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3021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初三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初三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初三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初三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导学案.docx

《初三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导学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导学案.docx

初三导学案

初三《思想品德》预习指导提纲第一课第1课时(LⅡ类)

课题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课型

新授

预习目标

记住法律的含义及其最主要特征。

通过案例分析记住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案例分析知道怎样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重点难点

1、法律的含义是重点

2、怎样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难点

活动线

理论线

案例设计

探究问题

探究方法

法理归纳(展示)

活动一:

生活搜集

 

活动二:

比较分析

 

活动三:

案例分析

活动四:

案例分析

王力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

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

在部队,因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

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

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人。

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人的好评,被村民选为乡人大代表。

活动五:

联系实际,

近年来,网络已成为网民发表各种信息和言论的重要场所。

不少网民通过“人肉搜索”等形式,对诸如“躲猫猫事件”和“杭州飙车案”等事件,在网络上发表评论,搜集并公布有关信息,甚至对当事人进行群体围攻和道德审判,使一些腐败、社会不公正等问题得以处理。

因此,有人讲公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布各种信息和言论。

探究问题

(一)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规范呢?

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呢?

探究问题

(二)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P4的内容和相关链接,合作完成下表

形成

实施方法

约束范围

道德

法律

(1)什么是法律。

(法律的含义是什么)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探究问题(三)

结合教材P4-5的内容,讨论胡长清一案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探究问题(四)

(1)想一想:

王力享有了哪些权利,又履行了哪些义务?

 

(2)议一议: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问题(五)

(1)材料中“公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布各种信息和言论”的观点对吗?

 

(2)你认为公民应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

 

独学

 

对比法

独学

 

案例分析法

独学、群学

 

案例分析法

独学、群学

 

案例分析法

独学、群学

 

案例分析法

独学、群学

预习效果检测

(一)价值判断

1.思想品德课上,小明与小华针对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发生了争执。

小明坚持认为:

应该先行使权力,后履行义务。

判断:

()

理由:

(二)材料分析题

1.文强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其行为已构成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情节严重;财产、支出明显超过个人合法收入,差额特别巨大,不能说明来源,其行为已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文强的“自我毁灭”历程,向我们警示:

权利的行使不能失控。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当如何行使权利。

前置预习:

搜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民法通则》第14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

自评等级:

组长评价: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三《思想品德》预习指导提纲第一课第2课时(LⅡ类)

课题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课型

新授

预习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识记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两个重要作用:

一是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二是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通过案例分析记住法律如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重点难点

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是重点

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难点

活动线

理论线

案例设计

探究问题

探究方法

法理归纳(展示)

活动一:

法制小品

1、学生分组表演法制小品:

(1)父母偷看孩子日记

(2)未成年人进网吧

(3)某企业招用“童工”

 

活动二:

我来支招

出示典型案例:

某居民区附近的一家化工厂经常晚上偷着排放有毒气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面对此情景,有的居民忍气吞声,一味的埋怨,骂骂咧咧;有的居民偷偷去厂里搞破坏。

活动三:

庄严的法庭

播放视频:

药家鑫案件二审庭审现场

活动四:

警钟长鸣

走进生活,迁移运用

王小明是初二

(1)班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几个高年级同学,他们截住王小明,让他交出身上的钱,王小明说今天没带钱,他们就把王小明打了一顿。

王小明回家告诉了爸爸妈妈。

爸爸说:

这些坏家伙,让我去教训他们!

妈妈说:

那可不行,咱小明天天上学,你能天天守着他啊,你要是教训了他们,改天这些人再整咱儿子咋办?

还是躲着他们比较好。

探究问题

(一):

如何评价上述行为,尝试说出你的理由

 

探究问题

(二):

请你帮忙出主意:

居民应该怎样解决此问题?

 

探究问题(三)通过观看视频请思考法律怎样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探究问题(四)

1、请你对小明爸爸妈妈说法进行简要评析。

2、请你告诉王小明他该怎么办?

 

搜集资料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

《民法通则》第14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

阅读课本,小组合作讨

 

独学、群学

 

独学、群学

独学、群学

预习效果检测

一、价值判断: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主要是制裁违法犯罪。

判断:

()

理由:

二、2.材料一:

2010年5月10日,山东省某物业小区的居民们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难题。

小区物业公司决定,将原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的一片绿地改为有偿停车区,并立即开始施工。

可业主们纷纷表示反对,他们认为,物业公司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必将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质量,要求物业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而物业公司却说,这是公共绿地,他们有权自行处理。

小区公共绿地的处分权到底属于谁?

无奈之下,小区业主将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

  

材料二:

2010年5月4日23:

50左右,出租车司机陈某驾驶捷达出租车将骑自行车的刘某在天桥撞成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陈某肇事后驾车逃逸,5日凌晨,迫于种种压力陈某到天桥交警大队投案自首。

天桥交警大队出具交通责任认定书,认定陈的行为有违法过错,由其承担全部责任。

天桥区人民检察院于8月18日向天桥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陈某犯交通肇事罪。

同时,刘某的家属也提起诉讼要求陈某及陈某所属的大正出租车有限责任公司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485400.54元。

天桥法院以被告人陈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陈某一次性赔偿刘某家属经济损失290591.60元

(1)根据材料一体现了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什么作用?

 

(2)结合两则材料,请思考: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怎么办?

前置预习:

搜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案例:

查找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有关保护公民生命健康区的有关规定: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险情,应如何应对。

自评等级:

组长评价: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三《思想品德》预习指导提纲第二课第1课时(LⅡ类)

课题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课型

新授

预习目标

1、认识到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落实行动依法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2、联系实际感受、体验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能力。

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犯,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重点难点

“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尤其是青少年要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害”是重点也是难点

活动线

理论线

案例设计

探究问题

探究方法

法理归纳(展示)

活动一:

自主感悟

欣赏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幸福的事情是生命健康。

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能争取。

阅读韦伯斯特的名言:

如果将生命与其他利益相比,生命是1,名誉、金钱、友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

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

若失去“1”,即失去了生命,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

活动二:

关注热点:

校车事故

2012年12月4日,江西省贵溪市滨江镇洪塘村合盘石童家村小组一辆幼儿园校车侧翻坠入水塘,造成11名幼儿死亡,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司机操作不当。

据了解,出事面包车核载7人,事发时车里却坐了15名学生,幼儿园也未经当地教育部门批准。

公安机关对校车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了处罚。

活动三:

生活剧场:

同学表演情景剧:

乙被打后伤势很重,躺在医院里,有妈妈陪护,乙的表弟表姐来看他,表弟说:

“表哥,你好好养伤,等你出院后,我找几个哥们连本加利还给他。

”妈妈说:

“算了吧,人家势力多大,我们惹不起。

”表姐说:

“法律才是我们的护身符,我们不能义气用事。

探究问题

(一):

读了上面的话,请说说自己的感想

 

探究问题

(二):

遇难者的生命权利受到了侵犯?

 

探究问题(三):

公安机关对校车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了处罚说明了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选代表发言

 

群学

 

独学、群学、

小组讨论

 

独学、群学

 

独学、群学

小组讨论

 

独学、群学

小组讨论

生命健康权的重要

 

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法律对这一权利保护的具体规定

 

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预习效果检测

一、价值判断:

课间,小明和小勇追逐打闹,小明不慎将小勇推到,碰破鼻子,小勇恼羞成怒,不由分说狠狠给小明一拳,将小明的眼睛打成重伤,烙下残疾。

判断:

()

理由:

二、情景分析:

2012年9月19日江苏省公安厅发布相关《手册》,主要内容是学校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后的紧急避险指南,其中在应对劫持事件时特别提到,师生们首先要保持镇静,尽量服从劫持者,满足劫持者要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情景一:

某中学高三学生在放学回家途中,遇到两青年抢自己的iphone4s时奋起反抗,被刺成重伤。

情景二:

初一学生小红放学后遇到一中年男子,邀请她到外地去玩,在那人恶狠狠地威胁下,她乖乖地顺从了,原来坏人是要把她卖到外地。

在列车上,小红应该有许多机会向路人、向身边的旅客、乘警求救,最有利的一个时机就是该男子去厕所的时候,本应该逃掉或者向别人求助,可是,她错失了一次次的机会。

(1)情景中的两人都是哪一权利受到了伤害?

(2)我国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的这一权利不受侵犯?

 

(3)假如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该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此项权利?

前置预习:

在某外资企业,老板见几名女工正在聊天,便走到正在说话的一名女工面前“啪”的就是一记耳光,事后有人告诉老板,那天正直机器大修,工人不上班,这几位女工是来义务搞卫生的。

第二天,老板交给被打女工一个信封,里面装有600元人民币。

一些小姐妹听说后,很羡慕这个女工,说“一耳光600元,每天给他打一下也合算”讨论:

她们的想法对吗?

她们的生命权利受到了侵害?

这些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如果你是那位女工如何让处理这件事情?

自评等级:

组长评价: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三《思想品德》预习指导提纲第二课第2课时(LⅡ类)

课题

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课型

新授

预习目标

1、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懂得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3、培养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

学习难点:

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活动线

理论线

案例设计

探究问题

探究方法

法理归纳(展示)

活动一:

情境案例:

1:

我的艺术照怎么在橱窗里?

2:

为什么某同学诬告我考试作弊?

3:

为了报复班长,我捏造事实说他有偷盗行为

活动二:

我的发现。

案例一:

南京一位年近6旬的老汉近日被一桩麻烦缠身,他的照片上了一个高档楼盘的广告。

老人平静的生活就此被打乱,街坊邻居都跑来问他收了多少广告费……

案例二:

记者小陶用相机拍下某妇女晾衣服把小树都快压断的照片,并向报社反映,呼吁公民要保护树木花草。

该妇女却说小陶侵犯了她的肖像权

活动三:

维权岗

(1)、照相馆未经你的同意,把你的艺术照张贴在橱窗里。

(2)、某同学诬告你考试作弊。

(3)、因一次小错误,班主任撤消你的“三好学生”荣誉。

(4)、同学违反了纪律,却填了你的姓名

活动四:

情景案例:

小红小英偷看了好朋友小丽的来信,

小英:

这样做不太好吧?

小红:

没问题。

我们可是好朋友,平时无话不谈的。

小丽:

你怎么又看我的信

小红:

哼!

还是好朋友呢?

看一看有什么了不起。

探究问题

(一):

议一议:

你怎么对待以上的事情?

谈一谈:

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探究问题

(二):

两个案例中到底哪一例是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为什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主要包括哪些?

 

讲讲我国法律关于人格尊严的有关规定。

 

探究问题(三)

遇到以下情况你会怎样做?

 

探究问题(四)

你怎样看待小红的行为?

小红侵犯了小丽的什么权利?

我国法律对这一权利的规定有哪些?

阅读课本,小组合作讨

 

小组合作讨论

 

独学、群学

4-6名同学上台讲

 

独学、群学

独学、群学

 

我国法律尊重并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法律对肖像权保护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的内涵

 

怎样维权

 

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

 

维护隐私权的方法

预习效果检测

一、价值判断:

某超市内,员工抓住11岁女孩小陈并绑到门前的电线杆上,挂“小偷”牌子示众。

判断:

()

理由:

二:

、材料分析题

中学生小旺到同学小宋家串门,无意中听到小宋父母的谈话后大吃一惊,原来小宋不是父母亲生的。

小旺在和同学聊天时,将小宋被收养的秘密告诉大家,很快全班同学都知道了小宋是养子。

小宋因此精神受到极大刺激,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为此,小宋向法院起诉,要求小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支付其精神损害赔偿金。

小旺认为自己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理由是,小宋被收养是事实,并非捏造出来的。

(1)小旺的理由合法吗?

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宋,会有什么感受?

(3)如果你是法官,会支持小宋的主张吗?

前置预习:

1、留意身边哪些财产属于你?

2、举例说明你对这些财产享有怎样的权利?

自评等级:

组长评价: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三《思想品德》预习指导提纲第三课第1课时(LⅡ类)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课型

新授

1、结合案例区分、熟记四个权利2、理解的基础上,会应用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权的相关规定3、知道、能区分开两种法律手段4、私有财产权受侵害时,会用正确的方式维权5、知道财产继承的方式,学会分析案例中的遗产分配6、学会维权方式

重点:

正确维权方式难点:

私有财产权的含义区分

活动线

理论线

案例设计

探究问题

探究方法

法理归纳(展示)

活动一:

辨别私有财产

学生谈谈自己对“私有财产的认识”,说说目前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有哪些?

 

活动二:

保护私有财产

情景:

王某乘坐出租车,下车时将自己的苹果手机落在了车上,司机刘某发现后爱不释手,想占为己有。

王某找到刘某要求归还自己的手机,但刘某坚决不同意…….

 

活动三:

保护继承权

王某全家三代六口人生活在一起,父母已退休在家,弟弟是中学教师,儿子小明刚读初中。

王某夫妇开服装店,有存款42万元,还有个人财产图书、字画等。

天有不测风云,王某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临终前对全家人说:

把图书、字画留给弟弟。

但当分遗产时,妻子坚决不同意,说按继承顺序轮不到弟弟继承,双方发生了争执…….

探究问题

(一):

1、私有财产的含义?

2、结合课本p31四幅图区分四个权利?

3、用你身边的私有财产,对应着四个权利编四个情景,加深对含义的理解。

 

探究问题

(二):

1、假如你是小法官:

你如何判这起纠纷?

说出你的理由?

2、身为法官,请你向当事人介绍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3、假如你是乘客王某,遇到此情景你会怎样做?

 

探究问题(三)

1、说说案例中的继承人、被继承人、遗产?

2、假如你是法官,你认为弟弟该不该得到图书和字画?

说说你的理由

3、请你帮案例重的弟弟支招:

如何正确解决此纠纷?

 

1、充分借助课本p31四幅图区分理解私有财产权的含义

2、模拟课本四个情景,结合自己的财产编情景,同桌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考考同学的掌握情况

 

1、带着问题独立阅读课本,p32-p34,找出相应的答案,用铅笔简单标记

2、带着自己的困惑,展开组内交流,仔细倾听,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答案,加深理解

 

1、带着问题独立阅读课本,p34-p36,找出相应的答案,用铅笔简单标记

 

2、带着自己的困惑,展开组内交流,仔细倾听,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答案,加深理解

预习效果检测

一、选择题:

1、小文拥有一台英语学习机,后来他发现正读高中的表姐更需要。

与父母商量后,小文就把学习机当作礼物送给了表姐。

这先后体现了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

A.占有权使用权B.占有权收益权C.占有权处分权D.收益权使用权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最常见、最普遍的做法

A.民事法律手段B.行政法律手段C.调节协商手段D.刑事法律手段

3.王老汉有一女三子,老伴早年病势。

2013年7月8日,王老汉因交通事故不幸去世获得赔偿丧葬费1.2万元、精神抚慰金10万元,另有遗产房院一处。

王老汉去世后,三个儿子将房院以2万元的价格卖掉,所得款项由兄妹四人继承。

这种继承方式属于

A.遗嘱继承B.法定继承C.遗赠D.捐赠

4、下列关于“财产继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保护公民的继承权,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延伸和体现②公民的遗产继承可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③未成年人不享有遗产继承权④公民在行使继承权时,要依法进行,不能非法获得继承权,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价值判断:

学生小明在东泰门口捡到了200元,小明想占为己有,但学生小明知道这样做是不道德,所以,他自豪的将这200元投进了募捐箱…….

判断:

()

理由:

 

前置预习:

1、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的盗版产品的态度?

说说你对盗版的认识?

2、思考你的脑力劳动成果有哪些?

自评等级:

组长评价: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三《思想品德》预习指导提纲第三课第2课时(LⅡ类)

课题

法律保护我们的无形财产

课型

新授

预习目标

1、能识别哪些是智力成果2、能写出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

3、背熟法律规定,学会应用4、学会如何保护智力成果权,提升维权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维权方式难点:

私有财产权的含义区分

活动线

理论线

案例设计

探究问题

探究方法

法理归纳(展示)

活动一:

辨别是非

出示旭日阳刚与汪峰的相关材料:

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由于翻唱《春天里》走红网络,并登上兔年春晚成最受追捧的草根歌手。

但其经纪人黎冬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已收到《春天里》原唱者汪峰方面打来的电话,被明确告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

活动二:

我来维权

下面是摘录的某中学QQ群中网友2013年6月14日的部分聊天记录:

☆风儿19:

11:

31

“前段时间,我的发明‘国旗自动升降装置’荣获了市中学生科技创新发明一等奖,我想申请发明专利,但我的物理老师说中学生还不到申请专利的年龄,专利证书上的发明者只能写指导者(我的物理老师)的名字。

我感到很纳闷……

▲小雪19:

12:

57

“哎!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前边我的散文集《冬日》也是由我的语文老师代发的,也没有署我的‘大名’……都是这样,老师不会有错的!

☆风儿19:

13:

01

&正义19:

13:

34

“‘▲小雪’和‘☆风儿’两位网友,你们谈到的这些现象是严重侵犯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你们应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挽回自己的损失……如信得过,我愿向你们伸出援助之手!

探究问题

(一):

1、你怎样看旭日阳刚的行为?

2、你怎样看汪峰的行为?

 

探究问题

(二):

请根据上述情景,分析下列问题:

(1)情景中“▲小雪”和“☆风儿”两位网友主要被侵犯了哪一项权利?

(2)保护这项权利的专门法律有哪些?

(3)在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学生的这项权利吗?

(4)假如你是情景中的网友“&正义”,在取得“▲小雪”和“☆风儿”两位网友信任后,你会怎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5)为了防止我们的权利受侵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自我保护:

①当有新的发明、创造时,应该及时()

②当自己写出一本好书时,应及时()

……

借助案例,初步感知“智力成果权”

 

1、带着问题独立阅读课本,p37-p40,找出相应的答案,用铅笔简单标记

 

2、带着自己的困惑,展开组内交流,仔细倾听,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答案,加深理解

 

预习效果检测

一、价值判断:

同学小青未经好朋友允许,讲好朋友的获奖作文发到了网上。

小青的行为

判断:

()

理由:

二、情景分析

情景一:

2012年6月29日,国家版权局表彰淄博市文化市场执法支队为“2011年度全国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淄博市执法支队表示,将高举保护知识产权旗帜,继续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活动,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加强日常监管。

情景二:

上初三的张华,电脑知识非常丰富,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把好友李明的作文也发在了她的网站上。

根据以上情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淄博市文化市场执法支队是根据我国的哪些法律打击盗版行为,保护公民权利的?

2、淄博市文化市场执法支队,打算组织一次打击盗版的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标语。

 

3、张华侵犯了李明的什么权利?

假如你是李明,你会怎么做

 

前置预习:

1、搜集了解今年3.15晚会的相关内容,学会如何正确维权?

2、作为消费者,你遇到过类似晚会中的情景吗?

分享你的故事。

自评等级:

组长评价: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三《思想品德》预习指导提纲第三课第3课时(LⅡ类)

课题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课型

新授

预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能够区分消费者的前五项权利2、联系当前的生活实际,了解目前的消费环境,能够简单分析造成目前消费环境的原因,从而理解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3、学会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准确记忆受到侵害时的维权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维权方式难点:

私有财产权的含义区分

活动线

理论线

案例设计

探究问题

探究方法

法理归纳(展示)

活动一:

3.15知多少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3.15

活动二:

消费者权利我知悉

情景1:

周末放学,小明在学校门口买了几串麻辣串,吃完后,肚子剧烈疼痛,医生说:

食物中毒。

事后,小明找卖着理论,要求赔偿医药费,遭到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