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基础化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7342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中学基础化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级中学基础化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级中学基础化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级中学基础化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级中学基础化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中学基础化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

《高级中学基础化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中学基础化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中学基础化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

●不涉及量子力學模型與量子數等抽象概念。

14

1-2電子組態。

●電子組態構築法則、庖立不相容原理。

●僅討論s、p軌域,而不涉及定量敘述和d、f軌域的電子空間分佈。

2.元素與週期

2-11~36號元素原子的電子組態,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元素原子結構的規律性、元素週期表、元素的分類。

●由1~36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列的說明元素原子結構的遞變規律及元素週期表。

且僅以一般性質的比較來論述同週期及同族元素性質的週期性。

也不涉及游離能、電子親和力、電負度。

2-2元素週期表。

 

3.物質的形成

3-1由元素原子結構的規律性引申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的形成及其特性。

●週期表上元素原子之間形成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等的規律性。

3-2碳鍵的鍵結型態—單鍵、雙鍵、參鍵。

●IVA族典型元素—碳—的鍵結。

●僅說明化學鍵的形成及其化性的特徵,而不涉及配位鍵及分子間的作用力

4.碳化合物的構造

4-1由石油、煤提煉而來的各種烴及其碳鏈結構。

●飽和烴—烷烴、不飽和烴—烯烴、炔烴、芳香烴。

●僅說明常見烴類的結構及其性質。

◎有機物熔點的測定

※順、反異構物熔點測定

(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鎂帶、氫氧化鈉溶液)

二、物質的狀態

1.物質的狀態變化

1-1說明粒子的運動和狀態變化的關係。

●粒子的運動模型、物質的三態。

●波以耳定律、查理定律。

15

2.氣體的性質 

2-1氣體體積與壓力、溫度的關係。

●絕對溫度、理想氣體方程式。

●不涉及氣體動力論

2-2理想氣體、理想氣體方程式及其應用。

◎氣體的壓力、體積、溫度

※氣體體積與壓力和溫度的關係

(水、冰、肥皂水)

2-3道耳吞分壓定律、擴散定律。

●莫耳分率與分壓定律。

●氣體擴散的應用。

◎氣體的擴散

※氣體的逸散

(氮氣、二氧化碳、氬氣)

3.溶液的性質

3-1溶液的概念及其濃度的表示法。

●常用濃度的表示法及溶解度的計算。

亨利定律。

●僅討論M、m、%ppm,而不涉及N濃度。

3-2溫度、壓力對溶解度的影響。

●離子之沈澱、分離、確認。

3-3溶液中的離子反應。

◎溶液中的離子反應

※鎂、鈣、鍶、鋇以及化合物

(硝酸鎂、硝酸鈣、硝酸鍶、硝酸鋇、氯化鎂、氯化鈣、氯化鍶、氯化鋇、碳酸銨、草酸銨、硫酸銨、鉻酸鉀、氨水、鹽酸)

三、物質的變化

1.化學反應

1-1原子粒子概念與化學反應。

●質量守恆。

25

1-2化學式與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及能量關係、赫士定律。

●僅涉及生成熱及燃燒熱。

1-3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質量與能量的變化。

●不涉及瞬間反應速率及其反應機構。

2.化學反應速率

2-1碰撞學說。

2-2溫度、接觸面積、濃度、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活化能、活化錯合物

◎秒錶實驗

※反應速率

(碘酸鉀、焦亞硫酸鈉、可溶性澱粉)

2-3反應速率定律式。

●由實驗數據歸納出零—二級反應。

3.酸與鹼

3-1酸和鹼的定義與命名。

●電解質的基本性質。

酸鹼的實驗定義與阿瑞尼士、布羅酸鹼學說。

●簡介常見酸鹼物、pH值之定義及大小。

3-2pH值。

3-3水的解離常數及水的離子積。

●解離常數及Kw。

3-4常用的酸鹼指示劑。

●酸鹼指示劑。

酸鹼滴定。

3-5酸鹼中和與酸鹼滴定。

◎酸鹼滴定

※胃酸劑片中制酸量的測定

(濃鹽酸、氫氧化鈉、酚酞、胃酸劑片)

●不涉及電位計算

4.氧化與還原

4-1氧化還原反應與常見的氧化劑、還原劑。

●氧化還原的概念。

常用的氧化劑與還原劑及其用途。

氧化數的概念、氧化還原反應式與平衡。

4-2氧化數的規則及應用。

4-3氧化還原滴定。

●氧化還原滴定原理與簡單的計算。

◎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碘酒、雙氧水、過錳酸鉀溶液、硫酸)

◎氧化還原滴定

※氧化還原滴定

(過錳酸鉀、硫酸、草酸鈉溶液、硫酸鐵(II))

5.加成與取代

5-1常見烴類的反應—加成與取代。

●飽和烴的反應。

●不飽和烴的反應。

●僅簡介碳鏈的基本反應及其應用。

◎烴的製備與性質

※乙炔的製備及烴的性質

(電石、溴水、酒精(95%)、過錳酸鉀溶液、正己烷、環己烯、甲苯、氫氧化鈉)

四、物質的性質

1.非金屬元素的性質

1-1說明氫氣和常用稀有氣體的性質、製取與其用途。

●氫氣和稀有氣體的性質、製取與其用途。

●簡述稀有氣體的發現。

8

1-2以實驗或工業生產實例,說明非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製取與其用途。

●空氣的液化。

●以日常生活常見之非金屬、金屬及其化合物為例,簡介其特性與用途。

僅簡介工業生產實例,而對製程不作詳細的說明。

也不對金屬離子作系統化的整理。

◎離子的定性分析

※碘的製備及鹵素離子的檢驗

(碘化鈉、二氧化錳、硫酸、酒精、澱粉溶液、氯化鈉溶液、溴化鈉溶液、碘化鈉溶液、硝酸銀、氨水、濃硫酸、飽和氯水、環己烷、過氧化氫溶液)

2.金屬元素的性質

2-1以實驗或工業生產實例,說明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製取與其用途。

●金屬及其重要的化合物之製備、性質、用途。

●錯合物化學簡介。

●不涉及錯合物的鍵結。

2-2介紹常見合金之性質及其用途。

●合金的性質與應用。

開金、鋁合金、鋼。

註:

「◎」表示本教材綱要所要列述的實驗為必要實施之實驗,教材編輯時可視內容之需要引用參考實驗(※)或酌予增加,()括號內為實驗試藥。

為配合教材及增進教學效果,可適時酌予加入示範實驗(至少二節以上)。

肆、實施方法

一、教材編選

(一)教材之編選,應根據『普通高級中學化學課程綱要』編選之。

(二)本階段為試探科學性向的化學,理論與生活化教材並重,並能選取本土化素材,以學生舊經驗為基礎,繼續高中一年級基礎化學,組織成能誘導學生興趣並發揮其潛能之化學教材。

(三)本教材綱要所列述的實驗為必要實施之實驗,教材編輯時可視內容之需要酌予增加。

為配合教材及增進教學效果,可適時酌予加入示範實驗。

(四)教材之編輯,宜配合實作活動,並加入具思考性的討論問題;

實驗教材的設計,除使學生於實驗過程中獲得過程技能外,並能培養其歸納推理、發現原理,解決問題、及自我學習的能力。

(五)教材之設計,除應與高中一年級基礎化學銜接之外,亦應與其他相關學科相互配合。

(六)課本內有關原理之推演、闡釋應循序漸進,層次分明。

定義宜清晰明確,公式宜詳加說明,並多使用範例來說明原理之適用性,期能活學活用。

(七)教材份量應與教學節數相配合,應求前後呼應,重要概念延續高一所學,做較詳盡之介紹。

(八)編寫教材時,應配合本土特性與最新資訊,隨時修正。

(九)文字敘述,力求簡潔易讀,淺顯易懂,可供學生自行閱讀或自學,版面應作美工專業設計,多附精美的圖表與彩色照片,以求生動活潑,俾誘導學生喜愛閱讀,激發其學習的興趣。

得在每章之前列出學習的重點,於每章之後列出摘要整理。

(十)教科書各單元教材之後,應編列家庭作業提供思考性習題。

配合教材內容所需之學生實驗活動,得編入教科書中或另編成冊。

(十一)教材中的專有名詞及翻譯名稱,應採用教育部公布之規定,遇有未規定者,則參照目前國內刊物及習慣用語,妥為譯訂,惟各冊必須一致,並於課文中初次出現時加註原文且於書後列印中英名詞索引。

(十二)教師手冊宜審慎編輯,除明列教學單元目標、教學節數外,應提供教學必要的補充資料與參考書目,實驗活動與實驗藥品特性和處理方法的詳盡說明。

二、教學方法

(一)教師在學期開始前,應根據教師手冊、教科書、與實際教學節數等,編寫教學進度與教學計畫。

教學的內容得依地方特性酌予增加鄉土教材。

(二)教師教學時,應以學生既有的知識或經驗為基礎,多舉生活上的實例以引起學習的動機,並盡量以相關之媒體輔導學生觀察現象、發現問題。

在實驗活動中,應讓學生親手操作,增加學習化學興趣,並培養基本操作技能。

(三)教師教學時,除知識的傳授外,應注重科學方法的運用和科學態度的培養。

(四)教師教學時,應本因材施教之原則,重視個別輔導;

注重班級經營,活用教學技術,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善用發問的技巧與小組討論的方式,以激發學生之思考。

(五)教師宜配合課程需要,利用校外教學或其他適當的時機,帶領學生參觀與化學有關的工廠或研究機構等社會資源。

並於教學中適時補充與化學有關之最新資訊,指導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相互研討,培養學生從事專題討論及研究的能力。

(六)教師應運用各種評量方法,適時評量教學過程與結果,並據以輔導學生學習及改進教學。

三、教具及有關教學設備

(一)學校應依照教育部頒布之「高級中學設備標準」,設置化學實驗室、化學實驗準備室、藥品儲藏室、器材供應室(含備妥急救沖洗及防火器材)、教師研究室等設施。

實驗室及活動場所,應審慎規劃,並注意安全措施。

(二)實驗活動所需藥品及器材應獲得充分的供應,並得配置管理人員。

(三)除設備標準中規定必備之視聽教學媒體(包括電腦、光碟、錄影帶、影片、幻燈片、投影片、掛圖、模型等)外,各校之教學研究會,應鼓勵教師自製教學媒體,並推廣之,擴大其教育效能。

(四)學校除需供應教學上必備之教師手冊、工具書及參考書外,並訂購相關期刊、雜誌供全校師生借閱,作為教學與研究之參考。

四、各科教材或單元間的聯繫與配合

化學與數學、物理篇、地球科學篇、生命科學等學科關係較密切,任課教師應熟悉相關各科教科書之內容,並透過教學研究會方式,集合各相關科目任課老師,共同研討教學配合方案,以求科際間橫向之聯繫。

五、教學評量

(一)為瞭解學生之學習狀況與成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時進行「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工作,以診斷教學的成效,並評估學生的學習成就,加以改進與補救,以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評量之內容,應以學習目標為導向,在認知方面,則按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不同層次,製作評量試題,而題型宜生動活潑,從生活中取材,並求難易適中;

在技能方面,則考評學生實驗操作技巧、科學過程技能、設計實驗及綜合判斷之能力;

在情意方面,則特重科學精神和求真、求實之科學態度的含蘊,及求知與參與之熱忱。

(三)平時考查項目之評量方式除紙筆測驗外,亦可以課堂問答、閱讀報告、專題評論、習題作業、趣味遊戲、自製模型、設計實驗之報告、活動記錄之內涵等方式為之,依其思考之周延性、邏輯推理之嚴謹性、反應之靈敏性及創意之精緻性等各項表現,加以考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