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1757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

(一)

(时间:

45分钟 满分:

96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②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③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④“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

(1)儒家所谓的“礼”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礼”的作用是                 。

(2分)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并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

(4分)

答:

 

参考答案:

(1)仁 维护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持社会的安定

(2)①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主张中立不倚,行仁义之道,不能“知和而和”,即节制适度。

②宽容包容,以“和”为美,既要互爱互信,互尊互谅,又要坚持原则,不能“同而不和”。

③执两用中,实行稳健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全面考察,选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

参考译文:

①有子说:

“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

过去圣明君王治理国家,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他们大小事情都做得恰当。

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②孔子说:

“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③孔子说:

“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

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④“舜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意。

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

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

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孟子曰:

“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注]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选自《孟子·尽心下》)

[注] 不下带:

古代注视人,目光不可低于对方的腰带。

文中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请指出材料中包含的一个成语。

(2分)

答:

 

(2)材料中提到君子涵养自身的要求,你是怎样理解的?

(4分)

答:

 

解析:

(1)由“言近而旨远者”可得出成语“言近旨远”,由“守约而施博者”可得出成语“守约施博”。

(2)考生应先疏通文意,再概括答案。

孟子这段话主要是谈修身的。

孟子认为,君子涵养自身应该从浅近的地方开始,再渐渐达成目标;君子涵养自身还应从自身做起,不舍近求远,不做分内的事,却要求别人做得多。

参考答案:

(1)言近旨远(或“守约施博”)

(2)孟子认为,君子涵养应该从浅近的地方做起,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达成远大的目标。

君子涵养应该从自身做起,千万不要好高骛远,放着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做,却要求别人去做。

参考译文:

孟子说:

“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

君子的语言,看上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的目标。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②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注] ①为吾善:

自我完善。

②用:

使。

③不什数:

不能用十来计算,不到十个。

(1)请从上面材料中分别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2分)

孔子:

        韩非子:

      

(2)请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

答:

 

参考答案:

(1)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

(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

“用政令来治理老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老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老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有归服之心。

②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我完善,要的是使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

要是靠人们自我完善,国内找不出十个这样的人;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

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大学》)

(1)材料中阐述的尧、舜和桀、纣的不同下场,证实了孔子所说的:

“       ,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

”(2分)

(2)材料所说的“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是什么意思?

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答:

 

参考答案:

(1)其身正 其身不正(每空1分)

(2)意思是:

君子首先要使自己具备美好的德行,才能向他人提出同样的要求。

(1分)理解:

这句话与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相通之处。

(1分)人们修身立德,必须要善于从身边小事做起,向内发现自己的心性,明白自己的不足,并有改正的勇气和具体的行动,那么才会推己及人,成就君子之风。

(2分)

参考译文:

(国君)一家讲究仁义,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

(国君)一家提倡谦让,整个国家都会推崇谦让。

(国君)一人贪婪暴戾,全国都会群起作乱。

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这样。

这就叫作一句话毁坏整个事情,一个人安定整个国家。

尧、舜用仁义来引导天下,民众就跟从他们追求仁义。

桀、纣用暴虐来号令天下,民众就跟随着他们学凶暴。

如果他们形式上的命令与他们实际的喜好相反,那么民众是不会听从这种命令的。

因此君子首先要使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向他人提同样的要求;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他人。

假如自己不能做到有善无恶推己及人,而想使他人明白善恶的道理,这是不曾有过的事。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②子夏曰:

“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③子曰: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

(1)从子夏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成语:

      。

(2分)

(2)以上材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它对我们当前的社会生活有何指导意义?

(4分)

答:

 

参考答案:

(1)文过饰非

(2)表达了君子和小人对待过错的不同态度:

君子能直面过错并勇于改正,小人掩饰错误而不能改正。

(2分)君子知错能改,瑕不掩瑜,我们对待错误也应该持这种态度,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2分)

参考译文:

①子贡说:

“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

犯错了,人们都看得见;改正了错误,人们都还敬仰他。

②子夏说:

“小人犯了过错,一定会掩饰自己。

③孔子说:

“我真是幸运,一旦有了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子路宿于石门[注]。

晨门曰:

“奚自?

”子路曰:

“自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②仪封人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

[注] 石门:

鲁国都城的外城城门。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形象。

(4分)

答:

 

参考答案:

(1)孔氏

(2)身体力行、积极用世、乐观坚毅的通达者;救天下大道于将丧的天之木铎。

参考译文:

①子路在鲁国都城的外城城门过夜。

早晨开城门的人问:

“从哪里来?

”子路说:

“从孔氏那里来。

”开城门的人说:

“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②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拜见孔子,他说:

“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来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

“你们几位何必为夫子失掉官位而担忧呢?

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通过孔夫子来宣扬大道。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孟子·告子下》)

②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

(《荀子·修身》)

(1)两则材料都表现了      的义利观。

(2分)

(2)请谈谈你对“其行道理也勇”这句话的认识。

(4分)

答:

 

解析:

(1)运用求同思维,寻找两段话的共同点。

两段话都是讲义利观的,都主张重义轻利。

(2)对这句话的认识可从三个方面去谈。

首先要有对道义的识别之智,其次要有维护道义的责任,再次要倡导(人人具有这种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

参考答案:

(1)重义轻利

(2)君子对于道义应极勇毅地去担当。

我们应该学习君子这种重义的品格,高举正义的大旗,敢于担当,勇于践行,自觉地把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传承下去。

参考译文:

①做臣下的应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应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应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

②君子对于谋求私利很不在意,对于祸害早早远离,对于耻辱警惕而回避,对于道义又极其勇毅地去担当。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茁然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荀子·修身》)

②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

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墨子》)

(1)上述两则材料都在    方面提出了有益的见解,给人以启发。

(2分)

(2)请概括、评析荀子、墨子的观点。

(4分)

答:

 

 

解析:

(1)第①段材料本身选自《荀子·修身》,提到的“见善”“见不善”“隆师而亲友”等,强调的都是修身;第②段材料明确提到了“行修”,据此即可作答。

(2)荀子的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君子对善与不善的不同态度;君子应该怎么做。

根据“此以怨省而行修”可以概括墨子的观点,然后分别做出评价即可。

参考答案:

(1)修身

(2)概括:

荀子认为君子对于不善应采取自省态度,应该隆师亲友(尊重老师,亲近益友是修身的方法)。

墨子分析修身的重要作用,在治国安邦中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提出了“反身自省”的修身方法。

评析:

荀子通过自我省察、尊重师友的修身方法,来培养善性;墨子通过反身自察,来远离怨恨,臣服四方,治理天下。

参考译文:

①看到善良的行为,感到美好就一定想把它保存在自己身上;看到不好的行为,感到忧惧就一定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坚定不移地爱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像有灾祸一样地厌恶自己。

所以,指责我并且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且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人。

所以,君子尊崇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憎恨那些害人的人。

②所以先王治理天下,必定要明察左右而招徕远人。

君子能明察左右,左右之人也就能修养自己的品行了。

君子看到不能修养自己的品行而受人诋毁,那就应当自我反省,因而怨少而品德日修。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②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

不甚,则身危国削。

(《孟子·离娄上》)

③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1)上述三则材料都体现了孟子的      思想。

(2分)

(2)上述三则材料在对待百姓方面分别对国君提了什么要求?

(4分)

答:

 

参考答案:

(1)民本(或仁政)

(2)①经济上要富民、惠民。

国君要从物质上满足人民的要求,让百姓安居乐业。

②政治上要宽民、爱民。

国君要善待百姓,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③思想上要教民、化民。

国君应该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好的政治措施不如好的教育更能得到人民的理解。

参考译文:

①因此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让百姓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子儿女,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致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也就容易了。

②残暴虐害老百姓太过分,就会身死国亡。

不太过分,也会(使)自身危险国力削弱。

③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能够得到老百姓的喜爱。

好的政令,老百姓畏服;好的教育,老百姓喜爱。

好的政令能获得老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则能够得到民心。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孟子对曰: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①,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②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

‘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 ①易耨:

及时除草。

易,疾,速,快;耨,除草。

②彼:

指秦、楚执政者。

(1)孟子劝说梁惠王的这段话反映了他      的政治主张。

(2分)

(2)孟子从哪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各有哪些具体措施?

(4分)

答:

 

参考答案:

(1)仁政(或“王道”)(答“仁政”“王道”“施仁政”“施仁政于民”等都给分,答“仁者无敌”不给分)

(2)①在物质生产方面,发展生产以“养民”:

减轻刑罚,减少赋税,深耕细作。

②在精神文明(教化)方面,重视教育以“教民”:

孝悌忠信的教育。

(一个方面2分,其中角度和措施各1分。

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

孟子回答说:

“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称王。

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轻刑罚,减少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

这样就算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抗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和锐利兵器的秦国和楚国的军队了。

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老百姓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

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东离西散。

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能和您抗衡呢?

所以说:

‘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大王请不要怀疑!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

(《荀子·儒效》)

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中庸》)

(1)材料②“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体现的主要观点是        、        。

(2分)

(2)这两则材料的“知行观”有何异同?

请简要说明。

(4分)

答:

 

解析:

(1)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如何求学,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主要写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清晰分辨、专注实行等;第二层讲要如何做到前面所说的。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求学就要精进、要坚持。

(2)“知行”的意思是“认识和实行”,第①则材料中,“行”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圣人正是通过“行”达到完美的境界的。

第②则材料中,“行”与学、问、思、辨并列,这些是获得“知”的方法。

由此,考生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1)求学精进不已 坚持不懈

(2)同:

两则材料都认为学习须“知行合一”,所学知识必须付诸实践。

异:

《荀子》将“行”(实践)视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强调实践对于学习来说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庸》将“行”(实践)视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学”“问”“思”“辨”并列,但并未明确突出“行”在学习中的根本作用、终极地位。

两者相比,前者对“行”的重视程度胜过后者。

参考译文:

①(对待学问道理,)没有听说不如听说过,听说过不如眼见为实,眼见为实不如明晓整理,明晓整理不如亲自实践。

学习的功夫到实践这一层次也就停止了……圣人以仁义为本,明辨是非,言行一致,判断没有毫厘之差,这并没有其他的窍门,就在于他能把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罢了。

②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专注地实行。

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分辨则已,既然分辨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②太宰问于子贡曰:

“夫子圣者与?

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

“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

“太宰知我乎!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

(《论语·子罕》)

(1)结合材料概括孔子认为学习《诗经》的目的是      。

(2分)

(2)结合材料谈谈孔子对太宰的“夫子圣者与?

何其多能也”所持的态度。

(4分)

答:

 

参考答案:

(1)学以致用

(2)孔子不赞成太宰的看法,他认为太宰并不了解自己,他不知道自己会很多方面的技能是因为年少家贫,不是因为天生就会。

太宰认为圣人会很多技能,而孔子认为君子掌握的才干并不多。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

“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不通晓;派他出使四方,又不能独立应对;即使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②太宰问子贡说:

“孔夫子是圣人吗?

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

”子贡说:

“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要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说后,说:

“太宰了解我吗?

我小时候地位卑微,所以学会了很多技艺。

君子掌握的技艺多吗?

不多的。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

“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

”王曰: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

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子释之,不穀知之矣。

”处半年,乃自听政。

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

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故曰: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韩非子·喻老》)

(1)除“大音希声”之外,请再从材料中找出两个四字成语:

     、      。

(2分)

(2)这段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4分)

答:

 

参考答案:

(1)一飞冲天 一鸣惊人 大器晚成(任写两个即可)

(2)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学会韬光养晦,注重积累,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不要因小失大,让小事妨碍了自己的大善举。

参考译文:

楚庄王执政三年,没有发布过命令,没有处理过政事。

在楚庄王身边侍奉的右司马就用隐语对楚庄王说:

“有一只鸟栖息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也不鸣叫,沉默没有声响,这是怎么回事呢?

”楚庄王说:

“三年不展翅,是为了让翅膀长大;不飞也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情。

虽然没有飞,一飞必定冲天;虽然没有鸣叫,一鸣必定惊人。

你放心吧,我知道这件事了。

”过了半年,(楚庄王)才亲自处理政事。

他废掉的事情有十件,兴办的事情有九件,诛杀了五个大臣,任用了六个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于是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起兵征讨齐国,在徐州打败了齐国的军队,在河雍战胜了晋国,在宋国联合了诸侯,于是称霸天下。

楚庄王不因为小事妨害自己的长处,所以有好的名声;不较早表现(自己的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有大的功劳。

所以说:

“大器经久才能制成,宏伟的乐章不容易发出声响。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治国》)

(1)这段材料中包含了老子的思想主张,即      。

(2分)

(2)这段材料反映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答:

 

参考答案:

(1)无为

(2)老子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的对立统一来说明美和丑、善和恶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事物都会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这是合乎辩证法的。

参考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就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就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

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相反相成,长和短互相比较,高和下互相依附存在,音与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跟随,(这)是永恒的现象。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依仗(此而图回报),功成业就而不居功。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业)不会泯没。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①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

②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

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

(《韩非子·六反》)

(1)第①则材料中体现的观点与孟子的       思想是类似的。

(2分)

(2)比较这两则材料中君主对百姓的态度。

(4分)

答:

 

 

参考答案:

(1)民本

(2)①荀子看到了百姓的力量,认为要想让百姓“为己用、为己死”,就必须爱护百姓,行利民之政,体现了荀子的民本思想;②而韩非子主张君主对百姓用赤裸裸的威慑手段和血淋淋的鞭挞政策去驱使百姓,使之为君主所用,这是典型的法家主张靠威慑手段役使百姓的思想。

参考译文:

①君主,是百姓的源头。

源头清澈,那么下边的流水就清澈;源头污浊,那么下边的流水就污浊。

因此掌握国家政权的人如果不能爱护百姓,不能为百姓谋利,却要求百姓亲近爱戴自己,是不可能办到的。

百姓不亲近爱戴(他),(他)却要求百姓为自己所用,为自己牺牲,是不可能办到的。

②君主对百姓的要求是,国家有灾难时就役使他们为他卖命,国家安定太平时就使他们竭尽全力。

……君主不去爱护百姓,不去施利于百姓,要求百姓为其卖命卖力,然后君主的命令却能贯彻执行。

明智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不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