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分析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分析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分析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任务型教案中的任务是指“人们在学习理解和体会语言之后所开展的活动”,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以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
感性一点的定义是,任务是学习在其中发生的活动。
3、英语教案中界定的任务其实质是学习者在一个语言环境中理解情景、完成一个实在的任务。
它不同于一般的课堂练习,任务型教案侧重于对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习者在完成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
因此任务作为课堂教案的一种活动,它更接近于自然的语言习得,注重对学生表达技能的培养,其评价体系更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ickAllwright曾提出:
如果语言教师能组织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的意义上,使用所学的外语通过交流来解决问题,那么,语言学习就会自然发生。
语言学习中的交际任务是学习者使用语言来理解、交际、产生的活动。
同时,儿童学习语言是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任务型的学习为儿童大量接触目的语提供了可能,大大增加了学习和巩固语言的机会。
2、近些年在语言习得上的研究提出:
我们在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并非来自我们大脑中的一个贮存库。
大脑中可能存在有两个语言贮存库,并以大体上一前一后的顺序共同运作。
英国学者Thornbury把它较为形象地解释为:
一个库中装的是学习者记住的词、短语乃至整句的话,如同一本词句手册。
另一个装的则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如同一本语法手册。
在我们表达意义时,“词句库”中的话可以很快、很流利地出来,而从“语法库”中出来的部分则需较多的时间。
因此,在真实的语言交流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倾向于用“词句库”中现成的词句进行交流。
由此可以看出,口语的流利程度取决于我们“词句库”中现成词句的贮存量,以及提取这些词句的能力。
这样一来,学习者大脑中“词句库”的“建设”就成了英语教案所关注的问题。
研究发现,通过学习脱离了上下文、真实语境的词语和句型无法进入到这一“词句库”中,因此也就无助于语言在真实场合下的有效使用。
只有学习者在真实场景、交际的情况下学习和使用的语言,才能在“词句库”中贮存。
而任务型学习恰恰在帮助学生主动构建大脑中的“词句库”方面具有特别的作用。
因此,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模式应运而生。
3、少儿外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教育者对学习方法的选择。
少儿外语学习的重点是帮助他们成为语言学习者,包括:
建立自信,为外语学习提供动机,鼓励孩子用他们所能的语言来交际,培养对语言的交际感,鼓励孩子将语言看作是工具,而不是最终的产品,向儿童展示英语是有趣的,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孩子们体验和感受大量的自然的英语。
二、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1、总目标
通过实践研究,初步探索出小学英语教案中任务型教案的课堂教案模式,研究小学英语任务型教案活动的基本方法、途径、策略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兴趣,为日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同时以任务型教案活动研究为契机,探索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本辅导组的小学英语教案质量。
2、具体目标
⑴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任务型课堂教案的一般模式和教案策略。
⑵通过开展任务型教案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⑶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教研能力,培养一支小学英语骨干教师队伍。
(二)研究的内容
1、创设真实情境,在实践中强化语言交际功能的课堂教案模式
2、利用电教媒体,在角色扮演中激活语言学习兴趣的课堂教案模式
3、体验成功乐趣,在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的课堂教案模式
4、其它有效的课堂教案模式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整理小学英语任务型教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组织教师学习讨论。
同时注意加强对教师教案、课堂实施过程、教案成效的分析研究,全面掌控研究进程。
2、行动研究法:
在重视实践和探索,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在教案实践中注意观察和总结,加强对教案实践过程的反思,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堂教案模式。
3、经验总结法:
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教案观摩和教案研究活动,及时撰写教案论文,不断提炼经验,探索规律。
4、分工协作法:
根据本子课题实践性强的特点,各课题组成员应明确各自的分工,定好各自的研究方向,分头实践研究,定期汇报交流,加强协作,齐头并进。
(四)研究的主要操作措施
1、开展课堂教案研究,构建任务型课堂教案的模式。
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责成专人上课,集体评课,复备课的课堂教案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构建任务型课堂教案的模式。
我们组织了英语教案研究课多节,在教案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小学课堂教案的任务型教案模式。
既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又通过任务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1)Leading-in/Warming-up
在此环节,教师与学生进行自由谈话或表演儿歌、歌曲,或谈论近期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事件。
让学生应用所学过的语言做事,说话。
(2)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教师通过巧妙的方式导入本课话题,让学生对话题产生兴趣。
如:
采用猜谜语,讲故事,实物展示等方式,学生在了解了话题的同时,处理教案难点或重点,处理重点词汇、主题句型,为学生完成任务做铺垫。
然后向学生展示任务,让学生明确要用语言去做什么事情。
通过学习,设计在儿童节那天穿什么衣服。
(3)While-task(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各项任务)教师呈现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合理分解任务,设计成任务链,如,采用听故事,设想结尾、听故事回答问题、给图片设计对话、扮演角色。
任务链环环相扣,保证学生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完成教案内容。
(4)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以个人、小组或小组代表的形式展示任务的成果,如,图片、调查表、课件、设计的图画、新编的歌谣、童话剧等等。
(5)Check(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教师或学生点评,采用小组评价表进行小组互评、自评。
整个教案过程,逐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演的英语技能。
几个任务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建了语言情景,使学生乐于说英语,应用英语,从而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2、深入研究,对任务的设计进行探讨。
任务型课堂教案的关键所在是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是否适合课堂教案的开展,围绕任务型教案法、学生情感教育、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课、研讨等活动深入讨论,进行了总结。
(1)设计的三个原则。
小学英语教案要实现任务型教案途径,首选要确定明确的课堂教案目标。
英语课堂教案任务包含多项技能的训练,教师要根据课堂教案目标设计情景或语境,有重点的进行一项技能的训练。
同时教案的语言材料和课堂上的教案活动、情景、设置要丰富多彩,教案的语言材料要真实,实用。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
(2)教案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视、听、说、玩、唱、画、游、读、写、译等绕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
“习得”与“学得”结合,语言功能、结构、话题与任务结合。
(3)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而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
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而且是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
(4)任务的类型的总结:
任务的设计原型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目的是用语言去做事,所以任务是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而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把任务的类型进行简要的归结,包括以下几种:
交际性任务,如:
向新同学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班级或家庭;
设计或手工任务,如:
运用颜色和动物名称为小宝宝设计玩具或设计自己的农场;
解决问题任务,如:
根据天气决定穿什么衣服、决定购物单;
调查任务如:
调查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开展班级运动会或调查某一种动物的信息;
表演创编任务,如:
编话剧,创编儿歌。
等等。
3、探讨如何在任务型教案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
我们在任务型课堂教案法的设计过程中,对如何发挥小班化教案的优势进行了研究。
任务型教案模式在形式上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案与师生间单向式,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在任务型教案课堂中,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同伴的共同努力,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
有序地研究最终达到研究目标。
不同的学习方式包括:
角色扮演,组内采访,个人成果综合,探索式等不同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比较英语国家和中国的文化习俗的不同。
在小组合作中,有的同学负责查找信息,有的同学负责制作图片,有的同学负责介绍、展示成果,有的同学负责记录监督活动过程。
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不同分工,相互帮助,并且互相检查帮助对方学习英语,丰富英语词汇。
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实现个人目标,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尽管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等同于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但小组成员按一定方案分工合作,其组织形式和探究过程的相似,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
4、把任务型课堂教案的思路进行课外延伸,并做到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对小学英语教案而言,教师们布置的课外作业多为听录音跟读课文,完成配套练习等,缺乏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趣味性。
在研究中我们深入的探讨了如何设计符合任务型教案要求的小学英语作业,使“任务型教案”不是仅限于课堂,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生活之中。
具体的讲,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类课外任务型作业。
(1)实践类作业
收集信息、进行访问
学生对他人的个人信息进行访问,根据制定的采访记录表,学生用英语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姓名以及要采访的内容:
个人的爱好、家庭情况、物品的多少等等。
经过采访,在小组交流,应用语言说话、做事。
学生就同学衣服的价格展开调查,了解同学的消费水平,提倡勤俭节约。
观察生活,应用语言
教师布置观察记录的作业,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然后再到课堂上用英语汇报记录结果。
学生学完基本形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品的基本形状,用英语向大家介绍,培养学生空间能力。
再如: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比如衣物上的英文词,向大家介绍,丰富词汇,并了解字母的装饰作用。
专题调查,主题介绍
学生学完某一话题后,在课后展开深入调查。
现在我们乡镇都种植哪些作物、农村养着多少种牲畜,有多少。
在学习完美国的快餐食品后,学生了解介绍宜兴的特色小吃。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周末完成。
通过完成调查任务,汇报交流调查结果等形式,培养了观察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
(2)手工制作类作业
学习完祈使句后,教师要求学生为校园的各个场所设计英语警示牌。
平时或者节假日时要求学生制作生日、圣诞、新年贺卡,写上真诚祝福.这些作业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同时引导学生关心环境,关心他人,能够感受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对他人、对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培养责任感。
(3)创新类作业
设计如“歌词新作”、“小诗新创”、“故事新编”等要求创新的作业。
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创新能力,同时任务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会应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如:
品德、科学、美术、音乐等等。
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更要把语言学习和其他知识的学习相渗透。
教给学生社会调查的方法,调查表的使用,调查时的礼仪,编儿歌的压韵,设计时颜色的使用等等。
三、研究的结果
我们从2007年开始建立了由六位英语教师组成的核心课题组,进行研究和具体实践的先行工作,并把本镇的小学英语教师按片分为三个小组,由核心课题组成员担任组长。
每半学期进行面向全体成员的成果汇报活动,主要由核心课题组员开公开课,并进行说课,其余时间进行分片活动。
通过一年的实践,初步使小学英语教师教案共同具备了任务型教案理论的意识。
其次,确立任务型教案模式的教案观念。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对任务型教案模式缺乏认识,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五步教案法模。
课题组成员通过组织观摩课、公开课、举办任务型教案理论学习,召开小学英语教师座谈会,向广大英语教师传播任务型教案模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利用实验班倡导的任务型教案取得的成果向广大教师说明任务型教案模式具体的操作方法,切实把教师的教案观念转到了任务型教案模式上来。
另一方面,提高了实施任务型模式的教师的教案水平。
我们感到要使任务型教案模式成为教师的实践,必须加强教师的教案水平。
由于本镇小学开设英语的时间还不算长,理论和教案水平有限,因此,我们还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使广大的英语教师提高对任务型教案知识的认识。
(一)研究的成效
1、构建了适合学生特点的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案的操作样式。
通过对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案的操作样式的探索,任务性教案的开展通过明确的任务学习,将教案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阅历都结合在精心设计的教案任务中,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展开原本在课堂中进行的语言操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任务型教案符合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案观念,在学习形式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案过程中任务式的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了学生用英语去做事,从而培养了语言运用能力。
2、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与运用英语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愿望明显提高了,他们乐于接受任务,敢于承担任务,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萌发创新动机,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具体的实验效果:
(1)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实力。
教材、教法和评价的改革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改变。
我校六年级学生共405人。
在实验前由于采用的是传统的五步教案方法,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人数占60%,而实验后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人数高达90%;
在学习方法上,实验前一般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实验后学生的学习策略更趋独立,采取自主式的学习方式。
(2)关于口语和笔试: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案模式”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后,我校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分口语测试和笔试测试两大类,测试后成绩输入计算机。
表一
实验前和实验后口语测试成绩比较(共405人)
成绩
人数(个)
优
合
待
实验前
120
240
45
实验后
135
252
18
表二
实验前和实验后笔试测试成绩比较(共405人)
125
238
42
138
258
9
从表一和表二的数据来看实验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以前有显著提高;
实验后学生的笔试成绩比以前也大有提高。
这些数据说明任务型教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3、提高了教师英语课堂教案的技艺与教科研能力。
学校以任务型英语教案模式的研究为突破口,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首先,教师的理论素养有明显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对任务型教案、行动研究、形成性评价等各方面的理论都有较大的积累。
其次,在整个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提高教师教育技能以及专业素质的最佳途径,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等活动,教师之间形成了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第三点,教师的队伍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我们也深深的感到任务型教案在推进课堂教案改革中给我们带来的理念上的冲击和教案方法上的挑战。
在体验到任务型教案是一种高效、适合于小学英语课堂教案的模式的同时,我们也遇到很多困惑。
如何更好的处理任务的完成与知识教案的关系。
如何提高任务设计的可操作性等等。
四、关于任务型教案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任务型”教案活动中所设置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活动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出让小学生乐于参加的游戏、猜谜、小制作的小品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紧紧地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
学习第一册Unit4动物elephant时可给学生一个谜面:
It’sananimal.Ithasalongnoseandbiglegs。
学习字母时分小组让每位同学设计最有创意的字母卡片;
学习第四册Unit3时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衣服;
学习第五册Unit3时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食品制一份广告;
把角色模拟的对话录在磁带上等一系列活动和评价手段都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当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感受成功的时候,就会树立起自信心,把兴趣化成动机,豪情满怀地参加到学习中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能克服。
(二)任务的设计要难度适当,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
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考虑任务的难度、内容的长度、信息的密度、生词的数量、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的智力差异、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等。
教师必须根据教案内容设计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要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并让学生感受到“我能做我会做”。
即使是预先设计好的任务,也应根据形式掌握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对于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更要把握好任务的形式、内容和难度。
比如:
同样的话题“food”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能进行简单的交流,相互了解对方所喜欢的食物;
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能说出喜欢某种食物的原因,并能设计出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
(三)设置语境,努力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
语境只是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社会环境。
任何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
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利用多种语言或非语言形式和手段创设语境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的交际用途,把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例如:
第二册Unit3时学生学习了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的词汇和句型衙,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语境:
姐姐带着弟弟在街上玩,不小心把弟弟丢失了,寻求警察帮忙;
第二册Unit2学习了文具用品后,可以把教室模拟成向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捐文具的现场;
第四册Unit5学习了“Howmuchisit?
”句型时,可在教室设一些“销售点”,比如:
文具摊、服装摊、水果摊、玩具摊等,学生按照摊位进行分组,每组学生先在本组购物。
这种任务活动贴近学生装的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欲望,使学生有可说。
(四)任务应有帮助学习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活动设计和指令
任务的实施必须有清晰的步骤指引和操作指令,设计指令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行动起来。
这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领悟力毕竟有限。
因此布置任务的话语要使用学生听得懂的词语,要有举例示范,还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这些指令以保证学生们都很清楚要做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要使学生有信心,只要根据指令和步骤去做,就有希望成功。
(五)任务型教案采取合作学习,要注意组内的合理分工
任务型教案中所设计的任务大部分依靠小组活动来完成,小组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它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组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亲密的合作伙伴。
做决定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展开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在学习第三册Unit5后可分小组讨论在野炊中买什么食物,买多少,花多少钱等。
对此交流任务通常有两套不同的材料,分别为两名同学准备,这两套材料有时是互补的,必须通过获取对方所掌握的信息各自把手上的材料补充完整,比如了解对方的爱好,家庭情况或其他资料。
角色模拟有时候要求两位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两人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还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任务:
以四个或更多同学为组,其中一个为采访者,采访其中三人昨天晚上做了什么事情,并把采访的内容录在磁带上,第二天教师抽取部分磁带在课堂上播放,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
同时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这点非常重要。
因此,学生在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每组的组长要协助教师组织和监督任务的执行情况。
确定调查题目后,组长要安排组员分头调查,并统计调查结果。
教师的任务是:
规定任务准备与完成的日期、任务内容、展示要求和注意事项。
目前,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案将成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当然,这一教案模式同样还有好些问题有待于解决,例如:
“任务型”语言学习的任务设计难度难以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任务型的课堂程序还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案实践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去看任务型教案模式,它是英语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我们应根据教案对象与教案内容的不同,结合以往教案中使用的有效教案方法,灵活选择和运用,以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