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文化素养加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69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文化素养加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文化素养加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文化素养加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文化素养加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文化素养加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文化素养加答案解析.doc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文化素养加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文化素养加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文化素养加答案解析.doc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

文学常识

来源:

考试大2012年8月16日考试大:

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第二章文学常识(考点归纳)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人都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 )的观点。

A.孟子

B.朱熹

C.王阳明

D.程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孟子?

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一部著名的史学和文学名著,课文《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

B.《爱的教育》是英国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至13岁的小孩创作的一部散文集,以日记体形式讲述了一个叫阿廖沙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C.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他的作品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德?

亚米契斯是意大利小说家,《爱的教育》是一本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而阿廖沙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童年》里的人物。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东汉末年某一儿童将圆周率背诵至第7位

B.唐代女性以细腰为美,瘦身成为当时妇女中流行的时尚

C.清朝末年中山装开始在国人中流行

D.19世纪末我国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A项考查了第一位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科学家——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

B项巧妙地利用现代人们追求以“瘦”为美的观点,来考查唐朝当时的人体美观点。

C项从服饰方面来考查历史文化知识。

清朝时人们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来的服装。

4.下列儒家经典名句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价值取向的是( )。

①《尚书?

泰誓》:

“惟人万物之灵。

②《论语?

乡党》:

“厩焚。

子退朝,日:

‘伤人乎’不问马。

③《论语?

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荀子?

王制》: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所涉及的文言经典名句大都直白、浅显,只要有基本的古文阅读能力即可明白其意,不难回答;另外③中语句是关于学习的方法的,不是关于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价值取向的,拿准了这一点,运用排除法,就可以轻松作答。

5.按文学体裁给以下课文分类正确的是:

( )。

①《听潮》②《海燕》③《在烈日和暴雨下》④《故乡》⑤《分马》⑥《济南的冬天》⑦《梅岭三章》⑧《七根火柴》⑨《周总理,你在哪里》⑩《菜园小记》

A.①③⑥⑩

B.③④⑤⑧

C.②⑦⑨⑩

D.④⑥⑧⑩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B项中均为小说。

6.下列诗句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岑参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杜甫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白居易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D项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A项是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B项是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

C项是李白的《月下独酌》中的诗句。

7.下列关于人文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朝代是隋朝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C.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孔子

D.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主要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主要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源自于魏源的《海国图志》。

8.契诃夫《苦恼》中老车夫姚纳的苦恼是( )。

A.风雪交加中拉不到乘客

B.小马没有食物

c.儿子突然病故

D.无处诉说丧子之痛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苦恼》主要是要体现出俄国社会里的人情冷漠,人甚至不如动物通人性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9.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

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

C.王阳明和哥白尼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此题为中西对比,根据各人生活时代加以对比可判断。

也可以从研究领域来分析。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 )。

A.柳宗元

B.韩愈

C.欧阳修

D.苏轼

【参考答案】B

12.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

矛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

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子夜》:

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

C.列夫?

托尔斯泰:

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

D.左拉:

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作家作品。

这种形式的考查比较新颖。

D项左拉的代表作是《卢贡一马卡尔家族》《娜拉》《四福音书》等,《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

13.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

①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②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④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李白苏轼欧阳修

B.自居易曹植辛弃疾司马迁

C.白居易李白辛弃疾欧阳修

D.李清照曹植苏轼司马迁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①“司马”指白居易,自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他那时被贬为“江州司马”。

②“陈王”指曹植,曹植被其兄长曹丕封为“陈王”。

③“继东坡”是指在东坡之后,“高唱大江东去,是指词的风格与东坡相同,即豪放,很明显应指辛弃疾。

④“欧阳修”和“司马迁”都编写过史书,但“幽愁发愤”的情形只属于司马迁。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西亚?

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

的最高成就,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是明清传奇的代表作

C.“家国之思”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主题之一,唐代杜甫的《春望》和南唐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都抒发了国破家亡之痛

D.诗人经营意象往往匠心独运,徐志摩用“凉风”下的“水莲花”比喻姑娘的娇羞,而舒婷则用“木棉”“红硕的花朵”象征现代女性的独立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B项“明清传奇”错,应为“明传奇”。

15.下面对几种文体的有关常识叙述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来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就体裁来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B.散文这种体裁,精粹简练,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自然环境

D.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文体的有关常识。

C项对小说的三要素的表述,人物和故事情节这两个要素是正确的,另一个要素应是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这两种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有助于表现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性格,而后者决定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主人公或悲或喜的命运。

二者比较起来,社会环境更为重要,所以C项表述不完整。

1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扁鹊见蔡桓公》、《愚公移山》、《桃花源记》的作者,分别是战国时代的韩非、战国时代的列子和晋代的陶渊明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汉代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

C.《陋室铭》、《马说》、《醉翁亭记》的作者刘禹锡、韩愈、欧阳修,他们都是唐代著名的作家

D.《君子于役》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C项中对三篇课文章作者姓名的判断是正确的,说“他们都是唐代著名的作家”是错误的,欧阳修是北宋作家。

应选C。

17.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

①王维②王安石③苏轼④吴敬梓⑤柳宗元⑥欧阳修

A.②⑤⑥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①④⑤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考生在答题时,有的可能错选A项,把唐代作家柳宗元当做宋代作家;有的可能错选C项,把三个不同朝代的作家当做同一朝代的作家;有的可能错选D项,把清代作家吴敬梓误以为唐代作家。

1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

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我国现当代诗坛群星璀璨,优秀诗歌众多,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舒婷的《致橡树》等

D.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

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羊脂球》、《警察与赞美诗》等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B项中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有问题,因为“谢灵运”是东晋文学家。

唐代的应为“孟浩然”。

因此,答案选B。

19.“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D项杜甫、杜牧、杜荀鹤并非“一门三父子”,C项班彪、班固、班超并非“都是大文豪”,A项曹操、曹丕、曹植与峨眉无关。

诗中赞颂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21.根据以下诗歌内容,按描述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④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夜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①梅花在冬日开放,②中由“登高”可以看出是深秋,③中写“热”,自然是夏季,④写清明,是春天。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中国历史上著名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序,完全正确的是( )。

A.牧野之战——长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B.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C.诸葛亮七擒孟获——陈汤平定匈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和下西洋

D.安史之乱——八王之乱一一玄武门之变——土木堡之变

【参考答案】AB

【名师点睛】牧野之战发生于商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长平之战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62年);赤壁之战发生于三国时期(公元208年);淝水之战发生于南北朝时期(公元383年左右)。

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公元前209年,是秦末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发生在公元184年,汉末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是明末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称号“天王”)所建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