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鐘(二冬)。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二冬)。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二冬)。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秋野日疏芜(七虞),寒江动碧虚(六鱼)。

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六鱼)。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六鱼)。

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六鱼)。

(杜甫《秋野》)

不过,因为首句入韵并非限定,所以也仍可视为一韵到底。

(3)平仄

可用可不用,没有严格规定。

平仄相间(具体详后)

什么是平仄?

平:

古平声字(押韵中的平声韵也指此);

仄:

古上、去、入声字。

【四声】现代: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代: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古-今:

“入派三声,平分阴阳。

平=现代汉语中大多数的阴平、阳平字;

仄=现代汉语上声字(古上声和部分古入声诸字)

+现代汉语去声字(古去声和部分古入声诸字)

+现代汉语中部分的阴平、阳平字(部分古入声诸字)。

【入声字简易判断方法】

(1)以下情况不是入声字

-n、-ng收尾(阳声韵)字,没有来自入声的;

声母为送气音,声调为阳平的字,没有来自入声的;

Zi、ci、si没有入声字;

韵母er、ui没有入声字。

(2)以下搭配多是入声字

b、d、g、j、z、zh,阳平除“雹”入声字。

Fa、fo发佛法拂,读音是入不是出。

ü

e韵除了瘸、靴、嗟,die音除了一个爹。

(剩下都是入声字)

b、p、m、d、t、n、l+ie:

别撇灭跌铁捏列……(除了“爹”)

d、t、n、l、z、c、s+e:

德忒讷勒则册色……

zh、ch、sh、k、r+uo:

捉戳说扩弱……

(3)现代汉语阴平、阳平字中属古入声的常用字

阴平:

逼鳖憋八钵剥,泼劈瞥撇扑拍,发,滴督搭跌,贴剔踢塌突秃脱托,捏,勒拉捋,扎札摘织汁粥拙桌涿捉茁,锸插出拆吃戳,杀刷虱失湿叔菽淑说,擦撮,撒缩,割鸽胳搁刮聒郭蝈,磕哭窟,喝黑忽豁,积迹绩接疖击激夹结揭橘鞠掬蹶撅,七漆戚缉切掐麴曲屈缺,昔惜息析淅悉膝锡蟋夕楔削吸翕瞎歇蝎,鸭压押噎掖一揖壹约屋挖曰

阳平:

拔跋魃白帛别博薄泊箔勃渤,伐筏乏罚复伏服福幅佛缚,达沓迪狄敌笛荻籴叠蝶牒喋蹀迭垤得德督独读牍毒渎夺铎度,闸铡直侄执宅翟轴折浙摺哲竹逐烛酌卓浊擢着濯镯,识实食石十拾什芍杓涉舌熟孰赎术述,杂凿贼责则泽择足卒族,俗,革格隔阁国虢,核合盒斛鹄滑猾活,疾嫉集寂即节捷截绝爵及极急级吉杰竭劫局菊觉决厥掘,狎辖侠协穴学习席袭续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平仄的排列法(一首律诗的排列规则可以概括为)

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2)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对:

同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应当相反。

3)两联之间平仄相黏。

黏:

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平仄应当相同。

【失对、失黏】

同时,近体诗的平仄格式还得考虑两点:

1)只押平声韵(即韵脚必须是平声字);

2)一联一韵,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根据以上五条规则,可以推出近体诗平仄的四种基本格式(以七律为例):

a.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A.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种律诗排列方式

aA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bB

对[首句入韵时]、黏[前四

(二)字甚至只是第二、四字]的相对性

————

实际操作还有别的要求:

一三五不论、拗救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忌三平孤平,忌三仄孤仄)

律诗中,每一句的平仄分布是有规律的。

通常是两两相对,即:

平平仄仄(余此类推)。

五言或七言,每两句的平仄声字的字数是相等的,完全是为了保持声律的平衡。

但是,如果都严格要求如此,肯定做不出好诗来。

所以通常可以稍宽松些,只对一句诗的第“二、四、六”字作要求,第“一、三、五”字则不作要求。

这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拗救

当应用平而反用仄,或反之,就称为“拗(拗句)”,与之相应的,就是“救(救句)”。

①一、三、五不能不论的情况:

忌三平(不能拗)

A.(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五字必须是仄。

否则,

——(平平-)仄仄-平-平平

句尾就是三个平声字,叫做“三平调”,近体诗中不许出现。

忌孤平

B.(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字必须是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

除韵脚之外,全句就剩下一个平声字,叫做“犯孤平”。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孤平拗救

犯孤平,可以救,救的办法是将本句的第五字改为平声。

——(仄仄-)仄平-

仄-平

何日雨晴云出溪。

仄-仄平-

仄-平

②二、四、六可以不分明的情况:

本句自救

b.(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五字用了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

那么第六字必须改为平。

(1)千载琵琶作胡语,……

(2)庾信平生最萧瑟,……

——(仄仄-)平平-仄-

换一个角度说,是第六字用了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

那么第五字必须改为仄:

——(仄仄-)平平-

-平仄

对句相救

a.(平平-)仄仄-平平-仄

a.第五字(小拗,有时可以不救)或第六字可以用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

但其对句的第五字须改用平声。

B.(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桃含笑竹篱短,

仄仄平仄

溪柳自摇沙水清。

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相救与孤平拗救的结合

一身报国有万死,

平仄仄仄仄仄

双鬓向人无再青。

A.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

-平平

【见教材P296】

例1:

黄沙北风起,夜半又离营。

战马雪中立,探人冰上行。

(张籍《征西将》前半)

句式本为“平平平仄仄”

实际却是“平平仄平仄”

“风”字处当用仄,但却用了平,则在前字用仄救之。

这称为“本句自救”。

例2: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柳宗元《梅雨》颔联、颈联)

句式本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实际却是:

“平平仄平仄,……”

出句“猿”字处应用仄,则在前字用仄救之。

“本句自救”。

例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题西林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

出句“西”字处应用平而用仄,本句在“比”字处救之。

例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不”字处应用平而用仄,对句“吹”字处用一平声字救之。

这称为“对句救”。

当然,也有出现拗句而不做补救的。

对仗

律诗一般要求三、四(颔联),五、六句(颈联)对仗。

对仗又叫“骈偶”,是由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上相关联的句子构成的句式。

基本要求是词性相同:

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如: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对仗的种类

对仗常规分为以下几类:

①工对句子结构相同,词性一致,而且词的小类也相同的对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白居易《余杭形胜》)

其中名词又细分为以下一些小类

天文(日月风云等)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水江河等)宫室(楼台门户等)

器物(刀剑杯盘等)衣饰(衣冠巾带等)

饮食(茶酒餐饭等)文具(笔墨纸砚等)

文学(诗赋书画等)草木(草木桃杏等)

鸟兽虫鱼(麟凤龟龙等)形体(身心手足等)

人事(道德才情等)人伦(父子兄弟等)

②宽对词性相同,但小类不相同的对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借对:

借对利用一字多义或一字多音的现象来构成对仗。

有两种情况:

A.借义:

某词有两种意义,诗人在诗中用其中一义而以另一义相对。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

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

(李商隐《令狐八拾遗绹见招》)

B.借音:

某词本无某义,只因读音与另一词相同,故借另一词的意义相对。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白居易《西湖留别》)

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元稹《寄乐天》)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④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用两句相对独立的话,如果将一句分成两句相对,每句意义不完整,这就叫流水对(字面是对仗,但意义却是相承的)。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翘脚对(从诗意角度)】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对仗的位置

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至于首联和尾联,则可对可不对。

也有尾联对仗的,还有四联都对仗的。

不过律诗至少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大都不对仗,也可以让其中的一联对仗,也可以都对仗。

【绝-截】

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一律都得对仗。

【尾联不对,便于收束】

律诗要求对仗,以颔联、颈联为常格。

但也有例外:

1、通篇皆对,较少见。

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首、颔、颈(或颔、颈、尾,罕见)三联。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湿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首、颈二联。

称为偷春格。

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颈一联,称为“蜂腰格”。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通篇不对。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但也有对仗的。

或全对,例: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或首一联,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1962(或王力《古代汉语》第四册)。

2、李新魁《实用诗词曲格律词典》,花城,1991。

3、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暨南大学,1999。

4、刘渊《平水韵》。

【练习】

1.(教材P303)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

2.(2007年试题A)

五、诗律(10分)

分析以下律诗的诗律:

韵脚,对仗,平仄,有无拗救情况。

(10分)

楊柳絲絲弄淡黄,

怯寒燕子未歸梁。

曉迷芳草騅鬉濕,

夜宿閑花蝶翅香。

得句自慚非子美,

賞音猶恐悮中郎。

顧言相約花前醉,

莫放春容過海棠。

(華岳《蚤春即事》)

1.韵脚:

黄、梁、香、郎、棠。

2.颔联、颈联对仗。

3.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4、此诗不存在拗救情况。

(2008年试题A)

四、诗律(10分)

【許渾《咸陽城東樓》】

一上高樓萬里愁,

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

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

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

故國東來渭水流。

1.首句入韵,韵脚:

愁、洲、樓、秋、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4.此诗第三句第五字当平而仄,第四句第三字当仄而平(孤平),第四句第五字改仄为平救之,是为对句拗救与孤平拗救结合。

(评分标准:

1,1分;

2,1分;

3,6分,句末、韵脚字每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4,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