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5646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2)人权

“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消灭“现代社会一切违反人性的生活条件”。

人权不是天赋既定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人权是绝大多数人的人权,而非少数人的专权和特权。

人权是具体的实际的有切实保障的。

人权应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

(3)自由

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没有了自由对人说来就是一种真正的致命的危险”。

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4)正义

一是公正;

二是平等。

(5)友爱互助

“自由人联合体”

“自由劳动者的互助合作”

如果把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具体制度等同于社会主义,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社会主义所针对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进行诊治所涵蕴的普世价值关怀,就会把价值的社会主义和制度的社会主义人为地割裂开来。

如果把社会主义所蕴含的完整统一的价值体系人为地割裂,表现为:

要么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的物质价值,忽略其人本价值,重蹈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覆辙;

要么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的理想价值、伦理价值等人本价值,忽略社会主义的物质价值的社会意义。

【价值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性客体,对人(类)生存、尊严、民主、权利、幸福、发展等的需要或需求的尊重、实现和满足。

物质价值、精神价值、政治价值——人本价值

【制度的社会主义】

人类为了实现某些社会主义目的而设计和安排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具体制度。

一种是把社会主义理解为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纳入现存社会的社会改良进程。

(偏重于社会主义的人本价值)

另一种是把社会主义看成是通过辩证飞跃而代替已耗尽其历史潜能的资本主义的制度。

(强调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是两种基本立场的辩证统一。

19世纪:

社会主义的创立阶段,对资本主义剖析基础上的预见式社会主义。

20世纪:

社会主义的探索阶段,经济政治文化落后条件下的模式化社会主义。

21世纪:

社会主义的现实阶段,全球现代化过程中的原则型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什么?

●理论和实践

●空想到科学发展经历怎样的飞跃

●内涵

●要义

●制度设定

●价值追求

(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是在1803年由意大利传教士贾可莫·

朱利安尼提出的,他把社会主义说成是上帝安排的传统制度。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832年法国圣西门派主办的《地球报》,是圣西门的门徒乔西叶尔首次使用的。

“社会主义者”一词是欧文的门徒于1827年11月在《合作》杂志上首次使用的,他们把信仰欧文合作学说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

“共产主义”源于古代拉丁文Communis,意为公共。

“社会主义”古代拉丁文Socialis,原意为“同伴”、“善于社交”等,后指称人的社会性。

19世纪30年代法国工人秘密团体开始把“共产主义”一词用作他们要努力争取的在消灭资本主义之后的实现的理想社会的目标。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其纲领是《共产党宣言》。

(1847年)

(二)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是表达他们不满意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朦胧地向往新社会制度中的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学说长久困囚“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它是在资本主义不成熟时期产生的一种否定和批判资本主义。

(1)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16世纪至17世纪初)

托马斯·

莫尔,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家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1516年《乌托邦》“羊吃人”是莫尔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社会最真实的概括;

是空想社会主义史上第一部杰出的作品。

托马佐·

康帕内拉《太阳城》《论最好的国家》康帕内拉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2)中期的空想社会主义(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的社会主义思想)

梅叶《遗书》;

摩菜里《巴奇里阿达》《自然法典》;

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

(3)晚期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代表人物: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圣西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第一人

傅立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而是主张通过宣传和教育,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以“法郎吉”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

欧文决心在自己的工厂全面进行改革社会不合理状况的试验。

他的改革原则是既有利于工厂主,又有利于工人。

【空想社会主义】

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产物,是现代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象征、表现和先声”。

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制度,为启发工人觉悟和研究资本主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

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些积极主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有用的思想资料。

【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独立运动的理论表现】

严厉地谴责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揭露剥削制度造成的贫富对立和无产者受奴役的悲惨状况。

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以及竞争、垄断和经济危机等病症带来的严重后果。

揭露、抨击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思想道德。

试图找出造成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本原因。

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改革的方案。

历史功绩:

深刻而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

无情地揭露和嘲讽了资本主义的思想和道德

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天才的设想

A:

在经济制度方面:

提出了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思想(这一有价值的思想被马克思直接继承)

B:

主张理想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机器大生产

C:

主张加强思想和道德建设,培养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继承后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D:

消灭三大差别,实现社会平等

历史局限:

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其力量,脱离工人运动,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可靠的力量源泉

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主张以和平示范来建立社会主义

(三)科学社会主义

1847年,有人用“科学共产主义”指称马恩所代表的理论派别,但他们称自己的学说为“革命的科学”。

19世纪60年代,这时马恩同意使用社会主义,而极少提共产主义了,因为这时社会主义思潮被很多工人派别所接受,如果再反对社会主义就会脱离工人群众。

1873年起马克思恩格斯也称自己的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晚年认为对资本主义必须重新认识,一般不再用“共产主义”的概念来阐述自己的理论,而是更多的采用“现代社会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

第一个民族国家建立的独立工人政党,也没有采用“共产党”的名称,而是采用“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名称。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两块基石】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必须具备许多条件,从理论上说,最重要的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解释不了的三大难题,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问题;

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问题;

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生产力的高度而普遍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的物质前提。

【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批判】

没有揭示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

理性支配世界和天才论,否定阶级斗争

与空想主义者把社会主义学说看成主要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构性矛盾及其阶级表现的考察,指出了它的发展趋势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成了一门埋葬资本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

主要是说,它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矛盾及其阶级表现(劳资斗争)存在的事实,和矛盾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出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实现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可能性。

而这种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则完全取决于无产阶级能否在阶级斗争中觉悟起来,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奋起斗争。

无产阶级阶级觉悟的价值指向,是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

即经济上消灭剥削,社会政治生活中消灭特权和压迫,人人平等。

埋葬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而不是为了任何别的、抽象的、超阶级的财产、人权、民主、自由、博爱等普世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一价值定向,对于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施加了刚性的约束。

对这一约束的任何背离,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背叛。

【科学社会主义定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制度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的直接理论依据;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社会主义的涵义】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

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内涵:

(1)从意识形态上说:

它属于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具有阶级性;

(2)从社会制度上看,它属于理想的社会制度,具有科学性;

(3)从社会实践上说,它属于共产主义运动,具有实践性;

(4)从发展阶段上说,它既包括社会主义阶段也包括共产主义阶段,具有阶段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要义】

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社会经济权力从资产阶级和国家官僚手里回归社会所有)

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无产阶级的统治。

实行宪政民主、对党权监督制约。

社会主义宪政民主绝不是自由主义者念念不忘的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自由;

而是处理阶级关系(即解决国体问题):

确认工农大众的国家主人地位,确保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成果,即剥夺了剥削者压迫剥削劳动者的权力,在任何情况下不致丧失。

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宪政的主体,人民必须自下而上地组织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确实听到工农的呼声,确实代表工农利益,而不是(在任何借口或名义下)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制定宪法。

共产党应该是社会主义宪政民主的守护者.

【所有制问题】

●市场与计划(在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企图完全排除市场、只靠计划,不无空想成分)

●公有制与私有制(公有制本身并不能保证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作为要素之一,享有与资本平等的权利)

有观点认为:

分配的基础,或剥削与社会不公的根源,并不在所有制,而主要在政治法权关系,即体现在例如国务院颁发的《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文中的劳资间的政治法权关系。

社会主义的法权关系应该保障劳动产权和资本产权的平等地位。

【“消灭私有制”】

“消灭私有制”是指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而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

“消灭私有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消灭私有制”并不是要剥夺公民个人不用于剥削他人劳动的私有合法财产;

“消灭私有制”的目的是建立“共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

十六大: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

2004年人大修宪:

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保护私有财产。

所有制问题需要拓宽视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所有制和所有权】

所有制概念的广义、狭义之分(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所有制的客体:

①有形资产——生产资料(经营性资产);

②无形资产(技术专利、商标、商业信誉等)越来越成为社会资产的主导乃至主要部分;

③经营性资产和事业性资产特别是资源性资产(土地、矿产、水流、海洋、空域、无线电频谱等)

【引进西方经济学的产权概念】

产权即财产权利,是人们对一定经济物品所拥有的一组内容广泛的、由政府或法律规定的、可以与他人交换的权利。

重视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到“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多种权利。

产权概念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对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认识

【从过分关注“姓公姓私”到首先关注“是好是坏”】

公有制包含要消除人们在财产占有方面不平等的合理诉求,而在实现主体、途径、形式等方面带有很大的空想性。

马克思主义确实重视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问题,但它更加注意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主义看待所有制问题的根本观点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

【公有制不能和社会主义化等号】

长期没有效率和效益的公有制;

有效率和有效益的公有制

私有制条件下的“无偿劳动”与公有制条件下的“无效劳动”;

(社会主义既要解决“无偿劳动”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又要解决“无效劳动”问题,提高经济效率。

公有化程度高并不意味着离社会主义更近。

【从公私对立论到平等竞争、相互促进论】

各种所有制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对私有制(小私有制经济,大私有制经济)不能盲目否定。

充分调动一切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成分的潜力和积极作用。

●从狭隘二分法到多维视角

●国家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的角度

●官有制与民有制的角度

●微观所有制与宏观所有制的角度

●直接所有制与间接所有制的角度

公有、私有的关键在剩余价值归谁所有的角度

不能只重所有制之名,更要重所有制之实,既要注意终极所有权,更要注意实际收益权。

【当代所有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当代所有制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以股份制为实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它兼容公有、私有、国有、民有等各种所有制成分。

●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建立个人所有制。

●所有制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适应生产不断社会化的要求,逐步走向所有权的社会化。

1、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存在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劳动生产率发展相对不足,尚未达到足以使剥削彻底消灭的程度;

2、在公有制占主体的情况下,允许非公有制特别是私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剥削现象就会存在;

3、在生产力水平不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情况下,剥削现象和剥削行为以及对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的追求,仍然具有推动技术进步、生产方式改进以及社会生产关系调整与改良的作用。

剥削作为对劳动的剥削和无偿占有,是违背伦理和人道的,它导致了劳动者的异化和异化的加深,但是在人类回归人的本质的历史过程中,剥削又是推进人性最终复归的“必要的罪恶”。

允许它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是因为它在现阶段仍有“历史正当性”,允许其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从而为消灭剥削现象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3、社会主义曾经犯过曲折与错误

20世纪:

【社会主义经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1.第一次飞跃:

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后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第二次飞跃:

20世纪初以来,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3.第三次飞跃:

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逐步摆脱“统一模式”,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的建设更加强调从本国实际出发。

【毛泽东的理想社会模式】

生产力状况:

大跃进

生产关系:

人民公社

1、所有制:

公有制

2、分配:

供给制

3、人与人的关系:

绝对平等

【红色高棉大屠杀(1975-1979年)】

法国学者拉古特(JeanLacouture)把柬埔寨的这段历史称为“自我灭绝的屠杀”(autogenocide)。

这一时期,大约100万人被屠杀,包括种族屠杀,在柬埔寨的2万越南裔全部死亡,43万华裔死亡21.5万,1万老挝裔死亡4,000,2万泰裔死亡8,000,25万伊斯兰教徒死亡9万。

这是一场以社会重构为目的的民族和种族的大屠杀。

和二十世纪其他大屠杀不同的是,红色高棉的大屠杀不是为了解决种族、部落或者宗教冲突,而是为了彻底重构社会。

这种彻底重构又是在它汲取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之后,企图在革命胜利之初就一举解决所有现实的和被其他国家的历史证明将来会产生的问题,建立一个比苏联、中国和越南都更为纯粹的社会主义社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拒绝尝试任何和平改造或者说服教育的方法,取消任何过渡时期,选择了一条最简单直接的道路:

从一开始就用暴力大规模地、有组织地消灭一部分人口,以此来达成社会改造。

1975年4月17日(即红色高棉进入金边的当天),彻底重构社会的模式开始付诸实行。

撤空城市;

废除货币;

废除市场和私人财产;

废除学校和医院;

关闭佛教寺院,把僧侣赶去从事农业劳动;

处决所有朗诺政府领导人;

在全国建立高级合作社,实行集体食堂制;

根据城市和乡村来划分人口,划分“充分权利者”和“候选者”,强调“严密甄别”的原则。

“一级完全权利者”是亲友中过去没有人为朗诺政权工作只有为革命服务的;

“二级完全权利者”是亲友中既有参加革命又有人在朗诺政权那里的;

“三级完全权利者”,其具体界限不太清楚。

而“候选者”也划为两等,第一类是有亲友为朗诺政权服务,但多数是一般人,有些间接为革命服务过;

第二类是完全没有亲友为革命做过事的。

【构成大屠杀的可能原因】

●大规模的强制性人口迁移

●政治清算和镇压(凡在朗诺政权服务过的人、对新政权不满者、地富反坏、不愿自动离开金边者,一律格杀勿论;

有产者、业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教师、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士都不是无产阶级,属于清理之列,连戴眼镜的人也不放过;

然后是种族和宗教迫害,会说外语也是死罪)

●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内部清洗(以肃清亲越分子、克格勃间谍、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务和新混入党内的异己分子为借口)

1973年5月开始,在柬共控制的一些地区开始了集体化运动,这是明显超越了当时所谓革命的民族民主性质的,其他措施有:

在一定规模上实行农村人口迁移,强制把人口集中到由柬共控制的地区去加入合作社,为强制迁移甚至放火烧毁原来的村庄;

关闭佛教寺庙,强迫僧人参加农村劳动;

实行统一服装制度,一概穿黑色农民装或者军装,妇女不论多大年纪,必须剪清一色的齐耳短发,红色高棉成员的脖子上则多了一条红白相间的长布围巾;

实行农村公共食堂制等等。

红色高棉把废除家庭作为重构社会的起点,在夺取政权以前就实行了,夺取政权后在全国推广,合作社和各种强制劳动组织成为了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一个家庭的成员按照性别和年龄被分进不同的组织,未成年子女和父母分开。

男子32岁、女子25岁以下不准结婚。

废除家庭的另一个重要形式,也是实行得最彻底的,是公共食堂制。

公共食堂的意义决不仅仅是坐在一起吃饭,而是消灭社会生活的私人空间。

柬埔寨社会被摧毁到了已经无法在红色高棉手中重建的地步时,柬埔寨人民宁愿接受一个由越南人扶植起来的、起码可以让他们家庭团聚的政权。

红色高棉曾经自认为承担了在一场世界范围内不断加速的革命中最后冲刺的任务,结果却是一头栽进了以上百万同胞的白骨为陪葬的万丈深渊。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十万“志愿军”兵分七路入侵柬埔寨。

仅仅两周时间,红色高棉就兵败如山倒,政权不保。

1979年1月7日,越军占领了柬首都金边。

翌日越南拼凑成立韩桑林傀儡政权,即“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红色高棉执政时代结束。

此后,他们溃退到柬埔寨西北和西南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有组织的武装抵抗斗争。

1994年7月7日,柬议会宣布红色高棉为非法组织。

1998年成为红色高棉的投诚年和终结年。

人类理性有没有认识和解释这个空前荒谬和空前血腥现象的能力,它是否超出了人类理性认识自身历史的极限,是否超出了人类正常思维的底线?

柬埔寨革命的“全部意义就在於显示了人类能够克服最艰巨的困难,但首先必须忍受烈火般的煎熬,从中锤炼出所需要的人类原材料和领导力量”。

波尔布特们往往在灾难深重的地狱中成长,一旦波尔布特们以为自己找到了天堂的道路,他们一定会带着他们的人民发足狂奔,以至于往往一头栽下悬崖峭壁,摔的粉身碎骨。

也有观点认为:

柬埔寨以特有的方式解决粮食问题。

红色高棉统治的4年中,柬埔寨结束了内战,维护了主权的独立,解决了饥荒,使数百万柬埔寨人避免了饥饿与战火带来的死亡。

美国曾通过泰国向红色高棉提供武器和装备,希望借此削弱越共的势力扩张。

有了这一层关系,美国对红色高棉日后践踏人权的胡作非为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长期的抗法和抗美斗争中,柬越曾互相支持,并肩战斗,但也有一些积怨。

两国革命胜利后,越南企图通过越柬的“特殊关系”控制柬埔寨,实现其“印支联邦”的美梦。

4、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一)共同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

①马克思的“共同胜利论”

主要发达国家:

英、美、法、德

主要落后国家:

埃及、阿尔及利亚、俄国、印度

东方国家(东立暴君制):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欧洲的庄园经济是不一样的

(“共同胜利论”中的观点1)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他们根据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它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欧美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

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把世界各国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紧密联系起来;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全世界范围内阶级关系更加明朗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上起决定作用的两个阶级,他们之间的斗争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

各国资产阶级在反对无产阶级时是一致的,他们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某一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

因此,共产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是国际性的事业,它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几个主要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