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山西省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时,在其他8个市推进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
通过示范区、示范县、示范园建设,打造山西特色现代农业标志性工程,引领带动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3.扎实推进五大产业提升工程。
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513”工程,通过引导资源型企业转产、招商引资和金融扶持,推动新上一批技改和扩建项目,打造具有我省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
推进银企对接,完善“一企一策”,落实项目责任制,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力争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增长18%以上。
继续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配套,立足提高单产,大面积建设玉米、小麦丰产方,重点抓好重点抓好300万亩玉米丰产方和100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建设,辐射和带动粮食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
继续实施千园万场规模健康养殖工程,以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为目标推进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促进养殖业由分户粗放散养向规模养殖、标准化养殖、健康养殖转变,力争规划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200个、规模养殖场600个。
继续实施百万棚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围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重点抓标准园、育苗中心建设,加强蔬菜技术培训,提高蔬菜的质量和效益,新发展设施蔬菜20万亩。
启动实施水果双增工程,围绕“增面积、增效益”,在适宜栽培区扩大苹果、梨等果树面积,加大果园间伐减密和高光效树形改造力度,全面提高果品质量。
力争新增水果面积25万亩,改造中低产果园25万亩。
二、创新经营形式,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4.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建立健全县乡土地流转市场及管理服务体系。
鼓励农户依法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鼓励农业经营主体投资效益农业,连片开发农户流转土地。
争取所有农业县(市、区)和70%的乡(镇)都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
全省土地流转面积力争达到550万亩,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
5.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把“一村一品一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普遍模式加以推进。
发展定位由注重数量向质量与数量并重转变;
服务内容由单一的生产服务、生产合作向生产、经营、信息、技术等综合服务、多领域合作转变;
组织方式由农户之间单层次的合作向跨区域、跨专业的多层次联合合作转变;
运转机制由松散的生产合作制向紧密的股份合作制转变。
继续实施“358”示范社建设行动,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领办、创办和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要建立健全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库,基本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管理。
力争今年出台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00个,全省合作社覆盖率达到80%。
6.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大力培养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把培育规模经营主体与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空间和领域,使产业化经营惠及更多农民。
三、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监管水平7.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继续做好示范县项目建设工作,力争今年全面完成基层农技推广改革建设任务。
进一步创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体制机制,凝聚和整合优势力量,深入推进17个主要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集成组装配套。
启动实施现代种业推进工程,扶持以种业为重点的农科公司做大做强,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和畜禽良种体系。
8.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落实各项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措施,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做到免疫全覆盖。
加强疫病监测和疫情预警预报,完善突发重大疫病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病虫害检测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大规模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逐步实现区域性联防联控。
9.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工作。
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和责任制,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依法监管和检测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三品”认证及产地认证,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和监督抽查制度。
切实加强市场监管,以产地为重点,加大追溯查处力度。
坚决防止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10.推进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扶持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和产地、销地批发市场。
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保障农产品安全快捷上市。
加强流通队伍建设,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
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整合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继续加强同北京等地的区域合作,积极组织筹备举办好第二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博览会。
11.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体系建设。
全面实施金农工程,完成省级数据中心,市、县、乡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四级平台建设工作。
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工作。
完善“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工作,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12.加强农经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加快建设系统健全、责权统一、运转顺畅、充满活力的农经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乡镇农经职能,明确承担机构和人员,保障工作经费。
完善农经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健全乡级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完善“三资”管理所必需的设备和软件。
建立健全农村经营管理统计系统功能。
13.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按照“机构法定化、队伍专职化、管理正规化、手段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完善执法装备,提升执法水平,今年全省所有农业县基本实行综合执法。
继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资打假作为农业执法的重点,深入开展春秋两季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源头治理,严格市场监管,加大案件行政处罚的工作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安全。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4.继续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大同盆地盐碱地改良项目。
完成中低产田改造任务200万亩,盐碱地改造10万亩。
15.继续实施新增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
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基本农田建设、粮食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等,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核心区12个粮食生产大县第一期工程取得较大进展。
16.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
继续实施汾河流域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等项目。
启动实施草地生态建设保护项目,完成草地建设100万亩,草地保护500万亩的建设任务。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逐步建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和监测网络。
17.稳步推进沼气建设。
巩固和完善现有户用沼气基础上,重点扶持养殖小区(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农业。
积极推进多种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完成以户用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10万户。
五、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8.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同时,通过加大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坚持就地转移、返乡创业和异地输出并举,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
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19.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以阳光工程培训为主线,一手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手抓农民科技培训,大幅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力争培训农民100万人,其中技能培训20万人,科技入户5万户。
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20.抓好重点推进村和集中连片建设。
在抓好每年建设2000个重点推进村的基础上,按照交通连线、产业连片,公共服务共享、文明社区共建的建设思路,实施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
开展以街巷硬化、垃圾处理、村庄绿化和沼气建设为重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
做好机关、企业结对帮建新农村工作,抓好乡镇和重点推进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
21.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在全面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重点抓规范运行,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
引导有条件的村利用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发展集体经济,落实村级公益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探索建立发展公益事业的有效机制。
七、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大农业投入力度22.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和我省现已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设施蔬菜大县奖补和贷款贴息、生猪大县奖补、合作社奖补、玉米丰产方补贴、牛羊规模健康养殖补贴、小麦地膜覆盖补贴等政策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各地要在用足用好中央、省有关政策的同时,研究跟进措施,争取形成党委、政府决策,切实加大地方财政投入“三农”的力度。
23.探索以工补农、以煤补农的政策机制。
以“综改区”先行先试为契机,完善政策体系,设立以煤补农专项资金,鼓励引导煤、焦、铁资源型企业转产投资现代农业,鼓励企业结对帮建新农村。
启动并组织实施好朔州、太谷两个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全省农村改革积累经验。
八、加强系统自身建设,提升工作指导水平24加强学习调研。
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深入开展下乡住村“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引导干部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建设一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实践的干部队伍。
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群众的意愿需求,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研究关系现代农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谋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措施,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
25加强作风建设。
增强工作创新意识,运用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不等不靠,大胆实践,大胆突破,全面推进思路创新、办法创新、举措创新,把工作亮点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做到讲实情、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
瞄准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26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继续深入推进项目资金监管工作,对项目的申报、审批、组织实施、竣工验收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执行,切实加大对2002年以来实施项目的检查监管力度,对不负责任,违规运作,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7加强信息宣传工作。
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提高信息报送质量。
强化农业宣传工作,逐步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抓住重点亮点工作组织策划宣传活动,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