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5058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docx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docx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考试分数:

150分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

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

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

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

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

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

诗与思是宿敌。

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

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

道它作甚?

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

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

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

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

画,挂也。

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

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

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

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

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

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

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

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

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

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

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

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

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

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

那我在哪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

而今反过来了:

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

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

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

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

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

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

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

批评界的内斗削弱了自身。

进入学术的前沿地带,批评界的老同事老朋友也很难形成共识,价值判断往往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容易发生冲突,让外界产生一盘散沙的印象。

《中国书画》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画家轻视批评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

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用。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批评文章应是对艺术品的评价,但如果只是对艺术品的客观介绍,那就降低了批评文章的品味,成了应用文。

C.从价值观上看,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这和晋唐以来中国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大画家都是很有思想的,如果他们能写批评文章,一定会提高批评文章的品格,但是现在真正写批评文章的一流人物实在太少

3.下列对原文中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

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也。

砺幼嗜学,有文藻。

在布衣时,或睹民间争竞,必为亲诣公府,辨其曲直,其负气也如此。

唐同光初,擢进士第,寻拜左拾遗,直史馆。

会郭崇韬伐蜀,奏请砺掌军书。

蜀平,崇韬为魏王继岌所诛,时崇韬左右亲信皆惧祸奔逃,惟砺诣魏王府第,恸哭久之,时人皆服其高义。

及魏王班师,砺从东归。

至利州,会康延孝叛,回据汉州,圜奉魏王命,回军西讨延孝。

时砺献谋于圜,请伏精兵于后,先以羸师诱之,圜深以为然。

延孝本骁将也,任圜乃儒生也,延孝闻圜至,又睹其羸师,殊不介意,及战酣,圜发精兵以击之,延孝果败,遂擒之以归。

是岁四月五日至凤翔,内官向延嗣奉庄宗命,令诛延孝。

监军李延袭已闻洛中有变,故留延孝,且害任圜之功故也。

圜未决,砺谓圜曰:

此贼构乱,遂致凯旋差晚,且明公血战擒贼,安得违诏养祸,是破槛放虎,自贻其咎也。

公若不决,余自杀此贼。

任圜不得已,遂诛延孝。

未几,父之妾卒。

初,妾在世,砺以久侍先人,颇亦敬奉,诸幼子亦以祖母呼之。

及卒,砺疑其事,询于同僚,未有以对,砺即托故归于滏阳,闲居三年,不行其服,论情制宜,识者韪之。

高祖起于晋阳,唐末帝命赵延寿进讨,又命翰林学士和凝与延寿偕行。

砺素轻凝,虑不能集事,因自请行,唐末帝慰而许之。

及唐军败于团柏谷,与延寿俱陷于契丹,契丹以旧职縻之,累官至吏部尚书。

会契丹主卒,永康王北去,萧翰自东京过常山,乃引铁骑围其第。

时砺有疾,方伏枕,翰见砺责之曰:

尔言于先帝,云不得任蕃人作节度使,如此则社稷不永矣;又先帝来时,令我于汴州大内安下,尔言不可;又我为汴州节度使,尔在中书,何故行帖与我?

砺抗声而对,辞气不屈,翰遂锁砺而去。

《辽史》:

砺抗声曰:

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

欲杀即杀,奚以锁为!

砺平生抱义怜才,急于奖拔,闻人之善必攘袂以称之,见人之贫,亦倒箧以济之,故死之日,中朝士大夫亦皆叹惜焉。

4.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唐同光初,擢进士第,寻拜左拾遗,直史馆。

擢:

选拔

B.故留延孝,且害任圜之功故也。

害:

妨害,伤害

C.不行其服,论情制宜,识者韪之。

制:

制定,决定

D.契丹以旧职縻之,累官至吏部尚书。

縻:

束缚,

5.砺平生抱义怜才下列材料说明砺抱义的一项是

()

惟砺诣魏王府第,恸哭久之请伏精兵于后,先以羸师诱之,砺以久侍先人,颇亦敬奉,诸幼子亦以祖母呼之。

砺素轻凝,虑不能集事,因自请行,在布衣时,或睹民间争竞,必为亲诣公府,辨其曲直,砺抗声而对,辞气不屈。

A.B.

C.D.

6.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张砺爱学习,有文采,唐同光初年进士及第,示做官的时候,有时看到百姓之间争辩不止,一定亲自去公府,争辩是非曲直。

B.康延孝造反,跟随郭崇韬奉魏王命,掉头率军向西讨伐,出谋划策,利用敌人的麻痹思想,派发精锐的士兵来进攻对方,取得胜利。

C.父亲的妾死了,砺犹豫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向同僚询问,没有人能回答,砺就找了个借口回到

,闲居了三年。

D.砺对国家大计一向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赞同任用少数民族的人做节度使,也不赞同他们在皇宫内驻守;爱惜人才,急于做奖励和提拔的事。

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此贼构乱,遂致凯旋差晚,且明公血战擒贼,安得违诏养祸,是破槛放虎,自贻其咎也。

(5分)

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

欲杀即杀,奚以锁为?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8.9两题。

落第长安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杂诗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8.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

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

(5分)

9.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扪参历井仰协息,

(《蜀道难》)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4)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5)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6)信誓旦旦,

(《诗经·卫风·氓》)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智利〕佩德罗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

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

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羡。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

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

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

当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囔着园丁对她说的话。

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

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都奉献给您呀!

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

您在笑我吧?

哦!

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

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彤彤的火苗。

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

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

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如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那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

要是硬行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

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

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

我从来也不敢说:

‘我的玫瑰树开花了。

’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

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

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

在那个放荡女人的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的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

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的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

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的忠厚善良。

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

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有一个春天。

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如此这般地.一旦被人摘下,也就永远地凋零了。

至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采摘的花。

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

‘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

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处算作花萼,又从何处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构思奇特,简要地交代之后就入对故事的叙述,讲述一个老人专心饲养玫瑰花的故事,用玫瑰花来寄托自己失败的人生。

B.我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

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有一个春天。

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如此这般地.一旦被人摘下,也就永远地凋零了。

这是老园丁对年轻夫人的心灵告白,也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C.四个女人就是四朵玫瑰花,他们代表着老人身上的各种缺点,老人是个能够自我批评的谦虚的人。

D.本文被称为小小说的经典之作,对老人这个人物的塑造,运用了外貌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及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

E.老园丁对玫瑰花的热爱超出了通常的表现,他因此招私.讨人厌的名声,可他对于这些满不在乎,因为,这些玫瑰花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他愿意为呵护这些生命付出一切代价。

(2)试分析老园丁这个人物形象。

(6分)

(3)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6分)

(4)全文,谈谈你如何理解小说的最后一段话。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刘文典:

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

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

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

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

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

《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

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起笔,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

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

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

有学生追忆:

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

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

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

高见甚是,高见甚是。

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

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

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

保存国粹要紧!

保存国粹要紧!

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

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身呵斥道:

你跑什么跑?

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

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

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

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

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

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

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

之前刘氏曾有豪言:

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

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

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

你就是军阀!

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

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

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一身傲骨,蒋介石很是不满。

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试举例分析?

(6分)

(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6分)

(4)文章的最后一段说:

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

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全文,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8分)

第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手挽手放声高歌,虽然天寒地坼,风雪交加,却依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的激情和青春的火焰。

B.历史学家经常对北方少数民族在统治中原过程中的被同化津津乐道,我们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儒家化。

C.近日,禹州农民时建峰因偷逃过路费368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消息如石破天惊,一时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D.由于收入差别过大,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B.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班级的作用.交流自主管理的经验.促进生本课堂和两纲一模的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C.我国计划在2011年11月14日对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展开第二次交会对接实施流程演练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D.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1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4分)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____,____,____

,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____,____,____。

结构全不用钉

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加工工艺精密

简洁而典雅

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

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16.下面是摘抄的几个国家的高考作文题,从中你发现各国希望通过作文考评出学生的能力,那么,你得出了哪些结论呢?

(4分)

新加坡

1.中国的崛起是近年来对世界最大的威胁,请评论。

2.全球暖化会如何影响今后的政治?

3.电脑游戏到底是一个多健康的追求?

美国

芝加哥大学

题一:

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题二:

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上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

题三:

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著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

法国

1.我是谁?

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

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

‘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各国的作文考题重在考查:

17.请根据上下文仿写句子。

(6分)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眩目的先秦繁星,____________________;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________________,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李白的杯中酒,__________________;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万国瞩目的四库全书……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1)2012年全国将有211所中学的校长有资格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北大推荐生标准首次明确规定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5%以内,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推荐。

(2)日前,江苏省沭阳县对96名乡科级一把手进行年中考核,首次将忠于配偶等个人品德情况列入其中。

(3)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

(4)10月13日,广东佛山,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被汽车碾压,七分钟内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拾垃圾的阿姨救了她。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C(此项与原文细节不符。

原文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这只是某些画家的看法;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不属于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的看法。

2.A(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文中无据,属于主观臆断。

3.D(A.因果倒置;B.扩大了范围,第四段原文是写意画家;C.扩大了范围,第五段原文是凡是自大的画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