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0025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一、信息汇报

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

学生根据要求口答

二、探究新知

1、数的认识。

1000有多大?

(估计说)

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看看P75例题1演示:

边看图边数。

怎么数的?

你发现了什么?

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

(板书)

观察后小组讨论:

3、数数练习。

(1)集体数,P75做一做。

(2)数数接龙游戏。

三、生活中的数

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

1、完成第75页的“做一做”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

小结:

通过今天的数数,你有什么发现?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在计数器上拨数:

806480521600

四、作业

P791、2题

板书

设计

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

教后

反思

第2课时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学会正确地按照数位顺序读写三位数,为以后理解四则计算做准备。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习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会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正确读写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

一、复习引入

1、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读写法。

(1)让学生口头各举出一个一位数和两个两位数。

(要求两位数应包括末尾是0和末尾不是0这两种情况)

(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面列举的数。

(3)引导学生说出列举的数的组成。

2、小结:

读数、写数都从什么位开始,末尾的0读不读?

1、教学P76例2

出示例2主题图,想一想怎样用比较合理的办法数出图中有多少个圆点?

先数出一竖行,有10个,10个10个就是100,圈出100,同样数出100再圈起来,2个一百是二百,与三十五合起来是二百三十五。

2、出示计数器

讨论:

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235这个数。

(1)教师出示计数器并进行如下提问:

从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数位?

②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③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

(2)教师分别在计数器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拨上两个珠子。

提问:

百位、十位、个位上的2个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2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3)三位数的读写法。

写数时,要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是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0占位。

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如果数的中间有0,读作“零”;

如果数的末尾有0,则不读出来。

3、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2345208067219109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六十二四百零四六百五十七百

(3)P77“做一做”1、2。

三、发展练习

(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三位数呢?

(2)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个位上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0,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3)用0、1和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P806、7、9题

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

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

读出下面各数。

234520806721910900

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六十二四百零四六百五十七百

第3课时认识整百数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能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能用学具表示整百数和一千;

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使学生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认识“千”位,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理解整百数和一千的含义

一、复习旧知

1、出示计数器,播出一个两位数:

计数器上的数是多少?

这个数里面几个十和几个一?

2、出示计数器,播出一个三位数:

现在是多少?

这个数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3、问:

100是几位数?

100里面有几个十?

那么100里面又有几个一百呢?

二、学习新知

教学77例3

观察P77插图,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彩点?

1、学生讨论,探讨确定彩点个数的方法。

理解题意:

彩点图每列10个,先数出10列,再十列十列地数,数出所有的彩点有多少个。

学生说说:

你有什么发现?

2、一列有10个,十列就是100个。

彩点右面的格子图,一小格对应1列,表示10,十小格(也就是一大格)表示100,两个大格表示200,三大格表示300……十大格表示1000,10个100是1000。

1000,就要用千位上的一个单位表示。

“千”是计数单位,在计数器上,它在右起的第四位,百位的左边。

3、下边一个大格和上边九个大格合起来是十大格,也就是100和900合起来是1000;

下边两个大格和上边八个大格合起来是十个大格,也就是200和800合起来是1000;

同理,300和七百合起来是1000,400和600合起来是1000……

练习:

800+100=400+600=700-200=

700-400=1000-100=800+200=

500+200=500+300=500-300=

600-300=400-100=100+900=

500+500=900-300=1000-400=

4、学生探讨:

十个大格是1000,一个大格里面有十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10个彩点,所以1000里面有10个100,也有100个10。

三、巩固练习

完成P8115题

P8110、11、12题

认识整百数

10个100是1000

1000里面有10个100,也有100个10

第4课时认识算盘和用算盘记数

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1课时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和现在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

所以算盘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二、介绍在算盘上拨数的方法

1、认识档、上珠、下珠

2、认读算盘上的1-9各数。

(1)1~4的表示。

教师演示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2个下珠表示2……

(2)5~9的表示。

教师演示5怎么表示,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

同桌互说6~9怎么表示法,再汇报演示。

(3)0的表示。

空档表示0。

3、拨珠的方法:

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拨去上珠用中指。

三、探究应用

1、教学P78例4:

算盘可以用来帮助数数和记数

定位:

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必须确定个位,并做好记号。

在比较中,优化方法:

通常用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

只要个位确定下来,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

一个下珠表示数字几?

一个上珠表示数字几?

让学生在算盘上分别标出数位,尝试拨出563。

2、练习:

P78“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认为算盘拨数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P80、11

认识算盘和用算盘记数

档上珠下珠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第5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和组成

利用小正方体、计数器、彩星等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

在操作活动中,理解数位的意义和作用,感受万以内数的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借助生活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

认识计数单位“万”,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理解数位的意义和作用。

一、复习导入,以旧引新

1、填一填。

(1)()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

(2)408是由()个百、()个一组成的;

480是由()个()和()个()组成。

2、数一数。

(1)从八百八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2)下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一千,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大的数,例如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10000以内的数。

1、利用正方体数数(P83例5)。

(1)复习题中正方体,让学生跟着数:

一千、二千、三千……

(2)认识一万。

在学生数到九千时,教师提问:

再增加一千是多少?

(10个一千)继而认识10个一千是一万。

2、利用计数器数数。

(1)教师拨学生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再边拨学生边数,直到九千时问学生该怎么办。

(把千位9个珠子归零,然后在万位上拨1个珠子。

(2)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与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

3、制作数位顺序表。

(1)引导观察:

在计数器上你发现了哪些认识的数位?

(2)独立制作:

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引导)。

(3)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说说每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

4、运用数位顺序表写数、读数。

(1)在数位顺序表下面写数,例如:

894、309、480、1000等

(2)将上面写出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读一读。

5、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1)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拨到一千零二十。

(2)从四千九百八十起,一十一十地拨到五千零三十。

(3)从八千七百起,一百一百地拨到九千二百。

6、圈彩星图,理解数的组成(P83例6)。

(1)估一估。

(观察彩星图)说说这里大约有多少颗彩星。

(2)圈一圈。

拿出准备好的彩星图,数一数,圈一圈。

(3)说一说。

说说圈的过程,再说说合起来共有多少颗彩星。

(二千四百五十八颗)

(4)填一填。

这个数是由()个千、()个百、(  )十和(  )个一组成的。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2、游戏活动:

从一千七百六十五开始,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整十数时,开始一十一十地数,数到整百数时,一百一百地数,数到整千数时,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一)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二)延伸:

我们认识了个、十、百、千和万,以后还会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

P872、3题

认识一万

()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

第6课时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借助计数器,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从一般到特殊,引导学生探究并归纳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通过读、写生活中的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中有0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活动导入

师生互动: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并说说是怎么拨的及每个数的组成。

三千七百四十五、二千零八十、六千零九

二、主动探究,建构方法

(一)探究万以内数的读法

1、独立探究没有0的数的读法

(1)对照计数器读数:

3745

(2)交流读法:

3在千位,就读三千,7在百位,就读七百,4在十位,就读四十,5在个位,就读五,合起来就是三千七百四十五。

(3)举例试读: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835读一读,然后教师直接写出3699让学生读一读。

(4)小结方法: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2、合作探究有0的数的读法

(1)分组合作读数:

2080、6009

(2)讨论读法:

呈现错误读法:

二千八十,六千九,六千零零九

①讨论数中间的0怎么读。

针对错误读法讨论,让学生明确:

中间的0如果不读可能造成歧义,例如六千九,就不知道九在什么数位上了;

中间连续的两个0只需要读一个零。

②讨论数末尾的0怎么读。

用500、1000、1500等数讨论得出:

数末尾的0都不读。

(3)汇报交流: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尝试运用。

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题。

(二)探究万以内数的写法

1、在拨数中探究没有0的数的写法。

(1)计数器上拨数:

一千三百四十二,让学生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2)对照计数器写数:

千位是1个珠子,就在千位上写1;

百位上有3个珠子,就在百位上写3,十位上有4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有2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2.

(3)拨数试写:

同桌之间互相拨数,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

2、在比较中探究有0的数的写法。

(1)出示:

三千零六十九、七千零一、二千七百、一万。

(2)尝试写数:

让学生用刚才探究的方法写数,明确写数的本质是写计数单位的个数,一个单位也没有用0占位。

(3)比较错误:

教师选出几种典型的错误写法让学生比较,讨论错误的原因。

例如七千零一写成:

701,让学生观察,此时的7在什么数位上,7实际应在什么数位上。

(4)交流写法:

请写正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写法。

(5)小结方法: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尝试运用:

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1题。

三、实践应用,内化方法

1、教材P85“做一做”第2题

2、教材P86“做一做”第1题、第2题

四、全课总结,比较方法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比较:

和1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比较,你认为读、写万以内数的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P889、10、11题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读法:

写法:

第7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让学生经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增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一、贴近生活,激趣导入

老师想买一台彩电,逛了两家商店,发现我看中的同一型号的TCL彩电在A商店售价为1980元,在B商店售价为2015元。

请你帮老师比一比,在哪家店里买比较便宜?

(A商店)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第90页中的情境图(图如下):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自主选择两种电视机比一比价格。

分析交流,归纳方法:

比较940和1899的大小。

找一找:

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位数、四位数)

比一比:

这两个数谁大谁小?

说一说:

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说出你的想法。

可能有以下情况:

①数的顺序:

因为940在1899的前面,所以940<

1899。

②位数的多少:

因为1899是一个四位数,940是一个三位数,四位数都比三位数大,所以940<

③数的组成:

因为940由9个百和4个十组成的,1899是由1个千、8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所以940<

④找中间数:

因为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

……

归纳: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大。

练一练:

还有哪些同学也找到这种情况的?

全班练习。

940〇1350940〇2365

3、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1350和2365的大小。

①质疑:

这两个数和前面比较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像这样的两个数该怎样比较呢?

②讨论:

比较方法。

③汇报:

你是怎样想的?

(1350最高位上的1表示1个千,2365最高位上的2表示2个千,1个千比2个千小。

④小结:

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2)位数相同,最高位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1899和1350的大小。

①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比较方法。

②学生汇报比较方法。

③归纳:

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时,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

4、师生共同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比较下列两数的大小。

1020〇999398〇4025940〇52309812〇9182

7878〇87875667〇56801111〇1119587〇5870

课件逐个出示,学生记录,然后指定学生说说:

你是怎样比较的?

2、P92页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比较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今天我们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你有什么收获?

在大小比较时要注意什么呢?

P922、3题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第8课时近似数

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结合数线图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

感受近似数的方便、好记的优点,突出近似数的现实意义,体会到近似数的价值。

通过游戏、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猜测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游戏中感知近似数

(一)游戏一:

数数。

1.2997、2998、2999、()、()、()。

2.636、637、638、()、()、()。

3.()、9298、9299、()、()。

(二)游戏二:

猜数。

出示一些小棒。

猜一猜:

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直至猜出近似的根数。

(大约40根)

(三)导入新课。

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