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优秀奖获奖文章Word格式.docx
《读书心得优秀奖获奖文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心得优秀奖获奖文章Word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去思考这些社会学的问题,但是我们确实需要在内心中建立这种“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信条。
收获1——目标
罗文有目标,那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
这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自己要去努力的事情有目标吗?
如果有目标那是怎样来描述和定义目标的?
或许这本来没那么复杂!
事情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完成”!
罗文送信的时候应该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想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件事能够为美国带来什么样长远的利益,这是美国政府的任务;
他也不会给自己要求在这次送信的过程中给古巴人民传授什么新式的思想和方法,这样的话传教士估计连丛林都到不了。
罗文的任务就是送信,罗文是个几百年来被人推崇的人,其原因就在于此:
他将自己此行的目标就定位于“把信送给加西亚”!
目标过多是贪得无厌、不切实际,目标太大是自欺欺人、精神寄托。
但这并不是否定在完成事情的基础上的其他目标,但是一定要注意前提:
完成事情!
大部分人还都不是大师,作为一个凡人并不会经常性的具备将事情都了然于胸,自由运筹的能力,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把目标从四月的春风里给拽回来结实的捆在身边最粗的树上吧,可能看起来不会多么漂亮,但是毕竟我们要的结果是“完成”目标。
我也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很多主流观点也在提“两目标工作法”——即完成工作与总结规律相结合,这个并不冲突,甚至是很完美地结合。
首先多目标工作法都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首先完成“第一个目标”!
而第一个目标就是“完成这件事情”。
其次多目标工作法的第二个层级要求我们总结一套方法,这恰恰又指引了下一次类似情况如何去很好的完成,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完成这件事情”。
多目标工作法本身在应用时就有了要求,不同阶段的人要求并不尽同,能总结时必总结,这也就保证了目标的可行。
作为一名初入公务员队伍的新人,更应该切忌好高骛远、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制定切实的目标,并且不断的实践和总结,踏实走好每一步,最终实现多目标的达成。
正所谓衡外情、量己力、寻规律、定方略。
收获2——主动
这本书的后续评论很多都是在试图说清楚一件事情: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精神与个人的个性并不冲突,主动去做事并不等同于被动服从。
这里有一个区分,被动的是你接受这件任务的形态,任务是被授予的,在特定任务的驱动下,除了目标之外,其它的内容就与主动性的脱不了干系了,主动性往往促使了事情目标更好的达成!
主动会对人有新的要求,比如说耗费更多的大脑细胞去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也比如说耗费更多的体力去提高效率、精益求精,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甚至可以说我们整天谈论的成长与成功都与此相关!
主动促生了深入思考。
怎样才算把这件事情做好?
为了做好我需要做哪些事情?
如何做这些事情?
主动促生了具体行动。
如何才能做到将一些基础工作想到前面、做到前面?
我又应该如何要求自己倍加仔细的检查刚拟好的文件?
主动促生了担当责任。
我能否确保自己经手的每一件事情都能经得起深究,都能百问不倒?
在签下名字的时候,自己是否勇于担当一切后果?
不妨好好看看这些问题,这些一想起来就觉得麻烦的问题背后藏着什么?
做事的道理和思考的成长!
一件事情这样主动地做下来,是对思考、行动、责任的要求,也恰恰是赐给成长一次的机会,是一次或大或小的蜕变过程。
人会成长并不完全取决于经历的有多么丰富,也会取决于思考、实践、总结的效果如何。
而一切在实际事件中的运作过程,带给我这个新人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突破和收获。
想一想吧,如果做过几件这样的事情——通过思考、实践不断的主动去冲击目标,最终将事情完成,那么这样的事必将是人生中的经典战役!
如果坚持这样的话结果会怎样?
成功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收获3——卓越
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过程是艰辛的,这也是罗文追求卓越的必经之路。
人确实是奇怪的动物,事情成功的过于顺利并不容易取得成就感,艰难的过程却会让人挂在嘴边。
激发潜能也好,天性使然也罢,一个很直观的解释就是卓越的结果来源于对艰辛过程的克服。
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并认同这一点,最关键的是我们常常迷失于此。
我想原因是被不断反复的艰辛折磨得失去了追求卓越的向往。
我们都习惯于行动之前踌躇满志将艰辛看成必将征服之物,大有不斩荆棘何以成事之意,却是在过程中忘了提醒自己,别把开始之前的那股志气丢了。
卓越就是这样不断地提醒自己去克服。
结语
树立目标—主动参与—追求卓越—再树立新的目标……环环相扣,互为基垫。
真实的工作,就是不断的在一件件小事中,运用这种行为模式,从刻意套用,到自然流露。
这或许将是我一次行为方式完善的过程。
这次是读的最快的一次,也是遗憾最少的,只恨没有早一些深入思考这本书。
受益良多来源于现实中经历,思考不会是凭空想象,而是来源于工作、又还原到工作中去,这让结果更有含金量。
读后的感想往往颇多,然不必尽数,能记住其中的几点并应用于事,足矣!
书尽于斯,行始于此。
序号:
X2
承担历史责任应对金融货币帝国主义威胁
——读《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的基础》有感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而是从表面上看起来更加繁荣了。
造成这种情况很大程度是由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今的世界形势和马克思写《资本论》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与马克思所在的18世纪中晚期相比,现在的世界更像是一个国家,在这个广义概念的国家中发达国家就像是那时的资产阶级,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拥有着绝大多数的财富;
而广大欠发达国家就像是那时的无产阶级,他们占据了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拥有的却是极少量的财富。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改变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赤裸裸的血腥殖民帝国主义风格,而是用更加隐蔽的金融货币帝国主义实现着与那时相同的目的——将欠发达国家(无产阶级)的资源(劳动力)以极低的价格掠夺到发达国家(资产阶级)手中。
但与此同时,为了平息国内矛盾和所谓民主竞选的需要,这些发达国家将剥削欠发达国家得来的资源(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通过福利制度等方式重新分配到本国的国民手中,从而让发达国家本国的民众可以享受到超过自己劳动付出的劳动成果(剩余价值的二次分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宣传的其所谓“民主制度”成功的基础也正源于此。
但这种“成功”的原因并非来源于其民主制度本身,而是来自于对于欠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因而对广大欠发达国家而言并不具有可复制性。
发达国家作为既得利益者,绝对不希望欠发达中国家在经济上独立、健康的发展,他们打着互利共赢的旗号向欠发达国家提出的种种改革建议就像是美丽的肥皂泡,看起来五光十色、美丽动人,但只要用力将肥皂泡吹入现实世界,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破灭,苏联的解体后俄罗斯的动荡与倒退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为欠发达国家的独立、健康发展,会使得这些靠剥削维持其高消费、高福利的国家丧失其剥削对象从而动摇其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
那么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货币帝国主义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对欠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控制的呢?
第一,征收高额的货币税。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截至1949年,美国财政部积聚了世界黄金的四分之三,在以黄金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开始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并与黄金直接挂钩。
但是随着美国在朝鲜、越南的大量战争支出,美国开始出现巨额财政赤字,从债权国逐渐转变为债务国并最终于1971年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按照传统观念,当一个国家出现财政赤字时,它应当通过出售黄金、提高利率从外国借入更多的钱、削减政府开支和抑制国内收入增长等方式扭转资金外流。
但美国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采取了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态度,即继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为其国内预算赤字融资。
与此同时,美国不容许别国用手中积存的美元购买美国的有价值资产,特别是其关键产业和部门的资产。
而如果外国政府任由这些美元流动则会使美元供大于求,导致美元兑外国货币的价值降低。
不断贬值的美元,不仅会为美国出口商提供有竞争力的价值低估,而且会减少外国所持有美元的本国货币价值,这也是外国政府所不愿看到的。
这样外国政府手中的这些美元只能有一个用途:
购买美国国债,让这些美元回到美国财政部,为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和国内联邦预算赤字提供融资。
这种对美国短期国债需求使得美国国债的利率长期维持在极低的水平,这些国债的市场收益比以往任何情况下都更低。
而当这种体系形成后,想要逆转就变得十分困难,人们总体上认为一旦这种体系崩溃对外国的伤害将比对美国的更重,因为外贸在外国经济生活中扮演了更大的角色。
因此,只要美国政府不采取措施停止美元债务循环,理论上这种循环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无休无止。
事实上美国政府不想也不会停止这种循环,因为通过这种循环美国实际上向各国政府征收了高额的货币税。
而对于其它发达国家来说,可以用美元收购欠发达国家的公共企业、土地、矿产资源等从而将这些货币税转嫁给这些欠发达国家,这样最终广大欠发达国家成为了美国征收货币税的最大受害者。
第二,通过控制欠发达国家的农业和粮食来源达到对其发展的控制。
这种粮食战略一般分两步走:
第一阶段:
大力鼓励欠发达国家建立城市工业基础设施以及以出口为导向的开采业和运输业,但是却完全忽视其农业的相应发展。
于是一段时间以后,农村中未经过培训的人口以无法管理的规模大量涌入城市,但是农业被荒废和放弃。
不过在最初的这一阶段,美国会向这些国家出口廉价的粮食,这样就把问题掩盖起来。
第二阶段:
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农业越来越薄弱,而脆弱的出口导向型工业日益陷入恶性竞争和动荡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操纵国际粮价大幅上涨。
此时大规模的粮食短缺和饥荒战乱甚至种族灭亡就出现了,这时候所谓的工业繁荣将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而发达国家却实现了其战略目标即“欠发达国家的人口必须控制在这样一个水平上,这些人口只要够开采资源就行,这些资源最终是预备着运往发达国家。
因为如果这些国家的人民在农业上自给自足,那么燃料和矿产的出口就变成了这些国家人民可以自行选择的事情,而不是必须要出口了。
”
第三,推行金融化战略和与之配合的私有化战略。
发达国家首先大力推行金融去监管化,使任何国家对资本的跨境流动都日益缺少监管能力;
然后通过主流经济学家和主流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动私有化舆论,并冠之以先进理念、成功经验等光环;
接着利用这些光环吸引并刻意培养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主管经济人员,利用这些被私有化观念洗脑的人影响欠发达国家的决策者,推动这些国家的私有化进程,最后利用金融化后产生的大量虚拟金融资产,大肆收购欠发达国家已经私有化了的垄断地段的地产、垄断的资源公司和垄断的公共设施如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
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被全面私有化后,其景象一般是:
工业被去工业化,而资源和垄断公用事业部门又被国外金融力量控制。
最终将导致失业蔓延——对应去工业化,物价飞涨——对应资源和垄断公用事业部门被国外金融力量控制,资源一般最后根据国际行情定价,而劳动力却根据本国行情定价,因此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价格远远超过国内人能够承受的程度。
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对发达国家的虎视眈眈,身为欠发达国家的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能有丝毫放松。
作为国有资产监督部门的各级国资委,更要格外的警惕,在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还要通过政策引导、重点扶持等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使其符合国家整体战略发展的需要。
第一,国有企业应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核心作用。
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五千年历史证明,土地一旦开始流转,除非遇到改革或者革命,那么其集中趋势就是不可逆转的。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大量失去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在城里可以实现就业,则所有矛盾都会被掩盖;
倘若在发展过程中再次出现类似全球金融危机这类事件,大量农民工返乡,可以想象这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将对国家的稳定造成多么巨大的隐患。
假如在这时土地经营权大量集中在私人甚至是外资手中,可想而知这些既得利益者是断然不会为了国家利益而让出这些土地给返乡农民工维护国家稳定的;
但是如果此时土地经营权大量集中在国有企业手中,那么在必要时为了国家的稳定做出一些牺牲则是可行的。
可以想象,面对土地这种垄断资源,发达国家的资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可能参与其中的机会。
而一旦农村土地被西方资本控制,那么其不仅可以享受土地带来的垄断地租,还可以利用土地私有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动摇我国社会稳定、危及我党的执政安全。
因此从实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开始,国家就应当鼓励国有企业大量参与其中,同时出台相应政策限制私人尤其是外资进入,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消除隐患。
第二,大力扶植国有粮食企业发展,树立其在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粮食战略是发达国家用以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的最有力武器。
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货币、能源和工业等经济安全,还关系到军事和政治层面的国家安全,是我国摆脱发达国家限制,得以在世界立足并发展的根本。
粮食安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生产领域的粮食安全和流通领域的粮食安全,在我国现阶段更需要注重的是流通领域的安全。
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发达国家很难直接控制我国的粮食生产领域,他们更多的是通过操控粮食流通领域实现对粮食生产领域的影响,进而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
以大豆产业为例,发达国家对我国大豆市场的控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达国家通过其控制的跨国公司首先以低价格敲开中国市场大门,诱使国内油脂加工企业购买其廉价大豆。
这种行为使得国内油脂加工企业利润大增,在高利润的刺激下纷纷扩大产能,增加对大豆的需求量;
与此同时国内的高价大豆无人问津,国内豆农生产积极性被严重打压,纷纷减少产量,加剧了国内油脂加工企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
第二阶段,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大豆价格非理性上涨,使得国内油脂企业产生恐慌情绪,纷纷高价囤积大量大豆;
此后再操纵国际大豆价格大幅下跌,致使囤积大量高价大豆的国内油脂企业难以为继,只能选择破产或者被兼并。
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通过其跨国企业收购大量国内油脂生产企业,对油脂生产行业形成了控制,掌握了大豆在流通领域的话语权。
第三阶段,掌握了大豆在流通领域的话语权,就掌握了国内大豆的定价权,也就对大豆的生产领域产生了影响和控制,最终实现对我国大豆行业的全面控制。
面对如此险恶的竞争形势,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粮食流通领域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应当通过税收、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对国内粮食企业予以扶持,形成一批能与国际跨国垄断粮食企业竞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企业。
同时各地也应当大力扶持一批具有本地农业特色的,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粮食企业。
通过国家着力扶持的大型粮食企业和各地重点扶持的区域性粮食企业,形成一道立体防线,抵御国际资本的侵略,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好保障。
第三,鼓励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积极走出去,有选择的并购其他国家能源、资源、土地等垄断性资产。
中央银行应当积极的为国有企业的这些合理要求进行融资,提供其进行海外收购所必须的美元。
而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也要做到有准备、有选择的并购,应当尽量避免收购一些具有较高经营风险的行业,将并购的重点放在他国的能源、资源、土地等垄断性资产上。
通过对他国垄断性资产的并购,可以使我国的美元储备得到最合理也最大程度的利用,有效减少我国的美元储备,降低美元贬值的风险。
中央企业通过对国外垄断性资产的并购,可以实现对自身的资产结构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积累海外并购投资的经验,为实现创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严格控制国有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投资。
随着这些年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趋势的向好,许多国有企业通过上市等手段获得大量资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产生了一些闲置资金。
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对于金融衍生品的高风险认识不足,认为金融衍生品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盲目投资金融衍生品,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对于一些对赌性质的金融产品,不排除对赌方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向具有决定权的国有企业领导行贿,产生腐败的可能。
各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一定要严格控制管辖范围内国有企业的金融衍生品投资行为,对于执意进行金融衍生品投资并出现亏损的国有企业,对其主要责任人一定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第五,加强对国有企业尤其是能源、资源、公用事业等垄断国有企业的监管,防止这些部门被私有化。
发达国家的资本无时无刻都在密切关注着我国的垄断性质国有企业,它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收购机会。
金融化和私有化正是这些国际食利金融资本最惯用的伎俩,其最终目的并不像其所描述的那样是为了发展我国的工业、提高我国的效率,而是为占有我国的垄断性资源行业和公有事业,以占有大量租金。
这些垄断行业和服务部门一旦私有化,最终必将流入实力雄厚的外国资本之手,这样一来这些行业和部门的收益将不仅不能造福我国国民,相反它们所提供的服务的价格将因为被外资控制而大幅提高,我国国民将受到持续的掠夺,我国政府也将没有资金支持任何公共事业而走向贫困和衰落,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因水务私有化而产生的矛盾和危机正源于此。
因此,对于这些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一定要通过立法等方式确定其国有地位,严禁这些企业和部门被私有化。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些年在经济上取得的一些成就而放松警惕、自我满足。
面对金融货币帝国主义无孔不入的吞食、侵略手段,我们唯有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时刻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最终实现祖国人民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揭开货币之谜
――《货币战争》与《货币崛起》读后感
近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货币或金融史的书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货币战争》自不必说,一时街头巷尾,谈论者纷纭,赞赏者有之,挞伐者有之,盖无定论。
不过,犹如盲人摸象,任何一个视角都只能一方面的理论,真理恰恰需要在多视角的交错审阅下才能为我们更好的接近。
在该书流行一年多后,一本类似题材的作品《货币崛起》面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他者的”视角。
对比阅读,别有一番趣味,也使我们得以更好的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来领悟货币的真相。
开卷有益,不亦乐乎。
这两本非常有趣。
首先,两书的作者自身的背景就形成鲜明对比。
《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是中国学者,留学美国,长期关注世界金融史。
《货币崛起》的作者尼尔.弗格森是英国人,哈佛大学历史系和商学院的两栖教授,被誉为目前西方身价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货币,要求作者在历史学和金融学都必须有一定的造诣。
宋鸿兵和弗格森各有所长,有利于我们全面客观的了解历史。
其次,两本书讲的都是货币历史,但阐述的逻辑不尽相同,观点也有差异。
《货币战争》以时间轴线,《货币崛起》则以金融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为侧面。
《货币战争》着眼于少数国际银行家对国家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操纵和控制,提倡回归到金本位。
《货币崛起》聚焦于货币在整个历史中的作用,把货币的发展看成是中性的东西,强调信用环境的重要性。
再次,两本书在有些内容上是重叠的。
比如对罗斯柴尔德这一国际金融史上非常重要的家族,两本书都有较大篇幅的描述。
宋鸿兵的书大量借鉴和参考了国外的史学著作,而弗格森1999年的著作《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已在史学界广受赞誉并多次获奖。
货币的影响力:
每一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一条金融线索
近现代历史不止一次证明:
货币,或者说金融,深刻的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兴衰,乃至决定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与结束。
尼德兰(现代荷兰)是现代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源地,这个当年西班牙帝国边缘的弹丸之地,正是凭借其财政的优势,在一场旷日持久的独立战争中,拖垮了几乎垄断美洲白银的世界帝国。
1688年,来自尼德兰的威廉三世突袭英格兰而成为英王,将荷兰的公司融资、银行等金融制度与当地的宪政体制融合,打造出来伦敦这样的金融中心,奠定了大英帝国的财政基础,最终英国打败了拥有更多资源和人口的西班牙与法国,建立起“日不落”的世界霸权。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其金融体系本质上是大英帝国的派生物,它的崛起与财政和金融市场的支持不可分割。
而美国20世纪所取得的成就更离不开保险、抵押融资和消费信贷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国竞争所动员的资源远超出一国之界,唯有金融市场才能自如的调动国际资源。
金融不仅影响着一国经济的发展,还左右着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发展方向。
其中以金融对战争的影响最为明显,因为金融体系直接决定着政府融资能力的强弱。
我们看到,两百年前大英帝国与拿破仑这场巨人之间的战争,不仅是两国军事实力的较量,也是两种融资体系之间的一场竞赛:
一方面,法国在拿破仑的领导下,依靠掠夺占领区的税收生存;
另一方面,英国政府靠发行债券来为出战争。
数据显示,由于拿破仑战争的消耗,英国在1793-1815年间的国债增加了三倍,达到7.45亿英镑,是其年度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两倍多。
最终,先进的制度打败了落后的体制,英国政府的信用以及发达的债券市场为英国赢得战争提供了充足的财力。
美国内战时,为了获取战争所需的财力,南北双方政府可谓各显神通。
林肯政府通过发行没有货币金属作抵押的绿币,来克服北方联邦货币匮乏的状况,激发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南方邦联则通过在欧洲发行以棉花做担保的债券来筹集资金。
由于美国南方是欧洲棉花的主要供应地,且战时棉花需求大增,这种债券的价格在欧洲一度攀升。
直到1862年4月,南方通往欧洲的重要港口城市新奥尔良被北方军队占领,收获的棉花无法运往欧洲作为抵押,导致投资人对债券迅速失去信心。
南方无法继续筹集资金。
一年后,美国内战最伟大的转折点,维克斯堡战役发生,自此吹响了北方赢得美国内战的号角。
货币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阴谋还是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讲,货币确实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
然而,这离我们的谜底还有距离:
货币的影响是历史客观的必然还是少数人意志的主宰?
是长期的历史演进而形成的制度架构,还是个别人在这种架构中的投机?
不同的侧面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
阴谋论者认为,少数国际银行家正通过对国家金融的影响控制着许多国家和重大事件。
在《货币战争》一书中,作者从罗斯柴尔德家族对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货币的控制谈起,讲到国际银行家如何运用各种手段逐步控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进而控制美国货币发行,绑架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