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四年级书声朗朗教案上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7413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昌区四年级书声朗朗教案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武昌区四年级书声朗朗教案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武昌区四年级书声朗朗教案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武昌区四年级书声朗朗教案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武昌区四年级书声朗朗教案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昌区四年级书声朗朗教案上册文档格式.docx

《武昌区四年级书声朗朗教案上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昌区四年级书声朗朗教案上册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昌区四年级书声朗朗教案上册文档格式.docx

2、前出塞(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挽:

拉。

  当:

应当。

  长:

指长箭。

  擒:

捉拿。

  列国:

各国。

  疆:

边界。

  苟能:

如果能。

  侵陵:

侵犯。

岂:

难道。

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3、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

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

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

简直。

4、不胜簪:

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译文: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

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4、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

(1)独夜舟⑵。

星垂平野阔⑶,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⑷,官应⑸老病休。

飘飘⑹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1)岸:

指江岸边。

  

(2)危樯(qiá

ng墙):

高竖的桅杆。

独夜舟:

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3)星垂:

星光下照。

  (4)月涌:

月亮倒映,随小流涌。

大江:

指长江。

  (5)名岂:

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6)飘飘:

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

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

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

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5、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呼作:

称为。

  白玉盘:

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

怀疑。

  瑶台: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

《穆天子传》卷三:

“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

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

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

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

《五经通义》:

“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

指月亮。

  羿:

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

本经训》记载: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

“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

天上人间。

  阴精:

《史记·

天官书》:

“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

沉沦迷惑。

  去去:

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

悲愁伤感。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

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6、渡荆门送别①(唐)李白

渡远荆门②外,来从楚国③游。

山随平野尽,江⑤入大荒⑥流。

⑦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⑨。

仍怜故乡水⑩,万里送行舟。

注释:

①选自《李太白全集》卷十五。

  ②荆门:

即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战国时楚国的门户。

  ③楚国:

楚地,指今湖南,湖北一带,古楚国之地。

  ④平野:

平坦广阔的原野。

  ⑤江:

长江。

  ⑥大荒:

广阔无际的田野。

  ⑦名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⑧月下飞天镜:

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下:

移下。

  ⑨海楼:

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⑩仍:

依然。

怜:

怜爱。

一本作“连”。

故乡水:

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

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7、将进酒(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

n)复来。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掉头返回。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8、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绕东城②。

此地一为别③,孤蓬万里征④。

浮云游子意⑤,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⑥,萧萧班马鸣⑦。

  ①郭: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②白水:

明净的水。

  ③一:

助词,加强语气。

为别:

分别。

  ④孤蓬:

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又称“飞莲”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朋友。

征:

远征,远行。

  ⑤浮云:

飘动的云。

游子:

离家远游的人。

  ⑥自兹去:

从此离开。

兹:

此,现在。

⑦萧萧:

马的嘶叫声。

班马:

离群的马。

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班:

分开,分别。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

  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

  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

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本文选自《王子安集》(《四部丛刊》本)。

  2、少府:

官名,在唐代指县尉。

  3、之:

到,往。

本是虚词在这里用作动词。

  4、蜀州:

现在四川崇州。

也作蜀川。

  5、城阙(què

):

皇宫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

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辅:

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7、三秦:

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为雍,塞,翟三国,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8、风烟望五津:

“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

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

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9、五津:

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10、君:

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11、宦(huà

n)游:

出外做官。

  12、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13、天涯:

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4、比邻:

并邻,近邻。

  15、无为:

无须、不必。

  16、歧路:

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7、沾巾:

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三秦之地护卫着都城长安,你将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佩巾。

10、过故人庄⑴(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⑵,邀我至田家⑶。

绿树村边合⑷,青山郭外斜⑸。

开轩面场圃⑹,把酒话桑麻⑺。

待到重阳日⑻,还来就菊花⑼。

  

(1)过:

拜访,探访,看望。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2)具:

准备,置办。

  (3)鸡黍:

指烧鸡和黄米饭。

黍(shǔ):

黄米饭。

  (4)邀:

邀请。

  (5)至:

到。

  (6)合:

环绕。

  (7)郭:

[xia]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8)斜:

[xia]迤逦远去,连绵不绝。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第二声的xia

  (9)开:

打开。

  (10)轩:

这里指窗户。

  (11)面:

面对。

  (12)场圃:

农家的小院。

菜园和打谷场。

  (13)把酒:

拿起酒杯。

把:

拿起。

  (14)话:

闲聊,谈论。

  (15)桑麻:

这里指庄稼。

  (16)重阳日:

九月九日重阳节。

  (17)还((huá

n):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

返。

(18)就菊花:

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就:

靠近、赴、来。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菊花:

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

指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

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观赏菊花。

11、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①云根:

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

这里指石根云气。

  ②幽期:

再访幽居的期约。

③负言:

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译文:

  李凝很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人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

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我正在月下敲响山门。

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

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12、黄鹤楼(唐)崔颢[hà

o]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黄鹤楼:

故址在湖北武昌县,历代屡建屡毁,1884年最后一次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袆(huī灰)(也有说是王子安、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

飘荡的样子。

  3、历历:

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

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

  5、乡关:

故乡。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千百年只看到白云在天空舒展悠闲的样子。

晴天的时候,隔江遥望汉阳平原,树木郁郁葱葱、清楚可数,鹦鹉洲的芳草长得非常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

1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①北贾亭②西,水面初平③云脚低。

 几处早莺④争暖树⑤,谁家新燕⑥啄⑦春泥。

 乱花⑨渐欲迷人眼,浅草⑩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⑾行不足⑿,绿杨阴⒀里白沙堤⒁。

注释:

  1.孤山寺:

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

孤山:

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

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

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初:

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4.云脚低:

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云脚:

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

这里指低垂的云。

  5.早莺:

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

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6.争暖树:

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

向阳的树。

  7.新燕:

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8.啄:

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9.乱花:

各种野花。

渐:

副词,渐渐地。

欲:

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

使人眼花缭乱。

  10.浅草:

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才能:

刚够上。

没:

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

  11.湖东:

以孤山为参照物。

  12.行不足:

百游不厌。

足,满足。

  13.阴:

同“荫”,指树阴。

  14.白沙堤:

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白堤全长1000米。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下温暖的树,也不知谁家有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

衔着春泥在筑着新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百看不厌的美景,尤其是绿杨浓阴下的白沙堤。

14、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①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③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④,可怜⑤无数山⑥。

青山遮不住,毕竟⑦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⑧,山深闻鹧鸪⑨(zhè

gū)。

①造口:

即皂口,镇名。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②郁孤台:

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③清江:

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④长安:

今陕西省西安市;

为汉唐故都。

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梁。

  ⑤可怜:

可惜。

  ⑥无数山:

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⑦毕竟东流去:

暗指力主抗金的潮流不可阻挡。

  ⑧愁余:

使我感到忧愁。

(“余”也有写作“予”)

⑨鹧鸪(zhè

gū):

鸟名,传说它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异常凄苦。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逃难的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夜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的叫声。

15、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1、腊酒:

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tú

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

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

柳色浓绿,花色红艳。

  5、箫鼓:

吹着箫打着鼓。

  6、追随:

紧跟着。

  7、春社:

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

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9、若许:

如果这样。

  10、闲乘月: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1、无时:

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

u)门:

敲门。

千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当山和水不断重复,我正怀疑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16、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①,去年天气旧亭台②。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③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④独徘徊。

  ③夕阳:

落日。

  ④西下:

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⑤几时回:

什么时候回来。

  ⑥无可奈何:

不得已,没有办法。

  ⑦似曾相识:

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⑧燕归来: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⑨小园香径:

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2]独:

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

来回走。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17、增广贤文节选

(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认识的人可以很多,但真正了解,并达到知心的却没有几个。

住在水边能掌握不同鱼儿的习性,住在山旁则能识别各种鸟儿的声音。

运气差时金子可以变成铁,时来运转的时候铁也会变成金子。

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工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事情经历多了才会明了一个人心地的好坏。

18、增广贤文节选

(二)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做事要三思而后行,首先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

力气单薄就不要去背负重物,说话没分量就不要规劝别人。

树应该遗憾自己的枝上长不出叶子,不要抱怨太阳偏心眼。

同你长谈一次话,收益胜过读十年的书。

一个人不能博古通今,就如同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什么区别。

19、增广贤文节选(三)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羊有跪乳之恩,呀有反哺之义。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

人太精明太苛察了,就没有了智慧。

宁可生活贫困,做一个正直的人,也不能生活富足,做一个奸邪的人。

登上极高的山,就能使人知道“自卑”,也就是与“高”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卑”(不高)而已。

走极远的路,就能知道“自迩”,也就是与“远”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迩”(不远)而已。

忍下一时的怨气,可以免除长久的忧患。

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普通人是不能从相貌上来判断他有没有才能,正好比海水无法用斗来量一样。

也就是不能以貌取人。

20、增广贤文节选(四)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白酒酿成迎宾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良药可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一年的计划应在春天里做好,一天的计划应在黎明时分做好,

一个家庭最宝贵的是和睦,一个人一生要有所成就必须勤劳。

有了田地不耕,粮仓也会空虚,有书籍不读,子孙必定愚笨。

就是你一生不做让人侧目的事(讨厌的事),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对你咬牙切齿的人。

也就是你对人好,人们也不会对你不好。

酿造美酒是因为热情好客,花掉金钱是由于收买书籍。

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

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