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3610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格式.docx

《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格式.docx

P1、资本总公式:

G—W—G’

它反映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通过某种商品为媒介实现自身的增殖。

商业资本:

产业资本:

G—W……P……W’—G’

借贷资本:

G——G’

流通中的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价值增殖;

流通以外的生产中,生产者只能创造价值不能得到除所创造以外的额外价值。

P3、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条件

要解释总公式的矛盾不能只着眼于流通,也不能脱离流通单纯研究生产,必须将两方面结合起来。

P4、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

G—W—G’分为两个阶段:

G—W和W’—G’

(1)价值增殖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只能发生在G—W上;

(2)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W的价值上,只能发生在W的使用价值上。

货币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能够创造价值,并且而在它的使用中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将这一更大的价值加以出售实现,就使最初投入的货币变为更多的货币,实现了价值增殖。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体力和脑力总和。

现实的劳动力还包括着在现有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从事劳动所需要的必要技能。

\2、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

第一、劳动者必须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第二、劳动者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也没有其它的生活资料来源,只能为他人劳动以获取生活来源。

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以等价交换方式购买了劳动力,在生产中使用劳动力就可以得到比投入的价值更多的价值。

这样,就说明了资本总公式中呈现出的矛盾。

劳动力买卖实质上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与一无所有的劳动力之间建立雇佣劳动关系。

虽然买卖过程是平等、自愿的,但是当他们之间建立了雇佣劳动关系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就成为资本家,在生产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劳动力的出卖者成了雇佣工人,处于被支配地位。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不是向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产品,而是使资本的价值得到增殖。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本节研究资本是怎样通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实现价值增殖的。

本节共分为五部分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二、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

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资本的本质

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五、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1、人类一般劳动过程:

所谓人类一般劳动过程是指抽象掉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劳动过程,它是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

劳动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由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组成。

生产资料

(劳动手段+劳动对象)

劳动过程的结果是使劳动对象发生适合于人类需要的变化。

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条件。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性质——雇佣劳动。

雇佣劳动除具有一般劳动过程的各种规定性外,还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按照资本家的意志进行劳动;

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劳动过程的结果是物质产品,而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物质产品决不是生产者(资本家)所需要的。

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产品只是作为价值的载体,更准确地说,是作为剩余价值的载体被生产出来的。

生产物质产品是为了借此生产剩余价值,占有剩余价值。

“虽然例如皮靴在某种意义上构成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我们的资本家也是一位坚决的进步派,但是他制造皮靴并不是为了皮靴本身。

在商品生产中使用价值绝不是本身受人喜爱的东西。

在这里,所以要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而且只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马克思

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

商品生产也是由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进行生产的过程。

商品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

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C;

劳动者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商品价值

♋商品价值两个部分的来源:

第一、商品中所包含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部分:

劳动者的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变成为产品,因而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就构成了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虽然有些生产资料不构成商品的实体,但只要是为生产这一使用价值所消耗的,它们的价值同样构成商品价值的一部分。

第二、商品价值中新创造的价值部分:

劳动者在生产中要耗费一定时间的抽象劳动,因而也就形成相应的新价值。

假定:

纺纱工人六个小时可纺纱5公斤。

棉花价格:

2元/公斤总价值为10元

机器消耗价值2元总价值为2元

——————————————————

棉纱中的生产资料总价值=12元

六小时新创造价值=3元

生产结果:

棉纱的总价值=15元

图示:

六小时具体劳动,

12元生产资料变为产品

六小时抽象劳动,

创造新价值3元

棉纱价值=15元

✷2、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要增殖,生产仅仅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是不够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须持续到一定的长度,使劳动者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他自身劳动力的价值。

所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了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假定:

纺纱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纺10公斤纱。

2元/公斤消耗棉花10公斤,总价值为20元;

机器消耗价值4元

—————————————————————

棉纱中的生产资料总价值=24元

12小时新创造价值=6元

棉纱的总价值=30元

纺纱工人劳动力日价值为3元,

生产中投入的资本价值=27元

剩余价值=3元

12小时具体劳动,24元生产资料变为产品

12小时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6元

在新创造的价值中,3元支付劳动力价值,剩余的3元成为剩余价值。

总投入:

生产资料价值24元+劳动力价值3元=27元

生产结果:

棉纱价值=30元,其中剩余价值3元

1、资本家劳动的报酬

2、资本的产物

3、冒风险的报酬

4、节欲的报酬

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

在上面的例子中,资本家投入的资本总量27元,分别是24元的生产资料价值和3元的劳动力价值。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资本的这两个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资本

——不变资本(c)

这部分资本随着具体劳动过程,变为商品的一部分,因而它们的价值也转移到商品中,或者说再现于商品中。

这部分资本转移的价值以它们原有的价值量为限,不会发生数量上的变化,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价值转移的两种方式:

第一、表现为厂房、机器设备等的那部分资本,在每个生产过程中都不改变自己的物质形态。

虽然它们整体参加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但却只磨损或消耗一部分,因而,它们的价值也只是随着磨损或消耗的程度而转移到商品中去。

第二、用于购置原材料、能源、辅助材料等的资本,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全部被消耗掉,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物质形态。

因而,它们的价值全部转移到商品之中去。

不变资本转移的价值量也是按照社会标准决定的。

“如果资本家异想天开,要用金锭代替铁锭,那末在棉纱的价值中仍然只计算社会必要劳动,即生产铁锭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第213页

✷2、用于购置劳动力的资本

——可变资本(v)

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价值,而且可以创造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可变资本在生产中不仅再生产出自身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额外的价值——剩余价值(m)。

因而可变资本发挥作用是资本价值增殖的原因,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生产资料在商品生产中只转移自己的价值,不会发生价值的变化,所以投在生产资料上的称为不变资本;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新价值,这一价值可以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因而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可以使自已的价值增殖,被称为可变资本。

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资本的本质

✷4、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

第一、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第二、为从量上说明工人总劳动中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比例奠定了基础;

第三、为下面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准备了理论工具。

现实经济中,资本采取了各种物质形态:

如货币、商品、生产手段(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能源、辅助材料等。

但是这些客观实体本身并不是资本。

只有当它们用来作为生产与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们才是资本。

因此,资本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是资本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条件的占有,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关系。

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五、剩余价值规律

第一、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

第二、它体现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第三、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趋势。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第679页

第四节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提高剩余价值率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在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有两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在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一定情况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工作日

工作日决定于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斗争力量对比。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要靠降低劳动力价值,即劳动力再生产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劳动力再生产必需的生活资料生产及与之有关的各个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这些部门包括:

A、与劳动力再生产有关的生活资料生产部门;

B、为A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C、为B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劳动力价值=Σ单位A产品价值i×

必要消费数量i

A部门单位产品价值=(c+v+m)

B部门单位产品价值=(c+v+m)

C部门单位产品价值=(c+v+m)

✷3、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机制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每个个别资本直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社会上众多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资本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额外价值。

社会价值

个别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社会大多数企业的产值

个别提高生产率的企业个别产值

个别提高生产率的企业的社会产值

“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

《资本论》第一卷第354页

✷4、超额剩余价值生产向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的转化

当个别企业采取的新技术在社会上应用普及后,新技术设备成为新的社会必要劳动条件,因而原采取新技术的企业个别价值成为新的社会价值因而超额剩余价值消失。

但是这时由于产品价值下降,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进而剩余价值相对增加。

✷5、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

价值生产

当个别企业提高生产率从而得到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时,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并未增加,所以,工人在一天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

♋图示: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一种变相的

图中显示,由于增加了超额剩余价值m2,所以,新创造价值部分中v的比例下降了。

因而工人在一天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

cvm1m2

提高技术之前

之后

阅读参考书目

1、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郭建安:

《微软讼案》,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3.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生产方法?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