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9696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0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Word下载.docx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Word下载.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Word下载.docx

5、社会信息:

(1)定义:

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即除了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

(2)特点:

1)社会信息及其传递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为物理或生物条件的作用与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

2)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本身,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

因此,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

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社会信息系统

(1)特点:

1)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可以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4)具有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

1.指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2.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因为它以人为主体,人类的活动既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得社会信息系统成为多变量的系统,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2)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传播障碍:

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2)传播隔阂:

由于社会信息系统存在众多变量,系统更复杂,更具有不确定性,加之系统的参与者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利益和意识形态,因此产生了传播上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即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之间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的隔阂等。

3、传播学的任务:

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和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两种方法系统:

(1)定性研究方法系统

定性研究方法指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于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并据此揭示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的结论。

程序:

资料收集——分析定性资料——辅助分析——分析程序(分析归纳、建立理论)——得出定性研究报告。

类型:

人文科学定性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

(2)定量研究方法系统

定量研究方法又称量化研究或实证研究,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理与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建立研究假设——确定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主要类型:

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接上)定量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

源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是美国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方法。

拉扎斯菲尔德是最早将此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的学者。

具体步骤:

提出研究假设——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分为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两种——确定抽样方案(随机或非随机抽样)——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特点:

基本不受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较客观、全面、准确。

但对实际对象的相关性概括不佳。

2、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已考多次)

20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由拉斯韦尔首先使用。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是分析信息内容的一种系统方法。

(1)客观性。

必须要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2)系统性。

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

(3)普遍性。

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

内容分析法的基本过程:

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理分析——提出结论。

意义:

可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源特征以及读者对信息的意见,描述传播模式。

但其分析对象必须能代表总体状况,防止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分类表的科学性。

3、实验法

源自实验心理学,分为控制实验与自然实验。

卢因与霍夫兰最早在传播研究中使用。

(1)控制实验法:

研究在室内进行,并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的控制,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霍夫兰在二战中和战后用此方法研究说服与态度,成为研究中的经典。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控制实验因素,而且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但是这些实验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众多因素,其结论必然有误差。

(2)自然实验法:

将实验放置在社会环境中自然进行的一种研究方法。

相对控制实验法而言,这种方法可靠、客观、准确。

但在社会真实背景下进行,难于控制,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4、个案研究法

源自心理学,是检测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的研究方法。

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或案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传播学中应用的不是很多。

怀特首次使用该方法对“把关人”进行实际研究。

个案研究一般没有实现的研究假设,结果都从案例研究中得出,也不证实假设。

该方法价值在于深入全面地战友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提供很多材料与见解,供其他研究做基础使用,有后续研究得出一般结论。

5、抽样调查法

(1)简单随机抽样:

使用乱数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集会;

(2)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抽出。

简单省力,前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

(3)分层抽样(分类抽样):

将对象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使大规模抽样变得较为容易,便于调查过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

(4)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

一般分三组,大型调查中常用。

五、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1)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精神交往理论,认为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生产和交往两类。

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关系的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

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理由如下:

1)“精神交往”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用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以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3)马恩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

4)从马恩的观点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他的产品。

精神生产的产品在现代社会更多地表述为信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业称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或内容产业。

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考察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应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唯物辩证关系。

(1)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

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水平制约着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2)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以外,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2)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补充】

参与式观察

指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优点:

1、可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很好地方法;

2、参与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以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这也是记者喜欢采取暗访手段的原因。

缺点:

1、所得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2、参与式观察的程序是不明确的,观察无系统,资料难以用数量表示,研究结果无法重复。

重点访问

指访问法中无结构访问法的一种。

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创造。

重点访问的“重点”是指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具体做法为:

先将访问对象置于一定的情景当中,如看一部电影、参与以倡政治集会等,然后,再请被访问者自由说明他在这一情景中的主观经验,即个人对情景的认识。

发展传播学

冷战背景下诞生,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心议题是:

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发展传播学将大众传播视为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力的工具,认为媒介能有效率地传播关于现代性的信息,并且有助于将民主政治制度、实践及市场经济,传送到经济落后的传统国家去,如第三世界国家。

基本观点:

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

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丹尼尔·

勒纳、施拉姆、罗杰斯等都强调了传播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而大众媒介特别是广播被看作是加速行为和结构变革的重要手段。

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主要有三种模式:

主导模式(现代化模式)、依赖模式(依赖性批判模式)以及交互模式(参与性模式)。

第二章人类传播

一、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化进程(07简答:

简述人类传播史)

(1)口语传播时代:

人类传播第一个阶段。

口语最初只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简单符号,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逐渐提高了抽象能力,发展成了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口语的产生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

但口语仅能用于近距离传播,具有时空的局限性,不利于保存和记录;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文字是在原始图画、记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文字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

1、文字打破了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2、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

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印刷传播时代: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有了批量生产意识。

古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

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书籍和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普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

(4)电子传播时代: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没记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是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1、电子媒介实现了时空两个领域的突变,使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

2、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音声和影像信息系统;

3、计算机的诞生使人类的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巨大飞跃;

4、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5)光电和网络传播时代(互动传播阶段):

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多功能信息传播,在高度网络化和光电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主动、参与、交谈和操作性等特点。

2、美国传播学家——哈特——媒介系统分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

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由人体的感官或感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主要指口语,要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

(2)再现的媒介系统:

对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对接受者而言则不需要,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

(3)机器媒介系统:

传授双方都需要使用机器,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和计算机通讯等。

这三类媒介是按先后顺序累积出现的,是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使得信息社会概念开始在全球产生普遍影响。

3、信息社会

定义:

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特点是: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信息和知识产业;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4、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1)初级信息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得到高度普及,单一功能的个人媒介和家用媒介日趋多样化,社会信息量的倍增速度骤然加快;

(2)高度信息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大众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

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

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5、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步骤

(1)指导方针是:

“统筹规划、国家主导;

统一标准,联合建设;

互相连通”

(2)两步目标:

第一步,在2000年以前,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第二步,在2010年以前,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6、信息爆炸指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

二、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1)符号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符号的特性包括:

1、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

2、社会公有性——社会共有的额一般是辞典意义和一部分引申意义。

很多引申意义是在小群体中形成的;

3、发展性——人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

(2)符号的基本功能:

表述和理解功能——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合符号解读的过程;

传达功能——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思考功能——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人脑;

(3)符号的分类:

信号;

象征符

信号:

1、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一般具有自然的因果关系,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一般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自然信号和人工信号都具有这种性质。

象征符:

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事物,而且能够表示抽象事物;

3、象征符不是通过遗传,而是通过传统或学习得到继承;

4、向政府可以自由创造,与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必然联系,关系具有随意性;

5、是文化现象,在不同背景下有不同的解释。

(4)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是人类传播最基本的符号体系。

人类传播的综合符号体系: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口语和文字两大部分。

非语言符号分为三类:

语言的伴生符;

姿态符号;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的符号。

2、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意义定义:

意义是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意义的范畴涵盖了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意义是普遍存在的,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意义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是意义的交流。

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意义本身是抽象的、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

(2)符号意义的分类:

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诗学和语义学的角度。

前者指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

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逻辑学角度。

前者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后者则是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符号学的角度。

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含义之异同的意义,主要通过分析符号间关系来显示。

(3)符号意义的暧昧性

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4)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1、传播者意义——信息的发出者通过符号所要表达的意义;

2、受传者的意义——信息的接收者从传来的符号中读取或理解的意义;

3、情境意义——来自于传播情境。

传播情境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传播情境可以生成符号本身所不具备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影响和制约。

3、象征性社会互动

(1)象征行为:

指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行为。

这种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的。

象征符一般具有双层意义,一是符号的字面意义,二是符号的类比和联想意义。

象征行为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

象征行为具有智慧性、社会性和约定性,在许多情况下也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

(2)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产生于20世纪初,其代表学者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布鲁默、西部塔尼等人。

这种理论把人类看做是具有象征性为的社会动物,认为象征活动是人类创造文化的一种活力。

研究象征行为不仅能够揭示人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

1、核心问题:

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2、三个基本问题:

(1)人是根据“意义(对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3)象征性社会互动

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互动效应。

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被交流或交换的意义,对传播者而言是他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读好可能引起的反映的预想(意图);

对受传者而言是他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

因此,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

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每个社会成员的意义空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但意义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

意义交换作为互动性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库利认为它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米德认为它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

根据米德的观点,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

“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了统一的社会自我。

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

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这一点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4)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1、吉尔兹的文化定义:

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2、理解文化的象征性应把握以下两点:

(1)文化作为象征符体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这些象征符体系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形成文化秩序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2)作为文化形式的象征符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活本身的变化而发生变革,这种变革体现为对旧象征符的舍弃和对新象征符的创造。

3、现代文化的象征化:

象征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特色,表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充满了大量的象征符和新的象征意义。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

(1)追求新事物和新意义是人类的基本价值;

(2)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其结果必然会带来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传播的基本过程

(1)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

1)传播者——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又称信源。

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或反应者。

3)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信息。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或工具、手段。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的各种因素和环节相互联结的纽带。

5)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

(2)传播过程的特点

1 动态性——体现为讯息在特定渠道内的流动和传受双方的互动;

2 序列性——一环扣一环的链式结构是传播过程的序列性的体现;

3 结构性——传播过程是各要素、各环节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

(3)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5W模式。

由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

5W是指:

who(谁);

sayswhat(说了什么);

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whom(向谁说);

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

(1)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2)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就是沿着拉斯韦尔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高估了传播效果;

忽视了反馈要素。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

1.首先用政治学的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