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2702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第2章第2节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2章第2节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湘教版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xx·山东青岛一模)读“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2.与1980年相比,图示区域xx年(  )

A.河流含沙量增大B.坡面径流量增加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D.坡面下渗量增加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岩层上下的排列顺序可知①岩层形成最早,然后是③岩层,该岩层形成后又有②岩层的侵入,最后是④岩层的形成。

第2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xx年植被增多,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坡面下渗量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减少,坡面径流量减小。

答案:

1.B 2.D

(xx·江苏十校模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E为变质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

据此回答3~4题。

3.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图中下部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发生过地壳的水平运动;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该地地质史上发生过岩浆活动;该地有变质岩存在,说明发生过变质作用;C为沉积物,说明该地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答案:

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

B.假如C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C.B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1处向下打井开采

解析:

隧道选址应在背斜处,而F处为向斜;B为沉积岩,可能找到化石;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若该地有石油,则应从1处向下打井;若C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其形态为沙丘,则其迎风面为北侧坡面,故其盛行风可能为北风。

答案:

A

(xx·山东青岛统测)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  )

A.冲积扇B.河漫滩

C.河口三角洲D.侵蚀平原

6.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  )

A.沉积作用,1月B.搬运作用,4月

C.沉积作用,7月D.搬运作用,10月

解析:

第5题,读图,图中东部地区的地形是河流流出山口后河流沉积形成,在出山口处沉积层较厚,在边缘处较薄,属于冲积扇地形,选项A正确。

河漫滩指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

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

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图示区显然不只是谷底部分,选项B错误。

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选项C错误。

图示平原为沉积作用形成,不是侵蚀形成的,选项D错误。

第6题,图示区位于我国,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

图示区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沉积作用主要表现在夏季洪水期,水量大,搬运能力强,在中下游泥沙沉积多,选项C正确。

其他月份河流水量小,搬运作用小,泥沙沉积少,选项A、B、D错误。

答案:

5.A 6.C

(xx·北京西城二模)读图,回答7~8题。

7.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  )

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河流沿岸大规模挖沙

C.修建水库数量增多D.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

解析:

图中显示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呈下降趋势。

总输沙量与河流搬运能力和河流含沙量正相关,则总输沙量减少的可能原因是河流水量减少导致的搬运能力下降、或植被覆盖率提高导致的水土流失减轻、或河流流域内修建水库拦截了部分沙源。

答案:

C

8.据图推断,近年我国(  )

A.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B.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C.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D.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解析:

图中显示河流总输沙量减少,则河口沉积作用减少、海水侵蚀作用加强;另外从海平面上升角度看,海岸后退。

答案:

D

中国南方喀斯特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2、4、6B.2、6、4

C.6、2、4D.4、2、6

解析:

2指岩石,4溶洞,6为钟乳石,在图中所示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有岩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地下洞穴和暗河,再然后就是岩溶水滴滴落沉积形成钟乳石和石笋等地下地貌景观。

答案:

A

10.关于图示各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为暗河,因断层面被侵蚀而成

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

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侵蚀而成

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

解析:

由岩层状态可知,该处并没有断层发生。

1为峰林,4为溶洞,由流水侵蚀形成;6为钟乳石,7为石柱,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答案:

C

(xx·山东淄博3月)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区域,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岩层从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

A.T1 T2 T3  B.T2 T3 T

C.T3 T1 T2    D.T3 T2 T1

12.甲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下陷    B.背斜顶部受外力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解析:

第11题,读图,根据图例可知,T1、T2、T3都是沉积岩,沉积岩层下面的是老岩层,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判断,T1海拔最低,在下面形成的早,T2居中,T3形成最晚在最上面,所以A对。

第12题,读图,图中岩层都是沉积岩,甲河谷中有河流存在,说明河谷是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C对。

外力作用包括流水、风力、冰川等,B错。

图中岩层没有措动、断裂下陷构造,A错。

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D错。

答案:

11.A 12.C

(xx山东曲阜3月)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

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

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科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

读图完成13~14题。

13.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表比较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

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可以判断该地的岩石颗粒大小不一。

答案:

B

14.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 B.巴西高原 

C.南极洲   D.亚马孙平原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即可判断,只有青藏高原满足石环地貌出现的条件;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气温太高;南极洲气温太低。

答案:

A

二、综合题(共22分)

15.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

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

“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

”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____图。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

“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

”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图。

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

解析:

(1)题,海南省三亚临海,为海浪蚀地貌,与B相符。

(2)题,C为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冰斗等。

第(3)题,“40℃的高温”结合图示可知应该为风力作用强盛的地貌区,与A、E对应。

答案:

(1)B 

(2)C 冰川侵蚀作用 (3)A E 风蚀蘑菇 沙丘 风力侵蚀 风力堆积

16.材料一:

2011年6月19日至7月12日,黄河防总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实施了黄河xx年汛前调水调沙。

这也是史上第13次调水调沙。

本次调水调沙历时431小时,据初步估算,三门峡水库排沙2870万吨,小浪底水库排沙3639万吨,库区淤积形态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下游河道主槽的行洪能力进一步增强。

材料二:

下图为“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材料一显示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是不断缩小的,其主要是由于流水的________作用造成的,而每年对其进行的调水调沙可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主要是充分利用了流水的________作用,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调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________。

(2)材料二显示:

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外力作用。

对于粒径为0.001~0.01毫米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厘米/秒时对粒径大于10毫米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_______作用。

(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4)下列现象不能用材料二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

A.上海港航道淤塞B.块状山地的形成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解析:

分析材料一,可知调水调沙就是通过调水形成一定流速、流量的径流,将沉积在水库中及河道的泥沙冲起输送入海,从而减轻汛期的洪水压力。

分析材料二,可以看出河流流速与所搬运的物质的颗粒之间的关系。

答案:

(1)沉积 搬运 流速 

(2)侵蚀 搬运 沉积 侵蚀 搬运 搬运 (3)侵蚀 搬运 沉积 (4)B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2章第3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金版)湘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xx年试题调研)读南京近年梅雨期间天气情况表,回答1~2题。

时间

梅雨期间天气情况

xx年

16天的梅雨期,雨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8成,是典型的少雨年

xx年

梅雨期正常,但出现了长达11天的暴雨天气,7月4日的特大暴雨创历史最高值

xx年

梅雨有点特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非典型”性。

三天空梅,出梅之后却是阴雨连绵

xx年

入梅第二天出现“桑拿”高温天气,前8天雨量偏少,7月4日狂降暴雨,短时间内水淹南京城

xx年

梅雨期被明显分割为三个阶段:

6月19日至6月27日为第一阶段,天气以少雨高温为主;6月28日至7月9日为第二阶段,以暴雨频繁为显著特征;7月10日至7月18日为第三阶段,阴雨出现停顿,气温平稳

1.南京不同年份梅雨天气情况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快慢 ②夏季风的强弱 ③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弱 ④影响我国台风的多少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2.梅雨天气除了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外,还会影响(  )

①渤海 ②东海 ③黄海 ④南海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第1题,梅雨天气是锋面雨带长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徘徊形成的,而夏季风的强弱、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弱直接影响锋面雨带徘徊时间的长短及降雨特点。

第2题,梅雨天气的影响范围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向东一直延伸到韩国南部和日本南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也处于这一地带。

【答案】 1.B 2.B

(xx年苏州调研)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年平均梅雨开始、结束等日期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梅雨开始最晚的地区是(  )

A.南昌B.广州

C.武汉D.福州

4.图中福州梅雨期大约为(  )

A.不足一个月B.一个半月左右

C.两个月左右D.两个半月左右

【解析】 从题图中看,福州梅雨开始时间为5月中旬,广州为4月下旬,武汉、南昌均为4月上旬。

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下旬结束,持续时间大约为一个半月左右。

【答案】 3.D 4.B

(xx年太原质检)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

C.地形D.洋流

6.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为16~21℃,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7.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D.喜阴喜湿的特点

【解析】 ①地区南部为海洋;②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气温较高,③地区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影响而温度偏低;该气候可判断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农作物一般具有耐夏季高温干燥的特点。

【答案】 5.A 6.C 7.B

盛行于西风带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的西风急流标志着热带的边缘。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的热带地区范围自1979年以来不断扩大,研究人员分析了1979~xx年间的大气温度卫星数据后发现,南北半球的西风急流向极地方向各移动了1个纬度。

回答下题。

8.西风急流向极地移动的原因是(  )

①黄赤交角扩大 ②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世界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 西风急流向极地方向移动,主要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热带雨林被破坏,导致光合作用减弱,CO2增多。

【答案】 B

(xx年高考江苏地理卷)

右图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9.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  )

A.甲丙B.乙丙

C.丙丁D.甲丁

【解析】 赤道地区常年多雨,1月份对于北半球甲地而言,恰好为冬雨期。

【答案】 A

读某海平面天气系统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回答10~11题。

10.锋面L1、L2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冷锋、冷锋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D.暖锋、冷锋

11.据图分析,此时可能出现明显降水天气的地区是(  )

A.山东半岛B.东海海面

C.韩国南部D.华北平原

【解析】 根据两个锋面的位置,可以M点为中心勾勒出一个低气压中心,L1位于锋面气旋的后方,属于冷锋;而L2位于锋面气旋的前方,说明暖气团的势力强,属于暖锋。

锋面气旋的降水区位于暖锋的锋前、冷锋的锋后及锋面气旋的中部,然后与图示区域进行定位。

【答案】 10.B 11.D

(xx年西城区抽样)xx年热带风暴“凤凰”于7月25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加强为强台风,在福建登陆,有14省(市)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据此回答12~13题。

12.影响我国的台风最可能生成于下图所示地区中的(  )

13.台风“凤凰”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影响我国台风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读图可知,A地最可能。

台风运动路径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转,读图可知,台风“凤凰”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④。

【答案】 12.A 13.D

二、综合题

14.(xx年济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0月15日中国经济网报道 由尼尔森公司和亚太旅游协会日前共同发布的中国出境游旅游监测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游客心目中满意度最高的西方旅游目的地。

材料二 澳大利亚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        ,②        ,④        。

(2)③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其形成原因是        ,气候特点是      。

(3)⑤处气候类型是    ,与东非地区同类气候相比较其形成原因有何不同?

(4)xx年元旦期间,上海一旅游团计划到图中A、B两城市旅游,旅游期间两城市天气特征可能是A    ,B    ,试分析原因                    ,此时上海天气特征可能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根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①处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处为亚热带湿润气候,④处为地中海气候。

(2)题,③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第(3)题,⑤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旱季受东南信风影响,湿季受东北信风偏转而成的西北风影响,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受地势影响。

第(4)题,图中A城为悉尼,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元旦期间多高温多雨天气,B城为阿德莱德,属地中海气候区,元旦期间多炎热干燥的天气,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元旦期间低温干燥。

【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

(3)热带草原气候 本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

纬度低,全年高温,干季受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从海洋带来湿润空气,形成湿季。

东非高原虽地处赤道低气压带,但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空气对流弱,降水少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4)高温多雨 炎热干燥 A城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B城属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低温干燥 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

15.(xx年南通模拟)下图为2008年1月12日造成我国江淮、湖南、贵州等地大范围雨雪、冻雨天气时的东亚地面等压线(单位:

百帕)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风力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

我们知道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图中AB、CD两条虚线,表示低压槽的是______。

甲、乙、丙、丁气压系统中,属于低压系统的有________,甲处的气压值约为________。

(2)在图中适当位置用锋面符号标示锋面气旋。

(3)列表分析武汉、福州风向及其对形成南方雨雪冻害天气的作用。

城市

风向

源地

性质

作用

武汉

福州

(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当地特大雪灾进行专项调查,该小组可采取的调查方法有哪些?

【解析】 图中哈尔滨附近等压线密集,风力最大。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为低压系统,甲、乙、丁处为低压系统。

图中等压线间气压差为5个百帕,故甲处气压值为1000~1005。

xx年南方雪灾、冻雨灾害是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大范围锋面系统造成的。

锋面气旋中锋面形成于低压槽中。

【答案】 

(1)哈尔滨 CD 甲、乙、丁(任答1个即可)1000~1005(写成该区间的任何1数值即可)

(2)略

 

(3)

城市

风向

源地

性质

作用

武汉

偏北风

蒙古、西伯利亚(或陆地)

寒冷干燥

迫使暖湿气流抬升

福州

偏东风

太平洋上(或海洋)

温暖湿润

带来暖湿气流

(4)问卷调查,抽样统计;野外实地考察;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

(任答两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