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与管理02.docx
《农业经营与管理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营与管理0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经营与管理02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
农业经营与管理课程类型:
专业课
教学进程:
第2章第一节学时:
2
使用教材:
《农业经营与管理(第二版)》刘强乔永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
2、也解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
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
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教法建议:
教学内容
第二章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若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
一、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恢复时期(1949—1952年)
1、农业问题的内容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解决农业问题的中心内容。
2、解决方法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
3、土地改革运动成果3亿多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彻底地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发展时期(1953—1957年)
1、农业存在问题土地改革后,中国的农业变成了小农经济。
2、解决方法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运动采取了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逐步过渡的方式。
从1953年初到1956年底,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农业合作化的进程。
到1956年底,全国有96%的农户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其中88%的农户加入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3、农业合作化的成绩尽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升级过快、方法过粗、形式过于简单等问题,但在合作化运动中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克服了一家一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弱点,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连续几年间,各项农业生产指标都有显著的上升。
三、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的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年)
1、人民公社和大跃进
1958年,党在农村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批判“反冒进”和右倾保守主义,大刮“共产风”。
在这种形势下,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兴修农田水利和大办农村工业的群众运动。
许多地方开始兴办一些大大超过高级社范围的工程项目,由于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是开始在一些地区硬拉在一起搞社际协作。
由于对这种简单协作产生的生产力作了过高的估计,中央认为高级社的规模和所有制程度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号召进一步组建人民公社,急于将集体所有制改变为单一全民所有制,试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在较短的时期内,全国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农业生产秩序混乱,给社员生活带来一系列困难。
2、“庐山会议”与农业发展
1959年以纠“左”为初衷的庐山会议,结果却是反“右”。
不仅没有缓解已出现的经济困难,反而将国民经济拖入了更严重的困境,加上与苏联关系破裂和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终于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1961年开始国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按照工农轻重的次序安排经济发展计划,调整工农业比例关系,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又得到了一定发展。
四、“文化大革命”和农业生产低速增长时期(1966—1978年)
1、“反右”运动在“文革”期间,不但未能进一步改正人民公社化以来的错误,反而把20世纪60年代初期农村政策的调整当作右倾表现加以批判。
在人民公社的基础上,演变成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即实行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这种经济体制虽然相对明确了各级组织的所有权和自主权,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过于集中、经营过于单一和分配平均主义的弊端。
这一时期,极力扩大社队规模,推行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取消或限制社员家庭副业等。
社员的积极性再度受挫,生产上“大呼隆”、“磨洋工”现象十分普遍,致使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增长缓慢,农产品供应紧张。
尽管有的农产品产量有一定的增长,但却是以自然资源的破坏为代价的。
2、农业生产情况这12年间,全国农业总产值仅增加5%,年均增长3.1%。
粮食总产量由原来的近2亿吨增加到3亿多吨,增长56.67%。
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00kg上下徘徊,其他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仍停留在1957年的水平。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农产品仍然实行统购统销,低标准凭票供应的紧张状况未见好转,当时全国农村约有2.5亿人口温饱问题得不到保证。
五、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和农业高速增长时期(1979~1984年)
1、大包干
1978年12月,安徽小岗村的18户农民按下18颗红手印,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搞起了“大包干”,这一事件后来被誉为“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试行草案)》
认真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农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国农业的落后状况,要求各地认真纠正农村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切实保护农村中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加强劳动管理,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
这两个文件的试行,推动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恢复和发展。
3、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作了肯定,对推动“双包”的全面推广起了重要作用,家庭联产承包制得到迅速推广。
六、农业在波动中增长的时期(1986—1999年)
1、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1984年农业大丰收以后,我国开始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一改1953年以来实施的统购统销制度,逐步开放农产品收购市场,但没有触动销售体制,导致农产品收购价格不断提高的同时,定销价格没有相应提高,由此带来的财政补贴负担越来越重,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
2、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写入宪法中,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标志着传统计划经济的结束,新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我国的农业经济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农业结构调整
1998年,我国开始启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在波动中有所下降。
粮食总产量1984年达到高峰40731万吨后,从1985年开始陷入四年的徘徊状态;1989年粮食恢复增长,1990年达到最高记录44624万吨,1991年又开始进入徘徊状态,1995年恢复增长,1996年达到最高峰50453.5万吨。
在粮食总产量发生波动的同时,畜牧业、渔业发展却很快。
1984~1995年,粮食总产量只增长了14.6%,而肉类产品产量增长了211.2%,水产品增长了306.6%。
正是由于农业中非粮食部门的增长,使得农业总产值在粮食生产徘徊时期仍有3.4%~10.9%的增长率,说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在加快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七、进入21世纪以后,多项惠农政策促使粮食产量创新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保持农业稳固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由于相关政策没有跟上,导致出现种粮增产不增收,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3年粮食产量跌幅达-5.8%。
1、一号文件
2004年初,中央关注的目光重回农业,下发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4年当年的粮食产量就得到恢复性增长(图2-1)。
随后的2005—2007年,又连续下发3个1号文件,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等做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2、取消农业税
2006年1月1日在全国取消了农业税。
2004—2006年,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各种农业经营形式、农业经营组织不断涌现,农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图2-12002—2006年粮食产量与增长速度
(摘自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
农业经营与管理课程类型:
专业课
教学进程:
第2章第二节学时:
2
使用教材:
《农业经营与管理(第二版)》刘强乔永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理解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掌握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措施。
教学重点:
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存在问题、总体要求、措施
教学难点:
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存在问题、总体要求、措施
教法建议:
教学内容
第二节新时期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信息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如下: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非农产业迅速发展。
到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已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0%,占全国出口交货值的40%,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在乡镇企业从业,农民纯收入的34.5%来自乡镇企业。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图2-2)。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产品供给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
自1990年以来,因农业投入的持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生产全面增长,引起了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变化。
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由全面短缺走向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农产品全面短缺的时代已告结束。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向现代化农业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表2-1)。
表2-1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指标
单位
2005年
2004年
2005年比2004年
增减数
增减%
一、农村用电发电情况
1.乡、村办水电站数
个
26726.00
27115.00
-389.00
-1.43
装机容量
万千瓦
1099.50
993.60
105.90
10.66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483997.10
2712017.10
771980.00
28.47
2.农村用电量
万千瓦时
43757016.90
39330271.60
4426745.30
11.26
二、农用化肥施用情况
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法计算)
万吨
4766.20
4636.80
129.40
2.79
1.氮肥
万吨
2229.70
2222.30
7.40
0.33
2.磷肥
万吨
743.80
736.20
7.60
1.03
3.钾肥
万吨
489.80
467.30
22.50
4.81
4.复合肥
万吨
1303.60
1203.80
99.80
8.29
三、农田水利情况
有效灌溉面积
千公顷
55029.40
54478.70
550.70
1.01
旱涝保收面积
千公顷
40236.70
39704.20
532.50
1.34
机电排灌面积
千公顷
36715.60
36055.40
660.20
1.83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2005年统计公报
(四)农业生产市场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随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分工也日益明显,农民收入渠道的拓展,农民收入连年持续增长(表2-2)。
表2-22005年我国农村经济收入情况
单位:
亿元
项目
收入
占总体比例/%
比上年增减/%
农村经济总收入
1752886973
100.0
16.0
其中:
出售产品收入
1041114015
59.4
16.2
一、按经营形式划分
1.乡(镇)办企业收入
485178116
27.7
17.1
2.村组集体经营收入
165652757
9.5
6.6
其中:
村办企业收入
110612047
6.3
7.1
3.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810515489
46.2
11.3
4.其他经营方式收入
291540611
16.6
36.5
二、按行业划分
1.农业收入
177913201
10.2
7.7
⑴种植业收入
163148615
9.3
8.3
其中:
出售种植产品收入
93799137
5.4
10.0
⑵其他农业收入
14764586
0.8
0.9
2.林业收入
11236796
0.6
13.2
其中:
出售林业产品收入
7051876
0.4
15.2
3.牧业收入
84514243
4.8
7.6
其中:
出售牧业产品收入
58646262
3.4
7.2
4.渔业收入
23191534
1.3
7.7
其中:
出售渔业产品收入
17829489
1.0
6.5
5.工业收入
1031799810
58.9
19.2
6.建筑业收入
97060370
5.5
13.7
7.运输业收入
68279319
3.9
8.6
8.商饮业收入
159509107
9.1
15.3
9.服务业收入
47235747
2.7
21.8
10.农民外出劳务收入
55076500
-
21.7
11.其他收入
52146846
3
15.5
农民人均所得(元)
3193
-
10.3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2005年统计公报
(五)农业结构从单一的粮食结构向多元生产结构转变
改革前中国农业基本呈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
到1978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仍达79.3%,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0.4%。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突破以粮食为中心的单一模式,初步形成了多元生产格局。
到1999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从79.3%下降到57.5%,减少了21.8个百分点;同期畜牧业产值比例却从15.0%上升到28.5%,增幅达13.5个百分点;渔业产值份额增幅更猛,达到6倍多,从1.6%升至10.3%。
在种植业结构中,经济作物和饲料粮种植比例上升。
1978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6%,1999年升至14.6%,增幅过半。
相比之下,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却在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80.3%降至1999年的72.4%。
(六)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据测算,1990年农业产出中物质投入消耗占34.5%,1997年达到43.2%,7年间物耗比例增加了8.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增1.2%。
说明资本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在增大。
随着物质投入的增加,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生产要素更多地用于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七)农业从自给自足转向对外贸易依存度增加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贸易依存度为13.6%,进口和出口依存度分别是5.9%和7.7%,绝大部分农业供求靠国内市场解决。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业贸易依存度达到顶峰,为24.7%,进口和出口依存度分别为3.4%和11.3%,表明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
(八)农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有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二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例已经下降到50%,说明农业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根本性的变化。
这标志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资源危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我国农业发展走了一条低水平的平面垦殖面积扩张、以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道路,致使我国农业过多地消耗了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二)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在农产品总量出现阶段性过剩的同时,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现行农业生产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期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
(三)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脱节,农业科技支持乏力
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
科技推广水平不高,科技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等等,使之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农业保障功能大大下降。
其他农业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
(五)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盲目性较大
主要表现在:
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市场规模参差不齐,布局相当不合理;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分散而细小;市场信息体系不完善,运转不灵;政府职能不明确,农产品宏观控制体系还不健全等等。
(六)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不够完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目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尚存在不少问题:
◆不顾区域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盲目追求某种“标准”的“一刀切”的倾向。
◆不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搞形式主义。
◆政策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
◆大量的支农补农资金,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垄断性的国营或集体公司,压低收购价,抬高销售价,损害农民利益。
◆一些“公司+农户”模式中,缺乏健全的利益分配和风险保障机制,公司与农户之间不能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七)农业投入、支持力度不够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和管理体制造成的低效率,使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存在总量不足、效益不高的弊病。
(八)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历年统计公报数据整理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农产品供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加大了农民增收的困难。
二是农产品成本加速上升导致农业效益下降。
三是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
另外,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吸纳就业的能力减弱。
农民外出打工受到许多不合理的限制,导致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对总收入的支撑作用下降,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农村、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滞后
当前我国有8.07亿农村人口,3.6亿农业劳动力,此外,每年还新生1000万农村劳动力,但农业人口素质偏低。
许多农民终身没有接受过职业训练,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活动;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少,且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素质低。
(十)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二元结构的存在,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发展
城市化进程滞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尽管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有所加大,农产品收购价格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化肥、农药、农膜等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仍然偏高,抵消了这部分收益,国民收入分配不利于农业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农民负担依然较重
三、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所处阶段、任务及措施
(一)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所处的阶段
◆从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
◆从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战略转变阶段。
◆从农业农村面所临的任务的艰巨性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攻坚爬坡
阶段。
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应对挑战,是我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核心。
(二)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新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措施
1.实施“转变”战略
◆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和标准化进程,
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大治理农业污染力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转变工作机制和方式,健全和完善涉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水平。
2.实施“拓展”战略
◆拓展农业本身潜力,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农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保护自然资源等功能。
◆拓展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健全产、加、销各环节和贸、工、农各领域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
◆拓展农产品市场,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强化薄弱环节,填补管理空白。
3.实施“提升”战略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食物供应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
◆提升农业政策法规的支持保护能力,健全政策落实制度和机制,提高政策落实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不断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复习思考题:
1.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恢复时期(1949—1952年)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发展时期(1953—1957年)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三、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的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年)人民公社化。
四、“文化大革命”和农业低速增长时期(1966—1978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农业高速增长时期(1979—1984年)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六、农业在波动中增长时期(1985—1999年)新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我国的农业经济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七、新世纪农业结构调整和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 )农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局面。
2.现阶段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产品供给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