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7089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Word文件下载.docx

意识:

1、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是社会的产物,3、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4、归根到底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意识经历了三个环节:

1、从生命的物质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从动物的心理到人类意识。

意识在本质上:

1、是人脑的机能,2、是物质的反映。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反射活动,就是意识),2、意识是客观实在的反映。

)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不等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意识活动具有1、目的性和计划性,2、创造性和灵活性,3、调控性和指导性。

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2、要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是社会实践。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实践是人们以一定手段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最显著特征。

哲学任务:

不仅是正确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第三节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1、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

2、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主观幻想的。

坚持普遍联系原理:

要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和思想方法。

运动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发展则是运动的高级形式,是前进性、上升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和变化。

其中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发展的决定性环节,也是发展的实质。

过程即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历史。

每一过程都要被另一过程所代替。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具体表现在于:

1、联系、全面观点和孤立、片面观点的对立,2、发展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即使承认变化,也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3、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并把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外力的作用,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唯物辩证法包括两个基本原则:

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性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2、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4、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

矛盾即对立统一,它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即对立又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部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性和基本趋势;

外部矛盾只是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局部改变事物的发展状况。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事物发展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质变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巩固量变的成果。

质变造成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和转化,就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了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规律。

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

两个特征:

1、发展的环节,2、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作为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就是克服又保留,即批判又继承,是包含着的肯定的否定。

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是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即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实现的。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唯物辩证法包括: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现象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

二者辩证关系为:

1、现象与本质不可等同,不能混淆;

2、现象和本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内容和形式(是揭示构成客观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以及由此决定的事物的特性、运动的过程等等。

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的结构和表现形态,是事物存在的方式。

1、两者互不相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也有自己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必然和偶然(是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联系和非确定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向;

是指事物内在的本质原因引起的,它在事物的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联系;

它产生于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原因,它在事物的发展中一般只居于从属地位,只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不能决定和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

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共存于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先后相继、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是物质世界发展链条上的一环。

1、原因引起结果,结果是被引起的现象;

2、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不可分割。

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可能和现实(是揭示客观事物转化过程的过去、现在、将来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内部潜在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现实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的客观事物,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1、现实不等于现存,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

2、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来自于可能性又蕴育着新的可能性,可能性也离不开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在现实性中。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等一系列范畴。

引用<

post.php?

action=reply&

fid=30&

tid=173595&

repquote=1431036&

extra=page%3D1>

报告<

misc.php?

action=report&

pid=1431036&

page=1>

回复<

###>

顶部<

zhanghs<

profile-uid-67190.html>

新兵蛋子Rank:

1UID67190精华0积分1244帖子30军威望1244点津贴费415RMB魅力值0点现金10金币存款10金币阅读权限80注册2007-4-27状态离线#2<

发表于2007-6-508:

02PM资料<

文集<

blog.php?

uid=67190>

短消息<

pm.php?

action=send&

<

action=viewratings&

pid=1431049>

回复#1zhanghs的帖子第四节认识与实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全面说明了人的认识的社会性、主体性、能动性,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观一切社会性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又具有反作用:

1、认识对实践有导向作用,2、认识有相对独立性,3、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也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第二次飞跃),也是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其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二者相互关系为:

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和认识每一个循环的内容都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

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3、关于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及其存在的无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真理与价值:

1、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和相对性;

2、真理是客观性原则体现的是外在尺度即物的尺度,价值指人类按自身需要、利益从事实践活动,是主体性原则,体现的是内在尺度即主体尺度;

3、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

4、真理体现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体现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5、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元的。

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在对象性活动中,进入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范围的客观对象。

主体和客体之间表现:

1、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2、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发挥能动作用,揭示客观的本质和规律。

主体的认识能力主要包括主体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知识和经验,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主体的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

1、全面、准确地把握认识客体的感性材料,2、透过大量感性材料的现象,达到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3、运用认识的理论成果制定行动的计划、方案,形成实践观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发展认识。

第五节社会规律的和人的活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人们的物质活动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和物质生产方式,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全部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现象。

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意义:

1、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提供了哲学根据,3、使研究社会问题的各门学科有了科学的指导。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川、矿藏、植物及其分布等。

1、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2、制约和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3、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一定条件下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口是批构成社会的人的因素的总和,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和发展等等。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经常起作用的必要条件;

人口因素受生产力和社会状况的制约,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的具体的历史的形式,它是特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表现:

1、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运动形式的物质承担者),2、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构成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基础),3、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的关系。

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表现:

1、历史的发展不是个别人的意志的产物,而是许多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而实现的。

第六节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1、生产力规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反作用,它能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共同构成生产力。

其中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包括: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3、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是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必将代替和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

经济基础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的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实施。

关系体现: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社会经济形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

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统一体。

经济基础的性质是划分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

不同社会形态的区别,主要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同。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主要和直接表现为阶级矛盾,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七节阶级和国家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

阶级的实质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即为剥削阶级,另一部分人则为被剥削阶级。

列宁说: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形成不同阶级的基础,也是阶级划分的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标准。

阶级斗争,即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

阶级斗争的动力作用表现:

1、阶级的存在与斗争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

2、只要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它们之间的斗争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停止;

3、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

国家是历史范畴,是随着阶级的产生和阶级斗争的存在而产生的,国家的起源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实质是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是统治阶级维护本阶级根本利益的政治组织。

国家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对内职能: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

对外职能:

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利益等。

所谓国体,即国家的根本制度,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一定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决定国家的性质,政体对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作用。

第八节社会意识及其形式社会意识是包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中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的有机整体。

社会意识可以区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性、阶级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

社会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发展的特点、独特的发展的规律和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

1、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继承性,4、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意识形态的发展,5、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其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社会功能表现:

1、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2、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先进的社会意识。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1、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的思想保证,2、通有效地抵制和克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泛滥和侵蚀,3、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不同形式。

第九节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争论的焦点:

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还是英雄人物。

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观点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其基本表现形式有:

唯意志论、宿命论。

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生产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手精神生活的进化和变革。

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和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乎规律的具体历史过程。

人即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人是一定社会关系产物。

人的社会性表现:

1、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2、人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社会有着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

3、人的思想、言论、行为都具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范畴,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及其程度。

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强调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取向。

是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自我发展和充分发展)的辩证统一。

第二章邓小平理论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起点。

四个阶段:

1、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即1978年12月至1982年9月。

2、党的十二大至党的十三大,即1982年9月至1987年10月。

3、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即1987年10月至1992年10月。

4、党的十四大之后,即1992年10月至1997年9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功绩:

1、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所阐述的重要思想标志着新时期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开始具备雏形。

十二大时,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被邓小平高度评价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

十三大的功绩:

1、明确提出和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十四大依据南巡讲话精神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并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做了概括。

十五大作出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的历史性决定,强调要在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