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5512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docx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docx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大纲

程编号:

05280020

课程名称: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Clinicalmicrobiology&laboratory)

学分:

6.5

总学时:

120学时

理论学时:

56学时

实验学时:

64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

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

适应专业:

医学检验专业

参考教材:

1、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倪语星、尚红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洪秀华主编,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MurrayPR.ManualofClinicalMicrobiology.8thed.Washington:

AmericanSocietyforMicrobiology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是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技术密切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它综合了临床医学、免疫学、临床抗生素学和医院流行病学等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医院内感染进行动态监控。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临床微生物学两部分,前者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防治措施的学科。

后者侧重于研究感染性疾病,快速、准确的诊断病原体的策略与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特性,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致病性以及人体的抗感染免疫,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技术。

各类临床标本的采集方法、检验程序及常规检验方法。

三、学时安排

理论授课内容

总学时

理论时数

实验时数

备注

绪论

1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3

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2

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2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2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

革兰氏阳性球菌

2

革兰氏阴性球菌

1

肠杆菌

2

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2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2

弧菌科、弯曲菌与螺杆菌

2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2

棒状杆菌、分枝杆菌属

2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1

厌氧菌

2

螺旋体

1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3

真菌学总论

1

浅部感染真菌

1

深部感染真菌

2

病毒学总论

2

呼吸道病毒

2

肠道病毒

1

肝炎病毒

4

疱疹病毒

2

黄病毒、反转录病毒

2

其他病毒、朊粒

2

细菌耐药性检测

2

微生物自动化检测

1

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1

总计

56

56

实验授课内容

总学时

理论时数

实验时数

备注

实验1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

4

实验2细菌的鉴定方法

8

实验3细菌β-内酰胺酶的检测

4

实验4常见致病菌

4

实验5血标本细菌学检验

8

实验6尿标本细菌学检验

8

实验7肠道标本细菌学检验

8

实验8生殖道标本细菌学检验

4

实验9脓汁和组织标本细菌学检验

8

实验10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

4

实验技能考核

4

总计

64

64

四、考核

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成绩构成:

理论考试70%,实验和平时成绩30%。

五、课程基础内容(理论教学)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有关微生物及微生物学的概念;

2、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

2、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3、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细菌的形态与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的形态、基本结构、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与意义,革兰染色的原理、步骤、结果及致病性;

2、熟悉细菌各个部分的功能。

[讲课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3、细菌形态学染色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性状、代谢、繁殖的条件,繁殖的规律;

2、熟悉细菌的遗传物质和变异。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性状;

2、细菌代谢、繁殖的条件,繁殖的规律;

3、细菌的遗传物质和变异。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细菌形态学检查;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的理论基础;细菌的血清学鉴定。

2、熟悉细菌L型的检查;熟悉人工培养及生化试验。

3、了解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动物实验。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各种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原则;

2、细菌染色与不染色标本的检查方法及用途。

3、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培养基的种类及接种方法;常用生化试验方法;细菌L型的检查方法及其培养基的特点。

4、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实验动物的选择、接种途径与观察。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目的要求]

1、了解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种类;

2、熟悉分枝杆菌和厌氧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抗菌药物的选择、纸片扩散法、稀释法、E试验法;

2、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3、厌氧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目的要求]

了解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的依据和方法。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细菌分类学的概念、命名法及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革兰氏阳性球菌

[目的要求]

1、了解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

2、了解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葡萄球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生物学特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2、链球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生物学特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3、肠球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生物学特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革兰氏阴性球菌

[目的要求]

1、了解奈瑟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生物学特性;

2、掌握奈瑟菌属的微生物学检验。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奈瑟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生物学特性;

2、奈瑟菌属的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肠杆菌

[目的要求]

1、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2、掌握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的生化反应特点。

3、掌握肠道菌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4、熟悉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5.了解防治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共同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抵抗力、变异。

2、埃希氏菌属:

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水及食品卫生学检查的卫生意义。

3、志贺氏菌属: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肥达氏反应),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

4、沙门氏菌属: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5、克雷伯氏菌属: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6、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等: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的鉴别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要求]

1、掌握假单胞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

2、了解嗜麦芽黄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莫拉菌属、军团菌属的形态染色特点、检验特点。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致病特点。

2、嗜麦芽黄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莫拉菌属、军团菌属的形态染色特点、检验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要求]

1、掌握嗜血杆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

2、了解鲍特菌属、布鲁菌属、巴斯德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特点。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嗜血杆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特点。

2、鲍特菌属、布鲁菌属、巴斯德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弧菌科

[目的要求]

1、掌握霍乱弧菌的形态、培养特点、微生物学检查及快速诊断方法。

2、熟悉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生物学特性和检验程序

3、了解弧菌属、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的致病性。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霍乱弧菌:

形态染色、动力、培养、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型、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副溶血性弧菌:

形态培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3、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

主要生物学特性和检验程序。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弯曲菌与螺杆菌

[目的要求]

掌握空肠弯曲菌和幽门螺杆菌的形态、培养特点、、微生物学检查及快速诊断方法,了解其致病性。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空肠弯曲菌:

形态染色、动力、培养、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幽门螺杆菌:

形态培养、生化反应、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目的要求]

1、掌握炭疽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2、熟悉炭疽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3、了解蜡样芽胞杆菌、红斑丹毒丝菌、阴道加特纳菌的微生物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炭疽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蜡样芽胞杆菌、红斑丹毒丝菌、阴道加特纳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要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棒状杆菌

[目的要求]

1、掌握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2、熟悉白喉杆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3、了解其他棒状杆菌的微生物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临床意义、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其他棒状杆菌的微生物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分枝杆菌属

[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抗酸染色的方法;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2、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类、临床意义与特异性预防;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3、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非典型分枝杆菌的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结核分枝杆菌:

形态、染色特点、培养特点、抵抗力、变异性,菌体成分及其作用。

致病性、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

2、麻风分枝杆菌、奴卡菌:

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3、非典型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目的要求]

1、掌握放线菌属的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查;硫磺样颗粒的本质。

2、熟悉放线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

3、了解诺卡菌属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放线菌属:

主要特性、形态染色特点、培养特点、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诺卡菌属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厌氧菌

[目的要求]

1、掌握厌氧菌的检验原则、培养特点、形态染色特征。

2、熟悉厌氧菌的概念、种类、分布及感染特点。

3、了解其临床意义和卫生意义。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厌氧菌概述:

概念、种类与分类、感染、培养特点。

2、厌氧芽胞杆菌:

(1)破伤风杆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产气荚膜杆菌:

形态、培养特征、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肉毒杆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无芽胞厌氧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螺旋体

[目的要求]

1、掌握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特点及其微生物学检查要点。

2、熟悉螺旋体的分类、临床意义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钩端螺旋体:

形态染色、培养、抗原构造与分类。

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2、梅毒螺旋体: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

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与雅司螺旋体的鉴别。

3、伯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奋森螺旋体: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

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目的要求]

1、掌握主要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的微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

2、熟悉主要病原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的主要种类;立克次体的的共同特性、血清学试验(外裴氏试验)。

3、了解主要病原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的临床意义。

[讲课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1、支原体:

主要种类及主要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与细菌L型的区别;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作用和微生物学检查。

2、衣原体:

主要种类及主要特点:

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培养特征、抗原结构、抵抗力;主要病原性衣原体的微生物学检查程序和方法。

3、立克次体:

主要种类及主要特点: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采集与处理、直接检出、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真菌学总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2、熟悉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3、熟悉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2、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3、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浅部感染真菌

[目的要求]

1、掌握浅部感染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2、熟悉浅部感染真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3、了解浅部感染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真菌性变态反应。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孢子菌属以及其他菌属的种类、临床意义、形态培养特性、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深部感染真菌

[目的要求]

1、掌握深部感染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2、熟悉深部感染真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3、了解深部感染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真菌性变态反应。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假丝酵母菌属、隐球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卡氏肺孢菌属、毛霉目真菌以及其他菌属的种类、临床意义、形态培养特性、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病毒学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病毒的基本特性;

2、了解病毒的分类及命名;

3、了解病毒感染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病毒的基本特性;

2、病毒的分类及命名;

3、病毒感染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呼吸道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

2、了解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种类及临床意义。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流行性感冒病毒:

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检查;

2、副粘病毒: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3、腺病毒、风疹病毒、冠状病毒等:

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肠道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2、了解常见肠道病毒的种类、致病特点。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性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的采集、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肝炎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2、了解常见肝炎病毒的种类与临床意义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

、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2、其他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疱疹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疱疹病毒的分类与临床意义。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人疱疹病毒6、7、8型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特点、微生物学检查程序与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黄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2、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的临床意义;森林脑炎病毒的临床意义、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

主要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IFN快速诊断。

2、森林脑炎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其他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狂犬病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细小病毒B19的主要生物学特点和主要检查方法;狂犬病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细小病毒B19的临床意义。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狂犬病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主要生物学特性、感染特点、微生物学检查。

2、细小病毒B19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感染特点、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朊粒

[目的要求]

1、掌握朊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朊粒的分类、命名与临床意义。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朊粒的概念、分类、命名、临床意义、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细菌耐药性检测

[目的要求]

1、熟悉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

2、了解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

3、了解自动药敏检测系统。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

2、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

3、自动药敏检测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微生物自动化检测

[目的要求]

1、了解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

2、了解血培养系统。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

2、血培养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目的要求]

1、了解检验前的质量保证;

2、了解检验中的质量保证;

3、了解检验后的质量保证;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检验前的质量保证;

2、检验中的质量保证;

3、检验后的质量保证;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