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共享分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1722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单元共享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4单元共享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4单元共享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单元共享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4单元共享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单元共享分解.docx

《第4单元共享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单元共享分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单元共享分解.docx

第4单元共享分解

科学五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主题为“地球的运动”。

共有8课。

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

四季和极昼极夜。

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

昼夜现象等。

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过程与方法:

对地球的运动进行较系统、持续和细致的探究。

根据所要模拟的对象特征做模拟实验。

通过观察、模拟实验、收集资料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有关的证据。

对获得的证据进行批判性选择和思维加工,最终形成解释。

如解释有多种可能性,需进一步探求证据。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和测量的结果,并且能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懂得在探究活动中,需要审视观察到的事实和探究所获得的证据。

这些事实或证据。

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科学知识是长期探究、不断修正的结果。

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课题

授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1、昼夜交替现象

1

第十五周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1

3、证明地球在自传

1

第十六周

4、谁先迎来黎明

1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

第十七周

6、地球在公转吗

1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1

第十八周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1

单元练习

1

课时教学计划

NO:

030

课题

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标

1、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2、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3、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5、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日期

第十五周

重点

难点

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

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

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思考: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

昼夜为什么交替出现?

关于昼夜,你知道哪些?

还有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1、交流: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

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

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④地球自转。

3、讨论:

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

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三、实验探究。

1、演示实验:

(1)如果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

(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2、学生分组实验。

(1)对以上四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看这四种假设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模拟实验。

3、交流汇报。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4、讨论:

这些解释你赞同哪一种观点?

为什么?

四、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会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

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④地球自转

 

课时教学计划

NO:

031

课题

第2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3、对收集到的资料能进行批判和借鉴。

4、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

教学日期

第十五周

重点

难点

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

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

2、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二、认识“地心说”观点及其证据。

1、全班交流:

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地球是球体。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不动。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一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2、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

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

3、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三、认识“日心说”观点及其证据。

1、全班交流:

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太阳是不动的,处于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2、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

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

3、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四、讨论交流。

1、“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2、有什么不同之处?

“日心说”是怎样反驳“地心说”的?

“日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3、思考:

如果按照这两种观点来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五、修正自己的观点。

1、小组交流:

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什么变化?

2、全班交流:

要排除哪一种解释?

保留哪一种解释?

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地心说

人类认识地球日心说

及其运动的历史……

 

课时教学计划

NO:

032

课题

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目标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3、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

教学日期

第十六周

重点

难点

认识摆的特点。

知道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准备

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人们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人能看见地球在自转。

现在,我们能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看见地球的自转,但是古代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

二、认识摆的特点。

1、演示:

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出示一个单摆)

(1)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放到一个圆盘上,先让摆摆动起来,然后慢慢转动圆盘,看摆的方向改变了吗?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

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思考:

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

(摆的方向偏移)

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么?

(地球自转)

二、认识“傅科摆”。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

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

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

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三、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3、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河流偏移等现象。

四、解释。

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

排除哪些?

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3、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地球自转

 

课时教学计划

NO:

033

课题

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

教学目标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4、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

5、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教学日期

第十六周

重点

难点

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理解相对运动。

教学准备

两张小卡片,水彩笔,大地球仪;世界时区图,转椅。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

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

2、思考:

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二、模拟实验。

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

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

3、小结:

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

三、认识相对运动。

1、思考:

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回忆:

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

车窗内的景物呢?

汽车后退时,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3、体验:

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

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

3、联想:

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

4、阅读教科书P80页。

5、解释: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

(北京)

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1、问题:

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

2、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3、阅读P81页资料,小组讨论:

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

相差多少小时?

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自转证据:

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

24小时。

六、课外作业。

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

 

课时教学计划

NO:

034

课题

第5课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教学目标

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3、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4、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

教学日期

第十七周

重点

难点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

硬纸片两张,水彩笔,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二、探究北极星为什么“相对不动”。

1、看图:

(P82页两副图)这两副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1)星星都在怎样运动?

是否都有一个“圆心”?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