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5135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Word格式.docx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Word格式.docx

大家都对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欣赏、辨认,由此引出四大文明古国。

(通过直观图片及辨认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调动学生以有的知识对四大文明古国稍作感性认识。

活动二:

定点定位

教师出示《四大文明古国》位置图。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确认四国的大致位置。

教师过渡:

人类文明已进入高度发达的21世纪,不禁要问人类早期文明是如何的?

是什么催生了早期文明?

这些问题的理解不仅对了解历史有用,而且还会对我们创造更辉煌灿烂的文明有借鉴作用。

(二)新课教学

1.尼罗河的赠礼

(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请学生读《古代埃及地图》,思考讨论:

①描述埃及所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

(干旱、少雨;

尼罗河水长、水量大)

②我们都知道河水泛滥会造成水灾,为什么埃及人却渴望尼罗河泛滥呢?

③演一演:

假如你是一位古埃及人,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后讲述一下你们会如何利用尼罗河?

(2)古代埃及的发展

画一画:

请同学们画出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的时间轴。

学生:

阅读教材并制作时间尺,进行交流。

公元前3500年 

出现小国

公元前3000年 

统一

公元前15世纪 

最强盛 

地跨亚、非两洲

公元前6世纪 

被波斯所灭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能力。

(3)概括观点

理一理:

分析古代埃及兴起的线索

优越的自然条件 

农业发达 

村落城市兴起 

人口增加手工业商业发展 

出现早期国家

师:

你从上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新月沃土

在学习了古代埃及方法的基础上,本目内容以学生自学、主动探究为主。

教师请学生观察《新月沃地》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能说一说这一地区近年来有何重大事情发生?

②说说这地区的自然环境。

(气候、河流)人们是怎样克服自然的挑战的?

③早期居民有哪些?

④完成两河流域统一大任的是谁?

学生自学、探究

(这样设计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整理能力。

3.启迪探索

(1)早期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2)你能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举例说明人类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吗?

(三)本课小结:

你点我评: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

(2)本节课你最大的遗憾是:

(3)本节课你的表现: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宗旨在通过合适的选题,将教科书中的知识与今天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下,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与探究,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理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巩固知识,关注现实,启迪未来”的能力。

1、学生有可能会觉得自己距离世界历史太遥远或与自己关系不大,这与社会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有很大关系的。

而这一堂课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心理需要,按照他们乐意的学习方式,将世界历史的引人之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智慧。

展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的精彩课堂,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无需远行,整个世界的历史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的身边,这些足以强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当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

这是本节课一个很好的开头,也是亮点之一。

2、本节课的第二个亮点是,这节课的问题设置和合理,使学生在回答时真正掌握了知识。

多媒体制作很有实效性,而且非常漂亮。

选择的材料也贴近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整节课用串联着的问题一一把学生引入要解决的问题,使整节课变得非常完整,结构紧密。

3、如果加入一些选择题并进行方法指导,并能够穿插在知识点中,也许会效果更好,这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是上一课时的延续。

本课时从印度河、恒河的自然环境来体会大河流域对世界文明的作用;

以长江、黄河的自然条件为切入点,探寻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

让学生比较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差异,进一步理解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重点:

了解、掌握古印度、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难点:

理解人类文明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教学过程

导入:

从复习旧课中引入

三、印度河和恒河的哺育

观察图2—4古代印度分析:

(1)印度半岛的地势是如何的?

(2)印度成为文明发源地的优势在哪里?

(3)古代印度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影响源自于哪些因素?

四、黄河与长江:

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与长江何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观察图2—5思考:

氏族遗址分布有何特点?

通过考古发现人们可以了解远古生产生活。

当回考古学家:

下面有三组考古发现:

A图2—6中的玉器有什么价值?

B图2—8说明了什么?

C某遗址中发现了五千多年前的石犁与耕田器,说明当时有怎样的生产特点?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认为人类文明在起源地上有何共同特点?

请分析你的观点?

突出:

自然环境 

早期人类的活动

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

1、发展

公元前2500年 

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20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半岛

2、文化:

最早种植棉花 

佛教的诞生地

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1、距今一万年左右 

出现早期农业

2、文化:

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 

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3、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公元前1600年 

灭夏建商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2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城市的出现、王权的神圣、社会的阶级分化和早期军队与刑法的功能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国家的形成与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通过学习古代王权、等级制度和维护工具,理解人类早期社会冲突的根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王权的至高无上和残酷性,对广大被统治阶级的境遇能抱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关怀。

通过对城市等文明标志物的了解,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的意识,认识到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人类早期城市遗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并能够尝试着比较古代和现代城市在景观上的异同点。

通过学习早期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地位,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印度种姓制、中国分封制度等现象分析出制度背后所涵盖的社会阶级分化本质。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等具体资料的方式运用,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君主、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作用。

3、知识目标

乌尔、摩亨佐•达罗、二里头等城市遗址;

埃及法老和金字塔,大禹和九鼎;

古埃及的社会等级,印度的种姓制,商朝的阶级划分;

古代军队,《汉谟拉比法典》,夏商的刑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城市、王权、阶级等如何体现出国家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难点:

王位世袭制、种姓制等抽象概念。

1、导入新课

提问:

有谁知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后回答:

国家。

过渡:

国家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呢?

从而导出新课学习。

2、城市开始出现

①阅读课本,以“城墙、宫殿、公共设施、街市、作坊、神庙”六个关键词为例,并结合图册P10,尝试描述下列城市遗址当时的风貌:

西亚的乌尔城;

印度的摩亨佐•达罗;

夏商的二里头遗址。

②结合初一所学关于现代城市功能社区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比较:

古代城市同现代城市,有什么异同点?

③拓展活动:

设计并描画一幅你心目中的城市想象图,并准备一段精彩、精准的导游词,带领同学们超时空旅游你的城市。

3、王权神圣

①古埃及:

a.埃及国王为什么称“法老”?

住大房子、宫殿的人。

b.他们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人神合一处;

死而复生处;

权威和地位的象征。

c.课本图2-12上的面具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权威、地位之高。

②中国夏朝:

禹和启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和扩大王权?

(知识补充:

九州、九鼎)

③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古代某一国的君主,你会借用神的权力来辅佐治国吗?

这种方法放在今日世界还能行得通吗?

会出现何种情形?

4、分化的社会

①阅读课本,感受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生活和境遇的天壤之别。

并思考:

a.古代埃及社会分乘哪几个等级?

b.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叫什么?

各等级具体称呼?

相互间有什么样的义务和权利?

c.在商朝社会,哪些人是统治阶级?

哪些人是被统治阶级?

②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夏商的奴隶制社会生活不如史前时代人们的平等生活好;

有人认为夏商社会比史前的氏族部落进步多了。

你怎么看这两种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

5、军队与刑法

①阅读课本了解古代军队概况,补充介绍古代埃及或夏商战争事例。

②思考:

军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发挥什么作用?

维护统治,巩固王权,开疆拓土。

③拓展活动——模拟法庭:

演示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时代的法庭场景,由同学分别扮演法官、奴隶主、自由民、奴隶等角色,表演课本P34的相关条文。

明白法律是为统治服务的工具。

④结合《汉谟拉比法典》条文和图2-21的商朝刑罚,思考:

古代法律精神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非人性化;

不平等性。

6、小结新课

为什么说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第三课告别野蛮(3课时)

课程标准

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描述了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东方文明古国取得的多方面伟大成就。

教材选取了文字、建筑工艺、科学技术、宗教等,概括而全面地介绍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所做的巨大贡献。

“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说明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驱动器。

埃及的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等,无一例外地记载了人类文明演化的历史轨迹,是我们了解人类过去的重要依据。

“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中选取了金字塔、司母戊鼎等几千年前的建筑与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通过介绍它们的制作工艺、设计水平和工程规模等方面的情况,展示了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

“古老的科学探索”揭示了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摸索出农业生产与天文历法的关系。

此外,医学、几何学、数学也是人类在文明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突破。

“宗教的奥秘”──古代人们基于对自然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认识,在一些地区盛行宗教崇拜和宗教信仰。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佛教,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1)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中国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并能归纳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特征,理解文字产生的原因及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2)能根据图片资料挖掘、获取有效信息,或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有效信息。

(3)学会在课堂中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

(4)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关注世界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提升学生探究社会发展奥秘的愿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文字产生的原因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三种文字的各自特点及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传承。

教与学的过程

[回顾旧知识,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历史是靠什么方式流传下来的吗?

生:

口耳相传。

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呢?

易失真,传递慢,不便记忆与流传等。

采取怎样的方式可以避免这种错误的出现呢?

使用文字。

也就是说,文字并不是人类固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

那么,文字是不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呢?

如果不是,文字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你能分析每一过程的特点吗?

请同学带着以上问题阅读教材第一、二两段,在阅读基础上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继续组织教学:

知道文字的雏形是什么样的吗?

刻画符号、图画文字。

对比教材中给出的图片,请同学尝试着回答:

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表达的信息的根据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

刻画符号根据一些特定的符号来表达信息,图画文字根据形象的画面来表达信息;

图画文字笔刻画符号更进一步,是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表达思想的手段,但它没有读音,目的只在表意。

(也可以举一些实例予以说明)

人们用刻画符号或图画文字表达信息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生答:

略。

正是在图画文字的基础上远古的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真正的文字。

教材为大家介绍了世界上独立形成的三种古老文字: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

下面请同学几学阅读本目下的教材内容,并在阅读基础上峄小组讨论形式思考以下问题: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这三种文字有什么共同点?

三种文字各自的特点由有哪些?

建议同学可以根据下表去思考:

(教师出示表格)

古老文字

各自特点

共同点

发源地

形成时间

发明者

构造特点

书写材料

象形文字

楔形文

甲骨文

阅读教材并根据表格进行讨论思考。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指正,最后可以用图表形式帮助学生构件知识体系: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100年

古埃及人

画成其物

写在纸草上

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

都有读音,是三地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两河流域

公元前3200年

苏美尔人

比画像楔子

写在泥版上

黄河流域

中国商朝人

刻成其物

刻写在龟甲上

展示现代埃及、西亚及中国的文字,请学生比较书上对应地区的古老文字,问:

目前使用的文字中,哪一种还比较像以前的文字?

汉字。

为什么这三种古老的文字形成后会有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呢?

这跟该地区的文明发展史密切相关。

在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古埃及,强迫埃及人弃用象形文字改用波斯文字,因此象形文字逐渐消失。

西亚楔形文字在苏美尔人建立的王朝衰亡后(公元前2007年),继承它的古巴比伦王国对它做了较大改动,因此面目全非。

只有中国的甲骨文由于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生生不息的特点,由繁到简,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

所以,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正因为古老,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如最为流行的汉字起源传说是“仓颉造字”。

指导学生阅读阅读卡《仓颉造字》,设问:

1.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2.文字究竟是谁发明的?

由此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观点来分析并落实以下知识点:

(1)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传说并不等于历史,不足为据,但其内涵却不无道理,它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字产生的历史(如材料中讲仓颉以龟文鸟迹之象来造字,这印证了人类最初的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过来的)。

(2)文字不可能是由哪一个人单独发明创造的,文字是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结晶。

新课即将结束了,老师最后想问大家:

1.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7

2.你能不能归纳出文字产生的历史意义(作用)?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帮助总结:

(1)“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促进记忆和交流。

(2)记录历史——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文化的活化石。

(3)积累知识、传承文化——告别野蛮、走向文明。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字是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远古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演变而来的。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的发展进程出现了质的飞跃——告别野蛮、走向文明。

从此,人类才开始有自己的历史。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青铜铸造、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方面的学习,认识这些成就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出有效信息;

关注历史、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提升自己对历史、自然、生活的观察力、分析力、探究力、演绎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通过合作学习,领会任何重大工程、科学发现等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老科学探索的艰辛历程,认识任何成就都是努力的结果,树立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

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关注生活,树立“科学就在身边”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铸造方面的杰出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以尼罗河、农业生产与天文历法三者的密切关系为轴,阐明“太阳历”的产生源于古代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又为后世历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观点。

教学设计

教师:

3000多年前,勤劳勇敢的古埃及人、苏美尔人、中国人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因为记忆和发展的需要,相继创造了文字,从而使人类告别了野蛮,走向了文明。

其实,这些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远不止文字一项,它们在建筑、园艺、青铜冶炼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如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商代的青铜器等。

这些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见证了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

但岁月不饶人,历史也跟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几千年下来,“空中花园”已变成一个美丽的传说,它的真实面目依旧隐身于历史的迷雾之中;

岁月尽管没有抹去金字塔、司母戊大方鼎的痕迹,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太多的待解之谜(教师可列举一二)。

今天,就让我们来尝试解开它们的建造、制造之“谜”及“空中花园”的消失之“谜”吧。

请同学分组合作探讨:

把全班学生根据兴趣分三组,运用学生或教师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各取一“谜”进行探讨。

(建议教师在课前将探究任务分解,请同学在课外搜寻资料,课上主要进行汇报交流,在学生交流基础上有教师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补释。

1.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①知道当时的国王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吗?

②阅读教材后你们对金字塔这一工程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③教材中关于金字塔有一段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闻写的文字叙述,请根据叙述,展开你们的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在没有现代化的运输、起重、建筑辅助工具条件下建造金字塔的?

④你从希罗多德的文字描述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怎样的历史信息?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基础上点出:

金字塔正是当时埃及统治者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

并可以简要补叙关于金字塔建造的其他一些说法)

2.解开“空中花园”消失之“谜”:

①能说说“空中花园”的来由吗?

②古巴比伦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植被有什么特点?

③这样的条件下建造一座花园并且是“空中花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石头、花草、灌溉、防止渗水等)古巴比伦人民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④“空中花园”为什么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地形、气候、位置等方面探讨)又为什么早已不复存在,却仍然被人们传诵?

3.解开司母戊大方鼎铸造之“谜”:

①司母戊大方鼎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体现了当时已掌握了什么技术?

(合金)

②商王下令制造该鼎的目的是什么?

(祭祀他的母亲)为什么?

(鼎在古代象征权力和地位)

③这么重的鼎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在师生共同交流基础上完成上述探究任务后,

老师想请问我们同学在探究这些迷惑之后,你有了哪些收获(感悟)?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

(1)金字塔、“空中花园”、司母戊大方鼎都是当时的统治阶级为各自目的而下令制造,但人民群众才是这些杰作真正的制造者。

(2)工程宏大,技艺精巧。

早在几千年前,这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就有了高超的建筑、园艺和青铜铸造技术。

(3)文明是传承的。

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技艺、品德)让今天的我们仍获益匪浅。

承转:

下面让我们转换一下话题,请同学告诉老师今天的日期好吗?

大家所说的×

月×

日,从历法上说,知道它属于哪种历法?

你们知道目前世界通行的公历最早的源头在哪里吗?

请同学阅读教材找一下,并比较最初的历法与今天的公历有何区别?

古埃及人的太阳历是依据什么而制定的?

不同地区的人由于观察的依据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