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档格式.docx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愿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中国历史上,从春秋时代,到辛亥革命;
在西方从古希腊,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都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发展史,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
与此同时,我国古代经济社会发展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直到17世纪(中国的明朝),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一直稳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1/3。
从而留下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仁宣之治等史上有名的封建盛世。
以现在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贞观之治》为例,贞观之治的社会和谐到什么程度呢?
史书上记载的相关史实是人民生活安居乐业,“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
农业生产则是“风调雨顺,年登丰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谨之灾”。
且由于连年丰收,“斗米三四钱”也。
由于物质生产异常丰富,仓廪实而知礼仪,人民安分守己,遵循法度,阶级矛盾比较平和,社会治安空前绝好,呈现出一派和谐呈祥的社会安定繁荣的景象。
所以说,贞观之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和谐社会阶段。
二、理论基础: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下面从四个阶段分别予以简单的介绍。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无不包含着社会和谐的思想,该学说对共产主义这一理想社会的描述,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思想,即建立能够“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
2、毛泽东思想:
1956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末期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中国要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及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只有把这些关系处理好了,就能够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我们的国家也就能够处于一种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态势。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建设和谐社会思想主要体现在关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他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标志着我们党在根本上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开始了执政理念的创新。
革命时代主张斗争性的合力,和平建设时代则要着重发挥和谐性的合力。
由此而来,执政为民、执政兴国,增强执政意识、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认真研究执政规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扩大执政基础、努力完成执政使命等等,一系列与执政理念有关的新要领应运而生,已成为我们党正在实行的重要原则。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是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原则的理解,局限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狭隘的框架中,现在提出“各得其所”就不仅是分配问题,而是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作用、权利和义务,都有自己的幸福美好,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建美好社会,是又一次理论上的重要创新。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一)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国和平崛起、建设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期。
第一,国际背景: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第二,国内背景:
尽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还很突出。
根据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属于后工业化向现代化过渡期,也就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
所谓“黄金发展期”,是指积累了升级性发展所需的货币资本、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人才队伍和管理经验,发展势头强劲而不可逆转。
所谓“矛盾凸现期”,是指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升级,对民主政治的权利诉求强烈,居民的收入结构和各种经济关系发生剧变,居民收入、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
我国当前正处于这个时期。
在这一阶段,如果举措得当,将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步前进;
如果政策应对失误,将会导致国家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
(二)“矛盾凸现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不和谐的种种表现:
第一,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低效益的问题仍然相当严重。
我国GDP约占世界的1/30,但能源消耗约占世界的11%,水约占14%,钢铁约占25%,煤约占30%,水泥约占50%。
1万亿美元GDP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人均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7倍、印度的2倍。
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最严重的、最突出的后果莫过于生态平衡的缺失。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1、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持续扩大。
1980-2002年的22年间,东部地区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分别高出中、西部地区1.6和1.7个百分点。
同时更为总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后发力难以加强。
2、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低迷。
1980年黑龙江省的GDP与东部六省市的平均值相当,而现在仅为东部六省市平均值的50%左右,人均GDP仅为上海25%。
并且面临着重工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对困难,很难适应市场的转型。
3、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内外压力。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实施,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形成“中部塌陷”的局面。
第三,城乡差距持续拉大
城乡教育差距较大。
全社会教育投资投在城市的约为3/4,而投在农村的不到1/4。
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其结果表现为农村一些地方的辍学率较高,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城市。
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大大低于城市,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39.1%,远低于城市65.4%的水平,小学文化程度占43.8%,15岁以上文盲率为8.35%,高于城市的23.8%和4.0%的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广大农村尚未建立低保制度,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例为22:
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
1。
卫生发展方面:
我国享有医疗卫生保障的人口只占15%,85%的人没有医疗卫生保障,主要分布在农村。
2001年我国农村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3人;
城镇每万人拥有72人,其差距为5.54倍。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2005年全国两会最受群众关注的10大焦点问题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据联合国2004年报告,我国2001年基尼系数0.447,最穷的1/5人口占总消费的4.7%,最富的1/5人口占总消费的50.0%,贫富比差为10.7,贫富差距已明显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第四,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治文明水平不高
1、社会主义民主观念不强:
(1)缺少对权力制约,以权谋私现象严重
(2)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实践参与不多,主体性意识不强。
2、法制观念缺乏:
(1)重礼轻法,重德轻刑。
(2)为政在人、人治高于法治。
(3)企盼“清官”心理严重。
第六、社会诚信资源匮乏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社会诚信资源匮乏,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缺失的不和谐现象。
人们常常为“假鞋”、“假药”、“假奶粉”、“假唱”、“假文物”等所害。
案例教学:
未按期归还助学贷款凸现大学生诚信缺失
某市曾传出一条爆炸性的消息:
该市工商银行从1999年9月开始向各高校发放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目前已经按合同发放了1.8亿元,到2001年12月20日,有1250名毕业的学生进入还款期,但迄今仍有119人没有还钱,这119人毕业之后,原来贷款时填写的家庭住址等通讯方式多有变更或者不详,却没有将新的通讯方法告知工行。
据说,该市工行其他个人消费贷款群体中,不还钱的比例远远低于千分之一,而大学毕业生还助学贷款却远高于这一比例。
北京工商银行翠微路支行个人信贷处负责助学贷款业务的舒女士告诉记者,该行于1999年开始办理助学贷款业务,主要挂口学校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
目前共有近3000笔助学贷款,但只有1000多人开始还款,而到期仍未还款的大学生超过了一半。
“现在我们每天都要打电话联系这些借款学生,但很多人联系方式都换了。
”
第七,人与自然不和谐
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的各种废物对大自然的污染,交通拥挤、森林过度砍伐、洪水、饮水被污染及大片区域沙漠化、原油污染、电子噪音、地球自然物种的急剧减少、气候变暖,归纳起来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形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关系。
1、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损失巨大
据测算,每年流失的土壤至少在50亿吨以上。
建国以来以你虽土流失减少耕地找过266.7万公顷,造成经济损失每年约100亿元。
全国人均耕地比建国初期减少一半。
2、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物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新华网武汉2006年12月13日电,一个由6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13日遗憾宣布,在中国的长江中未发现白鳍豚,比大熊猫数量更为稀少的白鳍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
6国科学家们指出,长江中的白鳍豚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任何天敌,因此其消失不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是酷捕滥捞、水上运输、污染物排放等人类活动致使白鳍豚消失的。
3、自然灾害频繁,危害程度加剧
水灾、旱灾、冰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光顾我国,直接破坏了人类赖以保障的基本条件,并造成了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环境污染严重,气候恶化,人类健康生存受到威胁。
苏州河以前叫吴淞河,它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陆地上最大港口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市民亲切地称苏州河为母亲河,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苏州河饱受污染之苦,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为重污河流。
5、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浪费现象严重
第二部分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阐述
一、和谐社会理念提出的历史历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这一任务的提出、展开和深化,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比较有代表性的大事主要有:
第一,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大会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提出,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如此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是第一次。
第二,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求全党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
四中全会之后,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专题研讨,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发表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对其重大意义及各项工作了全面阐述。
第三,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又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全面具体安排,并明确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保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七项工作任务。
第四,从2005年1月开始,以开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包括中央、省、市党政机关及党的各类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加大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力度,做了大量工作,营造了舆论氛围,促进了相关工作落实。
第五,2006年,全国各地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包括中央常委出行各地、有计划地开展系统调研,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充分准备。
与四中、五中全会有所不同的是,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进一步推进和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是坚持科学求实精神,既满怀激情、积极主动,又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决定,它将把我国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向前大大推进一步。
二、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和、和谐、和谐社会
“和”
“和”在古汉语中,作为动词,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
如“百姓昭明,谐和万邦”。
这里的“和”就是协调的意思。
作为形容词,有描述事物存在状态的意思。
如“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
“刚柔得失谓之和,反和为乖”,都是和谐适度的意思。
“和谐”
表示事物发展的协调性、完整性、均衡性、合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是以物质世界的差异性与普遍联系性为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或者说,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和谐社会”
广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要素保持着相互包容、协调均衡而使整个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状态。
它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
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
(二)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探源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和”的理念,最早孕育于远古的巫术礼仪之中。
人类早期的这种原始文化形态逐步分化形成了“乐”与“礼”。
“乐”在远古,指的是乐、歌(诗)、舞三位一体,中国古典美学高度重视“乐”中所包含和体现的“和”。
如伶州鸠认为,“物得其常”乃最高的“乐”;
集而为声,相互协调叫作“和”。
这里所说的“乐”之“和”,不仅包括各种声音之“和”,而且扩大到了整个宇宙之“和”,目的是“以和神人”(《国语•周语下》)。
尽管夸大了“乐”的作用,但其将“乐”之“和”与宇宙之“和”相联系,认为最高的“和”在于整个宇宙(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从而使“和”具有了哲学的意味。
西周太史史伯则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断,强调“和”的基础在于多样性的统一。
晏婴进一步发挥了史伯的思想,提出了“相成”、“相济”,“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等朴素辩证的观点(《左传•昭公二十年》)。
比之古希腊美学(如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先秦美学认为“和”之美不仅在于自然形式的恰到好处的统一,更在于这种统一中所显示的重大伦理道德意义,其思想显然远为丰富和深邃。
“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西周,礼是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总称,也包括各种礼节仪式。
周礼的核心,是奴隶制基础上的宗法等级制度。
直观地看,“礼”强调的是“分”、“别”、“异”:
“夫礼者,所以别尊卑、异贵贱”(《淮南子》),而进一步看,“礼”强调“分”、“别”、“异”,目的仍在“和”。
“礼之用,和为贵。
”“明分”,为的是“安分”;
建立等级秩序,为的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从这个意义上,又可以把“礼”看作是“和”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
序,故群物皆别。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乐记•乐论》)有了“乐”与“礼”,天地之间便有了和谐与秩序,就能风调雨顺,和顺安宁。
“和谐”意义的形成,还与“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五行”的起源很早,而箕子首次将五行表述为“水、火、木、金、土”,实际上就是维持人的生存最基本、最必需、最直接的五种物质。
史伯亦将“五行”视为产生“百物”的物质元素,并以“和实生物”的概括突出了“和”在其中的作用。
其后,医和、晏婴等人也对“和”作了生动的说明,原始五行说不断向前推进,和谐思维的萌芽也逐渐孕育而生。
阴阳最早见于《周语•国语上》,到《易传》,则已将阴阳作为两个最基本的观念用以解说八卦从而解说万事万物了。
《易经》通过卦名的不同含义和64卦的不同排列顺序,体现出阴阳对立以及作为其基础和底蕴的协调、统一、和谐的思想;
而《易传》则从宏观和哲学层面上,对宇宙的内在秩序进行了概括和揭示: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并将宇宙的和谐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大命题。
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神人以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
在此基础上,董仲舒将“和”提升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
“天地之美,莫大于和”。
“和”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
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对此都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各有侧重地发展和丰富了“和”的思想体系。
“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儒家的出发点是个群关系、人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孔子强调的是现世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并将“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
孟子则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一系列旨在实现人际与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以及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而“道”的重要特征即是“和”。
道家的出发点是主客关系、物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则提出: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道家非常重视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
禅宗的出发点是理欲关系、身心关系,追求的是人自身内部的和谐。
它倡导内外无著、任运自在、返观心源、自性解脱,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理论与修行解脱观,突出自我解脱,从而突出了人性、人格、人的价值、人的自我觉悟,突出了人的内在世界的和谐与平衡。
完成对儒、道、释三大和谐论辩证综合的是宋明理学。
它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将彼此分离、各执一端的三大和谐论,整合为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完成了对和谐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
宋明理学或从物我和谐推及人我和谐,或从人我和谐推及物我和谐,同时十分看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这是全部人生和谐的现实基础,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与境界。
宋明理学的和谐思想,还集中体现在对“孔颜之乐”的重视与强调上,孔颜所乐,不仅乐在物我一体,而且乐在人我一体,是个人与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交融合一、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传统和谐思想肇始于远古的巫术礼仪之中,汲取“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得以形成和发展,经儒、道、释等不同哲学体系各有侧重的发挥,逐步深化和不断丰富,最终由宋明理学加以辩证综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传统和谐思想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三)西方和谐社会典范——瑞典和谐社会简介
瑞典位于西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侧,南濒波罗的海。
地广人稀,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900万,分别居欧洲第5位和第20位,是北欧最大的国家。
2004年,瑞典人均GDP为2.8万美元,是中国的大约30倍。
瑞典国民的平均工资大约20万克朗(相当于22万多人民币),是典型的高福利、高收入、高税收的国家。
2004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瑞典名列第七。
瑞典是一个君主国家,但也是一个法治国家。
有一件事,让我们体会到法治精神在瑞典已深入人心。
记得我们到乌普萨拉市政府去考察时,女市长没有出来接待,我们被告知女市长有点麻烦事。
后来我们从媒体上了解到,女市长有一个晚上在外面吃饭,喝了一点酒,在回家的路上,她看见马路上有一位警察在处理交通违章时态度不够好,就上前去指责,并告诉警察她是市长。
事后,那位警察将女市长告上法庭,告她滥用职权,法庭最后判市长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
因为法律规定,处理交通违章的权力属于警察,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市长不应该管这件事,尤其不能以市长的名义要求警察做什么。
瑞典也是“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
根据美国权威学术机构公布的一张排名榜,瑞典已取代美国高居“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国家”首位。
这份报告用科技、人才以及容忍度三项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创造力。
结果表明,瑞典是最有创造力的国家,其次是美国、芬兰、荷兰、丹麦。
瑞典历史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